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冯学荣:我们对孙中山还有多少冤枉和误解?

冯学荣 读书人冯学荣 2021-09-12


我们对孙中山还有多少冤枉和误解?









历史误解之一

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在美国刷盘子

 

许多朋友都听过这么一个说法: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的时候,孙中山正在美国的餐厅里打工、刷盘子。

 

请问,这是事实吗?

 

答案是:假的。

 

首先,我们说说这个讹传的出处。

 

这个说法的出处,是唐德刚的著作《晚清七十年》,这本书说:依据“一些私人记述”,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正在美国典华城(Denver)的一家中餐馆里打工刷盘子,一天,“他正手捧餐盘自厨房出来为客人上茶”,突然有同事向他大叫一声:“老孙,有你一份电报。”孙中山一看,是黄兴叫他立刻回国……

 

这,就是“武昌起义时,孙中山在美国刷盘子”说法的出处。

 

那么,真实的历史,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

 

答案是否定的。

 

真实的历史,其实是这样的:

 

1911年的10月初,此时的孙中山,正在美国举行各种演说,旨在为组织下一回起义募款,注意,此时的孙中山,并没有在美国华人餐厅打工,更没有刷盘子,而是致力于在各地华侨群体中演讲、筹款,为发动下一回的起义,募集资金。


武昌起义爆发那段日子,

孙中山在美国演说筹款,而不是洗盘子

 

10月9日,孙中山住在美国犹他州小镇奥格登(Ogden)的一家酒店,这家酒店名字叫做Hotel Marion。

 

10月10日,孙中山到了丹佛(Denver,或译典华),这一天,住在“布朗皇宫饭店” (Brown Palace Hotel)。注意,这一天是美国的10月10日,有时差,此时中国是10月11日,也就是说,武昌起义,已经爆发过去一天了。

 

换句话说,武昌起义爆发的时候,孙中山人在犹他州盐湖城附近的小镇奥格登(Ogden),而不在丹佛,所以,“武昌起义时孙中山在丹佛中餐馆刷盘子”的说法,自然不成立。

 

也就是说,唐德刚写史,欠严谨,出错了,这件事留给我们的教训是:道听途说的信息,最多只能信一半,要把事情的真相弄清楚,还是需要花工夫去核实,在这点上,真没捷径可走。

 

参考资料:

孙中山《有志竟成》

《孙中山年谱》




历史误解之二

“平均地权”就是“分田地”的意思


我们都知道,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然而,许多朋友可能对“平均地权”这个词语有误解,以为“平均地权”是“把土地均分给农民”的意思。

 

其实,“平均地权”根本就不是“把土地均分给农民”的意思。

 

孙中山说的“平均地权”的意思是:

 

国家和地主共同支配土地

 

孙中山“平均地权”的理论展开来说,具体的含义是这样的:

 

“平均地权”含义一

 

国家承认地主对土地的所有权。也就是说,在孙中山的治国理念里,他承认地主对土地的所有权,他也没有计划把地主的土地收归国有、然后再均分给农民。他没这个想法。

 

“平均地权”含义二

 

地主须在规定时间内,向政府申报他名下的土地和价值。价值高低,随你申报,但是,国家按照地主申报的价值来收地产税,换句话说,土地价值申报高了,多交税,土地价值申报低了,少交税。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那么,谁会多申报呢?多申报就要多交税呀!傻子才会多申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这样的:土地价值申报高了,确实每年要多交一点税,但是,未来国家征收这块地,是按照你申报的价值给你付钱(补偿)的,所以,申报高了有高的好处,申报低了有低的好处。

 

“平均地权”含义三

 

地主申报的土地价值一经申报,就不得更改,日后这片土地的价格上涨了,上涨的部分,归国家所有。

 

举个例子说,A地块的地主1921年向政府申报:他的土地价值3000块大洋,假设到了1929年,这块土地市场价涨到5000块大洋,那么,国家强制征收A地块,只需要补偿地主3000块大洋,而多出来的2000块大洋增值,就归国家了。

 

“平均地权”含义四

 

国家随时都有权强行收购地主的土地。是的,在孙中山的治国理念里,国家为了公共利益,可以强制征收地主的土地,按什么价格呢?就是按照地主最初申报的价格。

 

朋友们,您读懂了吗?

 

这,才是孙中山“平均地权”思想和主张的真实含义。

 

我们从这条可以看出来,孙中山“平均地权”的思想,根本就不包括把耕地从地主手上收上来、然后均分给贫农,孙中山根本没有这个意思。

 

所以我们说,“平均地权”不是“把土地均分给贫农”的意思,大家要记住。

 

参考资料:孙中山《三民主义》

 


历史误解之三

孙中山从小立下反清之志

 

孙中山并非从小立志反清。事实上,孙中山青年时期虽然对大清不满,但是,他曾经多次尝试进入大清的体制内。是的。孙中山当年从香港念书毕业之后,曾经尝试各种途径,想加入清政府,他渴望能加入清政府、改造它,通过从体制内发力、去改造当时那个国家。

 

这件事的经过,简单地说,是这样的:

 

1892年7月,时年26岁的青年孙中山,以首届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

 

当年孙中山那一届的毕业生,有两个人是最优秀的,一个是孙中山,另一个,则叫做江英华。

 

当时的香港殖民地总督罗便臣(William Robinson,英国人)亲自给两位优秀的毕业生颁了奖。


香港殖民地总督罗便臣

就是他把孙中山推荐给清政府

 

你要知道,在当年1892年,像孙中山、江英华这样的毕业生,其实是稀有人才。

 

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因如下:

 

第一呢,英语溜,听、说、读、写,都非常溜。

 

第二呢,懂现代医学(西医),可以治病救人。

 

第三呢,在英国殖民地香港生活过几年,受过英国文明的熏陶,眼界宽广。

 

第四呢,品学兼优。大浪淘沙,都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

 

应该说,这样的毕业生,即使是在今天的中国,都是吃香的,而在1892年的大清,毫无疑问,绝对是稀缺人才。

 

当年英国驻香港殖民地总督罗便臣,也知道这两个人优秀,于是,罗便臣决定,要把这两个人推荐给大清重臣,李鸿章。

 

罗便臣为什么要把孙中山、江英华,推荐给李鸿章呢?

 

因为啊,当时英国人认为,大清是一个愚昧、落后、不文明的国家,如果培养一些像孙中山、江英华这种西化的人才,推荐到大清的中央,帮助大清变得更文明,促使大清进一步向西方靠拢,这样无疑对英国的全球政策,是非常有利的。

 

大家要知道,罗便臣是政治家,他考虑的问题,都是有深度、有远见的。

 

这就是为什么,罗便臣要把孙中山和江英华,推荐给李鸿章。

 

于是呢,罗便臣写了一封信给英国驻华公使,叫公使转达李鸿章,推荐孙中山和江英华,说,这两个人,英语溜,懂西医,眼界宽,品学兼优,能力好,希望李鸿章你,重用他们。

 

大家知道,当时李鸿章是怎么回复英国公使的吗?


李鸿章:

有人向我推荐一个名叫孙文的人,

可是你换位思考一下:

像这种托关系向我找工作的人,

我每年不知道接到多少回!

我忙得要死,能回复就不错了

 

当时李鸿章的回复是:

 

同意录用孙中山与江英华

 

同时,李鸿章进一步回复,让英国人安排孙中山与江英华:

 

“来京候缺”

 

李鸿章说的“来京候缺”,是什么意思呢?

 

“来京候缺”意思就是,你们先把孙中山、江英华两个人,带到北京来,我李鸿章麾下一旦职位有空缺,会马上给他们安排工作。

 

那么,这个“来京候缺”,有没有工资的呢?

 

有。李鸿章在回文里说:

 

“每人暂给月俸50元,钦命五品功牌”

 

也就是说,你们先把孙中山、江英华安排到京,等候我安排工作,我李鸿章,每个月,暂时给他们50块大洋的工资。而且,发给五品功牌。

 

值得一提的是,1892年的下半年,这一年其实李鸿章很忙,因为日本在朝鲜,上串下跳,闹得他很头疼,这一年,正是甲午战争爆发的2年前,当时朝鲜的局势,非常紧张,李鸿章其实很忙,不但工作量大,而且,心也累。

 

所以,李鸿章能够及时回复、同意招聘孙中山,其实已经算是不错了。

 

不过,当然我们也可以说,由于孙中山和江英华是大英帝国驻华公使推荐的,这不仅仅是推荐人才,而且是带有政治意味的行为,所以,李鸿章不敢怠慢。

 

总之,不管怎么说,李鸿章当时决定了:招聘孙中山、江英华,来京等候安排工作,并且在等候期间,每月待遇优厚。

 

这就是当时李鸿章的决定和回复。

 

然而事情,没有那么顺利。

 

当时,英国驻华公使接到李鸿章答复之后,转告了香港总督罗便臣。于是,在当年的9月22日,香港西医书院的教师康德黎(James Cantline)医生,带领孙中山、江英华两个人,从香港出发,去了广州。


孙中山在香港念书的老师康德黎

 

康德黎带着孙中山、江英华两个优秀毕业生,来广州,见了当时英国驻广州领事。

 

见英国驻广州领事干嘛呢?

 

因为啊,依据当时的手续,要由英国驻广州领事引见当时的两广总督李瀚章,由两广总督李瀚章给予办理入京的手续。


李鸿章的哥哥李瀚章,时任两广总督

 

这个李瀚章,就是李鸿章的哥哥,也是一个大官。

 

于是,次日,即1892年9月23日,在英国驻广州领事的带领下,孙中山和江英华,去了两广总督府。

 

我们现在去法院立案,有递交材料的窗口,对吧。其实呢,在当年的两广总督府,也有一个这样的办事窗口。

 

孙中山和江英华呢,不是直接见的李瀚章。而是一进了这个两广总督府的大门,是先到这个办事窗口,要先登记,报到。

 

那么在两广总督府的这个办事窗口呢,总督府的办事人员向孙中山、江英华甩出来两张履历表,叫孙中山和江英华填写。

 

孙中山当时就觉得不对劲,结果接过表格一看,脸色就变了。

 

怎么回事呢?因为孙中山一看啊,两广总督府叫孙中山填的这个表,是祖宗三代所有家庭成员的履历表。

 

也就是说,要求孙中山填写,你爷爷是什么人?在哪里?一辈子做了什么工作,逐个写清楚,你爸爸是谁?在哪里?一辈子做了什么工作,你哥哥在哪里?做过什么工作,也要逐个写清楚。

 

孙中山一看,他的火气就来了。

 

从孙中山看来,这是一种侮辱,也是一种为难。

 

首先,孙中山觉得这个三代履历,根本没必要,你李鸿章、李瀚章,聘用的是我,又不是我爸,也不是我哥。孙中山认为,这个手续,实在是非常的官僚主义,而且也带有侮辱性。

 

不但带有侮辱性,而且,孙中山也有实际困难:因为孙中山的哥哥孙眉,是檀香山的华侨,这个我们现在看起来也许不算什么,但是从当时大清看来,这其实是个事。

 

为什么呢?因为从大清看来,清代出洋的人,都是“不忠不孝”的人,是“海外弃民”,而你孙中山的哥哥,恰恰是一个“不忠不孝”的海外弃民。

 

实际上,两广总督府的这张祖宗三代履历表,其实就是一种当时的“政审”手续,两广总督要确保经他的手保送入京的人,都是身家清白的,谁也不想把一个有境外势力背景的人举荐到中央,对吧。

 

所以说呢,从当时两广总督府的角度出发,其实他们也有他们的道理。

 

只是说,这种事在接受西方教育长大的孙中山看来,是那么的不可理喻。

 

于是,孙中山当场作出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决定:

 

拂袖而去

 

当时孙中山把这张祖宗三代履历表,一甩了之,然后,掉头就走,离开了两广总督府。

 

他,放弃了这个机会。

 

次日,即9月24日,孙中山返回香港。

 

3个月之后,孙中山去了澳门,开设药店,行医济世。

 

孙中山先生,就这样,差一点当上了大清的五品公务员,又是因为一个小小的手续,放弃了这个机会。

 

然而,在随后的澳门、广州行医期间,孙中山并未放弃关心国事,也并未彻底丧失对大清体制的幻想。

 

孙中山后来冷静下来之后,觉得:虽然这个两广总督李瀚章的入京手续(祖宗三代履历)很荒唐,但是,他毕竟只是李鸿章的哥哥,他不是李鸿章本人。万一李鸿章本人很开明呢?

 

于是,在1894年,孙中山写了一封《上李鸿章书》,托关系送给李鸿章,在这份《上李鸿章书》里,孙中山最后一次争取,最后一次尝试,他言明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并在这封信的最后一段,清楚写明了自己希望入职李鸿章麾下的志愿。

 

写完《上李鸿章书》之后,孙中山开始找关系,找关系干什么呢?他想面见李鸿章,用自己的才学打动李鸿章,以求进入李鸿章幕下做事。

 

孙中山找关系的这个过程,比较曲折,许多枝节,不赘述。

 

简单地说,孙中山通过各种关系,找到了王韬,对,就是那个很有名的近代思想家王韬。


近代思想家王韬,苏州人

专门写信间接向李鸿章推荐孙中山

 

王韬刚好有个朋友给李鸿章做秘书,于是,王韬为孙中山写了推荐信,孙中山拿着这封推荐信,去了天津,见了王韬的朋友,王韬的朋友把孙中山的《上李鸿章书》,交给了李鸿章,并对李鸿章说,中堂,这个叫孙文的年轻人有才华,想见您。

 

你知道李鸿章怎么说的吗?李鸿章说:“打完仗再见这个人(指孙中山)。”

 

打什么仗呢?原来,当时大清和日本在朝鲜的局势,非常危急,李鸿章当时为备战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抽不出时间,也没有闲情见孙中山,有没有道理呢?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孙中山求见李鸿章的努力失败,他不理解,就觉得大清无可救药了,于是,孙中山对进入大清体制一事,死心了,不久之后,孙中山参与组建兴中会,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孙中山找了很多人帮他推荐,当时为孙中山写过推荐信的,除了王韬之外,还有郑观应、盛宙怀(盛宣怀的堂弟)等人,出于篇幅所限,不一一列举。

 

孙中山年轻时期尝试挤入大清体制,过程大概就是这样的。

这件事我们复盘一下,像孙中山这么能干的人,通过多种途径,都无法进入大清体制,这是否说明了当时大清录用人才的体制,存在某些问题?


可是反过来说,大清也许会反驳:当年想找关系进入大清体制的人,多如牛毛,而且大多是年轻人,即使你喝过洋墨水,可是你是否真的有用,谁也说不准,像你这种人,大清是否每个都要招录?不招录你,就说明我颟顸无能?这样说是否公道?恐怕也是个问题。

亲爱的老铁们,读到这里,您有什么看法呢?

 

参考资料:

黄宇和《三十岁前的孙中山》郑子瑜《孙中山先生老同学江英华医师访问记》康德黎《康德黎日记》孙中山《上李鸿章书》沈渭滨《1894年孙中山谒见李鸿章一事的新资料》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





尾声


各位粉丝朋友,今天为你写到这,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趣又有料,请帮我转发给更多的朋友,期待更多人因为读史而受益!


粉丝们,你有什么话要对老冯说的,就尽情留言吧,老冯会尽量回复!您的每一句留言,我都会认真看哦!




老冯的电子文集,每集约200页、每集含文约30篇,PDF格式,下面是书单:

《冯学荣谈经济常识》
《冯学荣说大千世界》一套五册
《冯学荣精品散文集》一套四册
《世界的真相其实很有趣》
《冯学荣杂文集》一套两册
《冯学荣谈历史》一套五册
《日本为什么侵华》
《不忍面对的真相》
《隐动力》
《冯学荣谈财富、三观与自由》
《亲历北洋:从共和到内战》
《中国历史的侧面Ⅱ》

部分图书封面

共24本电子文集原价近千元,粉丝优惠价仅需199元

方法一:扫下面这个码,加我微信,微信转账。收到付款后半小时内给您发书。(注意腾讯规则:新加的微信朋友之间转账,微信可能会弹出风险提示,请您忽略微信提示、直接操作即可,老冯我不可能卷你199元的款潜逃的,放心)


方法二:如果您对方法一不放心,也可以支付宝付款,凭截图加我微信,然后我发书给您,我的支付宝帐号是 fengxuerongdushi@163.com

近期精彩回顾:
缅甸为什么一直内战不断?
关于缅甸,五个惊人的真相
昂山素季的父亲为何帮助日军攻击中国远征军?
铁棒磨成针的逻辑漏洞

越南为什么对中国忘恩负义?

谭嗣同怂恿袁世凯杀慈禧太后是一件蠢事?
孙中山在台湾找花姑娘是真的吗?
汪精卫给我们留下什么历史教训?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