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西老年学科专家说,只要注意好这几点,老年人打麻将真的好处多!

老年医学中心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2023-11-30

 有没有觉得,一想到自己再过几年--十几年--二十年要退休了就好惶恐。


“咋办,那些象棋围棋看到好难哦,我只下得来五子棋…”

“是啊,还有坝坝舞,我这种节奏感不强、四肢不发达的人,他们要嫌弃我…”

“我也没xio过二胡、也没xio过笛子、连口琴都吹不来,咋个和大家伙起耍?”

“不怕不怕,还好有麻将……”



是的,还好有麻将,百无聊赖无事可做万事不顺人生低迷的时候,还好有麻将

 “不是有专家说老年人不要打麻将打多了得嘛,对心脑血管、运动系统、消化系统那些都有伤害。”

“就是,说有些老年人一坐就是一天,还有胡牌太激动中风倒下的!”

“不存在,我就鼓励老母亲老父亲去打麻将,算牌算翻好锻炼脑壳嘛!”

“我老汉儿随时都在手机上打麻将,没得啥输赢,应该是算get了健康老年生活方式!”

……🀀🀁🀂🀃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任董碧蓉教授、华西临床医学院2021级老年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贾淑利想客观地告诉大家,打麻将的确是一项非常适合老年人的手脑并用的社交活动。但是,如果不注意“度”,打麻将对老年人身体的影响的确也是相当的大!来,下面详细摆!



 【懒得看文字的朋友,可点击小视频了解】




1

警惕独居老人的抑郁风险


说起抑郁,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学习压力大的青少年、工作生活压力大的中青年,但你们可能想不到,抑郁的老年人也不少吧!

由于近年来独居老人的数量增多,生活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老年人发生抑郁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2017 年《中国公共卫生》杂志发表过一项关于“中国中老年人抑郁症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中老年人抑郁的发生率平均为 31.2%。虽然目前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中老年人可参与的社会活动越来越多,但他们发生抑郁的概率仍约为25%,只有保持一周一次以上的活动频率,抑郁才会减少。 

比如以前大家都是住的平房、院坝,街坊邻居都是老熟人,打开门就能摆哈龙门阵,但现在在城市里多数都住的是楼房、电梯公寓,可能住了三四年都还没跟隔壁的人说过话,如果是独居老人的话,长期没有社交参与就可能导致抑郁。

 


2

打麻将能促进社交,还能让人快乐


打麻将这项活动,恰恰就能促进社交。你想,打麻将一般都是四人一桌,大家在摸牌、打牌的过程中,再咋个都要摆龙门阵,麻将的社交属性就发挥作用了;再说了,麻将是个年轻人、老年人都喜欢的活动,也很适合家庭聚会时娱乐,大家边打麻将也能边聊家常。

除了增加社交之外,打麻将能让人“快乐”甚至“忘忧”,也能降低中老年人抑郁的风险。 


问:“打麻将肯定还是只有赢了的开心噻,输了的怕是快乐不起来哦!”


答:这你们就错了,虽然赢了会很开心,但本就把麻将当做娱乐的人,即使是输了(钱不多的情况下哈!),也会有一种快乐和愉悦,促进心理的健康。

这不是我们在乱说,在《社会科学与医学》杂志中曾发表过佐治亚大学的一项研究——通过观察近 11000 名 45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发现:频繁参加多种社交活动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更好,其中,喜欢玩麻将的城市居民患抑郁症的概率明显较低。


看哇,每一次的输赢之间居然蕴藏了那么丰富的心理学知识,麻将还真资格不简单!

 



3

测试一下,老人是否有抑郁倾向


通过下面这个简单的量表,可以初步评估一下家中老人/自己,是否有抑郁的倾向,如果得分小于5分则正常;超过5分就表示有抑郁的苗头,要引起重视;如果≥10分那需要赶紧到医院就诊,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打麻将可以预防老年痴呆!”很多要打牌的人应该都听过这种说法吧,但华西专家要说,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但不是全对。这是因为,老年痴呆这种疾病分为很多类型,病因复杂且还在持续探索研究ing,很难说打麻将一定能起到预防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打麻将这种手脑并用的活动,可以改善人的认知能力。

你想嘛,打麻将时又要算牌、又要摸牌、还要算翻、算钱,可以说是把运算能力和动手能力配合运用到极致了!这不是我们在乱说,医学界正儿八经做过不少关于麻将的研究,尤其在打麻将与认知能力改善的方向上,是下了功夫的。


香港仁济医院与岭南大学一起做过一项研究——将 100 名老年痴呆症患者分成两组,第一组人每星期打 4 次麻将,每次打 4 圈;而另外一组每星期打 2 次麻将。在5个月后,较多次打麻将的那组患者,无论是思考力、记忆力,还是反应速度,都远胜过一周只打 2 次麻将的那组人。

再有,2014年在《美国老年精神病学期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把打麻将和打太极拳这两种活动做了对比,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两种活动对轻度痴呆老年的认知水平都有改善作用,但是,打麻将效果更好!

另外,在临床实践中,会给有轻中度认知障碍的人群安排打麻将,因为有认知障碍的人很难专注做一件事,甚至躁动、不安,而打麻将时他们会相对专注和安静。



问:“既然打麻将的好处那么多,那我在手机上打麻将游戏是不是一回事呢?”


答:手机上打麻将游戏没有实战操练打麻将好处那么多。

首先,手机上打麻将时,多半是跟陌生网友打,过程中几乎是没有交流的;即使是跟熟人组了个局,过程中也很少用语音对话交流,其社交属性远远比不上现实中打麻将,也就达不到与人交流的目的。

其次,打过手机麻将的人都晓得,现在这些游戏软件做得越来越智能,根本不用动脑壳,系统会自动提醒你“碰”“胡”,还会给你提示哪张牌已经打了多少张,哪个叫下得宽,甚至麻将小白都能直接操作,所以也达不到锻炼记忆力、运算力、逻辑思维等能力的效果。

再有了,一直盯到手机屏幕,眼睛也会受不了。所以想要充分发挥打麻将的好处,大家还是要坐在桌子上ha,效果最好!



讲了这么多打麻将的好处,但不得不承认,打麻将的确也有很多的“缺点”,抛开赌博这些违法情况,仅从健康的角度来说,风险也不少——


风险1

久坐引起腰椎劳损


一打麻将起码就是4个小时起,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下,很多人还觉得这几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但当你一下子站起来的时候,腰、背的不舒服感立马就来了,其实这就是因为坐久了。

虽然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不同,对应的每个人能承受的最长坐姿时间也不相同,但通常来说,当一种状态或姿势持续超过一个小时,就算是久了!哪怕你坐得再周正,腰上还垫了一个靠枕,也需要隔一段时间换个姿势,以此来缓解肌肉的压力,否则会增加腰椎的负荷。

更不消说还有的人打麻将的时候喜欢跷二郎腿、盘腿,时间一长,腰椎缺乏足够的支撑,还会造成腰部肌肉的紧张和痉挛,腰椎间盘所承受的负荷远超正常坐姿,也容易导致腰部肌肉劳损、诱发腰椎间盘突出。 


风险2

喝水少和憋尿引发尿路感染


打麻将的朋友们团队作战的意识是很强的,约好的牌局牌搭子不轻易散,坐上桌不轻易离开,就连上个厕所让另外三个人等了一哈,都会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所以,麻将桌上的人喝水少、憋尿也是常态。

久坐、喝水少、憋尿被称为健康三大杀手,打麻将可能就全都占齐了。就拿泌尿系统说,久坐会导致局部温度逐渐升高,憋尿会导致膀胱上皮的保护功能受到损伤,喝水少尿就少,导致细菌排不出去更容易繁殖,结果就是增加尿路感染的几率,还可能导致上尿路损伤,甚至影响肾功能。 


风险3

情绪激动引发中风、面瘫


毕竟涉及到钱的输赢,打麻将也是一种“刺激”的游戏,每年总有人在麻将桌上倒下,多半都是跟情绪的激烈变化有关。

在进行类似“打麻将”这种会让人神经兴奋的活动时,大脑皮质会处在兴奋状态;但时间一旦过长,就像橡皮筋长期绷起一样,容易断。尤其对于本身就有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的人来说,打麻将激发的情绪大起大落,可能会诱发中风、面瘫等疾病。 



1. 控制打麻将的时长。一场麻将打3-4小时就够了,对于老年人建议一天最多打一场麻将,更不要熬通宵打麻将。

2. 打麻将时注意活动。打麻将的时候最好30-40分钟(差不多两圈),就起来走动一下。比如血战到底,你只要赢了就赶紧起来晃一哈,不要怕人家觉得你赢了有点占翎子。

3. 多喝水不憋尿。打麻将时要注意多喝水,该上厕所就上厕所。比如手气撇的时候更要记到屙霉尿!

4. 保持心态的平和。要记到打麻将只是娱乐活动,输赢有时候看运气,尽量避免过度情绪的起伏。比如说打好大的时候,mei一哈自己那点退休工资。

5. 实在不喜欢麻将的老年朋友,跳坝坝舞、下棋、参加合唱团等都是很好的活动形式,积极参与团体活动,保持社交参与就是好的生活方式。

 





 

真的,虽然没退休,

都晓得打麻将的好处只有那么多了,

再不会胡思乱想、狂犯花痴、无事生非、疯狂购物、偷吃零食,

以及,和老公吵架,和娃儿怄气。

 

 

 


参考文献 

1. Zhang H, Peng Y, Li C, Lan H, Xing G, Chen Z, et al. Playing Mahjong for 12 Weeks Improved Executive Function in Elderly People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 Study of Implications for TBI-Induced Cognitive Deficits. Front Neurol. 2020;11:178.

2. Wang R, Chen Z, Zhou Y, Shen L, Zhang Z, Wu X. Melancholy or mahjong? Diversity, frequency, type, and rural-urban divide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depression in middle- and old-aged Chinese: A fixed-effects analysis. Soc Sci Med. 2019;238:112518.

3. Lim PP, Ng LL, Chiam PC, Ong PS, Ngui FT, Sahadevan S. Validation and comparison of three brief depression scales in an elderly Chinese population. Int J Geriatr Psychiatry. 2000;15(9):824-30.

4. Cheng ST, Chan AC, Yu EC.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effect of mahjong on the cognitive functioning of persons with dementia. Int J Geriatr Psychiatry. 2006;21(7):611-7.

5. Cheng ST, Chow PK, Song YQ, Yu EC, Chan AC, Lee TM, et al. Mental and physical activities delay cognitive decline in older persons with dementia. Am J Geriatr Psychiatry. 2014;22(1):63-74.

6. 李甲森, 马文军. 中国中老年人抑郁症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公共卫生. 2017;33(2):177-81.



本文作者


推荐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