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蒙氏小课堂(四):秩序敏感期

2015-05-05 心元儿童之家


很多孩子一岁半以后或者更早,经常会出现一些让大人感到抓狂的事情:孩子要吃香蕉,家长给的时候顺便吃了一口,孩子却哭喊着不要了;吃饭的时候,妈妈坐在了爸爸经常坐的位置,孩子非要妈妈坐回去,要不然怎么都不肯吃饭等很多类似的事情。其实,并不是孩子小气不让爸妈吃自己的东西,或者霸道非要别人听自己的,而是因为孩子到了秩序敏感期。当我们多了解孩子心理的发展规律,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就不会感到莫名其妙无法处理了。关于秩序敏感期,看看专家怎么说吧。

关于秩序敏感期,常常被父母们质疑。“我的孩子对秩序敏感吗?当然不了,他把什么都弄得乱七八糟的!”可能事实是这样,但是他会经历或者已经经历过0-6岁这段需要秩序的时期。这是一种基本的需求,这种秩序可以让儿童获得安全感。通过外在的秩序让儿童建立内部秩序,从而通过积累的经验在认知上取得重大突破。这个敏感期决定儿童整体的心理建设。


对秩序敏感并不是儿童的怪癖,这种需求需要我们对待儿童时,态度要保持一致,这就要求我们在时间上、空间上,吃饭、睡觉、洗漱、怀抱的方式上保持程序化和固定化。这并不是说所有的一切都要那么严格,生活本身有其不确定性和突发性,但是我们可以用大概统一的、有规律的方式来照顾孩子。



让孩子始终在一个很熟悉的环境里才能让他逐渐将自己和妈妈区分开来。他在刚出生的那会儿是区分不开的,因为当孩子还在子宫内的时候,胎儿和妈妈密不可分。大约在出生后8个月的时候,儿童会发现物体是永恒存在的。他明白了即使他看不到,那些事物也还继续存在,而且他将其和自己区分开来,这是成长中很重要的一步。我们玩的游戏,比如用手挡住脸然后再打开,孩子就会感觉奇妙无比,这个游戏帮助儿童加深理解“对方永远存在”这个道理。儿童发现消失了的人或物又出现了,这说明当他看不到的时候,这个人也还存在。


儿童拥有各种各样的体验。这些规律性的认知帮助他分类和组织信息,识别出曾经有过的体验,使他全面融入现实生活:同样的地方、同样的车、同样的声音、同样的香水、同样的关注。稳定的环境可以促进儿童心理宁静祥和、健康发展。往后,环境中是否有秩序将决定他是否能识别出曾经有过的体验,也决定他是否拥有安全感,更决定了他未来是否对自己、对生活有信心。


上述文字节选自《蒙台梭利教育精华:让孩子自信又独立》,作者:夏洛特·普桑(Charlotte Poussin),2015年4月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片:心元儿童之家孩子实拍


当遇到类似的事情,我们该怎么做呢?
1
尊重孩子的秩序感

对孩子来说,打破秩序感是一种焦虑,是一种难以放下的痛苦。执拗期中的儿童,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他是在发展和建构自我意识。如上文吃香蕉的例子,如果家里还有多的香蕉,再重新拿一个即可。如果成人尊重孩子的选择,并且尽量满足他在这一阶段的需求,可以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重要时期。


1.大多数的物品,如家具、玩具、衣服等,尽量保持在相同的位置,玩完了玩具后物归原处。
2.维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与地点。例如,吃饭的时间与地点,家人出门及回家的时间等等。
3.例行事项尽量采取相同的步骤。例如,吃饭、洗澡、穿衣以及睡前活动等。

2
不鼓励刻板的规则

爸爸妈妈在把握“秩序感”上要区分“秩序的美感”与“刻板的规则”, 如果不分场合地用自己的秩序观强加在别人身上,秩序的和谐美就会大打折扣。如果父母意识不到孩子秩序感的刻板性,就可能事事顺着孩子,使他形成任性、执拗的个性。


1、父母要多带孩子出起走走,感受不同环境中的人与物,帮助宝贝认识到别人的“秩序”和自己的“秩序”可以不同,使他学会把“自我”与“他人”区别开来。观察发现,生活在家庭成员比较多以及喜欢跟人打交道的孩子性情比较随和,这与他们常常见识不同事物和人物的“秩序”有很大关系。这也是蒙氏里混龄班的原因之一。


2、尝试多种可能。孩子自己安排好了方形的沙发靠垫整齐的摆放在沙发上,爸爸妈妈一方面赞许孩子的行动,同时,和孩子一起试一试方形与圆形的靠垫都放在沙发上是否也美观。在孩子秩序感的发展过程中,鼓励孩子的创造力与养成孩子有序的生活方式同样重要

3
接纳孩子的情绪而不一定是行为

如果孩子的要求没办法满足怎么办?如家里的香蕉吃完了,水果店也很不方便,而孩子非要要完整的香蕉;或者孩子非要家人按照他说的要求做,但这样会给家人造成一定的困扰,并不希望按照孩子说的做,如一定要让爸爸穿某件不太适合的衣服去上班等。


这些情况下,首先要明白这是孩子秩序敏感期的原因,理解他的这些看似执拗的行为及情绪,就不会觉得孩子怎么这么无理取闹不体谅大人,从而导致大人也火冒三丈。同时对于孩子的这些要求,可以态度平和的拒绝。孩子被拒绝之后,很可能会嚎啕大哭或者其他种种激烈的行为,我们只需要抱着他,让他在我们温暖的怀抱里痛快的哭一场。


态度平和的拒绝并允许孩子把情绪释放出去,孩子也会逐渐明白他和我们之间的界限。


关于敏感期,后期会有教师观察的案例文章,敬请期待

查看更多蒙氏文章请回复“蒙台梭利”



心元教育机构成立于2008年,其下属的心元儿童之家专注于0-6岁婴幼儿教育,采用小班、混龄、全日制模式,聘用经AMI(国际蒙台梭利协会)/AMS(美国蒙台梭利学会)培训的专业师资,践行蒙氏教育理念,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此外,我们还开设父母学堂、心元学院,通过读书会、公益讲座、工作坊、亲子游等多种形式,带动儿童父母和幼教同仁学习成长,打造“学习社群”。


咨询热线:400-007-1870
机构网站:www.xinyuan.org

新浪微博:@心元儿童之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