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做出26年来最大改变,麦当劳中国将驶向何方?

2017-01-10 王艳艳 虎萌 餐饮老板内参


点  击  上  面  蓝  字  关  注  我  们


第 1164 


刚刚,麦当劳做出了它来华26年来最重大的一个改变。


消息是传了纷纷扰扰快一年,终于在昨天尘埃落定的:


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股份、中信资本控股(下称中信资本)、凯雷投资集团(下称凯雷)和麦当劳联合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并成立新公司,该公司将成为麦当劳未来20年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主特许经营商。新公司将以最高20.8亿美元的总对价收购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业务。


26年来,麦当劳的一举一动都引人瞩目,这次显然是爆炸性的。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内幕?传递了这个快餐巨头的哪些未来信号?值得本土餐饮人做哪些思考?


5大焦点问题,请看内参君揭秘。

■ 餐饮老板内参 |王艳艳 虎萌 发于北京



  1  


到底为什么要把自己“卖掉”?


从1990年10月8日第一家餐厅在深圳开业,到如今在中国内地拥有2400家餐厅,在香港超过240家。麦当劳之于国人,早已成为一种再习惯不过的消费方式。



 麦当劳深圳光华餐厅,中国第一家麦当劳


所以,当2016年3月,麦当劳中国发布消息称,将计划引入战略投资者以加速发展时,很多人不理解,一度有人误读为麦当劳要“战略撤退”?


但事实上,这个决定是沿袭传统和水到渠成。


早在2014年,刚上任两个月的麦当劳首席品牌官史蒂夫·伊斯特布鲁克就提出,“计划在 2018 年底出售 3500 个特许经营权,从而将此类店铺的占比从原先的82% 提高到 95%”。



 史蒂夫·伊斯特布鲁克


因为这的确有助于为麦当劳进一步减少运营成本,同时解决对任何跨国企业来说都棘手的问题——提高对各地市场的反应速度


这一点在此次的交易中也被得到证实,昨天麦当劳强调,“不是收缩。今天所宣布的决定基于我们对特许经营的承诺,并将加速本地所有权发展,实现更迅速的决策、更快速的学习和更强有力的餐厅增长。”


所以,麦当劳引入战略投资者,实则是以退为进,目的是加速发展计划。



  2  


保留20%股权,

为什么对中国“特殊照顾”?


看看麦当劳在全球的模式,你会更理解它此次在中国的动作。




在全球其他国家,麦当劳有超过80%的餐厅是由被特许人经营的。但在中国,麦当劳的特许经营之路走得却并不快。一直到2014年,才正式决定启动特许经营模式。


本次交易完成后,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1750多家直营餐厅将转为特许经营。


此次交易的真正特殊之处在于——20%,麦当劳的持股比例。




此次交易完成后,中信股份和中信资本在新公司中将持有共52%的控股权,凯雷和麦当劳分别持有28%和20%的股权。


要知道,麦当劳在全球很多国家做特许经营的时候,都是没有持股的


对此,麦当劳解释道,这次之所以持股20%,是因为“麦当劳中国实在非常重要”,麦当劳全球很希望可以参与其整个的成长过程。



  3  


新伙伴能带来什么?


近一年来,关于“买家”是谁的猜测一刻也没有停止。


你可能已经听到过很多次“麦当劳没找到满意的投资者”的说法。原因就在于,引入的外来资本不止是钱,其背后是新的关系和新的能力。


很多人可能都看出来了,此次交易,麦当劳不只是找合作伙伴,更是要获得跨界资源:地产、政府、数字化。


而麦当劳也毫不避讳地表示,此次合作并不是一个单方面的买卖,而是强强联手。新公司的成立,将使得麦当劳在中国有更大的话语权,更接近本地市场。中信所拥有的政府资源以及旗下所拥有的地产网络将帮助麦当劳未来开设更多新门店。




“比如,未来五年要开1500家店,跟中信合作之后,选址的效率会更高。因为大家都知道中信在中国不止自己有中信地产,还跟很多地产商也是战略合作伙伴,比如万科、华润地产、中海发展等等,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到麦当劳更快去找到合适的地方开店。”知情人士透露。


而凯雷在全球的消费和零售领域拥有丰富的投资和运营经验,有能力推动新公司业务进一步增长。



  4  


进军三四线城市,

麦当劳还是那个麦当劳吗?


有人会问,新公司独立决策权有多大?


如果总部在中国的话,会令我们的决策更快。新的董事会是非常了解麦当劳中国内地跟香港市场的,不需要做这些(本地市场)教育。”


对于未来的发展计划,麦当劳方面特别强调,现有的管理层不会改变,依然会领导麦当劳中国跟麦当劳香港的业务。


这些业务包括,开设新餐厅(特别在三、四线城市)、提升现有餐厅的销售额,以及在菜单创新、便捷服务、数字化零售、外卖等方面进行拓展提升。预计未来五年将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开设1500多家新餐厅。


为什么是三四线城市?


麦当劳中国公关部副总裁许颖婷表示,麦当劳非常看好西式快餐在中国的发展,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对于麦当劳是空白的一块,有很多地方渗透率不够高。




三四线发展,主要还是开店为主。因为麦当劳在经营中国市场的时候,发现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消费者的需求很不一样。比如,在一线城市大家使用麦当劳是午饭的时间,时间很赶。而在三四线城市消费者更多是家庭,更多是带小孩子去玩,更多是分享。


这一点是他们对于未来三四线城市消费者更透彻的洞察,也是影响未来开店规划非常重要的因素。



  5  


深度“本地化”会带来什么?


从进入中国起,麦当劳完成了对本土餐饮人的一系列普及:什么叫QSC,什么叫标准化,什么叫系统管理……有人甚至称麦当劳为成为本土餐饮业的“黄埔军校”,时至今日仍在学习。(相关阅读:留人是最好的招聘,这家餐企搞定90后员工就用这些招!


身为“启蒙导师”,麦当劳的自我折腾却一刻也没有停止。最近两年,无论是举办“麦麦全席”,还是“未来2.0”餐厅首次亮相,以及此次选择了中信——一家不折不扣的国有企业为合作伙伴,麦当劳传递出的更多是变革的决心,以及全面拥抱“本土化”的姿态。


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认为,麦当劳此举将对中国快餐行业的格局和发展模式产生深远意义。


其品牌和渠道下沉将引发本地快餐行业的升级和洗牌,而西式快餐整体本土化将全面压迫国内餐饮行业极速成长。”



·END· 




统筹丨张琳娟

编辑|王艳艳  视觉|尚冉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点击下列标题  阅读更多内参干货

内部工作手册升级logo老板当网红

干餐饮前后西贝紧急调整

年度汉字三种境界外婆家模式



-商务联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 neicansw

-转载原创联系-

首席小秘书 微信|neicanmishu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