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包拯遇上王安石,到底谁会占上风?|跟着诗词去旅行NO.122《登飞来峰》

2017-08-03 夏萌 亲子营

成长路上,有诗,也有远方!

▾点上方绿标即可免费收听第122期节目 ▾

欢迎加入《暑期小学霸训练营》

声律启蒙已更新至22集、

成语故事已更新到60集、

必背古诗词已更新至110集、

新增《红楼梦》少儿版领读全集(三十七回)、

新增1130节暑期奥数集训课程


请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加入


点以下列表,收听往期节目

《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一辑大合集(NO.1-NO.30)

《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辑大合集(NO.31-NO.60)

《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三辑大合集(NO.61-NO.90)

夏至:一个无比任性的节气|跟着诗词去旅行NO.91《竹枝词》

诗仙太白,发个牢骚都能如此气壮山河|跟着诗词去旅行NO.92《行路难其一》

夏日炎炎,赏莲正当时!|跟着诗词去旅行NO.93《江南》

千古词帝几多愁,恰似一江春风向东流|跟着诗词去旅行NO.94《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一首诗竟然蕴含如此深奥的哲理,佩服!|跟着诗词去旅行NO.95《题西林壁》

单骑追叛徒,辛弃疾您真是一只青兕神兽吗?!|跟着诗词去旅行NO.96《青玉案·元夕》

不是只有鱼才吃鱼饵,还有“拗相公”王安石|跟着诗词去旅行NO.97《梅花》

【迎七一专刊】激扬文字,指点江山|跟着诗词去旅行NO.98《沁园春·雪》

辛弃疾: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跟着诗词去旅行NO.9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万水千山只等闲|跟着诗词去旅行NO.100《七律·长征》

史上最深兄弟情:苏轼和苏辙|跟着诗词去旅行NO.10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关山月下,一个含蓄深沉的李白|跟着诗词去旅行NO.102《关山月》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跟着诗词去旅行NO.103《小暑六月节》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跟着诗词去旅行NO.104《锦瑟》

谁再说李清照婉约,我就跟他急!|跟着诗词去旅行NO.105《夏日绝句》

千古绝唱凄苦情|跟着诗词去旅行NO.106《声声慢·寻寻觅觅》

曹植“以诗赌命”,七步之间,生死大挪移!|跟着诗词去旅行NO.107《七步诗》

迷途中的一缕曙光|跟着诗词去旅行NO.108《游山西村》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大器晚成的边塞诗人高适|跟着诗词去旅行NO.109《别董大》

他是大英雄,也是大诗人|跟着诗词去旅行NO.110《观沧海》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跟着诗词去旅行NO.111《蜀相》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跟着诗词去旅行NO.11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大暑,打败我的不是天真,而是“天真热”!|跟着诗词去旅行NO.113《惠州一绝 / 食荔枝》

世界首位“飞虎队”将领——辛弃疾|跟着诗词去旅行NO.11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香气满乾坤|跟着诗词去旅行NO.115《墨梅》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跟着诗词去旅行NO.116《竹石》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身处繁华中的自负与孤独|跟着诗词去旅行NO.117《月下独酌》

一场因“捉蟋蟀”而引发的乡“思”|跟着诗词去旅行NO.118《夜书所见》

大漠列阵,黄沙百战穿金甲, 沙场点兵,大风起兮尘飞扬!|跟着诗词去旅行NO.119《破阵子》庆祝建军90周年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跟着诗词去旅行NO.12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八一建军节专辑

凌寒绽放,俏色夺目!|跟着诗词去旅行NO.121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为了方便大家听取往期《《带上孩子,跟着诗词去旅行》》节目,我们专门制作了节目合集,请在本公众号回复“合集”,即可获取(不是评论区)。

今天,我们将跟随大文学家王安石的脚步,来到浙江绍兴飞来峰浏览一番。

《登飞来峰》

王安石(宋)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飞来峰在绍兴城南端,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飞来,历史上又名飞来山、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奇秀兼有,揽登临之胜。越王句践曾在此修建“游台”,是我国最早见诸文字的天文台。


《登飞来峰》这首诗写于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当时,王安石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抱负不凡。他任浙江鄞县知县期满回江西故里时,途经绍兴,登上高山之塔,极目远望,不禁豪情满怀,壮志凌云,似觉天地万物都可尽快眼底,有感而发,写下此诗:“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这首诗的意思是: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首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接下来,王安石又巧妙地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他朝气蓬勃、胸怀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


最后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乍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风光的体会;可仔细品读,便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在学习、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在诗人,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对读者,这是引人向上的启示。其中,“浮云”比喻障碍、阻隔之类的事物。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其高瞻远瞩的胸怀和坚毅无畏的气概立刻跃然纸上。


同时,这句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表现手法也极为相似,王安石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从否定方面而言,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作座右铭。


最后,让我们再来细细品读一遍这首诗吧。 


今天的问题是,小朋友们,文中提到了北宋司马光,这也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有一个经典故事,你们知道吗?快来留言给夏萌姐姐讲一讲吧。


《登飞来峰》


作者=王安石(宋)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第122期


-诗词译文-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

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

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

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重点字词解释-


⑴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传说此峰是从琅琊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⑵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⑶闻说:听说。

⑷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望眼:视线。

⑸缘:因为。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每天七点半推送


让孩子家长每天读点有趣、有态度的育儿干货!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亲子营

为了方便大家听取往期《《带上孩子,跟着诗词去旅行》》节目,我们专门制作了节目合集,还有音频和手稿,请在本公众号回复合集,即可获取。


《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

每天五分钟,周一到周五,

讲一首诗歌,赏一个景点,还有相关的历史故事,

有趣、有料、有成长,

让孩子足不出户,即可游遍三山五岳,

不必死记硬背,就能轻松学会唐诗三百首~

请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入群

收听《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

↓↓↓

↓↓↓主播姐姐在童书共读给小朋友们讲童话小说、国学经典、迪士尼精品故事

↓↓↓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童书共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