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 宿清远峡山寺
宿清远峡山寺
(唐)宋之问
香岫悬金刹,飞泉界石门。
空山唯习静,中夜寂无喧。
说法初闻鸟,看心欲定猿。
寥寥隔尘市,何异武陵源。
【注释】
(1)清远峡山寺:在湖南武陵山区的石门。
(2)岫(xiu):山洞。
(3)武陵源: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的世外之地。
【赏析】
禅诗,顾名思义,是指与念佛、参禅相关的诗,应是富含禅理禅意的诗词作品。
《宿清远峡山寺》之首联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古刹屹然与巅峰峭壁的雄姿,和飞泉划破石门的壮景。
颔联极力渲染了禅师与空山深夜修习静虑,心住正定的静寂场景。
“说法初闻鸟”又说明了静寂不是一潭死水,习静不是进入死寂,而是有着活泼的妙用。同时,该句以鸟鸣寓说法,告诉我们禅师已悟达佛性。只有悟达了佛性,了知佛性遍一切处,才能于鸟鸣花开处皆闻到佛法。
“看心欲定猿”,进一步说明了禅师习静的方法。用猿来比喻散动不定的心。习静就是要将这个心猿看好,叫它不乱动,进入禅定;有定生静,了知佛性。
尾联的文意是讲古刹高远偏僻,远离尘世,如同桃花源一般。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到心寂才是隔于尘世的真正原因,才是入住桃花源的惟一途径。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
作者简介
宋之问(656-712),唐代诗人。字延清,一名少连,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一说汾州(今山西汾阳)人。高宗上元二年(675)登进士第。武则天时,宋之问先后转任洛阳参军、尚书监丞、左奉宸内供奉。宋之问品行卑下,曾先后献媚于张易之、太平公主,为时人所不齿。唐睿宗即位后,宋之问被流放钦州,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八月,赐死于徙所。宋之问诗与沈佺期齐名,称"沈宋体"。宋之问多应制之作,擅长五言律诗,属对精工,声韵谐美,语近旨远,清通圆美,对唐代律诗的完成颇有贡献。有《宋之问集》。
神龙元年,宋之问因“谄事张易之,坐贬泷州”,途经衡阳,闻时在韶州传法的禅宗六祖慧能声名甚大,遂专程前往,躬诣佛法,做《自衡阳至韶州谒能禅师》诗,述其心要。诗云:
谪居窜炎壑,孤帆淼不系。
别家万里余,流目三春际。
猿啼山馆晓,虹饮江皋霁。
湘岸竹泉幽,衡峰石囷闭。
岭嶂穷攀越,风涛极沿济。
吾师在韶阳,欣此得躬诣。
洗虑宾空寂,焚香结精誓。
愿以有漏躯,聿熏无生慧。
物用益冲旷,心源日闲细。
伊我获此途,游道回晚计。
宗师信舍法,摈落文史艺。
坐禅罗浮中,寻异穷海裔。
何辞御魑魅,自可乘炎疠。
回首望旧乡,云林浩亏蔽。
不作离别苦,归期多年岁。
诗人在诗中说:“宗师信舍法,摈落文史艺。”明确指出自己一旦拜在慧能门下,便能够舍去对于一切外在荣辱、得失、祸福、死生等事物的分别计较,亦即“舍法”。
那么,作为亲见了禅宗六祖这位顶尖级“善知识”的佛教虔诚信徒宋之问来说,他感到此时此刻心性之上最需要拨去的“浮云”是所谓“文史艺”,既是指那种饱读诗书熟谙坟典的善于敷辞、巧于结撰的博学多才,也是指自己夙昔以此种才能自矜的夸耀之心。
禅宗有“皮毛脱落尽,唯有真实在”的说法,“文史艺”只是“皮毛”,自我的性情才是“真实”。然而,不脱落“文史艺”的“皮毛”,诗人的真实性情就无法显现出来,只有在将包括“文史艺”在内的“法执”全部去除的前提下,才能够“坐禅罗浮中,寻异穷海裔”。
在这里,诗人所寻得的神异就是无上菩提之法,也就是正法眼藏、第一义谛。那么,慧能禅宗的第一义谛是什么呢?那就是人人皆具有的佛性。而只有拨去世俗浮云遮蔽,众生才能明心见性。
《唐诗史》认为,此期诗人的迁谪行役之作往往能够表现出一种悟道的精神。这种悟道首先就是指觉悟佛禅之道。如宋之问写有《游法华寺》《宿云门寺》《游韶州广界寺》《宿清远峡山寺》《游称心寺》《游云门寺》等。当诗人遭受贬谪之前,在宫廷中虽然过着繁华热闹的安乐生活,但那是没有自我的,是离“道”甚远的。因此,无论怎样倾心向往涅槃佛道,虔诚信奉释迦佛祖,也终不能开悟。直到贬谪才明白自己过去所执著追求的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种种“世虑”,其实都毫无意义。对比此前在宫廷中所写的那些应制诗,可以说,迁谪诗是但见性情。
慧能大师说:“即烦恼是菩提”。如果初唐诗人不是遭遇到贬谪南荒这种人生不幸,那么我们今天只能看到他们充满虚情假意的宫廷应制诗,而看不到真实情感的表达。正是从此开始,诗人有了“我”的表达,有了“自性”“性情”的发现,同样也透露了唐代诗风转变的消息。
往期回顾
抗击疫情
读诵经典
抗疫祈福
法师讲经
编辑 | 妙莲
美编 | 璐希
责编 | 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