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我校师生在各领域高水平国际期刊发表研究成果
近期
我校师生研究成果多点开花
在各领域高水平国际期刊发表
一起来看看吧
我校师生在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
《Nano Research》上
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我校光电学院徐时清教授团队与机电学院王斌锐教授课题组合作,在基于纳米光电材料的软体机器人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成果以“Light-driven soft actuator based on graphene and WSe2 nanosheets composite for multimodal motion and remote manipulation”为题发表在由清华大学创办的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Nano Research》(SCI一区)上。第一作者为光电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苏泽文,指导教师为白功勋研究员。
软体致动器凭借其灵活性和环境适应性在软体机器人、人造肌肉、可穿戴设备等领域中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光驱动能够打破空间限制实现远程非接触操控,因此设计能够适应多种环境的软体致动器对于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团队成功开发了基于纳米片异质结的近红外激光驱动软体致动器,展示了能适应不同环境、具有多种运动模式的软体机器人,以及能够实现抓取和长距离运送的柔性抓手。
该研究通过制备二硒化钨与石墨烯的纳米片异质结,避免了石墨烯在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团聚效应,提高了近红外范围的光吸收率与近红外激光驱动下的局域温度。团队提出了结合高能分散法、旋涂法与激光切割实现具备环境适应性的软体机器人大规模设计制造策略,对软体致动器的形变和远程操控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实验与多物理场仿真对软体致动器的形变能力进行了表征验证。实现了近红外激光照射下软体机器人在水面上灵活高速运动。受自然界中尺蠖的运动姿态启发,团队设计出双模运动的仿生软体机器人并分析其运动过程的受力变化。作为实际应用,柔性抓手能够在近红外脉冲激光作用下抓握超过自重四倍的物体,将柔性抓手装载到导轨上能够实现抓取、提升和快速大范围运送物体,克服空间型致动器运动速度慢、设计复杂、需要持续刺激的缺陷。
该研究结果拓展了用于软体致动器的光热材料的选择范围,弥合了形状设计与可编程运动模式之间的差距,通过智能机器人设计和光纤的结合,在光热治疗和复杂环境检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在工业、医疗和传感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此项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2175225)、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LZ21E020004)和浙江省万人计划基金(ZJWR0308004)的支持。
我校师生在人工智能领域权威期刊《Knowledge based systems》
发表最新成果
近日,我校机电工程学院何雨辰副教授团队题为“Virtual sensing techniques for nonlinear dynamic processes using weighted probability dynamic dual-latent variable model and its industrial applications”(基于质量相关加权概率动态隐变量结构的非线性动态工业过程软测量方法及其实例应用)的研究论文在人工智能顶级期刊《Knowledge-Based Systems》在线发表。通讯作者为何雨辰副教授,第一作者为本校研究生应泽。
传统的硬件传感器存在成本高、延迟明显、信息冗余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工业过程中的控制决策。与此同时,随着现代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和工业物联网(IoT)的普及,大量有价值的工业数据被采集、传输、存储。数据驱动的软传感器为这些硬件传感器提供了可靠、经济的替代方案。与传统的结合先验知识的机理建模相比,数据驱动的软传感器具有多方面显著优势。然而,在实际工业过程中,数据通常包含自相关性、非平稳等复杂特性。另一方面,传统的单一隐变量回归模型不能较好的解释输入和输出数据之间的数学关系。
针对上述几个问题,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质量相关概率动态隐变量结构的软测量方法,并结合加权方法将其应用于实际非线性过程。首先,引入了概率动态隐变量结构(PDLS)来描述质量相关信息,并利用一阶马尔可夫过程对质量特征信息的动态关系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建立加权模型(WPDLS),增强算法在非平稳过程中的软测量精度,系统深入地探讨了多种软测量模型在质量变量预测上的性能表现,对进一步扩展WPDLS在软测量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近年来,何雨辰副教授团队依托浙江省智能制造质量大数据溯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平台,开展高效的复杂工业过程监控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多项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lectronic Engineering等国际知名期刊上。
相关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903352)、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Q19F03000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0M671721)、浙江省教育厅项目(Y202044960)、浙江省浙江省高校基础研究基金(2021YW18, 2021YW80)的大力支持资助。
我校教师在卓越计划高起点新刊
《eLight》发表综述文章
近日,我校光电学院徐时清教授团队在卓越计划高起点新刊《eLight》上发表了题为“Next Generation Lanthanide Doped Nanoscintillators and Photon Converters”的综述文章。光电学院雷磊副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中国计量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eLight》 是国际顶尖光学期刊《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 》(IF=20.257)的姐妹刊,由Light原班编辑团队打造,仅发表光学交叉领域最顶尖、最具影响力的研究工作。
1895 年,伦琴首次发现了 X 射线,为了探测这种不可见的高能射线,世界上第一种闪烁材料 CaWO₄ 于 1896 问世。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多种商用闪烁体,如 CsI:Tl、CWO、 BGO、CsI:Na 等晶体,成功应用于医疗成像、行李安检、高能物理、工业无损检测以及天文观测等重要科技领域。
尽管如此,无机块状闪烁体仍然存在诸多难以突破的技术瓶颈,比如苛刻的制备工艺、不易加工以及闪烁光谱调控难等。相比而言,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晶具有诸多优势,比如简易的湿化学制备方法、易制备柔性闪烁屏、宽闪烁光谱调控范围,超长余辉发光以及基于核壳结构的激发动力学调控等,有望成为下一代新型闪烁材料。
为了更好地促进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晶闪烁体的发展,本文介绍了闪烁体的发展历程与性能指标,进一步针对氟化物纳米晶闪烁体,多角度描述了其优点,阐明了稀土离子的闪烁发光与余辉发光机制,系统归纳了相关研究进展,提出了当前的挑战与潜在可行的研究方向,比如通过剪裁纳米晶微结构提高光产额,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实现余辉强度的调控,以及实现具有超短衰减寿命的高效闪烁发光等。
相关工作得到了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LZ21A04000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172164)的支持。
❖
今天(9月30日)
烈士纪念日
缅怀先烈,致敬英雄
烈士的功勋彪炳史册
英雄的精神永垂不朽
往期推荐
点击图文,查看更多
本期制作
来源 | 光电学院 机电学院 央视新闻
排版 | 创意中心 颜芷仪
责编 | 王伊米
责审 | 王哈颖
终审 | 陈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