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私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新时代”下的全产业链布局
文/何雅婷(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盘点2015年的私募股权投资:冰火交替,再创辉煌
2015年A股市场的跌宕起伏直接决定了VC/PE的走向,6月份的“股灾”更是令创投从山峰跌落谷底。尽管2015年中国资本市场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但是中国股权投资行业并没有进入所谓的投资寒冬,在创新创业、国企改革、政府引导基金和新三板扩容等多项利好政策的支持下,中国股权投资行业呈现出最为活跃的一年。
募资方面,2015年的股权投资无论是新募基金数还是募集总金额均创历史新高,且新募集资金两极化趋势明显。投资方面,PE投资重点越发向早期和发展期倾斜,“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备受青睐,但由于市场竞争加剧,PE投资压力和项目估值水平均创新高。退出方面,受IPO停摆影响,新三板成为重要的退出渠道,而随着中概股、海外VIE拆解回归,人民币基金步入收获期,火爆行情或将持续。
政策利好和金融改革推动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迈入“PE 2.0”时代
近年来,老牌VC/PE机构的一批合伙人离职创业,诞生了一批新基金,私募股权基金逐渐由之前的“快狠准”向“稳狠准”转变,另一方面,股权投资机构在由小作坊到大资管的发展过程中,其业务内涵和外延、投资范围和类别均发生较大变化,从单纯追求发展速度到更加注重质量优化和效率提升,这个阶段政策利好推动非常明显,包括创新创业大潮发轫,新型孵化器成新风口;新一轮国企改革启动,PE 分羮混合所有制;政府引导基金设立成潮,运作走向市场化机制;IPO 停摆和注册制暂缓,凸显新三板战略价值;供给侧改革加速,并购迎来发展新契机;PE 机构探路“一带一路”,PPP 开辟融资新渠道,可以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已然迈入所谓的“PE 2.0 时代”。
中国私募股权投资的未来变局——“股权投资新时代”下的全产业链布局
2016年既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金融改革大年,更是资本市场的大发展期,经济转型需要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这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也有利于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比国外融资结构,中国直接融资比例过低,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行业监管政策的落定与逐渐完善,股权投资将越来越大地发挥直接融资功能,股权投资市场除了募投再创新高外,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投资主体范围不断扩大,多机构获私募股权投资牌照,包括保资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破冰、“上市公司+ PE”模式深化、商业银行试水投贷联动等;非PE 股权投资机构LP 转GP,从投资参与者转变为投资决策者,从资产增值转向战略投资;股权众筹平台蓬勃发展,变身创投机构“项目池”;PE/VC 股权投资机构谋求全产业链布局,行业内精耕细作赢得竞争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市场已然迈入“股权投资新时代”。
而随着资本市场改革逐步深入,股权投资市场面临的竞争日益加剧,新常态下的PE/VC机构不仅要拼硬实力,在行业内深耕细作,强调专业化精细化分工方面更要比软实力,即增值服务能力。目前中国对于增值服务的操作主要集中在投后管理阶段,将增值服务定义为投资后服务,难以将PE/VC 的资本经验和管理实践效用最大化,因此有必要将增值服务从“投资后”扩展到整个投资过程,为被投企业制定一个从投资前到投资中再到投资后的全过程系统化的解决方案。随着PE/VC 机构的投资阶段明显前移,众多股权投资机构纷纷把产业链条向上下游延伸,向前从孵化期就开始介入并为其提供嫁接资源、整合业务机会;向后在产业链下游的并购和定增甚至是二级市场方面其也积极参与。积极布局全产业链投资,股权投资机构既可以优化业务布局、丰富投资品种,又可以实现对企业诞生、成长、扩张、上市和产业整合等发展全过程的投资价值挖掘,从而获得更好的投资机会,享受超额回报。(完)
(本文节选自《2016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该书已于2016年9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作为一位研究人员个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机构的意见和看法)
本篇编辑:张小雨
欢迎征订《2016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2016年9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征订联系人:
何雅婷:18680754214,
hyt_226@126.com,
朱茜月:13883226796,
13883226796@163.com。
温馨提示:现微信最新版本“订阅号”已实现公众号置顶功能,广大读者可点开“金融读书会”公众号,点“置顶公众号”键,即可将“金融读书会”置顶,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