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香成:那个时代,世界通过我的影像阅读中国
“在我一生的工作和创作中,有一件事情最重要,直到今天我还在为此努力——从美国总统到贫困地区的孩子,从中国末代皇帝的亲兄弟到阿富汗战场上的士兵,当一个摄影师拿起相机,如何能与被拍摄者建立起充分的信任?”
摄影家刘香成
摄影:郭一@Studio One+
6月9日,上海浦东美术馆推出摄影家刘香成的首个大型全面回顾展“刘香成 镜头·时代·人”。在展览开幕现场,72岁的刘香成亲自为观众们导览。热情的观众将他团团围住,当刘香成讲到1991年12月他在克里姆林宫拍摄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解体的瞬间时,现场的人群情不自禁地爆发出掌声,向这位成功把握传奇瞬间的摄影师致敬。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发表完辞职演说后放下了手中的讲稿,不久之后,苏联解体。刘香成因拍摄这张照片而获得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
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的重大时事,刘香成几乎从未缺席: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崛起、甘地夫人遇刺、阿富汗战争、洛杉矶和汉城的奥运会,以及苏联解体——1992年,刘香成因拍下戈尔巴乔夫扔下辞职讲稿的独家图片而获得“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他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摄影师。
“刘香成 镜头·时代·人”展览现场
回到展览现场,这次回顾展特意打破了以事件和年代为线索的策展方式,而是以“面孔”“姿态”“时机”“刺点”“人群”“风土”“后记”7个主题单元呈现,囊括历史事件、人物肖像和不同国家民众日常生活等多个主题。在展出的近200件作品中,超过半数为初次展出。
现场还特别搭建了一处实景,还原刘香成在摄影生涯中多次在酒店房间的卫生间搭建临时暗房、冲印照片的经历,生动再现彼时新闻图像的创造、选择和传播过程。
展览现场还原刘香成在酒店房间卫生间搭建的临时暗房
如评论家皮力所说,如果我们想了解20世纪中国的形象,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于中国的想象是如何在海外被建构起来的,那么有4个摄影师的记录无法绕过: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1938年中国之行期间所记录的抗日战争;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镜头下1948-1949年间国共两党政权的更迭;马克·吕布(Marc Riboud)的数次中国之旅所见证的毛泽东时代;刘香成镜头中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在这4位传奇摄影师当中,刘香成是唯一的华人。
刘香成与摄影师马克·吕布,1981年
刘香成出生在香港,父亲曾是《大公报》的国际新闻编辑,母亲出身于福建望族,是当时罕见的受过大学教育的女性。父母希望他接受中文教育,出生后便将他送回福州老家。他在福州度过童年,10岁时又返回香港生活。1971年,他考入纽约亨特学院,主修国际关系。大学期间,因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他选修了《生活》(Life)杂志著名摄影师基恩·米利(Gjon Mili)的摄影课。米利赏识他的才华,邀请他加入《生活》摄影部实习,那成了刘香成传奇摄影生涯的起点。
刘香成恩师基恩·米利的名作之一《毕加索作画》,
使用频闪摄影
彼时的新闻界,《生活》杂志与同为出版业巨人亨利·卢斯创办的《时代》(Time)周刊几乎奠定了20世纪图片新闻报道的主流。受到传教士父亲的影响,卢斯致力于平等地看世界,并且促使新闻出版成为一门专门的事业和艺术。他在《生活》的发刊词中写道:“看生活,看世界,目击大事的发生,撞上贫穷的脸颊,感受自豪的手势与陌生的一切——机器、军队、人群、投在丛林中与月亮上的阴影……看危险袭来,男欢女爱与膝下婴儿缠绕……(我)看见了,所以我心生愉悦、困惑或茅塞顿开……”
这种理念在刘香成加入新闻事业的伊始便深深根植于他的心中,在他长达数十年的摄影实践中,既能“看世界”(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解体的重大历史时刻),也能“看生活”(80年代,一对正襟危坐却脚靠脚的中国情侣),既能撞上贫穷的脸颊(用经典肖像构图拍摄贵州六盘水的贫困学生),也能看到普通人的工作(富丽堂皇的克里姆林宫里穿着朴素的清洁工)……
月坛公园里的情侣,北京,1981年,photo(s):©刘香成
两名女清洁工于克里姆林宫内合影留念,莫斯科,
1991年,photo(s):©刘香成
这种追求平等的艺术观,与生俱来的影像天分,诗人一般的敏感天性,强烈的建功立业的雄心,以及跨越东西的文化背景,完美地融合在刘香成的身上,形成了他与众不同的摄影语言和庞大的、极富历史性和思想性的影像体系。
正如刘香成在演讲中谈到,上世纪有那么多西方记者进入中国拍摄照片,但是他们都比不了马克·吕布和布列松,为什么?因为他们两人从文化上带着一种仰慕中国的眼光,这种情怀会从画面上表现出来,观众是能感受到的。当人们凝视一张照片时,往往可以读出超出画面形象以外的信息。杰出的摄影师如同作家一般,能在现实世界中看到“没有被看到的东西”,并且通过照片自然地表达出来。
在“面孔”单元,一张青年导演毕赣的照片很容易引起观众的注意。这位出生于1989年、被李安称为“天才”的年轻人,手扶着摄像机,自信而笃定地直视着刘香成的镜头,身后是他母亲温柔的剪影——在刘香成庞大的摄影作品体系中,有一条脉络是拍摄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名流。
艺术家陈逸飞在工作室作画,上海,1996年,
photo(s):©刘香成
他给这些闪耀于时代的天才出了一道有趣的“题目”——在某个特殊时刻,你可以转换身份,变成一个摄影师,去拍摄自己喜欢的人或者深爱的人,而刘香成则化身为“摄影师的摄影师”,去拍摄他们的肖像。
歌手、演员周迅,北京,2021年,photo(s):©刘香成
一直喜爱摄影的周迅接了招,还给刘香成推荐了她周围喜爱摄影的朋友,毕赣是其中之一。给刘香成打电话的时候,毕赣说,他要拍摄自己的母亲。在他刚开始拍电影的时候,资金非常紧张,母亲一直默默地支持他,还给他当免费的群众演员。拍摄当天,毕赣在母亲背后布置了灯光,母亲的剪影被投射在白色木质百叶窗上,影影绰绰的,温柔而坚强。刘香成则拍摄了正在拍摄母亲的毕赣——在儿子心里,母亲就是那个诗意的剪影,不管儿子走到哪里,她永远在那里。
导演毕赣于工作室中拍摄他的母亲,北京,2021年,
photo(s):©刘香成
1996年,每天阅读大量新闻的刘香成看到了一则消息:“中国最贫穷的地方是贵州六盘水市,而最富裕的地方则是浙江温州。”一个星期之后,行动力极强的他就抵达了六盘水市。六盘水多雨,土地贫瘠,农作物生长缓慢,当地的贫困与自然条件不无关系。他放弃了平时一贯使用的纪实摄影的手法,而是用古典的、庄重的肖像拍摄方式呈现这些山区的孩子——他们站在刘香成临时搭建起来的摄影棚里,鞋子上沾满了泥浆(那是他们每天上下学时泥泞山路留下的印迹),手里拿着语文书,倔强地看着他的镜头……随后,刘香成也来到富裕的温州,他的镜头中出现了在美容室内烫发的摩登女子……
1996年,刘香成拍摄的贵州省六盘水市的小学生们
1996年,温州,在美容室里烫发的女子们,
photo(s):©刘香成
“想想作家是如何工作的——作家需要描述情绪、事件背景、人物、历史等,需要有消化各种材料、最终形成观点的过程。但如果你认为摄影师就不需要做这些了,那你就犯了一个大错。”刘香成说。与他按动快门的次数相比,他的观察与思考要多得多。
显然,这位被《新闻周刊》称为“中国的布列松”的摄影师认同他说过的一句话:“认为照片是用相机拍成的,这只是一种错觉……其实它们是用眼睛、心灵和头脑拍成的。”
Noblesse × 刘香成
对于摄影师来说,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我觉得人天生有无比强大的“讲故事”的欲望,比如《圣经》就表现出很强的叙事性。用摄影讲人的故事,一直是我的兴趣所在。一个好的摄影师要能够在很短的时间之内,与被拍摄者建立一种充分的信任,才能把故事讲好。
1982年,为了庆祝中美《上海公报》签署十周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来到中国。在列车上,尼克松即兴成为青岛啤酒的“推销员”。当时还是《时代》首任驻京摄影师的刘香成拍下了这一幕。photo(s):©刘香成
你要阅读对方的脸孔,阅读对方的肩膀,看他以什么姿态来跟你对话,所有这些信息你要迅速消化,并且做出回应,有时候是几分钟,有时候只有几秒钟。对方觉得这个人还可以,就会放下戒备,一个女性就会把她最有魅力的一面向你释放,这些都会从他/她的眼神中流露出来。
在战场上,如果摄影师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与对方建立互信,甚至会危及生命。文字记者的工作也是如此,当彼此建立起充分的信任关系,他不会告诉母亲的事情,都愿意与你分享。这很神秘,也很有意思。
在周迅家乡衢州,刘香成拍摄周迅与好友唱歌,2021年
你20多岁时被美联社派到中国,后来又被派到印度、韩国、苏联,你的什么特质吸引了美联社社长?
这要从当时美联社的考核制度说起。美联社要求摄影师每天发一条图片新闻,每8小时便会有一个工作报告,显示你的图片被全球多少媒体采纳。从亚洲新闻中心东京到欧洲中心伦敦,再到北美中心纽约,当发生重大新闻时,世界各地的图片编辑往往会不约而同选择同一张图片,那其实就是优秀图片的标准。
可能那时我的工作报告比较漂亮,吸引了美联社驻北京分社社长John Roderick的注意。他是美国新闻界的中国问题专家,曾多次赴延安采访毛主席、周总理。一直以来,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是我真正的兴趣所在。当我在洛杉矶当体育记者的时候,觉得太无趣了,就提出要去印度为美联社开设摄影分社。当时很多摄影师劝我:“你是疯了吗,全美国的摄影师都想来南加州,你却要去印度那个鬼地方。”
但是,美联社给了我很多的空间和机会,当时的美联社总社长Louis Boccardi可能觉得这个人派去哪里都可以。后来,我还被派去苏联。
1991年,莫斯科,刘香成在当地机关办公室
在阿富汗首都喀尔布,一名苏联士兵闻着玫瑰花香,
1988年,photo(s):©刘香成
伴随新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的影响力逐渐式微,“无冕之王”的地位逐渐褪色,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我理解你描述的情况,但是我不认为机会变少了。越是在这种情况下,有才华的人越是容易被注意到。如果10位记者写的都是假模假式的新闻,第11位记者写的是有血有肉的真实报道,那么他一定会受到关注。你想去“表演”,这“舞台”依然还在。我是这样想的,可能性格使然。
举个例子,2004年,《华尔街日报》记者张彤禾(Leslie T. Chang)在两三年时间里,利用休息时间,每周末飞到东莞,与工厂流水线女工一起生活,创作出《打工女孩——从乡村到城市的变动生活》。国际社会都知道中国是世界工厂,而她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工人真实的生活状态。这本书被《纽约时报》提名为优秀读物,美国很多新闻学院都将这本书列入必读书单。
刘香成 镜头·时代·人
2023年6月9日-12月17日
浦东美术馆
上海市浦东新区滨江大道2777号
采访/撰文:何敏
摄影:郭一@Studio One+
设计:Rina
图片提供:上海浦东美术馆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