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创|消费从对经济的基础作用到经济发展第一动力

延志远 河北资本 2023-10-23

点击上方“河北资本”,关注后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过去若干年,我们一直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释放的信号是从扩大消费入手加强需求端管理,从而实现需求和供给两端对经济的“双轮驱动”。


下面,让我们深入理解“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的深层含义。


一、消费的基础作用日益强化


消费指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消耗物质资料和享受服务的一种经济行为。从广义上说,消费分为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生产消费指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运用和消耗,如:工厂每天要消耗大量的水、电、原材料等。生活消费指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等消耗生活资料或接受服务,以满足生活需求的行为。


“消费”一词在汉朝就出现了,如王符《潜夫论·浮侈》:“此等之俦,既不助长农工业,无有益于也,而坐食嘉?消费白日”,到唐宋时泛指“开销、耗费”。英文Consumption(消费)作为一个词大约于14世纪才开始出现在英语中。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生产的最终目的,是需求的实现。在经济学上,最初由萨伊将生产过程划分为三个环节(三分法):生产、分配和消费。之后,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穆勒(1773—1836年)在其《政治经济学原理》中进一步修正了萨伊的划分方法,把“交换”加进去,从而形成了现在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四分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是辩证统一的的关系,即生产起决定作用,而分配、交换、消费则反作用于生产。


生产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第一,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是由生产提供的;没有生产,就没有分配、交换、消费。第二,生产的发展状况,决定分配、交换、消费水平、结构和方式。


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表现在:第一,分配、交换和消费是生产的实现,又是生产连续进行的条件。没有分配、交换和消费,生产既无意义,也不能连续进行。第二,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发展有重大影响。特别是消费处于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消费驱动作用不断增强,成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我国内需的发展格局加快从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变,消费占内需的比重稳步提升,成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消费水平稳步提升,居民生活从小康迈向富足。十年来,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明显提高,与发达国家差距逐渐缩小。我国居民生活正从小康阶段迈向富足阶段。消费升级步伐加速,提质扩容趋势明显。我国居民消费持续升级,商品消费从有向好,消费结构从商品向服务,消费重点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消费创新动能强劲,新增长点不断涌现。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赋能作用明显,推动我国消费加快进入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消费创新催生诸多消费经济新形态,网红经济、“首店经济”、夜间经济、绿色消费等的规模效应和引领带动作用明显,成为消费新热点和新增长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促进作用日益强劲,创新驱动发展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居民消费水平迈上新台阶,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更好满足,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新发展阶段,“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包含两个维度。一是数量上的基础性作用。消费作为经济活动的起点和落脚点,反映的是最终需求,对一国经济增长具有导向和拉动作用,从而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宏观上体现为消费支出总量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微观上体现在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消费意愿或消费信心。二是质量上的基础性作用。消费结构的升级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动力转换,进而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消费结构的升级还需要通过降低消费不平等,来提高消费升级的普遍性。


二、消费在“三驾马车”中的地位由第三跃升为第一


自从凯恩斯创立宏观经济学后,让人们对消费的作用有了更深刻、更开阔的认识。宏观经济从支出角度看,GDP是投资、消费、出口这三种需求之和,因此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这是一种生动的形象表述。产品和服务的最终消费通常被认为是GDP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成分,起基础性作用,它占GDP的比例越高,说明本国的经济发展越健康、越安全,生产的目的实现得越好。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经济越发达,最终消费在GDP中占比越大,对经济的基础拉动作用越大。最终消费包括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政府消费相对稳定但占比低,居民消费波动较大但占比高。


也有人认为投资、消费和出口并非“三驾马车”,三者合起来才是“一驾马车”,其中消费是“马”,投资是“车”,出口是车后面的“货厢”。这是说,车和货箱并不是马车,它们要靠马去拉动,其本意是说消费比投资和出口更加重要。这是因为,第一,消费带动了生产和再投资。消费往往被看作商品流通环节的终点,但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没有库存的去化,难言新的投资和生产。在服务领域,消费更是直接和生产联系在一起,在很多场景下,服务往往是不可储存的,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是即时性的。第二,消费能为投资指明方向,是推动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与其说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不如说需求创造自己的供给,这里的需求当然包括消费需求,且消费需求对供给的促进更有效、更直接、更能反映社会生活和科技的进步。第三,在人们基本的衣食住行需求得到满足后,从供给端出发寻求契合消费者日益丰富和个性化需要的信息费用将越来越高,更需要来自微观主体在消费时的呼声和反馈。因此,不应仅从短期总需求管理的角度看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要注重消费能依托大市场规模,不断迭代出新生的、丰富的、高层次的新需求,为推动有效投资和长期经济增长提供基础和方向。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之后,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投资和出口这“两架马车”。


从2013年以来,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为55%左右,高收入国家平均为76.9%,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消费在GDP的占比还是较低。特别是在剔除政府消费后,我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不足40%,而高收入国家平均接近60%。我国的这两个指标都比高收入国家低20个百分点左右。2010年以来,我国内需市场的增长呈现出从投资驱动逐步向消费驱动转变的特征。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内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2010年不足50%提升至2021年约65.4%的水平;同期,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2011年47%的高峰水平下降至目前约43%的水平,我国内需市场的发展呈现出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变的趋势。


我国正从工业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从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从城镇化率加速上升期进入城镇化中后期。从国际经验看,在此发展阶段消费的作用将变得更加突出,消费正从基础地位跃升为第一动力,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也呈现相符趋势。


三、消费从基础作用跃升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从国际经验看,随着收入增加,消费在经济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高收入与高消费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从收入提高到消费增加是很自然的。与此同时,消费需求促使人们创造更多财富、增加更多收入,道理就在于一个市场主体的消费支出对应着另一市场主体的收入。更加丰富多样的消费需求,为收入的提高创造了更多空间。消费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梳理1970年至2021年代表性国家(中国、韩国、日本、阿根廷、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新加坡)的人均GDP和消费率(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可见,随着人均GDP增长,平均消费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这意味着经济越发达,消费在经济中的比重就越大,在经济运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我国过去10年“三驾马车”对经济的贡献率比较看,2010年,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7.3%,资本形成的贡献率是54.8%,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的贡献率是7.9%。到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5.4%、13.7%、20.9%,消费成为“三驾马车”中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经济体,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必然主要源于消费,拉动内需成为我国经济转型最重要的要素,这是大国经济发展的规律。过去沿海地区主要是靠出口拉动,内陆地区主要是靠投资拉动,消费相对比较薄弱。近年来,从发展方式转变的角度看,我国消费扩容提质的基础不断夯实,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创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融合发展,充分释放了内需潜力,消费已经取代投资和出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必将推动我国经济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结语:综上所述,在当前投资和出口“两架马车”走软的情况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时提出了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的战略,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的顺序由投资、出口、消费应变成消费、出口、投资,将消费由第三的位置调整为第一的位置,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内需从投资主导向消费特别是向居民消费主导转变,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1

八个鲜活理论问题助推消费坐上经济头把交椅

2

原创|稳经济,激活基层百姓消费需求是第一要务

3

刘万玲:稳增长要把扩大消费放在重要位置


河北省资本研究会

联系电话:0311-85028388

转发本平台文章须注明:

河北资本(zbyjh1)

  长按识别关注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