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日本初中毕业前学费全免,安倍能否催生成功?

吴主任 吴主任 2019-10-09
图:Ken Faulks


日本首相安倍宣布:10月起日本初中毕业前学费全免。10月份起,日本生活的所有日本人、外国人纳税人、无论收入多少、3-5岁的保育园、幼儿园所有费用全部免费。在初中毕业以前,学费全免、看病全免、每个月政府还给每个孩子发1千多元人民币的“儿童工资”。


出此下策,日本的低生育率是没什么有效招数了。这不是横空出世的惊天政策,多年来日本政府一直在以各种福利鼓励生育。那么既然更进一步给予福利上的刺激,人们难免追问,为什么只到初中毕业前?日本政府为何不干脆给每个日本新生儿童抚养到18岁?


没有什么复杂的原因,因为财政负担不起,所有的免费都有人在买单。政府的免费,买单的就是全体纳税人,也就是当前日本的劳动力。所以这一利好消息背后是日本同时将消费税从8%提升到10%。


按照日本此前上公立幼儿园的政策,是根据家庭收入缴费,那么这样一来的结果,年收入越高的家庭获益越大。


有没有用?个别家庭,这份“免费”减轻了前期养育负担,不可否认有刺激作用。但全体日本人的税负加重,生活更艰难,很多人因此放弃了生育也不奇怪。因为有数据显示:日本一个家庭养一个孩子到22岁,平均需要花费合计为1,640万日元,按现在的汇率,大约为人民币109万元。这其中幼儿教育才几个钱?



而对于享受不到这份福利的没有小孩的日本人,又是显而易见的不公平。这笔帐没法算。另外,免费就有空子可钻,容易被滥用,免费也会让人“得寸进尺”,要求进一步的更多的福利。


公立,顾名思义就是财政办学,我们这边称之为事业单位。无论中外,都有补贴,补贴到顶了就是免费,但都得面临一样的问题,工资不会太高,机构内的所有人不太可能有动力去改善做得更好。


日本《商业期刊》杂志网站称,由于收入过低等原因,幼师大量辞职、虐待儿童等问题层出不穷,而“幼保无偿化”被认为奉行“省钱”优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保育设施质量低下,幼师数量不足、工作环境恶化等问题,也无法保证对幼儿的教育质量。


所以你看,制度和人性的博弈放之四海而皆准,无论中外。


日本人为什么不想生了,说法很多,其中“低欲望社会”这个说法比较知名,但也最无聊。低欲望是不是原因,而是结果。人性就是有欲望,为什么今天的日本人低欲望?肯定不是基因突变,真正的原因是未来的不安全感带来恐惧完全掐死了欲望。


在经济水平蒸蒸日上,日本制造横扫全球的几十年前,日本人充满了欲望和自信,物质生产就是欲望的外在表现,一个个贴满全球的品牌logo是全体日本人欲望的共同成就。


相信这些年很多人都在好奇一件事,为什么互联网这波浪潮日本人缺席了?今天的互联网行业几乎被中美两国占领,日本企业去哪里了?这十几年几乎没听说什么日本创业公司,科技巨头依然是耳熟能详的几家,而且业务都在缩水,倒闭的倒闭,被收购的被收购。


日本的“终身雇佣制”应该要负主要责任。日本人在二战里把自己的国家折腾成一片废墟,据说是松下幸之助率先采取了这样一个用人制度,好处明显,员工有归属感有安全感,“会社”就是很多人这辈子的全部。而这种铁饭碗的坏处就更明显了,不管是哪个国家的“铁饭碗”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很快被腐蚀成铁锈。记得之前有个在日本工作的同事说,在日本公司就算一天没事干,去厕所也得跑步假装非常忙碌。


几十年来长期形成的用工制度,牵扯到了几代人的观念以及背后的利益,也许很多日本人都意识到了,至少安倍比我们看得清楚,但搞不定。


铁板一块的“终身雇佣制度”使得各家企业竞争力严重不足,市场丧失了活力,困住了日本的年轻人。朝不保夕的,自然也就没了生儿育女的欲望,甚至是一切欲望。所以“低欲望社会”这五个字本身就意味着社会生病了。


安倍是政客,喜气洋洋地宣布了这样一个育儿利好,据说日本人并不激动,反倒是让中国的社交媒体有些情绪。评论里很多人说,看看人家,学学人家。


我国的生育率数字也不容乐观,政策上也早在鼓励生育,尽管看起来还在慢吞吞地过渡中,且保留了令人费解的矛盾:一边鼓励生育,一边不允许生三胎。然而信号是如此明显,就算彻底放开生育,今天的生育率也很难上去。人们不生的原因很多,具体到个人理由更加五花八门。但从一个整体看,是经济问题,也就是稀缺问题,这背后是政策问题。


我们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是财政补贴的,否则公立教育不会那么便宜。今天的农村公立小学免费都收不到几个学生,因为人都往城市里跑。而在城市的年轻人在考虑未来孩子教育时,面临的问题是私立的太贵,公立没坑位。医疗还好一些,私立虽然也贵,但公立医院至少可以排队。


完全不需要教育免费,这不仅不是灵丹妙药,而且是一种所有人买单的低效和浪费。今天在城市里打拼的年轻人犹豫是否要孩子,高房价是一个因素,但长期租房可以忍受。但没学上,或者勉强上完几年还得回到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这让人很难接受。这个冲突源于国家教育和医疗的相关政策对这些年快速城市化的反应迟钝。


多数人都在农村的时代,读书不是问题,各自村里破学校随便读,而且很便宜。城市化带来的人口聚集流动,年轻人都希望能在城市里扎根,成家立业,而城市里的教育和医疗并没有准备好,不是不能准备好,有时只不过是一纸政策的事。教育和医疗资源的稀缺不是天然稀缺而是人为稀缺。


生育率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长远的未来。日益严峻的生育率低下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重视,但仅仅是鼓励又或者做点补贴并不能在根子上解决问题。这是城市化背景下供给和需求的矛盾,是稀缺问题,因此我们的社会政策导向,尤其针对大城市里的住房、教育、医疗,有必要朝着更加自由和开放的方向探索。


上篇:请不要剥夺本就不多的就业机会




8月文章合集

长按二维码关注吴主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