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要聆听不同风格的音乐?

2017-11-09 JZPOST爵士邮报


本文转载自 哎呀音乐

作者 | 猪蹄老湿


所有学习音乐的源头,“聆听”是最重要的,不论你要做什么类型的音乐人,打开耳朵,用力听,是一切的根本。这篇文其实就是倡导一个观念,“不要排斥聆听各种音乐”。


如果在20年前,流行音乐多元刚起步的时候,说这句话,很有意义。时至今日,这是句废话,废的程度,大概就跟「英文要好,单词要多背」差不多。且网络资讯爆炸,任何一个有心的年轻人,可能都听得比我“偏激”。


但~不是听得够偏激,够冷门,够多国家,或是够独立、够地下,认识的乐团够多…就叫“健康”,所以我想好好申论这议题,如果你自认听得够广,够健康…这篇文就不用看了,以下写给刚接触音乐大千世界的初学者。


所有人一开始接触音乐,多少都带有「偏狭」,“偏”,就是偏见,“狭”就是狭隘。


比如,很多人觉得闪灵、血肉果汁机…那种鬼吼鬼叫的乐团到底哪里好听,又听不懂歌词在唱什么?到底歌迷在爽什么?...或是爵士拍子好诡异,没有清楚的起承转合,听不懂想睡觉…还有什么电音就是给那些台客跳舞用的音乐,都是些喜欢去夜店玩的人才会接触…这就叫“偏”。


比如有人喜欢摇滚乐团,但他只知道五月天、魔幻力量,外国就魔力红,ONE OK ROCK…还有超多类型的摇滚风格,真正经典的乐团,一概不知…或是认为Bossa nova,唱歌有气无力就是爵士乐?伊伊阿阿转来转的旋律去就叫节奏蓝调…这就叫“狭”。


#1

聆听健康的内涵


何谓听的“健康”?如果我只要专注做一种音乐,干嘛要听其它的音乐风格?我的回答就是“因为健康”。文章的标题是“进食”,所以我们谈“吃”…


人体需要各种营养素才能健康运作,所以上帝制造了各种食物,青菜很健康,但你不能只吃青菜过活,吃淀粉是动力来源,难道你就只吃饭?不吃奶蛋豆肉类吗?


我教学“临床”碰到的学习问题,其实都可以追溯到学生“听什么(吃什么)”,例如来学木吉他弹唱的,多半喜欢抒情歌,分散和弦那种调调,果然~这种学生“节奏感”真的比较差,一问之下,几乎都不太接触重节奏,讲究律动感的音乐,所以我第一堂课开的作业都是叫他们去听些电音、hip hop、摇滚…之类的。


反之,有些学生常常泡夜店跳舞,节奏感就真的较强,但对旋律线条就超级不敏锐,我就叫他多听口水情歌…有时候常常跟节奏烂的学生开玩笑,没事多去夜店蹦蹦迪。



我说的”健康”,听的广~其实真正的内涵不是在说”音乐标签类型”,而且这些音乐补充了什么营养给你。


自己主观分类来说,我认为最重要的三种基底营养是:


一、蛋白质。各种奶蛋豆鱼肉类…强壮肌肉,强化骨骼,修补组织,是身体最重要的地基。我认为最像「节奏」。(摇滚、FUNK、嘻哈…)


二、碳水化合物。各种饭面,淀粉,根茎类…它属于动力来源,每天行动的燃料,可以说是各种营养素的主角。就像「旋律」。(古典、流行抒情…)


三、矿物质/维生素。各种蔬菜水果类…能让全身各部位器官,维持良好稳定的正常运作。好比「和弦」。(爵士、流行…)


至于那些油盐酱醋、各式甜点、缤纷饮料…我都归类为音乐的第四元素「音色」。以及各式各样有趣,特别,新鲜,好玩的…伴奏。(有趣、音色特别的EDM、时下的跟风曲…都算,例如Dubstep、PPAP、小苹果、The Fox…)


每一种音乐都有这四大要素,缺一不可,若偏废哪一种,就会发现,你在音乐上的破绽就真的是那种…都不听蛋白质,那你节奏感肯定不会好,都不听矿物质/维生素,那你使用和弦通常就很匮乏,虽然吃太多甜点会发胖(只听有趣、有梗、跟风的时下曲),但也不能不吃,否则创作上可能就会少了很多“创新创意”的惊喜…


当然,当你决定要成为什么样的“身体”(音乐人),你会调整饮食比例,例如你要做摇滚乐团,EDM DJ,那你就要多咳蛋白质长更多肌肉,若你想当编曲师,那各种甜点绝对少不了,矿物质/维生素更要时常补充…。


所以绝对不是你想搞金属,就很偏激的只听金属,没有其他营养素帮忙,你的肌肉绝对也长的不够好。



#2

如何实际拓宽聆听界线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各种营养素藏在不同音乐裡,实际要怎么“吞咽”呢?我用了“吞”这个字,是因为我知道对初学者来说,要跨出“那一步”真的很难,你不可能逼每天听苏打绿的人立马体会闪灵的美感,也不可能叫每天听流行歌的人马上拥抱古典音乐,「渐进」是最好的方法。


画出两道纵横轴线,“精与广”,「广」简单可理解为各种曲风,「精」可理解为特定风格的再挖深。


比如你喜欢朋克音乐,那就往左边点走,听听hard rock,听听Metal,继续走可以触摸到蓝调,延伸至乡村、爵士…往右边可以摸到Funk,hip hop,EDM…。


为何我说要“渐进”,而不是直接朋克跳到蓝调呢?因为曲风的变革是连续性的,中间的过渡期会让你比较“适应”,比如蓝调往Rock & Roll走,基本型态还是非常像,Rock & Roll走到Hard rock也会有些类似…如果你是60 Rock & Roll爱好者,叫你马上听Black metal,绝对无法适应。


就像Hip hop其实跟Funk系出同源,你想说:“卧槽不是吧~难道Jay Z的歌跟James brown一样?”因为中间有一段很重要的Disco Funk/G Funk时期,桥接了这两种风格。


挖深更简单,比如说定位“摇滚类”,可以用“年代”,60摇滚>70摇滚>80摇滚…或是用极端指数(越来越重),Rock & Roll>Pop rock>Hard rock>Punk>Heavy metal>Black metal>Death metal…


慢慢的每天,每周,每月…多走一步,你就会发现自己耳朵能吞咽更多音符了。然后回头想想一年前的自己,可能听到60年代老歌觉得想吐,一年后听到猫王的Rock & Roll居然不自觉开始摇摆!



你可以任意定锚位置,自行定义纵横轴,我提供一些玩法让你们参考…


定位”雷鬼”,纵轴为,经典~流行

定位”蓝调”,纵轴为,国内~国外

定位”放克”,纵轴为,典型~混合

定位”嘻哈”,纵轴为,1990~2010

定位”80年代”,横轴为,蓝调~重金属

定位”小确幸”,横轴为,爵士~嘻哈

定位”当代音乐”,横轴为,政治正确~不正确

……


还有太多太多范例可以举…用自己习惯的方式去“扩散”,切记,不要有那种“喔~那种风格就是怎样怎样的”偏见。



初学者要透过聆听,不断扩大既有听觉的"舒适圈"



#3

音乐听得多有什么好处?



音乐听的“广”有太多好处了,其中有两点对初学者尤其重要:一是音乐程度进步(帮助音乐/乐器学习),二是刺激创意(帮助创作/编曲)。


当你的耳朵越来越”包容”,就会发现自己的音乐程度越也同时并进,琴技是外功,耳朵里的东西是内功…


举个简单例子,很多只听摇滚,只练摇滚的人扫弦都很直接/很重,叫他弹些流行、抒情的东西,还是给我当金属在刷刷刷…表面上分析,是肌肉惯性跟技巧操作的问题,但如果你实际探究…又不那么单纯。


操作乐器的tone该如何,是源自耳朵的”听觉档案”,如果你耳朵里没有”抒情歌扫弦”该有的「样子」,请问怎么控制手,去练习”应该发出”的正确声音?


好比鼓手要打爵士的东西,小鼓的柔顺平衡,微散的颗粒感要出来,如果都不听爵士,请问怎么抓手感?


如果Bass要弹FUNK,一堆切来切去,收来收去,闷来闷去的长短音…请问这种”情绪”能在乐谱上标示吗?最终还是要靠耳朵里的东西去理解。



以上,若你想成为一个职业跑场乐手,难道不需要大量聆听吗?就算是”技巧”,推弦、点弦、颤音…之类,其实也不是先从”动作”倒回去操作声音,是先理解”正确的声音”才产生动作的控制。所以很多人动作虽然不一样,但声音对了就OK。



第二,「刺激创意」。创意的发明就是在既有的公式下,叠加新的元素,重新排列组合。比如鞋子+轮子=溜冰鞋,沙发+床=沙发床,果汁+冷冻=冰棒…在艺术圈例子更多,传统马戏团+现代剧场模式=太阳马戏团,传统音乐教育+唱跳舞蹈=奥福教学法,传统踢踏舞+摇滚乐演出概念=火焰之舞…

火焰之舞


创作者的视野越大,就能融入更多意想不到的元素,这在音乐圈最常见。任何开创崭新的风格,都是结合的产物…光是一个摇滚乐,就有N种玩法…


如果皇后乐团从不听歌剧,又怎能开创新的摇滚风格?如果红辣椒从不听Funk,又怎想的到把摇滚弄得如此活泼?如果林肯公园从不听Rap、EDM,又怎能把传统金属改的那么前卫?如果殷维马姆斯汀从不听古典乐,弹出来的吉他又怎如此销魂?


近两年很红的MIKA,不就是把交响乐元素融合流行摇滚音乐的典范吗?前阵子的Blue man,也是把摇滚概念借去剧场翻玩而大红大紫!

MIKA


不讨论摇滚,各类型的音乐也是如此,Acid Jazz、G funk、Reggae Dubstep、Rap metal、Hardcode Punk、…多如牛毛(光一个爵士就有几十种变型了)。

摇滚音乐默剧 Blue man group


最后我想说,每种音乐都有它聆听的价值,或许它的美感不是你认同的,或许它在当代不是那麽多观众能接受,试著去把(耳朵)容器拓宽,体会不同美感,找出艺术性…。音乐创作是从生活中提炼的,是纪录”时代”的方式(艺术)之一,必定有”意义”。


- end -


相 / 关 / 阅 / 读

如果你也像我一样喜欢吐槽爵士乐... 

怎样区分布鲁斯和爵士乐?

像泡面一样的爵士乐线条 


演出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