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分享|辩才无碍 内心无诤——参加2022佛教论辩会感悟(一)

灵隐寺 2024-03-19




2022年11月5日


契理契机  与时俱进

文|小西


“2022佛教论辩会”于2022年11月5日上午在杭州佛学院举行,作为一名云林志工,我有幸成为一名听众,参加了这次殊胜难得的辩论会开幕式,聆听法师们精彩的辩论。

此次辩论会的主题是“践行佛教中国化”,设置辩题令人耳目一新,非常契合佛教发展与时代热点,围绕“佛教对外传播时应该注重大众化还是个性化”、“佛学院教育学术重于信仰还是信仰重于学术”、“佛学院更应该鼓励学僧广学还是精读”、“修行的路上是顺境重要还是逆境更重要”等议题展开论辩。



辩手法师们自信阳光,博学笃定,妙语连珠,既切入时代创新精神,又结合佛教义理与发展现状,为法义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正反面而辩论,为现实问题的解决而争鸣。台下听众听得认真,不断地为辩手们的精彩发言而热烈鼓掌,大饱耳福。

白马驮经,法雨西来,佛教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能适时地与时俱进,完成“佛教中国化”的进程演变,离不开佛教的“契理契机”,其慈悲济世、众生平等的教义逐渐与中国文化、社会相适应,能在这片土地上摄受、度化更多的信众。“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通过参加这次辩论会,我感悟到佛弟子应始终心怀慈悲、包容、感恩,将佛法融入生活中,担当责任,契合时代缘起、契合佛教真理、汇入时代洪流,以微尘之力,行六度万行。





2022年11月6日


辩才无碍  内心无诤

文|王京烈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11月6日杭州佛学院海众云集,共襄盛会,四众弟子因缘殊胜,聚会一堂参加“2022佛教辩论会”。

佛教辩论源自于古印度,是佛教为达到研习经典、辩明义理、训练因明、破邪显正等目的所采用的一种方式。比起世间在家人的辩论赛,佛教辩论不以胜负为目的,而是以慈悲的发心,通过辩论的形势来引导大众对真理的认知,启发自他的智慧。



月称论师曾经说:“论中观察非好诤。为解脱故显真理”。《因明入正理论疏》中指出:“求因明者,为破邪论,安立正道”。玄奘大师的高足窥基法师阐述佛教论辩的目的为“不为胜负,不为利养;但欲显示善恶诸相。为欲利益众生,为欲正法流布。”

超越胜负意义的辩论会更是异彩纷呈,精彩不断,来自全国佛教院校的17支代表队,出家二众,为我们展现了当年青年僧人的威仪风貌、智慧才学,也让我们现场观众饱餐法味,法喜充满。



此次辩论会的内容,既包含浑身的佛教义理,也关注当下热点问题,体现了佛教的济世情怀与担当精神,也在辩论中让大众理性思维,广开思路。“大疑大悟,中疑中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没有疑惑,哪来开悟?不是为了辩论而辩论,而是在辩论中断除疑惑,建立正见,让自己觉悟,让众生觉悟,这才是佛教辩论的真正内涵吧。

作为一名刚刚开始学习佛法的小白,已经深深地被佛理的微妙精严、被法师们的虔诚智慧所折服。《华严经》云:“若能知法永不灭,则得辩才无障碍;若能辩才无障碍,则能开演无边法。”也许参赛法师们的内心能做到无诤,才具有慈悲的力量,为法义彰显而辩、为解惑听众而辩、为无执内心而辩!





2022年11月6日


闻可得道  晓喻新生

文|桂芬


“2022佛教论辩会”11月6日的辩题中,“佛学院应鼓励学僧广学还是精读?”这个论题令我印象深刻。上午女众辩手先上场,正方认为广学能开拓视野,让模糊变清晰,在广阔的见识中淘炼,在广学中找到精读的方向。反方则引用荀子的话——“蚯蚓专注有食吃,螃蟹浮躁无家住”,强调收摄身心方能契入佛法奥义,一味的浅尝辄止会浪费我们整个当下。女众辩手优雅不失机智,可谓“雄姿英发现大丈夫像,舌战群儒作狮子吼”。

下午男众辩手在同一个辩题上,反方就佛学院更应鼓励学僧精读,引用了《阿含经》“虽诵千章,不解其意;解一句法,闻可得道”,获得全场一片掌声。



法师们精彩的辩论,令我想起我们在修学过程中,常常被是“一门深入”还是“广学多闻”的问题困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八万四千法门,皆可趣入佛道,但我们身为凡夫俗子,根机愚钝,且时间、精力有限,身心浮躁,可能在俗世的修学中可能连一门深入都做不到。虽然如此,佛教经典中还是教导我们“法门无量誓愿学”。正方、反方的法师们精辟地阐述了对广学与精读的见解,在唇枪舌剑中,给人以新的启迪;大概辩论赛的天花板也不过如此吧,深深地为辩才们赞叹!





请至杭州灵隐寺入口处右转

云林志工团】办公室咨询报名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访灵隐记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学处学处|佛法中的“药”
学处|学佛是对现实的消极逃避吗
学处|水陆法会都有哪些内容
学处|观众生苦 发菩提心

☀观照观照|汝知身中有不灭耶
观照|用功修行时总是起妄念怎么办
观照|持戒会妨碍我们的自由吗
观照|人生靠什么

☀开示开示|倓虚法师:破无明见法性
开示|虚云老和尚:平常就是长远,一年到头,一生到死,常常如此
开示|来果禅师:未悟以前犹自可,已悟以后事更多
开示|印光大师:不可妄期圣证

☀联灯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别境心所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③
常识|水陆法会的历史演变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根本烦恼①

☀素食素食|离贪嫉
素食|日久心弥安
素食|离嗔
素食|补嘴空

☀分享分享|普护物命生慈心
分享|国庆欢喜报四恩分享|我是自己的第一位游客
分享|筝音起落间 处处皆禅意

☀赏析赏析|(传)慈胜寺壁画二菩萨图
赏析|初唐阎宗造弥勒佛倚坐像
赏析|道信大师亲笔书写的禅宗三祖僧璨塔铭砖拓片
赏析|牧溪(传)《五祖荷锄图》

☀阅读阅读|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阅读|杯水不能熄车薪之火,萤光不能破幽谷之昏
阅读|玉琳国师: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阅读|虚心下贤,不存我慢

☀故事故事|为什么我们见不到佛菩萨的境界——道宣律师朝礼五台
故事|慈心因缘
故事|提婆达多的堕落
故事|无言的感化(上)

☀视频视频|我在灵隐做志工
视频|静观众妙
视频|祈福:万类生灵 同游妙庄严域
视频|雨歇千峰翠 烟飞万木稀

撰文|小西  王京烈  桂芬(艺术团)

摄影|一叶  妙莲

编|慧容

责编|相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