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仲恺文化 | “双清”家风传承——廖何历史②

廖何纪念馆蔡瑞燕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20-02-27


上回说到,廖仲恺先生和何香凝先生“先结婚,后恋爱”的历史故事,这一次,我们从“双清”的起源说起,体会他们的“双清”家风传承。

位于广州市南华西街龙溪新街42号的“双清楼”,是廖仲恺与何香凝培养感情、新婚后生活了五年的地方,正是从这里他们开启了书写“双清”传奇的历史。“双清”名号传扬至今,成为廖家的“家宝”。




(摄 / 钟哲平)

“双清楼”现状


这个房子是廖仲恺的胞兄廖恩焘的公馆,房子并不很大,是一间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有石板街、趟龙门的典型广州小楼房,总面积约200平方米,他一家人住在一起。由于廖仲恺尚在读书,经济上还没有能力独立,就在哥哥家结婚、生活。一开始,新婚夫妇住在一楼神厅后面的房间里,后来为了减少干扰和避开侄儿女们的喧闹,他们就搬到在二楼晒台上搭建的小屋里居住。

他们在那里一起研读诗文、谈论时事,晚上赏月,特别是皓月当空时,一片清辉洒进斗室,很有人月双清的诗意。有一次恰逢中秋,何香凝触景生情,写下了“愿年年此夜,人月双清”的诗句。他们自得其乐,就为这个小屋命名为“双清楼”,取“人月双清”之意,在此生活了五年,直到他们先后东渡日本。

此后几十年他们虽多次搬家、华陋不一,但“双清楼”的室名没有变。广州市另一处“双清楼”位于原东山百子路12号,是1920年代初自己购买的一栋小洋楼,他们全家在那里过了几年比较安稳的生活。但是,它在1938年底日军入侵广州时被炸毁,当时正被廖承志借给八路军作广州办事处使用。

廖仲恺何香凝一家与亲友

在广州东山的“双清楼”留影


何香凝后来绘画常以“双清楼主”自署,成了她的别号流传甚广,声名远播。廖仲恺为自已的诗词集题名时亦命名为“双清词草”。“双清”名号,也成了廖仲恺、何香凝这对革命伴侣的传家之宝。

何香凝以“双清楼主”署名作画


他们的儿子廖承志以“双清楼后人”署名,他一生多次坐牢,但一直坚贞不屈,以“半生教养非徒劳,未辱双亲自足豪”自勉,身处险境时誓言“两代鬼雄魄,长久护双清”,体现出了他对“人月双清”的追求。

1983年2月廖承志与杨尚昆参观廖何纪念馆


他们的孙子廖淳,则说“谦卑、忍让、奉献、牺牲”是廖家的家风,他会教育后辈,让子女学习、了解清楚曾祖父母、祖父的事迹生平,把这八个字的家风传承下去!

2015年4月南方日报采访廖淳的报道


可见,那时他们过得很有意义,这个“旧式婚姻”,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了许多新型夫妻关系的特征,冲破种种世俗标准,从陌生人变成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生活于狭窄的天台小屋却留下了甜蜜而美好的记忆,“双清”也成为他们高尚品格与情操的象征!

后来,人们就把“双清”当作廖仲恺、何香凝夫妇的专用代名词,出版他们夫妻俩的诗词、画作选集时命名为《双清诗画集》,他们的文章合集出版时则叫《双清文集》。


未完待续...




(图文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小编授权)


往期回顾:

仲恺文化 | “先结婚,后恋爱”——廖何历史①


图片:历史图片 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展品

            新媒体工作室 何紫欣 蔡妙珍

微信编辑:新媒体工作室 陈晓键

责任编辑:党委宣传部 曾献尼 龚慧枫 邝健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