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自杀更可怕的,是对自杀这件事的误解——华西心理危机干预专家谈自杀
今天的话题有些沉重。
2018年高考刚结束不久,社会上便出现了这些新闻,让人倍感纠心:
而在我们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每天也会面临许多与自杀患者相关的临床工作。这些患者当中有孩子、有大人、有考试失利、有为情所困的、有不堪各种压力……
他们究竟怎么了?
现在的人真的比以前的人更脆弱?
孩子自杀是父母的“罪过”?
选择自杀的人都有“致命”的性格缺陷?
采取自杀者,是否还“有药可治”?
今天,我们心理卫生中心的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张骏医生就来讲一讲这方面的知识。
死都不怕,为什么还会怕活着?
这大概是正常人最不能理解自杀行为者的地方。
理解自杀的理论很多,弗洛伊德提出了“生本能与死本能”,中国专家提出了一个更浅显易懂的理论-----扭力理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委会的心理学家、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院社会心理学张杰教授团队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扭力是导致自杀和精神疾病发病的重要原因。
简单理解这个扭力,就像扭绳子或者拧毛巾的两头反方向用力的感觉,与一般说的压力不同。
压力通常指单向力,再多的力只要是来自同一个方向,产生的就是压力。而扭力的形成至少包含了两种相对立方向的力,两个方向的力短时间内将生存空间深度挤压,就可能导致自杀。
可以这样来理解自杀:
本性向往“活得好、活得有质量”与对“不明不白的死、冤死”的恐惧,通常会在生活中会被自然地融入每个人的内心。
一方面,“怕死”的动力让我们更努力、更珍惜生命。
可另外一方面,生活的残酷也难免会让部分人感觉到“活得累、活得苦、活得没质量、活得没有希望”。
这两股力量一直在人的内心互相竞力,如果后者力量的增强就会让人错误地产生与“死的冲动”紧密联系的“彻底解放与自由”想法。
这里以高考自杀者为例,来解读自杀的原因:
1、狭隘的“关心”
——“自杀魔咒”的土壤
大多数时候,关心是一种爱,是温暖的,是有力量的;但对考试成绩不理想,压力过大的考生来说,过多的关心可能就成了压力。
尤其是在6-8月这段时间内,父母、亲戚、朋友、邻居都会谈到高考的相关话题——
“考了多少分?”
“准备报哪个学校?”
“要不要复读一年再试试?”……
刚刚经历过高强度的高三生活,残酷分数线的激烈竞争,再加上被过度关心引起的愧疚,成为一部分高考挫败者的压力圈,即“自杀魔咒”的土壤与温床,让它开始在孩子头脑中滋长。
2、被否定
——对生存产生恐惧
“妈妈同事家的孩子XX,别人上了重本线的!”
“XX连补习班都没报,为什么你天天上补习班,还没有他考得好?”
……
在面对“挫败”(社会标准的、家庭标准的、个人标准的失败)或“无能”或“无前途”的孩子,如果再加上父母用言语行动建造出“无助”的环境,滋长的“自杀”想法就可能被开启,让他对生存产生恐惧。
3、自我否定
——自杀的导火索
“我比很多人都努力,为什么没有别人考得好?”
“为什么别人看上去都比我学得轻松,难道我真的比不上他们?”
人对未知世界天性好奇、爱探索、爱折腾、能够沉浸到自我认可的世界中,但挫败下的青春期孩子,很容易变得敏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经常达不到标准而自责和内疚,怀疑自己的世界。
而在面临高考失败这一足够触碰内心“自我否定”按钮的重要事件时,就成为了自杀高风险学生们的点火索之一,导致他们想毁灭内心世界,去死的欲望就可能被点燃。
误区1
现代社会压力大,自杀的人越来越多
心理
医生
中国的自杀率已经降低
“我们年轻那会儿,生活条件比现在差多了,可是很少听到有人自杀!”
很多人都会有一种感觉,好像近十年来,有关自杀的消息是越来越多了,并把这种现象归结于压力大,人越来越脆弱。
但其实,中国的自杀率是在持续下降的——
中国顶级自杀预防专家,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委会主任委员黄悦勤教授曾介绍过,
2000年中国以前自杀率较高,10万人中有超过20人自杀,由于国家持续重视,农药买卖监管控制严格,高楼窗户严格开关管理,对大众宣传、健康教育全面普及,以及自杀后的急救措施全面跟上,在2000年,10万人中6个人自杀,在国际上处于中等水平。
大家之所以觉得自杀的人比以前多了,主要是因为现在接收信息的渠道多了,手机、网络的普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兴起,了解到这类信息就相对比较多。
误区2
孩子自杀身亡,是父母的“罪过”
心理
医生
孩子自杀,不绝对是父母的错或“罪过”
孩子“不明不白”的离开世界,当事家长们几乎都会认为是自己的错,在很多新闻报道中,都会看到对孩子父母的教育方式进行讨论,甚至还有家长悔恨到也选择自杀……
但事实上,自杀的原因非常复杂,父母只是外围的因素,不应该让他们背负如此沉重的心理负担。
这张《自杀动力的原因分析》图表中,甚至都没有把父母影响的因素放进去,因为绝大多数父母在孩子出现自杀情况时,基本上都是无知和无辜的。就我们心理专家掌握的情况,的确存在某些新闻报道中说的父母逼死孩子的情况,但只是非常少的极端个例。
重要的事实是:父母的不恰当行为只是其对待孩子众多积极或中性行为中很少很少的一部分。
不得不承认,很多人看到了“自杀孩子”的父母存在很多很多不恰当的行为,特别是抑郁症患者本人的世界里几乎都是负面的记忆和行为,包括对父母(ps:当抑郁好转时,看世界就会截然不同),因为我们对父母大量的“习以为常”的日常关爱与付出会选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父母永远是爱孩子的,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陪伴,也是能够帮助孩子跳出“自杀魔咒”的最重要人。
我们要牢记,绝大多数父母都是普通人,很可能也是存在“明显”问题的人,但他们是最爱自己孩子的人,最能为孩子付出的人。
误区3
自杀的人都有着致命的性格缺陷
心理
医生
个性缺陷只是某些自杀行动或自杀身亡者的特征之一,而不是自杀的“元凶”
在上面自杀原因的分析中,并没有提到性格,但是在自杀事件发生后,一般人都会把自杀者性格上的缺陷作为自杀的“元凶”。
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性格缺陷只是某些自杀行动或自杀身亡者的特征之一,不能简单把自杀的行为归结到性格内向、性格暴躁等原因上。反过来讲,几乎每个人都有性格问题,几乎没有谁的性格经得起心理专家的剖析。
所以我们坚决反对这种说法:自杀行动者是生活的弱者,有致命的性格缺陷。
在我们看来,每一个自杀者,尽管无法勇敢地面对未来,却很可能在坚守、执着其内心中的真善美,选择“告别“,很可能只是在混乱的强大冲击力下进行地无奈的选择。即使有个性缺陷,也并不因此致命。
误区4
有自杀行为的人=严重精神病 治疗没多大用
心理
医生
有自杀行为的人≠严重精神病 及时干预很重要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把有自杀行为的人和精神病,尤其是严重的精神病患者画上了等号。
其实根据统计,有60%的自杀死亡者和40%的自杀未遂者罹患严重的精神障碍,对于这部分人来说,药物是很好的治疗手段。可是,也有相当大比例的人并未罹患严重的精神障碍,所以他们并非药物能治,但是肯定需要心理干预。
预防与干预自杀,必须清楚自杀行为的四个状态:
1
自杀意念(出现自杀的想法):
很模糊的想到了死,活着累,活着没有意义。
2
自杀计划:
对死有了更多思考,包括时间、地点或者采取的行动方式。
3
自杀未遂:
采取了可能结束生命的行动,但没有发生死亡。
4
自杀死亡
根据统计和分析,自杀未遂的人数是自杀死亡的10-20倍,自杀计划者的人数是自杀未遂者的10倍左右,而有自杀意念者又是自杀计划的10倍左右。
所以出现自杀行为的人当中,前面第一二种状态的人群,有较高的比例还不是精神病患者,他们的自杀风险不容易识别,需要特别细心的观察与倾听,预防才能尽早切入。
对于第三种状态,自杀未遂者应该成为临床与心理工作关注的重点,不要轻易地放过了心理干预的机会。
误区5
遇到自杀的人,劝一劝就好了
心理
医生
劝一劝不够,至少劝“三”劝
很多人应该都有帮助家人、朋友、同事摆脱负面情绪的经验,但事实上,劝说是讲究方式方法的:
华西心理专家说:
首先要感谢大家都参与到对自杀者进行“劝说”(专业人士认为,听可能比说更重要)的行动当中;
其次不要“劝”一次就结束了,最好能够劝导到心理卫生服务系统中去。毕竟心理工作者的“劝说方法”要专业些,比如学校的心理老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精神疾病专业机构等;
再其次,即使自杀高风险者已经接受了专业治疗,仍然需要大家不停止关心,需要持续给予支持。终极有效的“劝”,是将其“劝”到正轨。
世界公益宣传画:
珍爱生命,拯救边缘的自己
建议大家,不是“劝一劝”,而是“劝三劝”。发生前“劝”,发生中要专业地“劝”,发生后还要“劝”。
“劝”,代表了爱,代表了对生命的尊重。
误区6
看了心理医生吃了药,肯定就不会自杀了
心理
医生
再王牌的精神机构和心理专家,都有“自杀干预失败”的案例,但不管怎样都应该积极参与治疗,永不放弃
专业的心理咨询或药物治疗,确实帮助了不少高考自杀风险者度过了危险,但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也不能因此而放弃治疗。
有少部分自杀行动者,可以算得上“超级自杀行动者”,
比如,我们华西心理卫生中心接受过不少高风险的自杀患者,他们在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病程中,有多次割腕、跳楼、溺水、大量服药或服毒等相关经历。他们想死的行动如此强烈,药物及电疗后仍然存在自杀风险。
一方面,虽然患者多次自杀或自伤,可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事件放到时间的长河去看,并不能掩盖生命力的旺盛。就算患者在某个时间段频繁伤害自己,可治疗好之后,仍然可能平静生存多年,甚至终身。我们需要对自杀干预保持信心。
另一方面,自杀防控,环环相扣。特别是超级自杀行动者,过去的创伤记忆扎入内心,或其家庭或社会关系的矛盾一触即发,或自我价值艰难支撑……对高自杀风险患者的帮助,就是需要坚持希望,永不放弃,耐心治疗与陪伴。坚持各种努力到位,自杀者对生存恐惧的自我超越就会发生。
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PICU病房医疗护理团队,是“超级自杀行动者”最危急时刻的救治团队。
团队成员
张骏
副主任医师
PICU医疗组长
彭祖贵
副教授
PICU医疗组长
孟宪东
科护士长
PICU护士长
余建英
PICU护士长
心理治疗师
寇晓敏
PICU主管护师
心理治疗师
李张燕
PICU主管护师
心理治疗师
门诊表
医生
门诊时间
张骏
每周三下午(专科门诊)
周四下午(心理咨询)
彭祖贵
每周一上午,周三下午(专科门诊)
余建英
每周三下午(心理咨询)
文章的最后,
想抱抱每一个充满斗志承受住各种压力的人,希望你们都能处理好压力和情绪,不快乐或沮丧到极点的时候,请一定要告诉身边的亲人朋友;
想抱抱每一个曾经有过自杀倾向甚至付诸行动的人,你们不是不努力,你们不是比别人脆弱,你们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和世界、和自己和解的方式;
想抱抱每一个因为亲人有自杀倾向而彻夜难眠、惊慌失措的人,希望你们有足够的耐心和坚强,陪伴他们一起度过黑夜和难关;
想抱抱每一个因为亲人的不辞而别而一夜白头、疚痛终生的人,虽然这一次和他们的离别隔得久了一点,但终有一天还会再见面……
还好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祝大家晚安,一夜好梦。
(本文作者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张骏医生,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