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

点蓝色字关注“中国电力报”

“2022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达到1.19万亿千瓦时,接近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在2月13日国家能源局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披露了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相关数据。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我国能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全国能源行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进入新阶段。
2022年风光发电量接近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
“一年来,国家能源局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政策供给,统筹能源安全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可再生能源呈现发展速度快、运行质量好、利用水平高、产业竞争力强的良好态势,取得了诸多里程碑式的新成绩。”王大鹏表示。
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52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6.2%,已成为我国电力新增装机的主体。截至2022年底,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2.13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其中,风电3.65亿千瓦、太阳能发电3.93亿千瓦、生物质发电0.41亿千瓦、常规水电3.68亿千瓦、抽水蓄能0.45亿千瓦。
可再生能源在保障能源供应方面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2022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7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1.6%,较2021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风光发电不负众望,成绩斐然。
发布会披露,全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连续三年突破1亿千瓦。2022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量达到1.19万亿千瓦时,较2021年增加20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3.8%,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接近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
可再生能源竞争力不断增强
发布会披露了可再生能源重大工程的进展情况。
据介绍,2022年,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进展顺利。白鹤滩水电站16台机组全部建成投产,长江干流上的6座巨型梯级水电站——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形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抽水蓄能建设明显加快,2022年,全国新核准抽水蓄能项目48个,装机6890万千瓦,已超过“十三五”时期全部核准规模,全年新投产880万千瓦,创历史新高。
“可再生能源竞争力不断增强。”王大鹏介绍,当前,可再生能源发展市场化程度高,各类市场主体多、竞争充分,创新活力强。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成本的大幅下降,陆上6兆瓦级、海上10兆瓦级风机已成为主流,量产单晶硅电池的平均转换效率已达到23.1%。同时,光伏治沙、“农业+光伏”、可再生能源制氢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分布式发展成为风电光伏发展主要方式,2022年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5111万千瓦,占当年光伏新增装机58%以上。
看向国际,我国可再生能源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发布会指出,全球新能源产业重心进一步向中国转移,我国生产的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占全球市场份额70%。同时,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为全球减排作出积极贡献,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相当于减少国内二氧化碳排放约22.6亿吨,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为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5.73亿吨,合计减排28.3亿吨,约占全球同期可再生能源折算碳减排量的41%。我国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参与者和重要贡献者。
五方面举措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质量跃升发展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确保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质量发展仍任重道远。
对此,王大鹏表示,国家能源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能源安全保障和绿色低碳转型,在确保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持续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质量跃升发展。
一是围绕落实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预期,组织可再生能源试点示范,进一步推动风电光伏技术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适时开展"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
二是围绕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推动《可再生能源法》修订;进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制度,建立基于绿证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
三是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围绕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加快在工业、交通和住建等领域可再生能源替代。
四是围绕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重大工程。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并网投产,第二批、第三批基地项目陆续开工,海上风电基地建设稳妥有序推进。推动分散式陆上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组织开展抽水蓄能布局优化,推动抽水蓄能又好又快发展。
五是围绕县域能源生产、消费、技术、体制革命,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指导地方全面启动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建设,增加乡村清洁能源供应,探索建设农村新型能源体系,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作者:白   宇

编辑:江蓬新

校对:许   艳

推荐阅读

来了,能源早班车(2月13日)

3分钟解除重卡中长途补能难题和续航焦虑

首个核能科普创新工作室揭牌

国家名片“华龙一号”:海外首个工程两台机组交付巴基斯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