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赏析 | 东晋名僧支遁《八关斋诗》

慧琳 灵隐寺 2024-03-19


《八关斋诗》

东晋名僧支遁


靖一潜蓬庐,愔愔咏初九。

广漠排林筱,流飙洒隙牖。

从容遐想逸,采药登祟阜。

崎岖升千寻,萧条临万亩。

望山乐荣松,瞻泽哀素柳。

解带长陵坡,婆娑清川右。

泠风解烦怀,寒泉濯温手。

寥寥神气畅,钦若盘春薮。

达度冥三才,恍惚丧神偶。

游观同隐丘,愧无连化肘。



八关斋戒原本是佛陀为在家弟子制定的、暂时的出家修行的戒律与斋法。在家修行弟子常常忙于家庭、社会的种种事务,有心修行却障碍很多。佛陀悲悯,特别制定了在家人的出家戒——八关斋戒,过一日一夜的出家人的清净生活,既种下出世的善因,也适应在家人生活的特点。


“戒”含有止恶防非的作用,是我们法身慧命的护身符。


“斋”是指不非时食,含有使身心清净、妄想消除之义。


“关”指关闭,即关闭众生生死的门户。



八关斋戒的内容主要

1、不杀生;

2、不偷盗;

3、不非梵行;

4、不妄语;

5、不饮酒(包括不吸毒);

6、不非时食;

7、不着香花鬘、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

8、不坐卧大床。



自佛教传入我国以来,八关斋戒就是较早在信徒中流行的佛教仪轨之一, 在三国孙吴时代的支谦和康僧会等人的著作中都有所介绍。


《八关斋诗》的产生的背景在晋康帝建元元年,当时的僧人支遁约集了一些僧侣和社会名士共二十余人在吴县土山墓下作八关斋戒佛事。


这次斋事仪式从三日清晨开始直至四日黎明时分才结束。斋事毕,宾客离去,支遁继续独自静拱虚室,或登山采药。这首诗正是描述了诗人独自居留斋所数日的生活。


自西晋末开始,清谈玄理风气盛行,“因谈余气,流成文体”,诗坛渐为玄言诗所统治,长达百年。


在文学史上,一般认为东晋末殷仲文、谢混的诗里山水成分已逐渐增多,到了南朝的谢灵运,由于他政治上失意,“恣意游遨”,所至“辄为歌咏,以致其意”,山水成为主要的描写对象,遂完成了从玄言诗到向山水诗的转变,打破了玄言诗的腐滥局面。而佛教的传入,寺宇多建在山水佳美的的地方,僧侣文人和前来礼佛拜僧的墨客名士,自也多有山水的篇什,这也是促成从玄言诗到向山水诗的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清代诗人沈曾植在《与金潜庐太守论诗书》中说:“康乐(谢灵运)总山水庄老之大成,开其先支道林。”这一见解是很正确的。



诗文赏析

八关斋诗①

靖一潜蓬庐②,愔愔咏初九③。

广漠排林筱,流飙洒隙牖④。



①八关斋:

一种佛教修行方式,即通过斋戒,消除恶业,聚集福德,求成佛果。


②靖一:专心一意。


③愔愔:安静祥和的样子。初九:《易·乾》:"初九,潜龙勿用。"原是比喻圣人处在下位,隐而未显,这里用"初九"代指《周易》。


广漠排林筱,流飙洒隙牖:

茂密的竹林广袤一片,微风穿过窗缝,吹进房间。


《八关斋戒诗》前二句是对隐居生活环境的描写。诗人说:我专心一意地隐居在蓬庐茅舍中,这里愔愔(安静和悦)地吟咏着经典。舍前是一片广阔茂密的竹林像大屏风一字排开,流飚(狂风)从窗户缝隙嗖嗖地吹进来,这些大自然景物把尘世的纷扰全都隔开了。



从容暇想逸,采药登崇阜⑤。

崎岖升千寻,萧条临万亩⑥。

望山乐荣松,瞻泽哀素柳⑦。

解带长陵陂,婆娑清川右⑧。


⑤从容暇想逸,采药登崇阜:

在悠闲的心境中神思飞扬,为采药去攀登高山。


⑥崎岖升千寻,萧条临万亩:

沿着崎岖山道登上高高的峰顶,看到下面广阔的大地一片萧条。


⑦望山乐荣松,瞻泽哀素柳:

极目远眺,很喜爱葱荣的松柏,为秋天水边柳树行将凋零而感叹。


⑧解带长陵陂,婆娑清川右:

在高高的坡上解带,放松身心;在清清的河边漫步,悠然自得。


接着四句,诗人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做了更大范围的描写。他说:我登上崇阜(高丘)去采药,从容地展开遐想,抒发自己的逸兴;沿着崎岖的山路攀行,不知不觉上升到了千寻之高,转而又置身于万亩的荒原。远望山头那欣欣向荣的劲松,心里无限欢乐;近观泽畔素雅的垂柳,又发出另一种喟叹。在长陵坡地上,我潇洒地揭开衣带;在清川旁,我尽情地徘徊流连。任凭冷风拂尽怀里的烦闷,听由寒泉濯涤温暖的手掌。我神气豁朗,多么畅达呀!


冷风解烦怀,寒泉濯温手⑨。

寥寥神气畅,钦若盘春薮⑩。

达度冥三才,恍惚丧神偶⑪。

游观同隐丘,愧无连化肘⑫。


⑨冷风解烦怀,寒泉濯温手:

清冷的山风吹来,消解了心中的烦闷,在泉水中洗手,感到一阵寒意。


⑩寥寥神气畅,钦若盘春薮:

在空阔的大自然中,感到神清气爽,就像在春天的原野上徜徉一样,使人沉醉。


⑪达度冥三才,恍惚丧神偶:

思虑通达已经泯灭三才(天、地、人谓之三才)的界限,恍惚中感到形神也已浑然一体。


⑫游观同隐丘,愧无连化肘:

这样美好的地方可以和友人一起游观幽栖,惭愧的是自己虽已悟道,却不能化及于众。


诗的末四句,归结到玄理释义的忏悟。诗人说:处在这样的境界里,照理可谓“达度”,天、地、人这“三才”可浑然一体无以分别啦,遗憾的是自己的肉体和精神还未能进入“道”的境界呢。这般美好的地方,约同道中人来共同隐居,是再适宜不过的了。我惭愧的是,我的能力还不足以化众生皆达佛智呀!


此诗,情与景融,语与意合。山水的生动描摹,释理的说教,这在当时的诗坛,罕见、可喜。





作者简介

支遁(314-366),字道林,俗姓关,世或称支公,林公,河内陈留(今河南开封市南)人,一说河东林虑(今河南林县)人。


东晋著名的僧人,佛教般若学“六家七宗”之一“即色宗”的代表性人物。支遁自幼天姿禀异,家庭世代奉佛,早闻非常之理。先住白马寺,以善谈玄理蜚声士林,中年以后入会稽灵嘉寺,与王羲之友善,又买沃洲山建寺行道,再移住剡中石城山,“宴坐山门,游心禅苑,木食涧饮,浪志无生”(《高僧传》卷四)。晚年应晋哀帝之请,住建业之东安寺,讲《道行般若》,远近悦服。太和元年闰四月四日(公元366年),终于上虞之东山。


支遁精通大乘佛理,好谈玄理,尝论庄子《逍遥游》,为一时儒生所叹服。所著佛学著作多种,皆佚,后世辑有《支遁集》二卷。今存诗十八首。





农历庚子闰四月十五(公历2020年6月6日)杭州灵隐寺药师殿启建“结夏安居·共修华严”。僧众恭诵《大方广佛华严经》,以此诵经功德,祈愿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诵读《华严经》于庚子农历闰四月十五开始,至七月十五结束(公历6月6日——9月2日)。“共修华严”随喜植福在线登记正在进行。



敬请关注


根据广大善信居士的需求 灵隐寺开通

“共修华严”随喜植福在线登记小程序”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共修华严”植福随喜在线登记小程序



线上随喜操作流程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


撰稿 | 慧琳

编辑 | 妙莲

美编|璐希

责编|慧容 



往期回顾


有序开放

灵隐寺开放 喜迎八方游客 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杭州灵隐寺《关于有序恢复开放的通告》

灵隐寺6月2日起有序开放 光泉方丈说:大疫见大爱

关于杭州市宗教活动场所逐步有序恢复开放的通告

杭州灵隐寺有序恢复开放第一天 举行升国旗仪式

杭州市市属佛教寺院和道教宫观参观预约须知

疫控办《关于宗教活动场所恢复开放的情况通告》

灵隐寺施放瑜伽焰口 超荐疫情逝世亡灵

有序恢复开放 你该如何去寺院上香礼佛?

《华严经》所在之处 即诸佛所在处

灵隐寺2020年“结夏安居•共修华严” 启建

灵隐寺僧众6月6日起结夏安居

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当好“重要窗口”建设先行者


通启

 杭州灵隐寺文宣部招聘启事

 怎么当好一名新媒体小编?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查看线上随喜操作流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