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塘大讲堂丨黄锟: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与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的战略价值

黄锟 方塘智库 2022-05-03

文 | 黄锟(国家行政学院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站在西部的土地上谈区域发展战略,就必然要提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纵观西部大开发十七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到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这是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国家在政策、资金、项目方面给予西部大量的倾斜;从经济、社会到生态做了大量的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些都为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及教育、产业培育及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促进和带动作用巨大,但是预期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没有达到西部大开发初始的目标。

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条是,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西部的地位在国家整个宏观战略布局中没有发生大的改变。西部的GDP、人均收入等各方面与国内中东部地区存在的差距没有缩小,在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大盘子中,依然处于追赶的地位,西部大开发并未改善西部地区在区域发展的不利地位,反而出现“东西部失衡”、“西部内部失衡”、“西部中心城市与中小城镇失衡”等多元区域失衡。

所以,我们要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国家投入了这么多的资金,花费了这么多的资源,西部却没有能够迎头赶上,缩小与中东部地区的差距,而是处于继续失衡的状态,甚至在西部各地区和城乡之间也产生了失衡。

1

推动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

   

过去的西部大开发,主要依靠的是外部输血,但过度依赖外部扶持并无法改变西部地区的经济地理空间,反而固化了西部地区在国家社会一体发展中的边缘位置,无法走进舞台的中心,在这种背景下无论怎样做西部都不可能迎头赶上。综上,西部大开发必须改变西部的经济地理空间,使西部地区由“边缘位置”变成“中心枢纽”,增强西部地区内生发展动力。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得西部在整个国家甚至是世界上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是战略格局、地理空间上的重大改变,西部由此跃升为“一带一路”的中心区域、核心区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是西安,重心是西部,往外连通到西亚、欧洲,往内则与中东部地区加速互动,所以“一带一路”对于西部是根本性的改变。

“一带一路”拓展了西部地区发展的经济地理空间

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中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将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这表明国家在推进“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把西部各省份的地位和作用都界定的很清楚。

对于陕西,将打造西安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对于宁夏,推进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对于甘肃和青海,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对于新疆,则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还有内蒙古,推进构建北京-莫斯科欧亚高速运输走廊,建设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这些都是战略格局的重大改变,“一带一路”拓展了西部地区发展的经济地理空间,有效推进了西部地区的“去边缘化”过程,使其从国家经济社会格局的“边缘位置”变成“中心枢纽”,这是“一带一路”对于西部产生的影响。

除“一带一路”之外还有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开放新格局,这些都对西部大开发产生了重大影响。“一带一路”改变了西部的地理空间和在国家经济社会中的格局,而这五个国家政策则给西部的发展赋予了内生动力,使西部不再依靠外部援助,而是通过挖掘自身内部的资源、内部的优势来提升其发展潜力与动力,来展示西部发展的美好前景。

第一,新型城镇化与西部大开发。对于西部来说,多数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但是还有一些是属于重点开发区的区域。《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明确提出的要培育发展的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就是属于重点开发区域。在这些适合发展城市群的地区,要在劳动力转移的基础上,通过产业的发展包括旅游产业的发展,聚集人口、发展城市和小城镇,进而形成区域性的增长极来带动更广泛地区的发展。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我们强调的是产业支撑,强调以人为本,强调生态保护,强调文化传承,这些方面都赋予西部发展巨大的动力。

黄锟在“丝路文旅沙龙”作主题演讲

第二,乡村振兴战略与西部大开发。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在十九大上第一次提出。我们过去强调城市的发展,把城市作为增长极,想通过城市的优先发展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但是,从当下这个阶段来看,城市的发展并没有同步带动农村的发展。城市发展很迅速,但农村依然很贫穷,不少地区甚至出现了空心村,一些自然村庄正在消失,这些都不是发展想要的结果,我们想要的应该是城乡互动、互融、和谐的发展,城市和农村就像车之两轮,不能长期的脱节,长期的失衡,否则整个国家、整个区域不可能有协调的发展,所以我们强调乡村振兴。

第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西部大开发。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如前面提到,西部与中东部地区仍然处于发展失衡的状态,这是区域发展不协调。应从产业分工与重塑、人才与要素流动、创新创业等方面强化举措推动西部快速发展,迎头赶上。

西部大开发应以生态保护为前提

第四,生态文明建设与西部大开发。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突显。西部地区拥有十分丰富和稀缺的自然生态资源,但同时,西部的生态的十分脆弱,一旦破坏很难再生。所以,对于西部地区而言,生态的保护是优于发展的,西部大开发应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在重点开发区域寻求突破。

第五,全面开放新格局与西部大开发十九大报告指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一带一路”的提出形成了全面开放新格局,而西部必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面向中西亚、欧洲的开放窗口与前沿阵地。

2

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对于西部发展的战略价值

   

丝绸之路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更具备无与伦比的旅游价值。在全域旅游的视角下,对于西部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不应仅仅只是一个省、市或一个景区,传统的旅游开发思维已经过时,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将整个区域乃至经济带打造成一个旅游带,旅游带与经济带融合发展、相得益彰。所以在当今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下,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具备极大的战略价值。

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搭建了旅游互通、文化互联的桥梁纽带,为“一带一路”的政策沟通、设施流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提供了合作平台,与更多的发展战略相结合,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强力助推。

第一,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将重塑西部新型城镇化道路。西部地区自然风光资源与历史人文资源丰富,打造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以旅游业为基点驱动上下游产业联动发展,为西部特色城镇的形成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产业支撑,实现人口集聚,城市升级。旅游城镇化是一种“没有必要经过工业化阶段而直接实现从农村向城镇的转变”的新的城镇化模式,这种模式正适用于西部这种工业发展受限,旅游业前景广阔的地区。

打造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可激活乡村文明与资源

第二,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将重塑西部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的打造可以激活沉默在乡村里的文明与资源,将自然与乡村融为一体,以乡村旅游、休闲旅游、旅游扶贫为切入点,带动自然资源和乡村资源的增值和优化配置,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

第三,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将重塑西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以旅游产业盘活了西部地区的区域资源,使得西部地区重新参与到全国的产业分工,增强了西部地区内生发展动力和比较优势,加快了东中西的要素和人才流动,强化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

第四,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将重塑西部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对在地生态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指导下,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行动的先导和实现路径。

第五,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将重塑西部全面开放新格局。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是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而打造,也是作为重要的产业合作交流平台,是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助推器。

3

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下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的发展战略

   

在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下,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应着眼于全国,全力打造区域旅游竞争力。一是基础竞争力。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将决定其基础竞争力。西部地区应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使生活设施、交通设施完备,能够承载大量游客的出行并提供优质的接待服务。不仅如此,基础设施建设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极大促进,而社会经济发展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

二是制度竞争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管理能力和效率,在制度和政策上推陈出新,通过招商引资、智慧旅游、建设智慧城市等手段,打造全国甚至世界级资源配置平台,助力旅游产业发展。

三是资源竞争力。西部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极其丰富,在旅游资源方面具备天然优势,但现在的情况是,西部的旅游资源大多处于沉睡状态,应通过有效的手段,以保护为前提的激活这些旅游资源才是打造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的重中之重。

四是市场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来源于一个产业或者产品的稀缺性和异质性。西部地区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竞争力优势,打造特色旅游产业,在全国旅游产业竞争格局里独树一帜,通过互联网化运作手段实现其市场竞争力。

要合理整合西部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

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不仅要构建自身的区域竞争力,更应从要素视角去考量该如何实现旅游产品的多元化、市场品牌的一体化、生态发展的持续化。西部具备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西部地广人稀,资源分布散乱,该如何去整合这些资源呢?

从要素视角看,首先应打造创意化产品。充分发挥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独特优势,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无论是全域旅游、乡村旅游还是休闲度假游,特色产业依托于特色产品。然后,搭建信息化平台。在互联网背景下,渠道早已变得无限多元,当以智慧旅游的手段和思路去搭建信息化平台。最后,培育优质化人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依托于人才,西部地区的人才缺口更是巨大,不只是旅游产业,西部的各行各业都应加大力度吸引外部人才、留住本地人才。

而从宏观视角又该如何去打造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呢?具体要求是通过“六个结合”,提升西部地区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的战略价值。第一,与“一带一路”相结合,积极利用“一带一路”平台和效应加速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第二,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通过加强城市建设和精细化管理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第三,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实现旅游产业发展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第四,与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推进旅游资源的跨区域整合与发展,以大带小,以强带弱,以先带后;第五,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第六,与全面开放新格局相结合,增强旅游业开放力度,打造全球资源配置平台。

(注:本文是根据作者在“丝路文旅沙龙”的演讲整理而成,已经作者审阅。)

相关阅读

袁牧:国家战略视角下的“一带一路”

你好,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上)

你好,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