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赏析 | 水月心方寂

灵隐寺 2024-03-19


酬晖上人秋夜独坐山亭有赠

(唐)陈子昂


钟梵经行罢 香床坐入禅

岩庭交杂树 石濑泻鸣泉

水月心方寂 云霞思独玄

宁知人世里 疲病苦攀缘



【注释】

(1)晖上人:大云寺僧圆晖。赞宁《高僧传》称他“精研性相,善达诸宗”。

(2)经行:往复回旋行走,避免坐禅时发生昏沉。

(3)入禅:此处为入定,使心定于一处,止息身口意之三业。

(4)水月:水中之月,大乘十喻之一,以譬诸法之无实体。

(5)攀缘:攀取缘虑之意,心随外境而转的意思。



【赏析】

公元692年(武则天元寿元年),陈子昂丁忧解官居故地,与大云寺僧圆晖交游深厚,这首诗就是酬圆晖上人的。《摩诃般若经》说:"佛言,若菩萨一心行阿若菩提,心不散乱,是名上人。"


晖上人的赠诗写的是坐禅的事,酬诗也由坐禅起笔。"钟梵",指钟声梵呗。僧侣作佛事时要敲钟,要发出歌咏赞叹之声。叫"梵呗"。"经行",是参禅的方式之一,即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旋绕往来,借以消食、养身、疗病。僧人通常是午后诵经,黄昏经行。"入禅",即"入定",指闭目静坐,心定于佛,达到虚寂境界。



钟梵经行罢 香床坐入禅

一、二两句说,诵经、经行都做完了,这时上人正坐在香床上入禅。这是对上人日常生活的忆念。叙述了晖上人午后诵经,黄昏行经,晚上禅定的日常佛事。巧妙地安排了时间的过渡。秋夜会上人禅坐之际,“岩庭交杂树石濑泻鸣泉”的禅院也随着充满了幽寂的禅意。





岩庭交杂树 石濑泻鸣泉

三、四两句写景:由景到人,讲述了晖上人禅悟境界。在由岩石构成的庭院里,杂树交互生长,由泉水聚成的清石濑,奔泻鸣响不息。在这种幽静的境界里,真是物我两忘,上人就是在这种生活环境里得禅趣和禅悦的。




水月心方寂 云霞思独玄

五、六句直写上人的禅心禅悟。禅定使心波平静从而智慧现前,如同水面清静时,能显出月影。依靠智慧,观察到诸法本无实义,如同水月虚幻,则能远离而不生染着,成为觉者。


"水月"是佛教十喻之一,以水月非有非无,了不可执,喻一切事物皆无实体。


《圆觉经》说“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云霞"是空中的景象,聚散无常,万法何尝不是?以云霞之优美喻人的妙思。


“云霞”能领会这个,还不能说是“思独玄”。"玄","玄妙"、"玄深"的意思。“思独玄”之处应是在于了知无论云霞聚散遮露,青天从来不变,如同真如佛性。《心经》云“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两句合起来说是:上人的心,有如水月的虚静空寂,上人的思想,恰似云霞一样美丽,且特别深妙。这是对上人崇高的赞美






宁知人世里 疲病苦攀缘

七、八句照应"酬"字,以"宁知"这一反问转入倾吐自身的隐痛与感叹。


尾联是从《维摩诘所说经》“何谓病本?谓有攀援”化出,点出世人不能如晖上人般远离幻法,息除攀援,饱受病苦,实在是无奈又可怜。


诗人痛感自己心灵的疲病,为了功名利禄有如猴猿攀木缘枝,忽此忽彼,其苦难言。这里既含有向往佛界之意,又含有敬仰上人之情。




全诗起承转合,自然从容。写景写人,浑融一体,颂人叹己,对比强烈。诗的结构,极其精巧。



作者简介

陈子昂(661-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少任侠。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其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有《陈子昂集》。



往期回顾

抗击疫情


行菩萨道 众愿必成——同舟共济抗击疫情

读诵经典


诵经 | 我们一起诵读《药师经》

抗疫祈福


梵呗祈福  唱诵《心经》

编辑 | 妙莲

美编 | 璐希

责编 | 慧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