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乡愁里的中国丨叶一剑:洛阳的文化之问

叶一剑 方塘智库 2021-01-15

文旅的融合发展对洛阳而言

是非常重要的命题

把它定义成更高的战略维度

迫在眉睫,也势在必行

欢迎收看第五十八期: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542paosse&width=500&height=375&auto=0

叶一剑:方塘智库创始人。以“既要在云端,又要在人间”的研究态度,践行行走、思考、写作、阅读、对话“五位一体”的治学路径,对区域经济、城市、建筑、商业与文旅等领域进行持续追踪,以实现对时代变革的记录和思考。

附文字版:

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话,之前我们是专门谈过一期《洛阳的考题》。其实洛阳应该重新去思考地方文化和旅游的发展,不止是针对洛阳,在我们谈的所有城市发展转型的建议,或者解决方案中间,都明确提出,要加强对文旅的重视。

我们在和很多人沟通时,有些人也提出,文化旅游产业虽然定义成一个城市的支柱性产业,或者新兴产业,这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其真的能够通过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使得一个城市快速的转型升级,甚至追赶超越吗?很多人还是有疑问的,为何我们还如此坚持地认为,任何一个城市,若无文化无旅游就没有城市的转型,没有城市的快速发展,而且这一观点在新一轮的城市和区域的竞争当中,将变得越发的明显。

首先,我们认为,未来所有的创新或者商业模式的创新、城市的转型发展,必然要依托于人口结构的调整,必须要有外部人口的导入,其背后所带来的是对本地人力资本的优化,或者创意能力的优化。这是将来所有城市必须要思考的,包括洛阳在内。

其次,在未来的消费构成中,除了定居,或者已有的城市人口的消费以外,其很大的增长来源,是来自于旅游人口的消费。而且我们知道,一旦这个地方要针对未来旅游人口去思考地方产业布局时,会带来一系列产业的落地。包括在谈旅游的时候,已经不仅仅是纯粹的圈一块资源,然后做一个旅游景点就解决问题。其实还牵涉到很多新兴旅游设施和旅游项目的落地,其落地本身对于地方产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改变。通过产业端产业链的延伸,进而带动地方的发展,这是重新思考旅游的价值很重要的东西。

再次,就是文化。地方未来的发展凭什么,或者依托于什么去完成对于外部人口的承接?比如,以前你从来没有来到过洛阳,但是听说过,或者在看一些文化的介绍时,对这个地方有一些想象,当第一次以旅游的身份来到这里的时候,看到了地方的文化、真正的体验到地方的文化、体验到地方的氛围、体验到城市的人文积淀以后,可能会爱上这个地方,所以能够落户到这个地方来生活。

落户,其实不仅仅是吃住行这么简单的消费,这群人背后可能带了特殊的技能,甚至带有一定的技术储备。比如,他是做机器人的,但是他喜欢洛阳的牡丹,因为喜欢牡丹,可能就会来到洛阳定居,因此,机器人的技术就跟着到了洛阳,甚至能带来一个产业集群的发展。

也就是说,因为牡丹或者独特的历史文化,吸引了一群独特,恰好又懂机器人技术人群的到来,进而能够为地区带来机器人产业,机器人产业从而重塑了地区产业结构,使得地区的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得到转型升级,使得城市的竞争力得到提升。

此逻辑链条是我们重新再去看文化发展和文旅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视角。也就是不能仅仅把文旅作为一个所谓的小门类的产业,其背后有所谓的新一轮新时代的城市竞争,基于高级的人力资本竞争,基于创意阶层的竞争,进而延伸到对地区的创意氛围和文化氛围的打造。从这个维度去看,一个地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或者提升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其价值绝不仅仅是能够带来多少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概念。

另外,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旅游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地方的经济增长,旅游产业一定会有快速增长,而且在做的过程中会发现,旅游的消费到了以后,考虑到对旅游消费需求的回应的方式和项目的设计的不同,会带来地方的产业结构调整,进而能够推动地区整体的转型发展,所以对于一个城市的影响是非常的综合,也是非常深刻的。

所以,文旅的融合发展对于洛阳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我觉得把它定义成一个更高的战略维度,是迫在眉睫,也是势在必行。

在上一次我们提出《洛阳的考题》的同时,我们再次通过文旅的角度对洛阳发展转型的再一次追问,这就是所谓的洛阳的文化之问。

相关阅读

叶一剑:再谈乡村社会治理

叶一剑:乡村文化振兴之变

叶一剑:遇见太行村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