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赏析 | 凡圣含灵共我家

灵隐寺 2024-03-19


《开悟偈》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

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断除烦恼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

随顺世缘无挂碍,涅槃生死等空花。

——五代 张拙



【注释】

1、开悟偈:指开悟之后,而说出的偈语,用以表达自己所悟的境界。


2、河沙:即恒河沙(梵文Ganga-nadi-valuka),恒河,指印度西北方一条大河,恒河之沙,细而多,因此佛陀说法时,通常用来譬喻其数目极多之数。


3、六根:即指主观能认识的六种官能,即眼、耳、鼻、舌、身、意等。


4、烦恼:即烦闷苦恼,指人们心中的捣乱分子,会让人不顺心不畅快。据《大智度论》说:“烦恼者,能令心烦能作恼故,名为烦恼。”其分类,如根本烦恼、随烦恼、分别烦恼、俱生烦恼等。


5、真如:是真理的别名,真,即真实不虚;如,即如如不动。


6、世缘:即世俗之因缘。指为人处世当中的一切因缘。


7、涅槃(nièpán):梵文nirvana,原义是一堆燃烧的火熄灭了,后被援引为欲望之火的熄灭状态。译为圆寂,意为一切功德都学修圆满了,一切障碍都清除干净的状态。


8、空花:即空中花,经中常用以比喻现象世界的八大譬喻之一。


这首诗是五代时期的秀才张拙,因石霜庆诸禅师点示而开悟后所作的偈语。


《五灯会元》有载,“张拙乃五代宋初人,生卒年不详。曾举秀才。因禅月大师贯休之指示,拜谒石霜庆诸禅师,庆诸问:‘秀才何姓?’曰:‘姓张,名拙。’庆诸云:‘觅巧了不可得,拙自何来?’遂豁然有省,曰:‘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随顺世缘无挂碍,涅槃生死是空华。’庆诸为之印可,遂嗣其法。”


【作品赏析】


此偈说悟者之境界,启发了很多的后人。


【光明寂照遍河沙】

意言清明自性能生万法,因而处处是道,处处有禅,如照彻河沙之大光明。河沙在这里有无所不在之意。


佛教常以“大光明”来比喻真心自性,“光从佛无痴善根心起,复除众生无明品心”。


觉性之光,本来遍满虚空,如同佛光普照,不管凡圣,甚至一切含灵动物,都与我一体,都是一家。



【凡圣含灵共我家】

意言众、我、佛之间并无差别。《杂阿含经》有云,“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


佛教说无我,是因万法缘起,在世间万象中不存在独立的自体,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自我。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和合而灭,因而每一事物皆非单独存在,而是集合体。这个集合体由五蕴而定,五蕴内的任何一蕴皆是非我,最终的组合自然也不会有我。


况且五蕴无有,必定无常,无常生苦,而这种苦并没有任何一个实体可以控制,由此才说“苦即非我”。而众生以为有我,产生我执。若能破除我执,自然便知我与众生不二的道理。而佛与众生无差的原因在于,迷即众生,悟则佛。佛与众生本质无别,只在迷与悟的一念之差。


如六祖开示,“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佛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




【一念不生全体现】

这里的一念不生,并非字面上的不生一念之意,而是前后际断,诸念不住。简而言之,就是不执著于任何一念,以生为不生,不生为生。毕竟不生念,也会有不生念的执著,而有执著就会起分别心,以不生念为好,以生念为次。如此一来,又如何能让自性自行现前?


【六根才动被云遮】

与前句相反,若是无法观照自身的起心动念,六根只稍微妄动一下,清明自性便会如被乌云遮蔽的太阳一般,无法朗照而生烦恼。




【断除烦恼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

这两句所讲的道理相当,前句说妄图断除烦恼,就是病上加病。自性本就清朗无垢,何来烦恼可断除?正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心中有烦恼本已是病,执著于断除烦恼,就更是一病未愈,又生一病。如此烦恼生烦恼,烦恼又生烦恼,欲念层出不穷,哪里会有尽头。后句说妄图追求真如,便已误入邪途再者。诸法性空,任何一个可以被抓住的所谓真如,皆是非法。况且“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随顺世缘无挂碍】

颈联所示,皆是不可为,而尾联便道出了张拙悟得的道理与做法。那便是一切随缘。因果相续,便必定无法跳出轮回。因而只能“随缘消旧业,莫更造新殃”,对于自己所受之果,忍辱持定,莫过还罪而已。


【涅槃生死等空花】

最末这句更是张拙心无挂碍的最高体现。学佛之人,无不想了生死出轮回,而他却言涅槃生死也不过是空花。即使功夫到家,得以不落轮回,亦不过如此。

“空花”,比喻人们看到空花乱坠,其实空中本来并没有花,但因眼睛内障,所以才看到空中花儿缤纷飘落。凡夫所见如空中花的不实在,而主观认识上认为有花,事实上原本空中就没有花,只是因为眼睛生病了,才看到这些空花。其实凡夫所见的一切都不实在,不值得追逐。涅槃,是最高真理,这个也是虚幻不实在的吗?



《开悟偈》首联阐明觉性无所不在,万物皆有佛性的道理。第二联讲佛性即空性就是一念不生,只要一动念佛性就会被浮云遮盖。第三联讲述了修持的玄妙:尾联道出:用心去断除烦恼与刻意追求真如都不是真正的修持之道。只有随缘任运,心无挂碍,才能超越生死,到达高远的境界。



往期回顾

抗击疫情


行菩萨道 众愿必成——同舟共济抗击疫情

读诵经典


诵经 | 我们一起诵读《药师经》

抗疫祈福


梵呗祈福  唱诵《心经》


编辑 | 妙莲

美编 | 璐希

责编 | 慧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