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依恋关系决定着孩子对幼儿园的适应能力
身为父母,我们都渴望孩子独立自主,却无意间把“独立”与“依恋”对立起来。有时候我们都忘了我们自己也渴望依恋关系,渴望与爱人的依恋关系,渴望与父母的依恋关系,这是我们一生都在追求的。
依恋关系不是儿童的专利,也不是“独立与否”的评判标准,它是我们人类持续一生的需求,从摇篮到坟墓,我们都离不开它!
每一年开学,在幼儿园里都可以遇见各种分离焦虑的情形,其中也包含了看似没有分离焦虑的孩子,他们是真的“独立”吗?让我们带着好奇的心来解读这段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依恋关系”对孩子身处某个环境的内在影响。
人天生需要保持与抚养者(妈妈)之间的亲密接触。对于一个婴儿来说,离开与生具来的子宫会产生很多的不安全感,于是需要母亲的怀抱(肌肤亲密接触)来让婴儿感觉回到子宫般的安全,这对婴儿来说不仅仅是心理上的安全感,更多的是自己能存活下来。
当一个幼小的孩子哭泣、黏着妈妈或奔向妈妈的时候,这是他建立安全感的本能;
当一个幼小的孩子搬着玩具坐在臭臭的卫生间里陪伴妈妈的时候,这是他确定自己在“安全范围”之内的本能;
当一个孩子遇到危险或惊吓后逃向父母的怀抱时,这是孩子寻求安全感的本能反应。
这一系列的本能反应并不是说明孩子黏人或不独立,而是:人类需要安全的依恋关系才能生存,这是人类与生具来的“内在需要”。
孩子的表现:与妈妈分离时会难受、甚至嚎啕大哭,但不论在分离时多么难受,在与妈妈重聚时孩子会瞬间得到安慰,表现得很开心,并且可以继续玩耍。
妈妈的表现:能够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能够很顺畅的将自己的节奏与孩子的节奏紧密配合在一起,而不是把自己的节奏或安排强加给孩子。即便是在某些方面不能立刻满足孩子,也能够做到及时的回应孩子,并温柔且坚定的态度与孩子相处。
安全依恋为“分离”与“独立”奠定扎实的根基。
孩子的表现:与妈妈分离或与妈妈重聚,看上去都漠不关心。例如第一次上幼儿园,妈妈与孩子分别,孩子表现得非常淡定;妈妈去接孩子,孩子也表现得不是很热情,甚至继续探索周围的环境、玩耍等。
“依恋理论”之父Bowlby曾发现,在这些回避型依恋的孩子身上,他们都认定了自己需求的任何主动表示都毫无用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他们放弃了要求,也即不信任依恋关系。
多伦多大学发展心理学家Ainsworth曾做过一次长达40年的关于依恋关系的试验,在真实的分离场景中,回避型孩子的心率和那些有情绪的安全型同龄孩子一样,都是加快的,并且他们的皮质醇水平(身体主要压力荷尔蒙)在分离前后都明显高于安全型的孩子。
孩子的表现:部分孩子在刚上幼儿园(或与妈妈分离)时表现出如洪水猛兽般的歇斯底里的嚎哭与愤怒,也有部分出现呕吐和生病的生理症状;另一部分孩子对于分离是感到胆怯、悲痛和无能为力。
焦虑型的孩子,即便是妈妈在场,他们也无法安心的探索与玩耍,似乎一直在寻找一个缺失的妈妈。
Ainsworth指出,焦虑型孩子的母亲似乎,或者微妙地,或者不那么微妙地阻碍了孩子的独立自主,这一点或许部分地解释了这些孩子拟制自己探索行为的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无法专注的原因,因为他们内在缺乏安全感,无法安心的投入做一些的事情,自然就缺乏了独立自主的能力。
我们成人也是一样,如果我们的社会动荡不安,我们自然无法安心的去实现梦想。孩子在幼年时期需要妈妈的爱来给他一生的安全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还有第四种依恋关系,即以上三种依恋关系的混合,称之为混乱型依恋,这类孩子在与父母分离后再次重聚时,表现得卡在“靠近”和“避开”这两个矛盾的冲动之间。
特别说明:在儿童心理咨询中,判断依恋关系属于哪一种,主要是观察孩子与妈妈重聚时的状态,而并非分离时的状态。
孩子入园的分离焦虑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与妈妈分离会哭泣会悲伤是非常正常的。在人的一生中,人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和与世界的关系,都来自于童年里与父母关系模式的内化。原生家庭是孩子塑造自我的熔炉,孩子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决定着未来在婚姻中与爱人的亲密关系。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爱孩子,孩子未来就会遇见用同样方式去爱他/她的人。
分享形式:父母学堂各微信群内分享
报名与咨询方式:
加微信群方式:回复本公众号“入群”,系统将自动引导您加入父母学堂微信群。
一:了解心元∣校长专栏 二:近期活动∣教师培训
三:蒙氏理论∣居家蒙氏 四:儿童心理∣亲子沟通
五:幼儿护理∣安全知识 六:艺术学习∣绘本英语
七:摄影旅游∣亲子手工
心元父母学堂与亲子俱乐部是心元教育旗下专为协助父母成长、开发适合儿童身心成长的课程而创设的服务平台。我们以传播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建立和谐幸福的亲子关系为己任,致力于探索一套寓教于乐的创新之路,为全社会的家长提供专业讲座、儿童心理研究、中外亲子聚会、儿童课程、户外课程、众筹活动、家庭旅行等各类亲子活动。
咨询热线:400-007-1870
机构网站:www.xinyuan.org
新浪微博:@心元儿童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