方塘智库

其他

方塘大讲堂丨叶一剑:中国会展经济的春天已经到来

文丨叶一剑(方塘智库创始人)1我国会展经济发展喜忧参半
2018年6月8日
其他

方塘大讲堂丨徐丰超:特色小镇是乡村振兴的突破口

文丨徐丰超(方塘小镇运营总监)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乡村经济发展滞后(尤其是西部地区)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表现,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加以弥补的主要短板。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农业农村的发展摆到国家战略的位置进行决策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共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同时也是解决我国新时代主要矛盾的重大举措,也是弥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短板的重要抓手。1乡村振兴的战略意义
2018年6月5日
其他

方塘大讲堂丨叶一剑:园区经济与平台公司转型的逻辑与路径

文丨叶一剑(方塘智库创始人)1园区经济和平台公司进入双转型时期
2018年5月31日
其他

方塘大讲堂丨宋海全:为什么袁家村是不可复制的?

文丨宋海全(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古城景区管理局副局长)近年来,袁家村在全国的旅游市场持续火爆,据说年接待游客达500万人次,年收入10亿元。特别是在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小镇、乡村综合体、乡村振兴等时代政治经济主流话语体系下,在各地竞相发展“旅游+”和全域旅游成为热词的背景下,全国各地的经营业主、政府官员纷纷组团去学习。袁家村的领导班子迅速总结袁家村经验,开发系列培训课程,向前来学习的人员收取培训和讲解费,当然,费用都不低。我对袁家村关注很久,也算是对很多表面的旅游现象和组织形式比较了解。有幸参加一个全国培训班,两天两夜待在袁家村听讲座、搞调研、细体验,对袁家村现象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像所有参训的学员一样,我对袁家村的成功经验也一度顶礼膜拜,认为支部书记郭占武是神一样的存在。在讨论中,大家纷纷表示,学成归去,一定要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和项目建设中认真借鉴袁家村经验,发扬郭占武精神,大干一场,成就一番事业。诚然,袁家村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探索者、实践者和成功者,郭占武是袁家村旅游发展的操盘手、设计师、组织者和灵魂人物。但我们也要深刻地认识到,袁家村的10年发展之路,是在不断试错的基础上艰难地走到今天的,其成功的背后,有很多教训我们并不知晓,有很多特殊情况我们并不具备,如果一味地模仿学习,或将给我们的项目发展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和伤害,我称之为学习照搬袁家村模式的“陷阱”。更何况,如果仔细分析袁家村的存在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其自身也潜在着很多的风险,这是在袁家村下一阶段的发展中需要注意的。袁家村1不可复制的袁家村
2018年5月30日
其他

方塘大讲堂|王传奇:商丘旅游转型发展之我见

文丨王传奇(商丘市旅游局副局长、商丘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是全球当下的普遍趋势。商丘近几年来为调整地方产业结构、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在旅游产业上也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1商丘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面
2018年5月28日
其他

方塘大讲堂丨徐丰超:特色小镇既是全域旅游的目的地又是集散地

文丨徐丰超(方塘小镇运营总监)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旅游收入过4万亿元人民币,出境旅游1.2亿人次。我国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消费、境外旅游消费均列世界第一。据国家旅游数据中心发布的《2017年全年旅游市场及综合贡献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50.01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2.8%;入出境旅游总人数2.7亿人次,同比增长3.7%;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40万亿元,增长15.1%。早在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中就明确提出:“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作用大,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与此同时,我国旅游市场和旅游消费特征也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8000美元,国民人均年出游次数已经达到了3次。在互联网和大交通的基础赋能下,旅游不再是奢侈的,而是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每个人都可以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旅游不再是“一部分”人的专利,我国旅游业已经步入了大众旅游时代。我国旅游业已经步入了大众旅游时代1全域旅游时代来临
2018年5月25日
其他

方塘大讲堂丨徐丰超:特色小镇的市场机遇与政策风险

文丨徐丰超(方塘小镇运营总监)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样本在浙江,随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复制的热潮。在我们看来,特色小镇建设已经成为新常态下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文旅资源资产化和证券化的重要途径,也是进行全球资源配置的战略平台、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平台依托,还是兼具公共属性和商业属性投资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重要载体,最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等等。近两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文本,不管是从政策出台的频率来看,还是从政策所涉及内容的丰富程度来看,都可以看出,特色小镇的春天已经到来。1政策扶持是特色小镇的市场机遇之一
2018年4月27日
其他

方塘大讲堂丨叶一剑:关于商丘古城旅游转型发展的基本研判

文、图丨叶一剑(方塘智库创始人)最近,随着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的公布,迅速走红的一个城市是商丘——按照规划,将有一条高铁直达商丘,并在这里进一步实现南下、东进、西出的交通连接。而事实上,最近一两年来,对商丘这个豫东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价值发现,早已经不只交通便利这一个维度,其厚重的历史人文,周边一个半小时经济圈所覆盖的将近一个亿的人口规模,早已经这里成为地产投资的热土,而随着恒大、碧桂园、绿地这样的全国一线地产开发商的介入,更是为这个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更综合的转型动力以及财富支撑,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文化旅游产业,商丘都迎来了新一轮投资和发展热潮,而无论是城市转型,还是文旅产业发展,商丘古城都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和主题,最近三年也进入了史无前例的开发投资周期。按照官方的数据统计,自2016年启动新一轮古城建设投资以来,商丘市和商丘古城所在的商丘市睢阳区政府协调多种渠道的资金,围绕古城的开发建设已经投入150亿左右的资金,按照既定的工期和投资预算,到2019年6月这一轮古城开发建设完成,投资规模将在200亿左右。考虑到目前商丘市一年GDP不到2500亿、一年的财政收入不到150亿,其城市决策者对古城开发和古城旅游的重视程度和建设决心可窥知一斑。按照既有的商丘旅游发展规划,商丘的旅游发展重点在“一山一水一城”,“一山”是指位于东部永城的芒砀山,“一水”是位于北部的黄河故道,“一城”就是位于睢阳区的归德古城,也被称为商丘古城。归德古城是商丘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的重要项目依托。在我们看来,经过多年的大力发展,尤其是最近三年的超大力度的投入整修,截止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历史文脉、空间肌理、物理空间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但不可否认的是,之前的很多工作更多体现的是工程思维的改造,最多也就是文化工程思维下的古城改造,接下来需要从商丘整体城市转型、区域文旅产业发展、在地文化的全球表达、投融资收益平衡等层面,综合思考与古城有关的产业、文化、投资、产品、运营等事项,以为古城旅游和古城板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商丘古城1关于商丘古城旅游发展的几个思维回归
2018年4月26日
其他

方塘大讲堂丨叶一剑:对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的五点解读

文丨叶一剑(方塘智库创始人)千呼万唤始出来。在经历了一年多的等待和热议后,4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并在批复明确,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指导下,由河北省委和省政府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国家发展改革委、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综合协调,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单位,北京市、天津市等各地区,要积极主动对接和支持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基于批复文本中所透露出的信息,我们对雄安新区的空间规划、产业发展、文化彰显、社会治理、创新逻辑、智慧城市等,可窥知一斑,并尝试给出我们的几点解读,以助于洞察雄安新区高质量城市建设背后正在展开的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和城市营造的趋势。在这个《纲要》中,我们不但看到了规划者对城市发展规律的最大敬畏,也看到了对城市未来创新发展的最大包容,还有对城市生长节奏的务实和克制态度。可以预见的是,虽然在规划纲要获批后,还需要进一步推进详细规划的制定和完善,但是,在规划纲要所体现出的一系列明确目标之下,雄安新区的建设将会进入一个更加有序、更加高效的快速建设时期,按照既定的时间表实现启动区以及起步区的建设实施。雄安新区规划范围图一,雄安新区的城市营造理念可谓是截止目前全球先进城市发展理念的集大成者。无论是对生产、生活、生态的统筹兼顾,还是职住平衡的考虑,还是对智慧城市的重视,还是对生态城市的重视,还有社会治理的本质化思考,还有对城市文化在中西、古今、开放包容之间的匹配,以及立足于现有全球高端高新产业的集聚基础上对未来产业创新迭代考虑下的人才政策设计,等等,与过去我们在一个城市只能看到某一个或几个创新理念应用的案例不同,雄安新区的城市发展规划,显然希望将人类更多的关于美好城市的思考都有所体现,有些甚至是目前的技术所无法支撑,但也需要在营造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如果说北京市这一轮城市转型注定会成为全球城市发展史上重要一笔的话,那么,雄安新区的营造,也注定会成为未来城市规划界不能回避的案例之一,甚至同样成为全球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和案例。单凭这点,雄安新区的规划就值得特别关注,也特别难做。二,对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的处理值得肯定,是最大亮点之一。截至目前,全球对智慧建设和数字城市的建设都是作为现实城市建设的配套来对待的,这一方面是因为智慧城市和数字城市的建设被正式提上日程,历史还不是很长,也缺少足够让人信服的智慧城市样本,甚至连被实践检验的成熟的系统和解决方案都没有成形,更谈不上真正的将智慧城市与现实城市以及社会治理高效的融合了。雄安新区将打造全球领先的数字城市按照《纲要》的表述,雄安新区将坚持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适度超前布局智能基础设施,打造全球领先的数字城市。建立城市智能治理体系,完善智能城市运营体制机制,打造全覆盖的数字化标识体系,构建汇聚城市数据和统筹管理运营的智能城市信息管理中枢,推进城市智能治理和公共资源智能化配置。在此逻辑下,雄安新区从一开始就是在建设两个城市,一个数字城市,一个现实城市,而且要在两者之间实现真正的融合,并渗透到城市营造和治理的各个方面。这将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在未来的新区新城营造乃至存量的城市更新中,这一理念将会成为普遍性选择。那么,在此背景下,围绕智慧城市和数字城市的技术研发和应用,智慧城市和数字城市系统和平台的构建,智慧城市与现实城市与城市社会治理的匹配和融合的研究将变得更为迫切。当然,比较值得期待的是,至少有了雄安新区这个样本可以进行持续的跟踪研究。在此意义上讲,雄安新区本身就是中国包括智慧城市和数字城市产业发展的实验场和孵化器。三,一个健康的创新的城市一定包含了对产权的尊重,而对产权便利化交易的尊重是对产权尊重的重要体现之一。《纲要》明确提出,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和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严禁大规模房地产开发。这与之前媒体中传闻的“以租为主”甚至禁止买卖的房地产供给制度还是有一定差别,在目前的规划思路下,具有完整产权和自主交易的住房供给依然存在。在我们看来,这是对城市发展规律敬畏的直接体现,哪怕是在中国有着巨大的炒房热情和惯性的大背景下,试图通过不完整的产权制度设计和彻底的限制交易来避免炒房的极端做法,只能是幻想,对区域住房供给和区域产业迭代创新之间的匹配不会有实质性推动。区域内需要有真实的产业集群硅谷的案例反而告诉我们,只有赋予住房以清晰的完整的产权,加上便利化的产权交易市场,才能更有利于保证区域住房供给与区域产业创新完美匹配。当然,这一匹配的背后,最基本的前提是,区域内要有真实的产业集聚和完善的市场化的创新服务体系的支撑。我们之前在全国很多地区看到的疯狂的炒房现象,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人除了投资炒作房地产之外,实在找不到合理配置自己资产的渠道和方向。与住房产权清晰化和可交易化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按照雄安新区的规划,这里将是一个尊重住房产权且尊重住房产权交易便利化的城市,这样的城市对勇于冒险并有创业热情的人来讲,显然更有吸引力。四,雄安不仅是一个承接之城,更是一个创新创业之城。不可否认,无论是从雄安新区设立的初衷之一,还是从雄安新区的产业集聚和发展路径来看,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的定位都是一个很重要的战略定位。但是,对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承接,不会是雄安新区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和城市创新发展的全部。《纲要》提出,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要重点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人口转移。积极稳妥有序承接符合雄安新区定位和发展需要的高校、医疗机构、企业总部、金融机构、事业单位等,严格产业准入标准,限制承接和布局一般性制造业、中低端第三产业。此外,还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高起点布局高端高新产业,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加强与国内外一流教育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制定特殊人才政策,集聚高端创新人才,培育创新文化和氛围。”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此逻辑之下,在雄安新区的实际发展中,还将面向全球大力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甚至是一些目前还看不到任何苗头的产业,就像很多创新城市提出的那样,不仅要发展和接纳已经看到和看明白的创新性产业,更要接纳那些还看不明白的技术和产业。而且,对这些技术和产业的接纳,不是靠承接可以完成的,而是要回归到产业和城市发展的更本质化的层面来思考未来,那就是对人才的关注,对创意阶层的关注,这又包括两个层面的东西,一个是特殊的人才政策的制定,一个是基于城市宜居宜业的综合功能配套和环境打造。在这两点上,从《纲要》中都能看到明确的规划意图和逻辑。这也是我们看到的该规划纲在围绕产业发展和城市营造中最具创新性和本质性时代洞察之一。所以,在雄安新区更长周期和真实的演进过程中,比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更激荡于时代和历史的,将是这里的创新创业故事的发生,这也是成就雄安新区千年大计的最重要的路径和逻辑依托。五,不跟风,不媚外,重新诠释“高大上”的城市内涵,杜绝千城一面的发生。《纲要》中称,“要细致严谨做好单体建筑设计,追求建筑艺术,强化对建筑体量、高度、立面、色调等要素的规划引导和控制,原则上不建高楼大厦,不能到处是水泥森林和玻璃幕墙。”按照这一思路,对高楼大厦几乎是禁止性的,这在全球城市都在追求高大上的今天,雄安新区将用另一种建筑逻辑来诠释新的“高大上”城市的内涵,单凭这一点,就代表了对现代城市空间价值的重估。还有就是“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和国土绿化,将生态湿地融入城市空间,实现雄安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0%,起步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0%。”这显然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园林城市的标准,不仅是园林在城市中,而是城市在园林中。当然,围绕该规划纲要的解读空间还不只这些,比如,按照目前透露出的信息,在雄安新区的建设中,将可能伴随着最复杂精细的一系列技术指标和参数的设计,将我们对城市的科学思考和掌控,不断投射到城市建设中去,而且,这些指标和参数与动态的城市大数据以及治理逻辑动态相关,让城市空间的产业动态、人口动态、技术更新不断推动城市迭代,而这些,将成为未来城市营造的常态。雄安新区纲举目张,静待花开。从今天开始,雄安新区的故事开始进入新的篇章,在一个未来城市的营造进程中,增加了很多的确定性因素,以确保雄安新区的城市营造奔向一个更加确定的未来。在此之前,我们围绕中国新的城市化思考,曾经明确提出“生态化、智慧化、社会化、文明化、国际化”的趋势性思考,在本次《纲要》中我们鲜明的感受到这些未来城市理念的全面渗入,为此,我们内心深处不但有些许骄傲,而且,更为能够通过雄安新区这个世界城市样本进一步检验和丰富我们的研究而莫名激动。以下是批复原文:原标题:中共中央
2018年4月20日
其他

方塘大讲堂丨张耀军:仅靠生二胎解决不了中国的老龄化问题

文丨于一洋(方塘智库区域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如果要准确的理解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是怎么发生的,人口红利显然是一个无法忽略的关键词。但历史的演进有时候充满了错位感,一方面基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解放后最后一批婴儿潮带来的人口规模优势,让中国在一个开放的全球分工中实现战略卡位,通过廉价的劳动力重塑了全球产业布局,不仅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可能,也为全球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几乎与此同时发生的是,中国全面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并与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成本上升以及现代生育观所带来的出生率自然下降趋势叠加,更是快速的改变着中国的人口结构。而且,人口老龄化的危机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经济快速增长曾长期被低估,甚至于说,哪怕在学界已经成为共识的时候,我们的政策体系和市场应对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供给。直到今天,在中国迎来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时候,应对老龄化社会问题不仅成为重要的改革内容,市场化力量的崛起也开始出现根本性突破,中国的老龄化问题的化解才开始走向正确的道路上。如今,回望改革,从人口增长曲线和人口红利的维度去认真分析中国过去的四十年,很有必要,也很有价值。当然,过去的40年,虽然中国依然实行着户籍制度,且一线城市的户籍制度执行更严格,但在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强大的市场驱动下,中国的人口布局在从农村到城市、从西部到东部、从山地到平原等三大迁移中表现出与全球趋势高度一致性的表现。这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之一是,对户籍制度的改革,让人力资源在更大程度上流动起来,是必然趋势,对这一趋势的拥抱程度,将对新一轮城市竞争产生深刻影响。所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大幅度开放城市户籍,面向全国乃至全球吸纳人才。很显然,在中国进入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在中国新的政经周期开启、新一轮全球化复杂论辩、中国老龄化社会的迫切应对等背景下,与中国进入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同时发生的是我们对中国人口问题的研究也进入新的阶段。对中国而言,人口问题同样是洞察中国下一个40年的关键密码。我国65岁以上人口变化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我们对话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张耀军教授,其深度关注人口问题15年,并一直致力于人口问题对区域经济、城市转型、社会治理等进行研究。其明确提出,“我们需要正视的是,目前中国老龄化正在发展过程当中,还不是最严重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肯定还会越来越严重,仅仅靠现在生二胎挡不住白发浪潮的到来我们怎么样去应对,这是一个大问题”。1认识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变化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2018年4月17日
其他

乡愁里的中国丨叶一剑:古城商丘的逻辑

资源丰富,符号众多即使硬件再怎么大力投入也错过了古城旅游红利期那后起的商丘古城到底该如何做?欢迎收看第六十七期:叶一剑:方塘智库创始人。以“既要在云端,又要在人间”的研究态度,践行行走、思考、写作、阅读、对话“五位一体”的治学路径,对区域经济、城市、建筑、商业与文旅等领域进行持续追踪,以实现对时代变革的记录和思考。附文字版:今天拍摄的场地是陈家大院,它的渊源来自于明清时期的一个陈家院落。当然这里还有一些明清时期的古存建筑,但大部分是复建的。如今这个大院是商丘古城一个很重要的景点,可以说进商丘古城,必进陈家大院。那么谈商丘旅游,必谈商丘古城。我们之前也试图对整个商丘的文旅版块做一个划分。比如符号方面,可能从官方角度而言,对于火文化和华商的推崇,应该说力度是相对较大的。而我们比较推崇的则是古城、应天书院、黄河故道,类似于这种有明确的遗存之称的东西。如果能将这些做好,可能对城市的推广会有一个更加明确的体现。所以我们再去思考整个商丘的文旅时,推崇的就是依托于现存的、有明确标识性支撑的东西来去推动,而在这个过程中间,古城这一个元素就显得格外重要。那么回过头去看整个商丘,官方对于它旅游的发展,对于古城的表述或者重视程度其实是很大的。可是几年下来,整个古城的改造力度虽然很大,但是到目前为止,它的基础或者整个产业、业态的规划,包括它对外推广的营销,尤其是进一步的运营,应该说还是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其实它是错过了上一轮中国旅游发展中间一个很重要的古城旅游红利期。那么在一个古城旅游的后红利期里,这个地方如何去寻找自己的新突破口,可能对于商丘而言是一个比较重要和迫切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除了要进行上一轮发展中间普遍选择的高品质、高规格的硬件建设以外,同时,应该一次性的将它纳入整个运营里面去考虑,一次性地纳入到整个产业规划里去考虑,可能这是目前对于运营者、投资人、地方政府来讲,一个比较高难度的动作。那么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就需要纳入市场的力量,尤其是具有产品或者导流能力的机构的介入。当然在内部来讲,应该把古城里面很多硬件的产权进行清晰化运作,然后做好整体的品牌形象规划,形成一个从硬件到软件到业态到运营到品牌,甚至于说到投融资,包括变现路径的一个综合设计。我想这样才能一次性的、高规格的推动这个板块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和硬件的建设。如果能做到,可能在整个中国的后古城时代或者古城旅游的新阶段里面找到自己的一个独特定位。相反,如果仅仅是做一些所谓传统的院落、园区、建筑,商丘古城将会很难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当然现在大家都在谈全域旅游,也就是说,对于古城的业态运营而言,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它内部自身的运营和发展的规律,同时还应该把古城的旅游放在整个商丘的这一轮的全域旅游里面来看。所以说,它一定要充分地和黄河故道、应天书院、乡村旅游、其它板块之间进行密切互动,来审视古城在整个商丘的全域旅游中间所扮演的角色。比如说它的高品质旅游服务的提供,比如说它作为整个商丘文化的窗口或者会客厅式的定位的实现,比如说它作为整个商丘文旅产业孵化器的特殊功能的实现。那么这里面我们就会发现,对于古城业态的规划,要进行一个重新的思考。再往外延伸,原来我们也提到过,应该把商丘放在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上去看。那么商丘在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中的角色扮演,可能和整个商丘古城的发展又是密切相关的。所以说,你也可以反过来用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的背景去对这个地区进行观照,得出一些很重要的有关这个地区或者商丘古城里面的一些业态、产品、服务的启示,这也是我们要做的一个思考。所以说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想接下来再去看商丘古城时,它的审视角度一定是多维度的,一定是从不同的方面给出它的一个观照。那么有了这样一个观照,再去看它系统性的业态规划,同时用市场的力量去帮助它进行一个高综合性的、高品质的介入,来进而实现它一次性的到一个很高的阶段去发展,而不是说简单的模仿上一轮的古城旅游的发展路径。也就是说叫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商丘古城的文旅发展,它应该在多重维度之下寻找到自己独特的创新之路。相关阅读叶一剑:从开封到商丘叶一剑:疯狂的乡村振兴叶一剑:优雅生活何处寻
2018年4月11日
其他

方塘大讲堂丨叶一剑:对一个中部县域文旅产业发展的基本研判

文、图丨叶一剑(方塘智库创始人)又是一年梨花开。每年的四月,都是中国酥梨之乡河南省宁陵县最热闹的时期,依托于该县20多万亩的酥梨种植,梨花节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四届,不仅在当地形成了广泛影响,在周边地区甚至沿着连霍高速向东西不断延伸客源地。但是,梨花节以及背后的酥梨产业的发展都到了迫切需要转型的时期。这一方面是因为,作为一个节庆旅游产品,和很多节庆一样,梨花节虽然看起来很热闹,但除了越来越严重的车流拥堵和节庆期间越来越大的社会治理压力外,给当地带来的旅游收入却并没有什么突破。另一方面,梨花节作为当地旅游重要的营销事件,在新的媒体传播环境下,对拉动本地旅游品牌的效果也难有更大突破,有时候甚至不如一篇网红文章带来的影响力更直接。再加上政府持续投入带来的财政压力,如果无法实现梨花节的转型发展之路,继续发展下去,很快就成为鸡肋,进退失据。在我看来,梨花节转型背后至少牵涉到两个关键的发展转型命题:一个是该县酥梨产业如何转型发展问题,一个是该县整体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转型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又是宁陵县县域经济综合转型发展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在此背景下,宁陵县政府和商丘市旅游局以及中青旅旗下整合营销公司联合举办首届宁陵旅游发展高层论坛,邀请全国层面的专家到本地,针对全域旅游、乡村旅游、乡村节庆、特色小镇、农业品牌等问题进行调研和讲解,是非常应景的,也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我一贯的观点认为,今天的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在充分认清和挖掘本地独特资源禀赋的前提下,面向全国乃至全球进行市场化的资源配置,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县域的转型发展,推进当地特色产业的转型升级,以适应新的全球产业变革和市场竞争态势。县域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更是这样,考虑到当地人口基数(宁陵县52万人)和消费力有限的现状,县域文旅产业发展,注定需要尽可能吸引外部的客源到本地进行消费,另外,可以借助文化创意和电子商务,将本地的特色产品更具价值化的销往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宁陵县万亩梨花(叶一剑
2018年4月8日
其他

乡愁里的中国丨叶一剑:从开封到商丘

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古城之间的旅游发展是互惠互利还是独自盛开且看中原城市何去何从欢迎收看第六十六期:叶一剑:方塘智库创始人。以“既要在云端,又要在人间”的研究态度,践行行走、思考、写作、阅读、对话“五位一体”的治学路径,对区域经济、城市、建筑、商业与文旅等领域进行持续追踪,以实现对时代变革的记录和思考。附文字版:中国旅游整体发展到今天,特别是自驾游出现以后,其实很多的旅游线路包括人的出游路径,都会沿着一条文脉、一条山川、一条公路进行,然后形成一个带状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我们提出了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提出这个概念以后,我们认为它可能会成为整个中国的一条很重要的旅游黄金带。那么在这个黄金带中间,会有一些重要的结点城市,比如原来所列举的,从连云港开始,到徐州、商丘、开封、郑州、洛阳,再到西安、宝鸡、天水、兰州、西宁,最后进入新疆或者西藏。在地理层面,这一条带将是一条很重要的文化带、旅游带,甚至于是旅游的产业带。同时在这个概念之下,我们再去看这些节点城市的时候也会变得不一样。最近我们去开封和商丘比较多。在2018年春节,为了看开封的上元灯会,我突然发现,这里竟然有一趟高铁是从商丘直达开封的,但遗憾的是车上几乎没有人。当时我就在想,开封它整个春节期间的旅游营销本身是很火爆的,而且去了之后也发现它的客流量非常大,那么在这样一个客流量很大的时间节点,它和商丘这个城市之间基于旅游或者基于文化出行的这种互动,可能从这趟车的人流量来看,是非常弱的。那么在开封和商丘之间,在整个的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的背景下,这两个城市之间到底谁是谁的标签,谁是谁的符号,谁是谁目的地,谁是谁的集散地,这可能是一个急需被思考的问题。就目前这个阶段而言,可能开封对于整个商丘的拉动或者推动,是有一定的提升价值。但下一阶段,商丘是不是可以去寻找到它新的竞争力,新的集散能力?那么它的集散能力是不是会反过来影响到整个这条带上的游走路线图?所以说从开封到商丘,或者从商丘到开封之间应该怎样去寻求这样一个互动,是今天探讨的主题。那么寻求互动的时候,我们今天先立足在商丘去看。我们以前也从这样几个维度去谈过“商丘在哪里”。一个维度是说,从整个中国大交通枢纽或者交通的这个网络中间去看商丘在哪里。而且将来也可以看到,比如从北京到上海,从北京到广州,那么都可以在这个节点上去寻找到它集散的一个路网支撑。那么另外就是它的文化在这个地方的一个集散或者集聚。那么接下来可能还需要考虑在整个旅游动线或者整个旅游的线路里面,去寻找到它的集散功能。也就是说对商丘而言,需要在自己的旅游产品、旅游线路、旅游景点、旅游服务的供给层面,进一步提升自己,而且和周边进行一个良好互动。那么这中间一个很重要的互动城市,就是开封。所以说,两者之间可能接下来要做一系列的再定位或者再思考。当然就目前而言,开封其实更多的是在向西走,一方面它要做郑汴一体化,同时它的旅游动线很多都是从开封到郑州,到洛阳,然后往南到嵩山,再往后到焦作,在这样一个片区进行互动。那么接下来是不是可以考虑,开封的旅游推广或者互动是往东走。那么往东走,就可以和商丘进行一个良好的连接、互动。而且,整个以商丘为中心,它有一个庞大的消费人群在做支撑,那么对开封而言,这其实是拓展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客流。有了这样一个很好的半径之内的客流支撑,对开封的旅游发展、旅游的整体提升,都是有帮助的。当然,对于商丘来讲,它的价值也是非常大的。因为一旦将商丘纳入到整个的,从商丘到开封到郑州到洛阳的这条线路,可能对商丘整个地方的流量提升,包括因为流量的提升而产生的新旅游产业的集聚,也将帮助很大。所以说从开封到商丘或者从商丘到开封,这两个城市之间的互动,它应该是一个很值得期待的链条。而且这个链条的出现,可能不仅仅是对这两个城市有巨大的影响,同时对我们之前一直鼓吹的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有一个很大的本质性提升。那么这也是我们非常期待的,也是我们的城市决策者需要去思考的。相关阅读叶一剑:疯狂的乡村振兴叶一剑:优雅生活何处寻叶一剑:途远的理想
2018年4月4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方塘大讲堂丨于一洋:中美贸易战的背后是人民币与美元的博弈

文丨于一洋(方塘智库副秘书长、城市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3月23日,美国基于对华“301调查”报告宣布对6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但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只是签署了备忘录,尚未正式行动,留下了30天的咨询期以作缓冲。与此同时,中国商务部迅速作出反制,宣布拟对美国进口的钢铁猪肉等3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一时间中美“贸易战争”剑拔弩张。一石激起千层浪,各路观点纷飞,“冷战”字眼也是频频露于纸上。我们认为,说是“冷战”过于冲动了,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中美贸易战只是大国博弈的手段,中美经济早已互相影响极深,中美贸易联接也是深入骨髓,更重要的是中美之间早已建立起人民币-美元的国际货币体系。但是也要看到,自中国加入WTO以来,美国对于中国从自由贸易中获取大量好处不满已久,美国国内关于所谓“中国威胁论”的说法也是极有市场。美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保住美元的地位打响了第一枪,其最深层次的目的还是妄图遏制中国崛起。美国以中美贸易严重失衡为借口挑起贸易战,其即期目的是迫使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并降低美资准入门槛,中期目的是特朗普为了兑现他“Make
2018年3月30日
其他

乡愁里的中国丨叶一剑:疯狂的乡村振兴

从三农问题到乡村振兴变的是内涵,不变的是问题圈地?伐树?大规模生产?乡村振兴到底振的是什么?欢迎收看第六十五期:叶一剑:方塘智库创始人。以“既要在云端,又要在人间”的研究态度,践行行走、思考、写作、阅读、对话“五位一体”的治学路径,对区域经济、城市、建筑、商业与文旅等领域进行持续追踪,以实现对时代变革的记录和思考。附文字版:从国家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后,在很多的基层其实已经进行得是如火如荼,甚至采取了像特色小镇提出来以后的运动式的、疯狂式的一种乡村振兴的措施,出现了一些不太理想的状态。比如说土地的圈占,快速地打破原来一家一户的种植模式,实行大面积的开发。比如随着所谓的大面积土地整合或整理,很多在地图上可以看到的一些大的树木,都在面临着被砍伐。另外还有,在这样的一个规模化的生产过程中,其物种基本都是一种非粮化的选择。其实这种状态不应该成为这一轮乡村振兴的主流。以前可能认为中国农业的出路,一定要走这种规模化的机械化的操作,但其实在很多的中原地区,或者说在一些土地本来和背后整个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密切相关的地区,快速地推进这种大规模的发展模式,可能并不是一种理想的选择。所以今天再去看乡村振兴,就像之前审视特色小镇一样,要防止这种在整个国家战略的推崇之下,出现轰轰烈烈或者疯狂式的这样一个进程。而且特色小镇这一轮所谓的快速推进,其实更多的是投资机构在某一个片区内的一个投资行为,它虽然可能会造成一些投资的浪费,但还不至于对整个乡村结构或者整个在地文化系统形成一个快速的破坏。但乡村不是这样。乡村它最大的一个价值就停留在它整个的普遍性空间里边,如果按照一种运动式的方式去推进,那它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对它进行一个建设性提升,要么就是对它造成一个不可挽回的破坏。所以这种运动式的在没有好好规划的情况下去快速的推进,其实它不单是一种浪费,更大的是破坏。所以在这一轮的乡村振兴中,每个参与的人都要慎重的去思考他推进的节奏,慎重的去思考他路径的选择,尤其是要因地制宜的去考虑,在不同的地区要实行不同的农业发展模式。因为我们在参与了很多的项目之后突然发现,就无论是做小镇还是做一个区域的园区开发,或者更纯粹的做乡村旅游做乡村振兴的发展,其实大量的都牵涉到即有的农村格局。比如说村落的问题、耕地的问题、乡村环境的问题。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一直在想,如果说农民依然在当地实现他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收入的提升,那么要用什么方式去实现它?那么农民手里有什么资源?其实他最重要的资源,就是耕地。而耕地的背后其实就是农业的一个再思考。关于农业,它应该怎么去处理的问题。那对于农业价值的再发现,这里面可能有几个元素是比较值得思考的,比如说生态化处理,让农业变得安全;比如说文化化处理,将农业变成一个很重要的景观资源,来实现农业的价值化。另外还有一个叫全生命周期的去看待农业。也就是说,从它种上那一刻起,一直到它产品出现,包括产品的二次加工,这每一个环节,其实都是可以找到它的价值的,只不过它价值的寻找要通过不同的维度去实现它。比如说当它长成一片绿色的时候,它的景观价值就出来了。那它的物品产生出来的时候,就完全可以通过一个在地化的电商渠道,去实现更大半径的一个变现。所以一直有个说法叫第六产业,也就是在看待农业的时候,一定是一二三产联动去发现它的价值,这样才能实现农业的一个更好发展。当然乡村振兴背后的核心其实是整个乡村社会结构和在地文化体系,包括产业的联动。它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土地是规模种植还是分散种植的问题,它背后其实直接触动的是整个社会结构的一个变化问题。那么如果不能处理好社会结构的变化,可能我们对于整个乡村振兴的理解或者它的发展方向,不单不能给它一个很好的未来,还可能带有一种根本性的破坏。所以在今天这个时间节点上,尤其是整体的国家乡村振兴具体规划和战略还没有出来之时,那么对于乡村振兴的介入和推动,应该要相对慎重一些,而且更多的要把因地制宜的意识置入到这个过程当中去。所以说期待这样的一个疯狂的乡村振兴的行为少一些,慢下来。因为它的破坏性可能是未来回头看今天时一个最大的遗憾。相关阅读叶一剑:优雅生活何处寻叶一剑:途远的理想叶一剑:全域旅游的真伪
2018年3月28日
其他

乡愁里的中国丨叶一剑:优雅生活何处寻

经济向好,品质生活却姗姗来迟精神的需要在呼唤新的满足全球的文化和在地的文化究竟何处藏着优雅?欢迎收看第六十四期:叶一剑:方塘智库创始人。以“既要在云端,又要在人间”的研究态度,践行行走、思考、写作、阅读、对话“五位一体”的治学路径,对区域经济、城市、建筑、商业与文旅等领域进行持续追踪,以实现对时代变革的记录和思考。附文字版:大家可能越来越注意到,在我们的公共传播领域里,对于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对于古诗词这样一种新形式的传唱,可能变得越来越容易引爆。大家可能会想,这背后到底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或者驱动力,包括在整个的时代和生活中,新的消费带来的这样的一个洞察和它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其实在我们看来的话,可能一方面,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领域里面,确实有很多精华的部分,能够对于今天的社会现状和社会的运转,产生一些映照。但同时这背后可能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就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到今天,我们对于一些优雅生活元素的需求,也在变得越来越多。那么这些优雅元素到底上哪去寻找,可能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很重要的来源。所以说当整个的时代或者整个的经济发展到需要人的生活变得很优雅的时候,那我们就会去寻找使生活变得优雅的一些元素或者器物。那么在这个元素和器物的寻找过程中,最重要的来源就是文化,而文化又有两个主要的来源,一是全球化的文化,也就是说随着西方或者欧美经济的崛起,进一步带来它的文化要素的全球化辐射,那么中国显然也在这个辐射的半径之内。这样的一个影响可能使得我们的整个生活获得一个区别于传统,或者区别于以往水平的一个提升。二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或者中国的在地文化。我前段时间去了禹州的钧瓷之都神垕镇。在神垕他们对于钧瓷的理解,其实也在发生一种改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改变方向就是,它要把整个钧瓷的生产工艺和人的现代优雅生活之间去寻求一种连接,进而用人对于优雅生活的需求,去重新审视这个钧瓷的生产工艺,进而指导钧瓷的现代化设计。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会发现,它可能会直接将这样的一个器物的生产,和人的生活之间建立一个更直接的关联。在这个过程背后可能是一个很深厚的在地文化在支撑这样一个器物具有另外一种价值。所以在对优雅生活的追逐当中,可能再去寻找这样一些在地的传统文化和器物,应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那么也就是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和出发,我们从2018年的这个春节后,将整个《乡愁里的中国》这样的一个IP、平台、媒体通道,定位成优雅的历史人文地理读本。那么这个定位背后,我们将持续地对沉默在或者分布在中国大地上的这种传统文化和优雅器物,去进行它的一个发现和讲述。那么同时也会尝试将我们对于现代生活方式或者优雅生活方式的洞察,去反馈到这些在地的文化和在地的器物当中去,进而推动或者塑造这些在地文化和器物的它的生活化。同时用营销和电商的介入,让这些在地的器物走进人的生活。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就可以,一方面对我们的优雅生活去寻找到东方化的或者传统的或者在地的文化和文化器物这样一个支撑,同时让我们对于人的优雅生活方式的追求的这种洞察,去指点这些器物的重塑,从而实现一个很好的良性互动。我想这个可能是接下来,包括未来《乡愁里的中国》这样的一个品牌和平台,持续改进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和逻辑。那么在这样的一个方向和逻辑之下,你就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乡愁里的中国》。那么通过《乡愁里的中国》这样的一个综合的或者立体的表现方式,你又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中国的在地文化,一个不一样的中国的在地器物。这样一种带有东方文化符号或东方文化文明的对优雅生活方式的张扬或者塑造,可能是我们接下来对于《乡愁里的中国》的一个很重要的改变和期待。相关阅读叶一剑:途远的理想叶一剑:全域旅游的真伪叶一剑:重新发现商丘
2018年3月21日
其他

乡愁里的中国丨叶一剑:途远的理想

乡村的转型急需新活力导入新型建筑,介入乡村社会建设线上线下专业性运营让农民的利益回归农民欢迎收看第六十三期:叶一剑:方塘智库创始人。以“既要在云端,又要在人间”的研究态度,践行行走、思考、写作、阅读、对话“五位一体”的治学路径,对区域经济、城市、建筑、商业与文旅等领域进行持续追踪,以实现对时代变革的记录和思考。附文字版:第一次接触途远是源于乡愁的概念,途远的CEO石邵东也是我朋友的朋友。途远它其实是由途家和远大两家公司一起成立的,途家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民宿线上交易平台;远大不仅生产中央空调,还生产装配式建筑。联合成立途远是希望用装配式建筑去解决乡村度假或乡村旅游或未来的乡村的转型的产品的导入和设计。最后也希望能设计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比如用装配式建筑来去完成乡村的居住的改造,或者用这些房子做一些民宿,再把民宿直接放到途家的平台上进行运营、推广,打通消费者和乡村的民宿之间的联系,从而能够把收益回馈到在地的农民手中。那么它的产品里面,核心可能是装配式建筑,但背后理解的或者洞察的其实是目前中国整个乡村的一个衰败。那么现在我们的另外一个洞察就是,外部的消费群体也开始回归到乡村,如果说可以通过这样的一个装配式建筑以及背后它所代表的这个对于民宿的运营和推广的一整套的解决方案,那么就可以打通外部的市场和本地的这种供给,从而形成一个新的价值闭环。那么不但可以为整个的乡村外观或者建筑形态带来改变,还能为整个的乡村成长作出贡献,还能够让当地的群众快速的参与到一个新兴的行业,或者一个新的消费时代里,同时还可以把所谓的绿色的、智能的、节能的建筑理念落到这里去。这可能就是途远当时最早的一个理想。它看似是卖房子,但其实背后卖的是情怀,是生活方式,是对这个社会改革的一个理想。今天回过头来再去看它,可能想象中是一番景象,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又是另一番景象。这里面后来就产生了一系列的更深层次的讨论。比如说这个装配式建筑,虽然在设计的时候,可能考虑到了中国的传统元素在这个建筑里边的使用。但是中国不同区域的乡村,它当地的建筑元素都很不一样。如果你用这样的一个机械化的装配式建筑去过多的介入,会不会冲击当地的这种色彩的建筑群落,这个可能是目前这个阶段,对于这种装配式建筑在整个乡村市场里边的使用的一个很重要的讨论。那么还有一类就是,经过外部的行走或者外部的生活以后,再回到故乡去修筑房子的这些人,他其实对于建筑的选择,也往往代表了他多元的外部的文化的影响。那么他是否会选择途远,其实也是一个未知数。所以你会发现,很多的建筑师谈到这个装配式建筑时都很不屑,他们认为这就是一个完全工业化的,和建筑师之间彼此抵触的产品。但是我们再去看途远在做这个产品的时候的初衷,其实还是能够感受到他们对于所谓的乡愁或者乡村的这种变化的一种介入意识,也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这种技术手段,来回馈这个地方。所以我们现在看到,这一轮发展下来,其实今天的途远可能已经在对待它的建筑介入到乡村的过程中的这个心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一个改变。比如他们更多的开始介入到当地的社会建设,比如说留守儿童,比如说做乡村的公益图书馆,那么它也是希望能够用更多的社会关注去推广,或者说让更多的人去接纳这样的一种建筑形体在当地的一个使用。那么将来还需要,在这种保证基本框架、基本成本低廉、基础的工业生产能力的情况下,怎样将地方的元素和它的装配式建筑之间实现更多的融洽,我想可能是途远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当然,这样的一个企业的介入,它不可能是整个乡村变化的全部。那么我们就可以想象,这些所谓的建筑放到一起时,能够给乡村提供一个怎样的消费空间和市场空间。我想这可能也是他们接下来,立足于所谓的装配式建筑来设计自己的乡村产品的时候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不管怎样,单从在还没有国家的乡村振兴的这样一个战略背景的时候,途远就从家国情怀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就可以看出途远,包括背后的途家和远大,对于中国未来的消费市场的一个情怀的体现。我想“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今天这个时间节点再去看途远的时候,我觉得它有这样的一个先验性的认知,可能对于它未来的市场的走向,应该说更有价值,也是更值得期待的一个东西。相关阅读叶一剑:全域旅游的真伪叶一剑:重新发现商丘叶一剑:雄安新区的真问题
2018年3月14日
其他

方塘大讲堂丨于一洋: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重新发现中国

文丨于一洋(方塘智库副秘书长、城市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一个崭新中国的梦想者——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一个壮举!——《时代周刊》,1979年第1期,年度风云人物《时代周刊》1979年第一期,年度风云人物:邓小平四十年风云变幻,对有着足够历史纵深的中国而言,改革开放走到了今天,这四十年是奋进的四十年、是崛起的四十年、是复兴的四十年。毫无疑问,中国的改革开放仍处于并将一直处于进行时,未来依然存在诸多未知的困难与挑战,但中国正是一位不断从困境中寻求变革的巨人,她的新时代已经来到!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布“把全党工作的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到1992年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到1994年的财政、银行、外汇体制改革,再到1997年的所有制结构改革,中国在20世纪末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并于2001年成功加入WTO,改革开放的制度红利使中国获得长达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但是,看似完美的市场经济体制依然带有命令式计划经济体制的沉疴。无论是体制还是与之相配套的法治都存在缺陷,中国经济总体一片大好的背后是为之付出的高昂代价!贫富差距、腐败泛滥、资源浪费、环境恶化、文化道德缺失。在21世纪初期这个新的历史背景下,中国该向何处去?是强化国有经济的掌控地位,向国家资本主义倒退,最后陷入权贵资本主义的深渊;还是继续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法治完善,厘清政府权力边界,更全面的推动改革开放?正所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强音对“中国将向何处去”的问题做了明确响亮的回答!2017年,中共十九大是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时代命题,进一步强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此背景下,2018年,方塘大讲堂将用一年的时间,系列对话置身变革中国的不少于40位嘉宾,探寻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中国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一起重新发现中国,一起重新认知世界。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坚定不移推进现代经济体系改革
2018年3月13日
其他

乡愁里的中国丨叶一剑:全域旅游的真伪

政策导向推动全域旅游时代变迁督促沉思真伪攻克短板推动全域发展新慨念呼吁新规划欢迎收看第六十二期叶一剑:方塘智库创始人。以“既要在云端,又要在人间”的研究态度,践行行走、思考、写作、阅读、对话“五位一体”的治学路径,对区域经济、城市、建筑、商业与文旅等领域进行持续追踪,以实现对时代变革的记录和思考。附文字版:我们想谈全域旅游已经很久了,因为整个2017年对于中国旅游来讲,应该是一个全域旅游年。一方面体现在国家的政策导向上,当然还有政治上的意义。在宁夏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当时正式引用了“全域旅游”的说法,后来还进入了政府的工作报告,所以在做调研或者项目的策划时,大家言必称全域旅游。对于什么叫全域旅游,纯粹地从字面上去理解,很多人认为全域旅游就是把整个的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当成一个景区来进行规划和发展,显然这种理解是不太现实的。对于中国的旅游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接下来怎样做才能够真正用全域旅游的思维方式或者理解方式,去推动整个中国的旅游的转型和发展,这就是我们说的全域旅游的真和伪的问题。那么为什么我们今天在这个时期来谈全域旅游,我想至少应该有这几个原因。第一,今天的旅游不是以前的团客时代,已经进入到散客时代,它的半径其实已经很难受到某一个景点、某一个区域的一个界限所限制,你必须要适应这种阶段。第二,整个的旅游消费行为在成为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你会发现人的整体旅居时间在拉长,去一个地方待的时间也在拉长,所以这就导致每个地方的每一天都在面临着满足定居的人和旅居的人的生活需要的双重职能,所以我们必须要把从城市的角度去思考转变为从旅游的角度去思考,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城市的发展。这背后就是全域旅游的概念。还有一个就是在这种新的旅游方式或者旅游行为的影响之下,其实我们对一个旅游市场的治理,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以前可能安装一个摄像头就能监控到主要的旅游目的地。但是这样的监控布局在今天已经很难让人掌握整个区域旅游的真实动线,所以我想这都需要用全域的思维方式,去反观我们的旅游发展,我们的区域发展。所以你就知道全域旅游在今天这个时期提出是有其必然性的。但是这个全域旅游对于中国旅游的真正影响,并不是简单地把一个区域当成是一个大的景区,你就可以完成这个所谓的全域旅游的设计了。在我们看来,可能有三点是我们目前理解全域旅游较为短板的地方。第一,其实中国的旅游发展,以前都是各自为战,景点就是景点,非景点就是跟旅游没有关系的。那么现在提出全域旅游的概念,就是要在某个区域里边,策划一个配套于或适配于全域旅游的一个目的地和集散地的这样一个功能统一的空间。所以,当提出特色小镇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特色小镇可能对一个城市、一个区、一个县域范围内的全域旅游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目的地和集散地的载体。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是把特色小镇的发展、一个地区的转型和一个地区的全域旅游的发展之间进行关联的一个原因所在。所以一个现代的综合的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的出现,可能是完成全域旅游规划和设计中间一个非常重要的点。第二,就是现在你已经很难纯粹地基于影像监控的概念,来去掌握这个区域里面游客的情况或动态,这时候就必须要用到智慧旅游的概念。所以说全域旅游中间一定要伴随着高等级的智慧旅游的一个配置,比如对于移动端的定位系统或地图系统的一个集合。第三,其实在全域的概念下去看旅游的发展,未来一个很重要的挑战就是你的整个市场秩序的一个管理。那么也就是说,在整个全域中间可能都要有相应的市场监控或者秩序的维护。那么这时候就已经突破了纯粹的旅游部门的一个职能设计。所以说无论是现代的、综合的目的地和集散地的打造,还是智慧旅游和现代旅游秩序的治理,这些可能是目前做全域旅游过程中最核心的命题,也是最短板的命题,更是我们今天去讨论全域旅游的时候,必须真正的去完成或者破解的一些困境。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回归到真正的全域旅游,并且破除掉那些纯粹从字面去理解全域旅游的伪命题。相关阅读叶一剑:乡村振兴的真问题叶一剑:再谈乡村社会治理叶一剑:乡村文化振兴之变
2018年3月7日
其他

方塘大讲堂丨孙小荣:西宁的未来

文丨孙小荣(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西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彤说西宁的整体定位是打造三张城市名片:一座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旅游名城、一个青藏高原特色旅游服务基地和一个中国西部区域旅游集散中心。作为一个西北人,非常荣幸就西宁的旅游发展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1从三个定位,看西宁旅游
2018年3月5日
其他

方塘大讲堂丨于一洋:特色小镇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新高地

文丨于一洋(方塘智库副秘书长、城市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县域经济是一种极具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作为城乡之间的纽带,县域经济将是填补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破局“城乡二元割裂”现状的必然选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不仅如此,随着互联网与大交通的发展,使得资源和要素在城市和县域之间的流动更加畅通,而县域也将获得全球化再表达的机会。然而,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已经处在了一个十字路口,正在困境中守望黎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速放缓,提质增效。在此背景下,县域经济的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在速度与质量,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面都面临巨大的挑战与困境。县域经济虽然在近几年发展迅速,但由于大部分县基础太差,经济总体实力还是较弱,GDP、人均GDP和财政收入都很低。而且其背后的逻辑并不符合经济新常态的要求,土地财政依赖严重,地方债务高筑,产业结构低效,城镇化率偏低,营商环境堪忧,经济发展不平衡。县域将获得全球化再表达的机会首先,全国百强县依然东多西少,东强西弱。浙江、山东、江苏还是最大的赢家,在特色小镇建设方面也走在全国的前列。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无论是历史基础还是要素与资源的导入,东部沿海的优势都极其明显。在集聚效应和马太效应作用下,县域之间经济发展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其次,县域经济之所以在总体上处于弱势,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其产业结构十分落后和低效。大部分县域经济来源依然以传统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要么缺乏传统产业要么传统产业缺乏特色,同质化竞争严重,造成内耗、资源浪费。然后,经济落后、产业低效直接导致了新型城镇化推进受阻,城镇化率偏低。县域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吸纳农村人口转移、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方面都没有发挥很有效的作用。最后,民营经济也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部分县域的实际情况是,民营企业数量极少,大都是家庭小作坊式的企业,规模小且效率低,县域民营经济不活跃。归根结底,是营商环境出了问题。县域的营商环境受政治掣肘极大,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政商关系没有理顺。自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作出重要批示以来,特色小镇建设氛围如火如荼,吸引了社会各界资本的青睐,毫无疑问,特色小镇将是实现资源国际化配置的又一大平台。数据和案例已经不断地表明,特色小镇就是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的新突破口,是未来中国大部分小城镇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新高地。那么什么是特色小镇?特色小镇的营造逻辑是什么?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特色小镇非镇非区,并非行政区划单元,也不是产业园区,而是相对独立于市区,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色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规划面积一般在3平方公里左右,而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特色小镇是以某一特色产业为基础,构建全链条具备产业特色、文化特色、风貌特色、旅游特色的产业组织形态和产业生态。特色小镇地处城外,却也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建制镇,那么县域就是特色小镇生存的天然土壤,因为县域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使城乡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的理想平台。方塘智库认为,“无产业,不小镇”,特色小镇的特色重点在于产业。特色小镇的成功打造,必须有产业做支撑。而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必须依托于特色产业的打造,在比较优势和区域大分工背景下,沉睡在县域的特色资源必将被激活进而形成特色产业。在这里,特色小镇和县域经济发生了历史性的交汇,特色小镇将成为县域特色资源和产业的集中承载地,而特色小镇也在县域找到了自身的特色之魂。特色小镇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无产业
2018年3月2日
其他

乡愁里的中国丨叶一剑:重新发现商丘

便捷的交通,世界500强企业的落地使得商丘的价值被拉到新的高度商丘即将迎来一个快速增长期一个巨大的市场很快会爆发欢迎收看第六十一期:叶一剑:方塘智库创始人。以“既要在云端,又要在人间”的研究态度,践行行走、思考、写作、阅读、对话“五位一体”的治学路径,对区域经济、城市、建筑、商业与文旅等领域进行持续追踪,以实现对时代变革的记录和思考。附文字版:经常关注我们节目会知道,这不是第一次讲商丘,以前追问过《商丘在哪里》。而且,最近我们连续多期拍摄地就在商丘,在一个《应天书院》的地方。如果我提到一个人的话,你就会知道《应天书院》的影响力,他就是范仲淹。因为范仲淹曾经说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可谓是家喻户晓。所以,我们用现在流行的说法称之为超级IP。之前我们在追问商丘的价值时,有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大家认为其区位优势比较好,尤其是在高铁修通以后,使得和周边城市的关联,或者通达性一下得到很大的提升。但,其实背后以高铁为代表的综合便捷的交通枢纽给一个地区带来的发展影响而言,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外部资源很方便地集聚到这里,但同时也使得本地的资源快速的疏散到其它地区。比如,要是商丘做得不好的话,其消费力、人口、产业,都有可能会直接被吸纳到郑州去。但是,我们再重新谈该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背景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房地产商之一:碧桂园,于日前正式在商丘发布新的双盘品牌。原来的品牌叫应天府、归德府,后来因为对于地方文化保护的原因,所以改成了“城央学府”和“天悦府”。我当时受邀参加其活动并发表演讲,我当时的演讲观点,也是今天要谈的话题:重新发现商丘。首先,对于碧桂园这种企业介入到一个地方,当然有它的市场判断,并将认为商丘因综合的交通发展,使得集聚周边资源的能力会加强,未来地产的市场增长应该有黄金三年,或者黄金五年的判断。这代表了中国最大的地产开发企业对该地区潜在价值增长的一个预期和判断。在我看来,碧桂园的到来对商丘这一轮的城市价值增长,是很重要的一个事件,这在当地并没有引发太多的思考。但是,当我看到恒大、碧桂园,包括万科、绿城等一线开发商都来落地商丘时,其该地区的土地价值和城市价值,包括将来市场价值都已经无法避免的被重新拉伸到新的高度。这样的话,就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很多投资都会往这倾斜。另外,碧桂园之于商丘,意味着什么?一个所谓的世界五百强的企业,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企业,去年(2017年)1到10月份的房地产销售额为4848亿元,这对商丘而言意味着,其虽然有将近1000万的人口,整个一年的GDP还不如碧桂园1到10月份的地产销售收入。由此就会知道这个企业到底有多大,除了其落地的表征意义以外,更重要的当时在我看来,碧桂园不仅仅是一个盖房子的企业,其背后依托于全国,甚至在国际的资源通道和公司的组织架构上,完全可以把它外部的或者合作伙伴,通过此平台,导入到商丘。从而真正的激发本地独特的资源禀赋,并产品化和项目化,进而能够通过碧桂园的渠道,把本地的资源,以产品和供给的表现,投入到国内外市场,所以这一进一出,会看到这个地方才真正能够纳入到整个中国经济大的循环体系里面去。从我个人的预判来讲,商丘因为这一轮像碧桂园这种大企业进入,不光是盖多少房子的问题。我认为一个将近1000万人口的城市,其GDP还不到4000亿的时候,显然该地区的价值是被低估的。随着大量资源导入,我想可能会迎来一个所谓的三年或者五年甚至十年快速增长的周期。这也是我们无论是从旅居的角度还是投资的角度,以及从产业发展角度,去看该城市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或者视角。在该视角之下就会知道,一个巨大的市场可能很快就会蓬发或者爆发,将来很快就会体会到,所谓的得中原者得天下的含义,也就是投入的产出比比其他地方会高很多。这是我们再次强调重新发现商丘很重要的变量,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预期。相关阅读叶一剑:雄安新区的真问题叶一剑:商丘在哪里叶一剑:洛阳的文化之问
2018年2月28日
其他

城市丨谁的洛阳?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而今日的洛阳已非富贵之身,这不但指洛阳不再是万邦来朝的洛阳,更在于随着历史上开封、郑州的取而代之,时至今日的洛阳已甘为郑州之后,同豫东的开封一并成为郑州的左膀右臂。
2018年2月27日
其他

乡愁里的中国丨叶一剑:雄安新区的真问题

雄安新区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回归到对真问题的考虑面对能够带来创意和创新的人的考虑才是世界级城市的诞生路径欢迎收看第六十期:叶一剑:方塘智库创始人。以“既要在云端,又要在人间”的研究态度,践行行走、思考、写作、阅读、对话“五位一体”的治学路径,对区域经济、城市、建筑、商业与文旅等领域进行持续追踪,以实现对时代变革的记录和思考。附文字版:《乡愁里的中国》脱口秀已对雄安新区讨论过两次,其中一次是从未来之城发展的角度,比如,未来的生态、科技、社会、国际化,包括文化建设等。我们随着对雄安新区关注的深入会发现,雄安新区之前被很多人想象为一张白纸,其实并不是。比如,有原有的传统产业污染问题、生态恶化问题,以及在地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正在遭遇挑战的问题等等。再加上被国家定义成这么高端的新区的出现,其突然成为了河北省,包括京津冀地区,甚至整个中国新一轮城市化进程中最大的变量。此变量的出现,直接激荡一系列原有的利益体系,在这些利益相关者的整个局势当中,雄安新区迎来了一个建设的主导逻辑。也就是现在我们去思考的,当雄安新区建设进入实施阶段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它的发展,在审视它的过程中,必须要找到雄安新区建设当中的真问题。为何谈真问题,因为我们在之前的很多公开的讨论中突然注意到,很多人对于雄安新区的思考或者讨论,是带着一厢情愿的想象意识来完成的。比如,有些人在讨论的时候,就像讨论一般的新区开发一样,纯粹的是立足于本地的或者在地的文化元素去思考雄安新区将来的文化符号或者文化传承。有的人还是纯粹的依托于本地区原有的相关规划,或者有关政策,去思考雄安新区未来的城市发展。有的更多依托于传统的城市营造逻辑。比如,最早的时候,一帮所谓的炒房团,第一时间跑过去,试图去收购一些房地产,或者圈点地等等。依然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雄安新区的营造。在这种情况下,有的讨论是失之于宏观,有的讨论完全狭隘于既有的思考。这在雄安新区真正的建设过程中,都是不准确的。我们一定要立足于从政治层面,或者国家战略层面对雄安新区的期许。当然,最终还要回归到城市的发展规律当中,找到真实的问题和根脉所在。比如,种种产业的集聚,当然很重要。但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雄安新区产业集聚的逻辑或者路径,到底和其他新区有何不同。原来更多的寄希望于,将来这个地方不需要担心它的产业集聚。因为有大量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或者机构要落到这里,直接通过转移或者搬迁就可以完成雄安新区产业的集聚。但在我看来,仅仅拥有腾挪式的,或者基于北京的疏解,集聚到雄安新区的这些产业基础,是不可能营造一个定位那么高的新城的出现。所以,一个城市想要领先于,或者对全球的城市化进程有所帮助,一定要回归到本地未来人口上。不是为了产业而营造城市,而是为了不一样的人群来营造城市,这也是全世界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在雄安新区成长逻辑当中,我们发现,各地都在进行基于人的争夺,而进行的城市发展。在这一轮的人口争夺当中,雄安新区虽然有很高的定位,虽然有基础产业的集聚,但是,也重新要在更高的维度上思考人。什么人?比如,创意人,创意阶层的兴起,因为这些人到这里来,能够为本地带来之前没有过的新兴产业的诞生。如果没有这样的思考,只是纯粹的依托于转移和承接,我想它诞生的那一刻起,也就是它落后的那一刻。所以,雄安新区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回归到对真问题的考虑,对真问题的考虑就要回归到对人的考虑。此人不一定完全依托于产业转移和结构的调整而来,而是,一群不知道能够带来什么,但是一定能够带来创意和创新。这样才能创造或者营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城市,这才是一个世界级城市的诞生路径。相关阅读叶一剑:风起雄安新区叶一剑:雄安新区的逻辑谁来承接雄安新区的传统产业?
2018年2月22日
其他

乡愁里的中国丨叶一剑:风起雄安新区

雄安新区即是未来之城也是现实之城要在现实考量基础上,去思考本地的发展路径首先需要解决存量问题然后再用增量,导入更优质的产业欢迎收看第五十九期:叶一剑:方塘智库创始人。以“既要在云端,又要在人间”的研究态度,践行行走、思考、写作、阅读、对话“五位一体”的治学路径,对区域经济、城市、建筑、商业与文旅等领域进行持续追踪,以实现对时代变革的记录和思考。附文字版:这不是我们第一次谈雄安新区,之前我们谈过《雄安新区的逻辑》,当时主要是针对未来之城,或者在中国新型城市化的背景下,以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来反观雄安新区未来的可能性。在当时的氛围下,大家对于雄安新区的想象或者讨论,基本上是建立在对“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背景下的未来憧憬。但是,雄安新区从正式发布到现在,我们在对其进行调研时会发现,除了我们对未来的想象以外,雄安新区还是现实之城。也就是说雄安新区并不是一张白纸,在这片土地上,它已经有了一些存量的产业、存量的生态问题、存量的人口,还有很重要的是存量的在地文化。我们再去思考这样的未来之城时,它显然不可能完全的抛开,或者完全的割裂这个地方存量的资源和人口。所以,必须要在现实的考量基础之上,去思考地区的发展路径和模式。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存量问题,然后再用增量,去导入更优质或者符合我们想象的东西,但最终的发展结果一定是两者之间的高度融合。比如,我曾经想对雄安新区整个片区内的文化资源、文化符号进行充分的挖掘和梳理,做一个只面向在地文化的博物馆,进而实现对它的文化记忆的延续。但是,考虑到雄安新区在整个中国的城市体系或者至少在京津冀体系,包括全球城市体系的背景下,它的格局里面的独特角色扮演,这个地方除了有在地文化以外,一定还包括大量的面向国际的,甚至代表中国东方的文化体系的文化符号的出现。所以,如今如果我们对于雄安新区的文化的思考,陷入到其他所谓的新城新区建设过程中,过度重视在地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或者展示以及城市的融合的话,我想这和雄安新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定位,是不完全匹配的。第二,我们发现雄安新区存量的产业,其中有些传统产业注定要消失的。比如,污染的,或者在整个全球的产业变革里已经没有竞争力的产业,需要就地消灭。还有一类,其面临着转移过程中的转型问题。除此以外,还有是新型产业导入问题。可以想象的是,按照雄安新区的定位,其所有新型产业的导入和新型产业的出现,一定是在全球的整个产业变革背景下完成的。所以,雄安新区产业层面的冲击波,是全球性的话题,如果做不到全球性话题,其产业的集聚和产业的发展,就没有太多的竞争力,也不可能持续。对雄安新区产业的思考,不但要考虑存量的冲击,还要考虑未来新型产业导入问题。那么问题就来了,如今雄安新区的建设有着很鲜明的国家意志、有着很鲜明的行政主导、有着很鲜明的政府的调控,但雄安新区未来的建设体系和运转体系,在我看来,一定是有很强烈的市场属性。比如,腾讯、阿里、包括万科等等国内一系列的最优秀的民营公司,都开始参与到雄安新区的建设,我相信这将成为常态。这些企业有的是提供最现代化的,代表未来城市思考的基础设施,还有的是把自己最具有想象空间的带有技术突破性的产业,汇聚到这里,进而获得创新的发展。因此,雄安新区在未来的建设过程中,其资源的配置是很多元的体制在支撑。这中间,中国最优秀的民营企业的介入,应该是非常大的看点。将来有可能判断一个企业是不是占据了整个中国发展的前沿,其很重要的衡量指标是,是否参与到雄安新区未来之城的建设之中,以及参与到什么样的模块。雄安新区的横空出世,其冲击除了以前我们所忽视的内部存量的人口、产业、文化和生态的激荡以外,还包括对于外部现有的民营企业在内的大量的机构的激荡。同时,所有的变化和集聚,都应该是在全球视野下来完成的。所以我们称之为“风起雄安新区”。所以,我们只有从这个角度去看雄安新区的话,才有可能在动态的持续的博弈过程中,去理解一个新区新城的营造,一个新区新城对于整个中国的创新驱动或者创新体系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以及对于一个区域的发展影响有多大。这也是我们接下来持续对雄安新区进行发现和讲述的总逻辑。
2018年2月14日
其他

乡愁里的中国丨叶一剑:洛阳的文化之问

“东方智慧,全球价值”的理念,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库平台。研究领域:区域发展战略、文旅产业投资、城市现代治理、新型城镇化、产业新城、特色小镇、品牌营销等。
2018年2月7日
其他

方塘大讲堂丨叶一剑:没有县域的转型就没有乡村的振兴

文丨叶一剑(方塘智库创始人)2月4日,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毫无悬念,主题聚焦在了乡村振兴上。这应是十九大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后,党中央第一份专门针对这一战略的政策文本。接下来的三年内我们将会看到一系列针对乡村振兴的政策文本的出台。对于这次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农办主任韩俊的解读认为:文件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管全面,二是管长远。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定方向、定思路、定任务、定政策,谋划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但这也是一份虚实结合的文件。除了再次明确了一些针对乡村变革的制度性安排外,也对接下来围绕乡村振兴即将推进的战略工程进行了明确,大规模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甚至具体到了乡村的厕所问题、畜禽粪污处理、农作物秸秆处理、废弃农膜回收等。在我们看来,不应该将这份中央一号文件孤立的来看,对这份文件的出台也没有必要寄予过高的期待,中国乡村振兴不能通过一个文件的出台就得到根本性解决。虽然这一轮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安排,在推进过程中表现出鲜明的问题导向的治理逻辑,但在进行具体的政策决策时,也需要进得去出得来,既能够现实性的化解乡村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又要充分考虑到政策和效果的延展性,跳出乡村看乡村,跳出村落看村落。比如,在乡村振兴的新背景下,如何看待中国的传统治理问题郡县治问题,新形势下县域综合转型和乡村治理又是什么关系。1县域转型进入了新的政经周期
2018年2月5日
其他

乡愁里的中国丨叶一剑:再谈乡村社会治理

第二,在我看来,在未来整个乡村社会治理里面,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个乡村的产业结构,以及背后所带来的人口结构的变化,立足于人口结构的变化,给出一个超出传统乡村社会结构治理的新模式,新思考。
2018年1月31日
其他

方塘大讲堂丨张耀军:县域城镇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助推

文丨张耀军(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县域城镇化是破局河北城镇化落后困境的重要手段
2018年1月25日
其他

乡愁里的中国丨叶一剑:乡村文化振兴之变

上一期提到,谈乡村振兴必谈村落存废,谈村落存废,就要清楚哪些村庄注定要消失,哪些村庄将来要一直延续。我们会注意到,有些村庄的文化遗存依然非常丰富,而且保护得比较完整,但遗憾的是,这里已经没人了。
2018年1月24日
其他

方塘大讲堂丨孙小荣:唐山的转型之路

文丨孙小荣(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电影《让子弹飞》刚开始时,葛优、刘嘉玲、冯小刚饰演的马县长、县长夫人和汤师爷,在一辆被铁血十八星陆军护送的马拉火车上,吃着火锅唱着歌,就被以姜文饰演的张牧之为首的绿林侠匪给劫了。电影中八匹纯血高头白马四蹄翻飞,车轮与铁轨撞击隆隆作响的“马拉火车”梦幻奇景被虚构在南部中国,但“马拉火车”的真实历史却发生在中国唐山。1881年,长度只有9.7公里的“唐胥铁路”修建完成,中国制造的第一台蒸汽机车——“龙号”机车开始运营,目的是运输煤矿。这标志着中国铁路史的开端。但好景不长,因为唐胥铁路靠近大清皇陵清东陵,慈禧当政时的顽固派认为机车行驶“震动东陵”,“喷出黑烟,有伤禾稼”,“龙号”机车被勒令禁驶。于是,就出现了震动小、不冒烟、低排放、无污染的“马拉火车”历史桥段。这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时代闹剧,预示着中国近代工业革命在没落的晚清破土而生,势不可挡。唐胥铁路和“龙号”机车最终还是恢复了运营,并以此为起点,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不断创新和建设,如今,中国已经建成总里程达12.4万公里,居世界第二的铁路网。中国自主研发的高铁网络总里程高达2.2万公里,占全世界高铁里程的60%多,是名副其实的高铁第一大国。当我们乘坐舒适、便捷的高铁,可以朝发夕至快速抵达任何一个城镇时,我们不能忘记唐山那段9.7公里长的“唐胥铁路”,以及开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城市——唐山。1中国铁路的源头:工业时代的两端
2018年1月23日
其他

动态丨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项目正式启动

中国的广大县域经过改革开放后的产业发展带动,基本上都市场化形成了一到几个特色产业,这些产业扎根于当地经济、社会,总体产值很高,并带动了当地就业,但也普遍存在低端、污染、缺乏管理和品牌等问题,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变革背景下,普遍存在迫切的转型需求。在此背景下,为推动县域特色产业的转型升级,综合性带动县域经济的新崛起,2018年1月21日,由河北省资本研究会与方塘智库联合发起的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在河北省石家庄正式启动。河北省资本研究会首席经济学家史玉强河北省资本研究会首席经济学家、“河北县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课题组组长”史玉强指出,接下来双方将以战略咨询、项目策划、品牌营销、资本运作、小镇运营、论坛沙龙等综合服务,务实性推进河北特色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为县域经济的转型发展培育新动能,寻找新动力,带动县域经济的新崛起。签约现场方塘智库创始人叶一剑表示,关于县域新崛起的命题之前已经思考了多年,时机终于成熟,这不仅体现在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和进入新时代的中国转型而言具有平衡速度与稳定独特价值,而且,对县域的关注也代表了寻找中国转型动力和资源的新方向,县域也是中国务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不可或缺的空间载体。“之所以从河北开始,更是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密切相关,也与我们在河北县域研究的深厚积累相关。”在启动仪式上,方塘智库副秘书长于一洋代表双方正式对外发布了《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项目规划》,双方在联合发起并成立“河北县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课题组”的基础上,将整合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力量,每个县选择一个典型产业进行系统性和持续性研究,为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从战略到方法论层面的支撑。方塘智库副秘书长于一洋于一洋表示,方塘智库理事会将专门面向县域经济发展领域开放一定数量的理事单位和个人理事名额,为这些理事单位或个人提供关于县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和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碎片化咨询策划服务。启动仪式后,双方联合举办了以“中国县域经济新崛起”为主题的方塘城市沙龙,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张耀军和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黄锟分别就《县域城镇化与京津冀协同》和《协调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表了主题演讲。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张耀军张耀军指出,京津冀地区的县域城镇化水平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并且有逐渐加强的趋势;城镇化率提高过程呈现收敛模式,且高城镇化率地区对于周边城镇化率过低的地区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城镇化率提高的地区,其增量中乡村贡献度的高值分布与城镇化发展滞后的一些地区相重合;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医教水平和地形对京津冀地区城镇化水平具有明显影响。国家行政经学院济学部教授、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黄锟黄锟指出,中国农村拥有大量闲置资源和稀缺资源,而城市则集聚了众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在农村,而支持乡村振兴的要素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无论是县域经济发展还是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都需要加强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协调。
2018年1月22日
其他

方塘大讲堂丨于一洋:没有县域的新崛起,就没有河北经济转型的新时代

文丨于一洋(方塘智库副秘书长、城市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2015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讲话中指出:“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正所谓“郡县治,天下安”,自秦设郡县以来,纵观历朝历代,治理好县域,则国家长治久安。于河北而言,县域经济不仅仅是其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破除京津地区“孤岛式现代化”格局、承接京津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阵地,更是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大局的重要力量。众所周知,河北的城镇化率在全国范围内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县域聚集了大量的人口,这部分人口进不了京津的城,只能留在自己的故乡,所以县域经济的崛起对于河北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义十分重大,作为大城市间的联系纽带,有利于京津冀城市群的建设。而且,我们的调研发现,河北省大多数县域都拥有各自的产业集群,即“一县一产”。但是,河北县域的产业几乎全是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都具有资源依赖性强、产品附加值低、发展空间受限、环境污染严重的特点,再加上人力资源成本的不断提高,这些产业的生产成本已经极大挤压了利润空间,所以,因产业结构滞后而面临经济增长乏力的现实困境,在当前全球产业变革的背景之下,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产业兴则县域兴,县域兴则河北兴。是所谓,没有县域的新崛起,就没有河北经济转型的新时代。1县域转型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术依托
2018年1月20日
其他

动态丨县域新崛起:方塘城市沙龙1月21日在河北石家庄举行

“郡县治,天下安。”自秦设郡县以来,任一朝代,治理好县域,则国家长治久安。2015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讲话中说:“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我们注意到,在中国的广大县域经过改革开放的产业发展带动,基本上都市场化形成了一到几个特色产业,这些产业扎根于当地经济、社会,总体产值很高,并带动了当地就业,但也普遍存在低端、污染、缺乏管理和品牌等问题,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变革背景下,普遍存在迫切的转型需求,否则,影响不仅在于县域经济的发展,还会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在我们看来,如果能够通过综合解决方案的供给,不仅可以推动这些产业的转型升级,而且,还可以依托这些产业综合性带动县域经济的新崛起。在此背景下,方塘智库与河北省资本研究会联合发起针对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的项目规划,成立“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课题组”,整合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力量,每个县选择一个典型产业进行系统性和持续性研究,为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从战略到方法论层面的支撑,并通过战略咨询、项目策划、品牌营销、资本运作、小镇运营、论坛沙龙等综合服务,务实性推进这些特色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为县域经济的转型发展培育新动能,寻找新动力。基于此,2018年1月21日将在河北石家庄市河北宾馆正式启动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的项目,并同期举办"中国县域经济新崛起"为主题的方塘城市沙龙。关于河北资本研究会:河北省资本研究会是在河北省民政厅注册的非营利性社团组织,成员为国内外金融机构、投融资机构及资本界的知名专家、学者、河北省内优秀企业家及高端人士。本会特点:国内首创利用微信群发起成立,汇聚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于一体,立足河北经济,推动产业与金融有效对接。顺应“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趋势,打破地域概念,运用“互联网思维”在多层面、多元化开创社团组织之先河。本会宗旨是:跨界、交流、对接、融合。本会目标是:以建设区域性民间智库为目标,探索和创新高端经济、民间经济社团组织建设新模式,以坚持资本研究和资本运作相结合为原则,以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会员为目的,努力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端民间经济社团组织,真正实现民间社团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卓越作用。关于方塘智库:方塘智库秉承“东方智慧,全球价值”的理念,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库平台,为国家和时代变革提供全球视野下的从思想观念到解决方案的建设性研究,并推动世界对变革中国的理性认知。目前,方塘智库在区域发展战略、城市现代治理、新型城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旅产业与投资等领域形成了稳定的研究团队和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并基于对资本驱动、技术革新、互联网思维和传统产业升级等多个维度的洞察,为企业和政府提供适应于互联网时代的、面向市场的战略咨询和策划服务。
2018年1月18日
其他

乡愁里的中国丨叶一剑:遇见太行村落

再往下走,突然看到一棵很大的柳树,前面一棵桃花在盛开,走近发现这有一座小庙,小庙里竟然有光绪七年时的小香炉,而且里面记载了在光绪的时候,重修此庙的记录,比如谁捐了多少钱?就像现在我们认捐一样。
2018年1月17日
其他

方塘大讲堂丨孙小荣:新媒体时代的旅游营销创新

文丨孙小荣(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新媒体的开放精神与旅游的分享特征,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同时,新媒体的移动性、便利性、及时性、互动性,极大地丰富了旅游营销的信息生产、拓展了传播渠道、聚合了精准受众、推动了体验转化,打破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垄断特权,让消费者成为信息传递的共谋者和分享者,为旅游营销提供了广阔的创意空间和价值转化的可能性。新媒体营销成为旅游宣传传播的主阵地。从旅游的“流动性”来理解,旅游本身就是媒介,而且是个冷媒介。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一个旅游目的地就是一个场景媒介,需要游客亲身体验之后,经由口碑、游记、摄影、绘画等形式完成这个媒介的传播功能。而在新媒体时代,尤其是移动新媒体时代,旅游场景“一触即发”,每个游客置身其中,都会通过自媒体(微博、微信、QQ、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进行实时分享,旅游本身也变成了新媒体,传播无处不在——旅游新媒体通过人口流动实现经验传播,经由差异体验实现互动传播,凭借消费实现体验传播,通过分享实现口碑传播,借由回忆实现情感传播,旅游本身构成了一个综合性的、无限延续的媒介。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旅游新媒体营销从追求噱头和爆点的碎片化传播,逐渐回归理性,向深度性、体系化转型,这是旅游品牌传播的新趋势。2016年中国旅游在新媒体营销缺少具有标志性的传播案例,这是旅游新媒体营销喧嚣过后的冷静——在经历过新媒体技术的新鲜期后,“内容为王”的营销理念逐渐回归,以旅游营销构建文化IP是本年度最强音,也代表着未来旅游营销的发展趋势。1新媒体成为旅游营销的主阵地
2018年1月16日
其他

乡愁里的中国丨叶一剑:乡村振兴的真问题

比如,现在有一种圈地的风潮,大家认为既然国家要谈乡村振兴,接下来肯定是要围绕乡村有大量的投入,于是很多人就开始进入到农村,进行大规模的圈地。但是,很多人圈了地以后才发现,不知道要做什么。
2018年1月10日
其他

方塘大讲堂丨孙小荣:全域旅游的正逻辑

文丨孙小荣(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无疑,“全域旅游”对于中国旅游而言,是一场深层次的革命。这个理念,先是在个别地方蠢蠢欲动了很多年,自下而上获得了中国旅游主管部门的认可,进而在2016年掀起了一场“全域旅游”热潮。当中国旅游人在“全域旅游”是与非的争论中,渐渐对这个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跳出旅游,站在社会生态文明发展的高度来重新审视旅游时,愈加发现中国旅游积疾重重。这正如一个原本看似健康的人,平时小病小疾懒得看医,只要无碍于生命,能拖就拖。直到有一天不得已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他突然发现自己浑身都是病,而且感觉已经病入膏肓。从此,他要在医生的建议下,积极配合治疗,在恐慌中希望得到医生的肯定,期待早日痊愈。中国旅游的确是病了,而且病得不轻。一方面是诸多规模指标都飙升到世界前列,无比自豪;一方面是粗放式开发导致同质化产品过剩,优质产品供给不足,无比自卑。当无比自豪与无比自卑这两种极端激烈碰撞时,就极易产生精神分裂。一方面是长期以来作为辅助产业,在被动发展中快速成长,暴涨之下必存顽疾。另一方面,又急于翻身做主导,欲以旅游为中心,统领全局,统筹全域发展。这种自身存在不足,又要以“激变”推动深层次变革的逻辑,需要经历一系列伤筋动骨的阵痛。而阵痛,本身也是一种病痛!“全域旅游”是一种理念,一种目标,一个中国旅游梦。要将这个梦想变为实实在在的现实,必先祛除中国旅游存在的诸多疑难杂症,达到旅游痊愈,而后,才能实现全域旅游。这是“全域旅游”的正逻辑。“全域旅游”一个中国旅游梦1中国“全域旅游”故事
2018年1月8日
其他

方塘大讲堂丨孙小荣:未来全域旅游发展的“五大工程”

文丨孙小荣(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自2016年初国家旅游局提出“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经过一年多的创新探索,取得了五个方面的成效:一是全域旅游理念的广泛认同;二是机制改革的成效显著;三是顶层设计的日臻完善;四是舆论氛围的成功营造;五是创新发展的成果初显。以全域旅游理念为统领的发展理念,逐步融入各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中国旅游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新局面。作为一次理念革新和战略重塑,全域旅游理念极大地改变了社会对旅游业价值的重新认识和定位,颠覆性地改变了新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观、发展观、服务观和大众旅游的消费观;彻底打破了过去以旅游景区景点开发为重心的空间格局,纠正了“小马拉大车”的管理模式,逐步形成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全,由单一部门到多部门统抓共建共享的新气象。全域旅游发展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中国旅游当下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过度依赖门票经济、走马圈地的粗放式发展依然存在;重大投入搞硬件建设,轻小细节品质服务的经营模式依然存在;市场经营主体鱼龙混杂、从业人员服务素养良莠不齐导致的市场乱象依然存在;地域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发展理念和发展阶段的不均衡现象依然存在;国民消费观念、消费能力和消费素养不同引发的供需不对等和纠纷维权难现象依然存在……深化推动全域旅游发展,要树立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纠正观念、分类指导、深化改革、创新模式,进一步以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动旅游供给侧改革,提升旅游品质化供给和国民品质化消费,壮大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天地。鉴于此,未来全域旅游发展应该做好以下五项工作:1提升乡村旅游发展品质
2018年1月4日
其他

乡愁里的中国丨叶一剑:特色小镇与中国图景

现在对于特色小镇的建设,在下半场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对于风险的警惕,这是一个重点。前一段时间大家看到《王健林的滑铁卢》,很多万达文旅城的项目被出售,大家就认为万达文旅城的这种模式,是有问题的。
2018年1月3日
其他

区域丨叶一剑:西北五省的新想象

如果沿着这个逻辑继续深入思考下去,这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启发:有关于青海宾馆所属的西宁文旅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宁文旅)以及西宁旅游产业发展的,也有关于青海省和西北地区转型发展的。
2017年12月29日
其他

方塘大讲堂丨孙小荣:红色旅游创新 打造“中国精神遗产之旅”

文丨孙小荣(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十九大”之后这段时间,相信大家都有一种深切的感受,就是红色旅游很红很火。可以说,红色旅游燃起了“三把火”:第一把火,是十九大报告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成为红色旅游的最佳代言,因为红色旅游景区铭刻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第二把火,是“十九大”结束后,中央政治局常委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集体瞻仰红色旅游景区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重温共产党员入党誓词,以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也充分体现了党中央领导集体的红色情怀和家国情怀;第三把火,就是今天“中国红色旅游推广联盟”的成立,如果把联盟的作用发挥到实处,必将开启红色旅游整合发展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是的,我们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为什么而出发。我们可以想见,在未来,红色旅游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孙小荣在“中国红色旅游推广论坛”作主题演讲“十九大”报告重申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那么,红色旅游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呢?就是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文化转化好、把红色精神弘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就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忘本来是根本,就是要求红色旅游发展要坚守“根正苗红”,留存革命记忆,以前人的精神启迪后人的情怀;吸收外来就是要求红色旅游吸收外来的先进理念和发展经验,融合发展,“红树开繁花”;面向未来就是要求我们在红色精神遗址遗产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传承创新,为红色旅游增添更加丰富的时代内涵,使革命情怀与红色精神不断激励着我们居安思危、自强不息,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和谐永续的现代化“美丽中国”!1红色旅游的三大误区
2017年12月28日
其他

乡愁里的中国丨叶一剑:守正出奇 宁静致远

是因为我们最初对《乡愁里的中国》这样的栏目,想象中它应该去谈论中国的变革,这样的很严肃的话题,所以,我们的题材大多是一些理论性的,或者一些针对行业的产业的社会变化的等等。
2017年12月27日
其他

方塘大讲堂丨袁牧:国家战略视角下的“一带一路”

编者按:毫无疑问,中国正处在时代变革的十字路口。“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这三大发展战略为中国将向何处去指明了方向。当今中国不应只满足于做一个全球第二大的经济体,更应该做的是,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中国力量”,贡献“中国智慧”,谋求更大的世界影响力。正是基于此,“一带一路”不仅仅是对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新发现和全球化再表达,更是想要通过国际合作来迎合快速变革的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的时代。在此背景下,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规划师袁牧立足中国、着眼全球,从宏观入手,深入分析了“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这三大发展战略,尤其是从整体战略角度对“一带一路”格局进行了深度解读。文丨袁牧(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规划师)1当今国家战略的时代大背景
2017年12月26日
其他

方塘大讲堂丨孙小荣:全域旅游,一次理念革新与模式创新

文丨孙小荣(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作为一次理念革新和战略重塑,“全域旅游”发展理念顺应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实践“两山理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等一系列新时代命题,旅游业的价值在“五位一体”、“五大理念”和“两个阶段”发展理念和体系中有了全新定位,颠覆性地改变了新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观、发展观、服务观和大众旅游的消费观。1资源观
2017年12月22日
其他

新区新城丨从杭州西溪湿地到西安浐灞生态区:生态商务化的中国实践

当前,西安旅游产业深刻调整、浐灞寻求自身发展以及西安城市空间拓展与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将生态保护与文旅开发相结合,并将生态优势转变成招商优势的“西溪模式”,作为“他山之石”,在许多方面可供借鉴。
2017年12月21日
其他

乡愁里的中国丨叶一剑:民宿业的秋天

再回到莫干山,对于莫干山这个区域,无论是去还是没有去的人,几乎都能对它谈几句,从媒体舆论上呈现出来的困境和繁荣,都值得深究。在此情况下,对莫干山来讲,有一个很重要的转型方向,我们提出:民宿小镇。
2017年12月20日
其他

新区新城丨解码日本科技创新体系(一)

二战后欧美诸国对于日本产品的印象不过是诸如“油纸伞”“和服”“玩具”“杂货”等小商品之类,而对于日本所产的高端商品几乎一无所知。对此,SONY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颇有微词,他认为这是对“Made
2017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