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会访谈 | 袁亮:煤炭行业要在“双碳”目标牵引下走好“三条路”

煤炭行业要在“双碳” 目标牵引下走好“三条路”

——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袁亮

作为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的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全国人大代表袁亮长期与能源尤其是煤炭打交道。在20世纪90年代,他开创性提出了煤与瓦斯共采理论,攻克瓦斯全浓度利用世界性难题;如今,他与“双碳”同行,从供应端、消费端、固碳端对能源的减排与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

今年,袁亮带来的与能源相关的提案有6个,其中包括对加大深部煤炭安全开采与环境保护科技支持、开发废弃矿山绿色资源支撑“双碳”目标、促进煤炭大型矿区产能接续发展与安全生产等领域的建议。 

中能传媒:您认为煤炭行业应如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袁亮:我认为当前煤炭行业在推进“双碳”工作中已经有了较好积累和准备,未来要在“双碳”目标牵引下走好“三条路”。

一是走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之路。紧扣煤炭生产端、消费端、固碳端降碳及高效利用,加强富氧燃烧+循环流化床发电、灵活性超临界发电机组、低品位热能利用等燃煤发电技术,新型煤气化与转化等煤化工技术,及烟气碳捕集、二氧化碳转化利用、矿井碳封存等CCUS技术。

二是走好煤炭与新能源耦合发展之路。发挥火电廉价、灵活、强大的调峰作用,提升煤电机组灵活性,推进煤电与风、光、水、氢等能源的多能互补,协同增效,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安全消纳。建设分布式现代化智能电网,迭代升级储能技术,依托能源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建设“源—网—荷—储”一体的新能源体系。

三是走好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之路。针对开采损伤—生态修复—保育管护全周期,开展煤矿区碳汇体系以及计量方法研究,提升碳汇和损失防控能力。开展矿区低碳综合整治关键技术以及基于煤基固废耦合多源固废的生态修复和土壤改良产品研发,研发高潜水位煤矿生态开发碳减排与固定协同增效关键技术。

中能传媒:在煤炭开采方面,未来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高新技术?

袁亮:当前,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深度不断增加,瓦斯、冲击地压、水害等灾害风险加剧,要从透明地质条件构建、煤岩识别等关键环节发力,加强“四个突出、一个协同”,即透明地质条件构建要突出基础研究,煤岩识别要突出技术装备研发,惯性导航要突出数字赋能,灾害防控要突出一体化推进,全面加强产业链各环节灾害防控协同。要加强透明矿山、智能感知、煤岩识别、惯性导航、智能采掘等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攻关,从源头上实现少人、无人开采,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根本保障。

中能传媒:建设绿色矿山,您认为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袁亮:要加强规划引领,建设集约矿山。基于全生命周期理念,全局统筹规划矿山开采至关闭全线发展路径。在生产过程中,基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最大程度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率,深度挖掘固废的价值潜力,综合分析煤电化产业链接和煤基固废绿色循环利用技术,形成从固废产出—分类分质利用—经济评价的多产业链接模式。

要加强环境治理,建设生态矿山。在开展矿区功能分区绿化、美化,整体环境整洁有序,对原料开采、加工、运输、储存等环节管理规范的基础上,矿区环境建设还包括对井下空气质量净化等一系列关乎安全生产和矿工职业健康的矿井环境全面“绿色化”,实现煤矿作业环境绿色革命,保障煤矿从业人员职业生命全周期职业安全健康。

要加强节能减排,建设低碳矿山。坚持统筹谋划,科学部署,建立碳减排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修订完善矿井碳减排相关制度,建立生产全过程能耗核算体系,采取节能减排措施,控制并减少生产能耗、物耗和水耗,推动生产领域的绿色生产和清洁生产,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不断探索绿色智能开采、低碳清洁利用新模式,为矿井可持续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要加强科技创新,建设智能矿山。以5G+远程操控和无人化系统、大数据、智能化决策系统的建立,实现矿山设备远程操控、矿车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智慧决策等是未来矿山重要发展方向。

要加强人才引育,建设活力矿山。煤炭企业和高校要双向互动互融,推进高校科研人员到企业挂职,煤炭企业要积极参与行业高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制定人才引进、交流政策。探索开展采选用+智能绿色全产业链学科专业特色班,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为煤矿安全、绿色、智能生产提供基础保障。

作者:于琳娜


编辑:许   艳

校对:江蓬新

推荐阅读

两会访谈 | 马永生:推动CCUS项目尽快纳入自愿减排机制

两会访谈 | 韩峰:推动5G在石油石化行业应用快速落地

两会访谈 | 莫鼎革:强化石化产业链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两会访谈 | 杨长利:加大核电发展力度 推广核能供暖综合利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