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禅语 | 养心最难 惟是慎独

灵隐寺 2024-03-19

禅语


养心最难

惟是慎独





所谓慎独,就是在别人不能看见的时候,能慎重行事。在别人不能听到的时候,能保持清醒。


慎独,是独自一人时,亦有一双慧眼观照自己,不做出格事,不说出格话;慎独,之于他人是坦荡;之于自己,则是心安。


修身之道,最难是养心;

养心最难之处,惟是慎独。



“慎独”的两个必要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对独处时的起心动念以及行为语言要小心谨慎呢?这有两个必要。


必要之一:

我们在和别人打交道时,往往还能够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和起心动念,而在独处时容易产生放逸心。放逸心一旦产生,我们就会放松对自己身口意的观察、防护和戒备,从而过失之门就会敞开,错误的身口意就会蜂涌而出。


例如,有些人在和陌生人打交道时能够彬彬有礼,而和老熟人打交道时就言谈粗鲁,结果导致老熟人成了老仇人;有些人在和朋友同事打交道时,能够举止端庄、言谈合乎礼仪道德,而和家人在一起时就随随便便,所有约束自己身口意的礼仪道德等皆被抛之脑后,结果导致经常和家人吵架斗气,家庭不和睦。


有些人在人前还算是理智正常,而自己一个人在家时就登录黄色下流网站,阅读黄色下流的书籍,结果使自己的心灵受到极大染污,生活从此失去健康、阳光和美好,使自己“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有些学佛人在道友面前表现得很精进,而在家独处时却将大段大段时间用来看电视、做一些没有任何意义的世间琐事,结果浪费了自己宝贵的暇满人生。


这些都是没有贯彻“慎独”所导致的过患。所以,人前我们要对自己的身口意小心翼翼,人后更要严密防护,不可放松警惕。唯其如此,我们才能真正使自己离苦得乐。


必要之二:

“慎独”的第二个必要是,我们在独处时自己内心的阴暗面、弱点、根深蒂固的烦恼心垢等容易暴露出来,所以此时应当着重加以观察和分析,这样我们就可以对自己内心的缺陷和不足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对自己的病症有了充分的认识,我们就会主动求医,寻找治病良方来医治,否则对自己内心的病症不知不察,则永远也不会主动求医,甚至会讳疾忌医,这样自己身上的病永远也没有痊愈的时候。




人在做 天在看


没人之时、独处之时,我们往往会将自己最隐蔽的本性暴露出来。慎独时的表现,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同时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灵魂。


慎独是对于心中自律的坚守,是在无人时、细微处,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人如果能做到慎独,心里自然会平静、安定、富足。自我修养的提升,其难处,就是慎独。一个以慎独为修行的人,必然有一种磁场,有一股浩然正气。这样的人,内外道德品行兼修,一定会获得他人的尊重。




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馈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后汉书·杨震暮夜却金》


译文:

杨震四次调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到郡上任的时候路过昌邑,过去他曾推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正在做昌邑的县令。晚上王密去拜见杨震,怀中揣了十斤金子送给杨震。


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这是怎么回事呢?”王密说:“这么晚了,没有人能知道这件事。”


杨震说:“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王密听后羞愧地回去了。


《杨震暮夜却金》讲述了杨震“暮夜”拒贿的故事。在夜深人静之时,在没有第三者知道的情况下,杨震作为王密的上司,同时又是他的恩师,坚决拒收重金,并且铮铮铁言:“人在做,天在看”。


故事虽小,可其中所彰显的“慎独”精神,却值得我们省思。一个人从小到大,从白天到黑夜,无论有人无人,都能严以律己,其高尚的品格与道德之规范,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效仿。


往期回顾


禅语

禅语 | 阿弥陀佛在心间

禅语 | 不染诸境 闲闲自如

▲禅语 | 谁能向外夸精进

禅语 | 常赞佛胜德

禅语 | 福慧双修


新闻

为大众抗疫诵经祈福  为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降半旗哀悼

众志成城筑平安 —— 杭州佛教界抗疫记


视频

梵呗祈福|唱诵《心经》

佛教生态保护动漫系列(—)反哺

佛教生态保护动漫系列(二)遇赦

佛教生态保护动漫系列(三)投宿


常识

常识|佛教中的数珠(上)

常识|佛教中的数珠(中)

常识|佛教中的数珠(下)

农历四月初八 恭迎释迦牟尼佛圣诞

佛诞节来临 我们感恩佛陀 祈福众生



编辑 | 妙莲

摄影 | 一叶

美编|璐希

责编|慧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