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向人民报告!2022年肥城市政府工作报告!

掌上肥城 2022-03-26


今天(1月23日)

在肥城市第十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

肥城市代市长 展延安

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 


创新实干

奋勇争先





01



过去五年及2021年工作回顾









坚持稳增长、促发展,综合实力持续攀升。


2021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60亿元,年均增长6.6%。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7亿元,年均增长2.6%。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806.4亿元、425.4亿元,是2016年底的1.8倍、1.5倍。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27.4亿元。


预计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3305元、21975元,年均增长6.4%、7.8%。


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省乡村振兴示范县、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双拥模范城等荣誉称号。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坚持调结构、促转型,质量效益持续提升。


预计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7.6:50.1:42.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25家,累计完成工业技改投资602亿元,特种用钢产业集群项目竣工投产。


预计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73.6%,比2016年提高41.4个百分点。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5家、绿色工厂5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家,“小巨人”企业3家,省制造业单项冠军11家、瞪羚企业10家、专精特新企业72家。建成全省首个县级工业互联网中心,高新区入选国家级绿色园区,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列入全国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建安业总产值、税收分别达到830亿元、33.3亿元,是2016年的3.4倍、8.5倍,跃居全省建筑业10强县首位。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21.5亿元,年均增长7%。


4A级景区达到2家,陶山朝阳洞石刻造像入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授予全国桃木旅游商品之都,入选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建成高标准农田50万亩,有机农业面积达到7.4万亩,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18家。被确定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入选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坚持抓改革、促开放,后劲活力持续增强。


圆满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国家试点、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


高质量完成党政机构、事业单位改革,扎实推进开发区、经济发达镇改革,疾控与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做法入选全省优秀改革案例。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组建4家骨干企业集团,国有资产焕发新活力,“肥矿模式”在全国推广。


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累计利用外资4.4亿美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78.9亿元,年均增长10%;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74.4亿元,年均增长33.4%;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12.3亿元,年均增长16.9%。


成功争取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国家独立工矿区、全国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等一系列区域性政策,累计对上争取资金137.5亿元,年均增长11.6%。










坚持重统筹、促协调,城乡面貌持续改善。


城区面积扩大到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2%,比2016年提高8.3个百分点。


铺开19条城区道路改扩建工程,背街小巷全部实现亮化,公共自行车系统建成运行,完成老旧小区改造7个,累计新建改造供热管网340公里、燃气管网65公里、供水管网27公里、雨污水管网30公里,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5%。


青兰高速、济微路东移、泰肥一级路西延、肥梁路改造等一批重大交通工程顺利竣工。


深入推进乡村文明行动、爱国卫生运动,建设全国文明村镇3个、国家卫生乡镇3个,美丽乡村标准化覆盖率达到80%。农村改厕8.3万户,清洁取暖3.9万户,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顺利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验收。


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完成46座水库除险加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1.9平方公里,成功创建首批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7%以上。新增植树造林8万亩,康王河湿地公园成为泰安首家国家级湿地公园。










坚持惠民生、促和谐,社会事业持续进步。


累计完成民生支出235.2亿元。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4.6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4亿元,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成功争取居民长期护理保险泰安市试点。


新建改建中小学63处,撤并小规模学校36处,顺利完成“全面改薄”工程、“大班额”整治任务,高考本科上线率提高30个百分点,17名学子圆梦清华北大。高级技工学校成功创建山东泰山技师学院。


市人民医院创成三级乙等综合医院,被确定为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顺利通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建成市镇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


新建扩建敬老院6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9492元、7116元。76个省市级贫困村如期摘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完成棚户区改造1.77万套、农村危旧房屋改造1500套。


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列入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市,被评为全民健身运动会先进单位。


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禁毒人民战争,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市公安局荣获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称号。


统计、气象、史志、档案、对台、机关事务、广播电视、民族宗教、妇女儿童、双拥共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坚持转作风、促效能,自身建设持续加强。


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办公用房、公车管理进一步规范,“三公”经费年均下降19.4%。积极推进依法行政,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法律顾问制度,获评全省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主动回应社会关切,“12345”热线受理群众诉求16.8万件,群众满意度达到96.5%。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75件、政协提案799件,办复率100%。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起步之年。肥城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六稳”“六保”,经济社会迈出高质量发展坚实步伐。










一是经济运行显著向好。


完成税收收入38.3亿元、增长8.9%,税收比重提高到85.7%。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86.7亿元、增长38.8%,营业收入675亿元、增长39%。4家企业入选全省民营企业百强,15家企业入选泰安市民营企业50强,纳税过亿元企业达到12家。集中抓好420个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391.7亿元,4个省重大项目、39个泰安市重点项目超计划完成任务。










二是创新动能显著积聚。


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兴动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96家、139家。金塔酒精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4家企业入选省制造业单项冠军。


出台数字肥城建设实施意见,完成工业互联网应用项目30个,建成5G基站353个,建设数字农业基地30家,征途科技被列为省级新型数据中心首批试点。新建泰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8家,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21人。“华显及图”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新增国际注册商标3件。4家企业启动上市程序,“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11家;银行贷款不良率降至1.58%,达到五年来最好水平。










三是城乡建设显著加快。


完成7.2平方公里的建安总部经济区规划编制。全面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社区小区建设,顺利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复审,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改造雨污水管网9.4公里,新建改造城区道路11条,湖王路、四坡路主体工程如期竣工。


铺开田山灌区(肥城)干渠与河湖连通一期、大汶河砖舍拦河闸等工程,完成48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改造提升318个自然村饮水管网,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达到82%。省控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四类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70.2%,顺利迎接中央、省环保督察。










四是营商环境显著优化。


主持制定全国首个“企业开办”省级地方标准,审批事项、办事时限压减65%以上,建筑许可、开办企业、政务服务便利度达到全省最优水平。全年兑现企业扶持资金2.5亿元,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14.96亿元,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万余家。


坚决守住发展底线,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设立8处集中隔离点、18处疫苗接种点,检测重点人群108.5万人次,12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达到98.1%;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投资1600多万元,建成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在线培训平台。










五是民生福祉显著增进。


17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年度任务。实施31公里高温水主管网建设,新增供热面积1500万平方米,满足了城区及沿线近60万居民集中供热需求。


重新启动市民中心建设,完善文化服务、科技科普、政务服务等城市功能。


调整改进3条公交线路,60岁以上老年人实现免费乘车,新增车位1818个。


建成安站镇敬老院、人民医院康养中心和17处社区老年“幸福食堂”,新增护理型养老床位412张。新建社区图书馆5家,举办精品惠民演出200余场,开展送戏下乡巡演800余场。




02



未来五年发展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委和泰安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党建统领,坚持人民至上,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新型工业化为引擎,聚焦工业强市、乡村振兴、城市提升、文化引领、共同富裕等重点工作,用好改革创新、双招双引、平台驱动、创优环境、考核激励等管用举措,坚决守牢底线红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创新实干、奋勇争先,努力在泰安当排头、全省争一流、全国创先进,加快打造产业兴旺的实力之城、充满活力的创新之城、时尚宜居的品质之城、崇德向善的文明之城、共同富裕的幸福之城,聚力谱写中国桃都美好肥城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发展愿景








产业兴旺的实力之城。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导向,突破性壮大工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提升三产服务业,实体数量、产业体量、经济总量、发展质量迈上新台阶。工业优势产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强支撑,农业在全省率先实现现代化,现代服务业持续提档升级。生态环保、节能降碳等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好于规定标准。GDP达到1100亿元,年均增长6.5%以上。










充满活力的创新之城。坚持用市场的逻辑谋事、用资本的力量干事、用创新的手段成事,实现政策、环境、市场等资源要素最优配置,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群众办事的便利度、满意度大幅提升。要素驱动更多转向创新驱动,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的融合更加紧密,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蔚然成风,成为高端人才集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活力迸发的新高地。










时尚宜居的品质之城。以战略思维、未来眼光规划建设城市,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持续聚焦产城一体、景城一体、文城一体,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展现文化气质,外联内畅的交通格局加速构建,集约高效、宜居适度、地绿水清的空间布局更加合理,高颜值城市环境、高品质城市业态、高效能城市治理全面彰显,努力建设本地人留恋、外地人点赞的时尚之城、宜居之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9%以上。










崇德向善的文明之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巩固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君子文化、桃文化等特色文化交相辉映,文旅文创深度融合,品牌形象广泛传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旅产业体系更加健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高质量文化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城市精神、城市特质更加鲜明,诚信友善、奋发进取的正能量强劲充盈。










共同富裕的幸福之城。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乡居民生活差距进一步缩小,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格局基本形成,建成更高水平的平安肥城、法治肥城,人人尽享发展成果,最具幸福感城市“含金量”更高,全域共富的美好图景在桃都大地生动呈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5%以上。





03



 2022年工作安排








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增长15%左右、8%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左右;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左右、9%左右;完成安全生产、生态环保、节能降碳等约束性指标;粮食总产量稳定增长。




重点工作








(一)聚力推进工业强市,增创区域发展新优势。紧扣新型工业化主线,做大规模总量,提升产业质量,激活发展动能,以工业经济大突破带动县域经济大发展。


培强优势产业。建筑安装,向勘察设计、咨询维保、装配式建筑、建安装备制造全链条延伸,加快建设建安制造产业园,力争年内产值突破1000亿元。


培强骨干企业。力争年内营业收入过400亿元企业1家,过20亿元企业5家以上。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2家、瞪羚企业2家。


培强创新动能。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均15家以上。实施3万吨碳酸锂、百万吨新型肥料等84个技改项目,完成技改投资40亿元以上。










(二)聚力推进重点项目,锻造经济增长强引擎。把重点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坚持内育外引并重,积极扩大有效投入,培育新的增长点。


强化项目建设。实施总投资697.2亿元的重点项目479个,年内竣工项目232个,完成投资325.3亿元。对上争取到位资金30亿元以上,争取债券资金17亿元以上。


强化双招双引。完成招商引资80亿元以上、增长10%以上。实施“君子英才”人才工程,引进“高精尖缺”人才100人以上。


强化平台驱动。新增泰安市级以上人才创新平台10家以上。










(三)聚力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发展现代农业。新增高标准农田4.4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10万亩左右


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农村清洁取暖工程,完成1.5万户清洁取暖改造。打造省级美丽庭院示范村1个。


激发发展活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善市镇村三级物流共同配送体系,打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










(四)聚力推进城市提升,增强区域发展吸引力。坚持规划引领,以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三年行动为主线,以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成果为抓手,全面提升城市品质能级,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有温度的发展。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围绕济微高速建设,结合全域道路,加强综合交通研究,提高交通安全性便利度。开展镇级国土空间规划,优化村庄布局,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更加舒适宜居。严格规划执行,全域拆违控违,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塑优城市功能品质。积极推动济微高速、泰东高速建设,跟紧争取老泰梁路北段升级改造,积极对接鲁中高铁、泰聊铁路前期工作。全面畅通市内道路,实施牛孙路、工业三路、金牛山大街北段等改造提升工程。优化城市微循环,建设智慧停车系统,增加200个以上学校周边停车位。铺开7个老旧小区改造。新建燃气管网20公里,改建供水管网5.6公里,改造雨污水管网6.7公里,新增绿化面积2.7万平方米。


强化城市精细管理。持续开展公共秩序、违法建设、户外广告等专项整治。推进环卫作业全面市场化,建立全链条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完善全域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体系,铺开餐厨垃圾收运试点。










(五)聚力推进绿色发展,绘就美丽桃都主色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采取有效措施,补齐关键短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稳定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深化绿色低碳发展。新增绿色工厂2家。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有机肥替代化肥面积10万亩,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深化环境综合治理。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68.3%以上。大力整治入河排污口,铺开高新区至石横污水主管网改造,推进康王河沿岸雨污水分流、城区雨污水管网改造建设。


深化生态环境修复。完成4座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实施采煤塌陷地治理、废弃矿山治理、绿色矿山创建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治理塌陷地1.5万亩、废弃矿山1300亩。










(六)聚力实施文化引领,增强协调发展内生力。坚定文化自信,发挥文化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力、产业发展新优势。


加强文化研究创作。加强地域文化研究,深刻把握精神实质,挖掘提炼文化内核,最大程度彰显正能量。编纂出版《风物肥城》等文化丛书,积极创作讴歌新时代、体现新发展的文学艺术作品,讲好肥城故事,擦亮文化品牌。


加强文化传播惠民。全年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000场次以上。改造提升村文化服务中心100个、农家书屋100个。


加强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济泰全域旅游重要节点。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形成“多点开花”的文旅生态圈。推动乡村旅游专业化发展,积极创建乡村旅游重点村、景区化村庄等特色品牌。实施“肥城桃木雕刻流派”培树工程,培养非遗传承人和高端手工雕刻人才100人。










(七)聚力推进共同富裕,织密民生福祉幸福网。坚持人民至上,加大民生投入,补齐民生短板,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完善多元化的富民增收体系。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6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年内培训8000人次以上。


完善普惠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设400套人才保障房,完成1000套棚改安置房建设。扎实推进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幸福食堂建设,新建敬老院1处。


完善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启动建设西区九年一贯制学校,扩建龙山中学、桃都中学、龙山实验学校,新增城区优质学位1600个以上。创建5所泰安市级规范化村卫生室。


完善现代化的社会治理体系。扎实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源头治理,实施道路交通隐患集中整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抓好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完善矛盾纠纷化解联动机制,保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办好民生实事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市政府通过广泛征集、充分论证,确定实施总投资26.4亿元的18件民生实事,涵盖城市治理、道路交通、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医疗养老等各个方面,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我们将切实把群众的小事当做政府的大事,有效配置民生资源,强化优质服务供给,久久为功补齐短板弱项,坚定不移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以赴把民生实事办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精品工程。




04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政治引领,建设担当政府。

坚持求真务实,建设实干政府。

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坚持创优环境,建设服务政府。

坚持挺纪在前,建设廉洁政府。




路虽远,行则将至

事虽难,做则必成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在中共肥城市委的坚强领导下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创新实干、奋勇争先

为聚力谱写

中国桃都美好肥城

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为肥城发展 点

热门视频

↓↓↓




©肥城融媒 

热线电话:0538-2161082
投稿信箱:zsfc0538@163.com
下方查看历史文章▼

2022年肥城第一场雪!下得很大很认真~还有最新预警...

省级拟表扬奖励对象的公示!肥城3个集体、3名个人!

肥城新一届市委、市纪委领导班子名单

中国共产党肥城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通知!上班时间有变!肥城人注意~

创新实干担当新使命  奋勇争先阔步新征程!中国共产党肥城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