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诗词中关于冬寒的记载

2016-01-25 林之光 水煮历史


古诗词中形容冬季之寒,最多的可能要算冰冻和雪了。例如唐李贺《北中寒》中说:“一方黑照三方紫,黄河冰合鱼龙死。三尺木皮断文(纹)理,百石强车上河水。”黄河结冰,鱼类尽死,大树的树皮被严寒冻裂,可载百石的重车竟能在河冰上行走。



北朝庾信诗中还给出了冰雪的具体厚度:“雪花深数尺,冰床厚尺余”(《寒园即目》);宋姜夔则有“岸冰一尺厚,(似)刀剑触舟楫。岸雪一丈深,屹如玉城堞”(《昔游诗十五首·其七》)等。



古代边塞诗中用动物形容天寒的,多用马。例如岑参在《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有“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他描写的是战马在寒风中疾驰,那蒸发出来的汗水立刻在马毛上结成冰,结了又掉,掉了又结。他的《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中,还有“蒲海(罗布泊)晓霜结马尾”之句。则是描写马在静态下的天气之寒。因为西北干旱地区空气中水汽很少,一般低温下不会有霜;而且霜还结在不时摇动的马尾巴上。由此可见天气之严寒。



此外还有用鸡、乌鸦和狗来描写冬冷的。唐方干《岁晚苦寒》中说,“白兔没已久,晨鸡僵未知”,是说月亮下山已久,天都亮了,可是鸡并未报晓。原来鸡也被冻僵了。那天还能不冷吗?李仲祥《仲冬一日》中描写“冬深天气寒”的物象是“饥鸦蹲不语(饥寒得叫不动),冻犬卧成团”。因为乌鸦再冷也会叫,狗再冷也不会缩成团卧的。



由于古代(特别是唐代)守边关的军士冬季棉衣还要当兵的家庭置办,因此古诗中常有缝征衣、寄征衣的内容。



例如陈陶诗说:“征衣一倍装棉厚,犹虑交河(戍边地名)雪冻深”(《小调词十首·其一》),是说怕棉不够厚,不耐戍边冷。元代姚燧《越调凭栏文·寄征衣》说:“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万千难。”唐代陈玉兰的《寄夫》,更是催人泪下:“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我国过去历代都有大量穷苦劳动人民,他们过冬是最为艰难苦痛的。



唐代孟郊有一首《寒地百姓吟》。诗中说:“无火灸地眠,半夜皆立号。冷箭何处来,棘针风骚骚。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因此,“寒者愿为蛾,烧死被华膏”。即当时穷苦百姓有灸地取暖的方法,但他们穷得连柴都没有,因此他们不敢躺着,冻得直叫。甚至愿化为飞蛾,扑火取暖。唐代李中《腊中作》是描写某年严寒,人不得不像冬眠蛇虫一样蛰伏取暖:“劲风吹大野,密雪翳高空。泉冻如顽石,人藏类蛰虫。”



但是,这类诗中最令人印象深刻、也最令人悲哀的,可能还要数清代蒋士铨的《鸡毛房》。他在前四句交待了“冰天雪地风似虎,裸而泣者无栖所。黄昏万语乞(讨得)三钱,鸡毛房中买一眠”(鸡毛房是清代京城中为流浪穷人设置的临时过夜的简陋房。地上铺上鸡毛,“被子”也是鸡毛。但每晚要收三文钱)后,接着说,“腹背生羽不可翱,向风脱落肌栗高。天明出街寒虫号,自恨不如鸡有毛”。他是说,一夜过后,身上会沾上很多鸡毛(但自嘲不能用来翱翔),不过一出鸡毛房,鸡毛飞走,北风吹起皮肤上老大鸡皮疙瘩,冷得嚎叫。所以说,“自恨不如鸡有毛”。



不过,我国是季风气候。冬季风虽然给我们带来了严寒,但夏季风却给我国带来了丰沛的雨水:使北方雨热同季,水热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南方则在“回归沙漠带”的纬度上创造出了一个“大绿洲”!


推荐热文:


章诗依:毛泽东喜欢啥段子


红色公主的性格和命运


任正非:我的父亲母亲


谁记得抗美援朝的东北民工团?


曾国藩一辈子只打过四次胜仗


陈云因为一次长篇发言倒了霉


水煮日报第291期:末代沙皇之死


李小龙死因真相曝光


刘少奇获热烈鼓掌毛泽东憋气


邓小平南巡没有点名要谁下台


希特勒如何评价日本和中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