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顾 | 中国航天科工商业航天产业发展之路





10月19日,第六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武汉如约而至。从2015年首届论坛路径探索、第二届生态构建、第三届国际拓展、第四届成果纵览、第五届共建生态,到今年第六届云享航天,论坛努力构建国际化的商业航天产业融合与合作的高端专业平台,它既是系统研讨商业航天产业创新发展的交流平台,更是全面展示商业航天产业最新成果、推进产业合作发展的重要窗口,为推动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


这其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作为论坛的主要发起者和主办单位之一,一直是商业航天发展的积极推动者和践行者。“十三五”以来,中国航天科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航天强国”为使命,以“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为抓手,以“信息化、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为导向,聚焦航天重大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建设发展急需,持续加强航天领域前沿技术研究,着力加快实体产业、科技创新、社会资本、领军人才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创新实施了“五云一车”系列商业航天工程,力求推动涵盖空、临、天、地一体化的信息支撑体系的构建,不断刷新着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的新高度。


透过六届论坛呈现出的突破和跨越,可以见证中国航天科工商业航天产业的萌芽、成长和壮大。



路径探索航天科工商业航天应势而起


2015年10月,首届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以“科学创新、转型思变,探寻我国商业航天发展路线”为主题,与会嘉宾围绕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建议、新型商业模式、跨界融合发展和资本投资运作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大会报告,深入探讨我国商业航天发展模式与相关政策,促进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推动企业间开展更加广泛的项目合作和技术交流。 


图为2015年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现场


“商业航天产业蕴含巨大的商业价值,当前我国航天技术已经到了实现广泛商业化应用的关键阶段;国家相关扶持政策已经出台,我国发展商业航天大气候已基本形成。”航天科工在首届论坛上指出了我国发展商业航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引发了广泛共鸣,点燃各方参与商业航天的热情。


航天科工的观点源于对商业航天发展态势的深刻判断。近年来,我国已有数千项航天技术成果应用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航天科工以发展商业航天为顺应发展趋势的战略选择,牢牢把握“成功是硬道理、发展是硬道理”的总原则和“社会化总体院、总体部和总装厂”的产业功能定位,在运载器和商业卫星制造、卫星发射与运营服务、空间信息网络、空间信息应用等领域先行开拓、积极实践。


2013年和2014年,航天科工分别发射了快舟一号和快舟二号两颗对地观测试验卫星,使用了新一代快速、机动、廉价、可靠的小型运载火箭与发射系统,开创了我国用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的先河,这是航天科工在商业航天产业领域的初步尝试。


自2015年,航天科工与湖北省、武汉市开始共同筹建我国首个国家级商业航天产业基地——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旨在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三方的积极性,形成“有规模、上水平,有活力、重创新,有影响、出效益”的商业航天产业重地,推动各类商业航天产业要素资源集聚、相互开放共享,各种商业航天产业能力汇聚、分享、协同,提高科研资源配置效率和商业航天产能的运用效率,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促进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创新驱动发展。


也正是这次高峰论坛的“首秀”,不仅让业界同行对航天科工开拓商业航天产业有了初步认识,所传递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航天发展路径也让人印象深刻。


生态构建为航天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2016年时值“十三五”开局之年与航天事业60周年,航天科工在2016年9月第二届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率先发布商业航天领域发展蓝图,重点实施飞云、快云、行云、虹云、腾云等五大商业航天工程,并依托多类运载系统、平台系统、地面装备、空间信息应用产品,在“空、临、天、地”多层次着力构建全域信息网络。


图为2016年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现场


一项项举措扎实落地、一个个项目频频推出。短短一年内,社会各界在高峰论坛上看到了航天科工推进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可喜进展。


2016年2月,中国首家按商业模式开展研发和应用的专业化火箭公司——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在武汉注册成立,把快舟运载火箭与发射系统提升到商业级水平,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灵活、方便、快速、经济的卫星发射服务。


2016年8月5日,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基地以发展商业航天为主导,以新一代航天发射及应用为核心,旨在打造航天运载火箭及发射服务、卫星平台及载荷、空间信息应用服务、航天地面设备及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


在第二届高峰论坛上发布五大商业航天重大工程的同时,航天科工还牵头设立“航天湖北长江产业投资基金”,投资商业航天公司;依托航天云网平台设立“商业航天专区”,公开向全社会和全世界募集合作伙伴及项目配套商、供应商,分批对外发布项目合作与配套协作指南,为各类大中小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参与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机会和平台。正是这些有目共睹的务实举措,让社会各界深切感到航天科工以实际行动将开放与共享的红利更多释放,大力推进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能力协同、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商业航天产业发展。


国际拓展汇聚“国际朋友圈”的创新资源


经过两年的积淀,第三届高峰论坛向世界发出了邀约,走出了“国际范儿”。论坛以“汇聚全球资源、共促商业航天”为主题,来自中国、俄罗斯、美国、法国、英国、德国、荷兰、新加坡、伊朗、南非、喀麦隆等20余个国家、共计200余家单位的近400余位领导和专家齐聚一堂,共商商业航天全球化项目合作和技术交流的发展态势,携手促进全球商业航天产业发展。


在这届论坛上,航天科工再次带去了令人欣慰的阶段性成果:2017年初,快舟一号火箭成功完成一箭三星发射,从签订合同到发射仅历时8个月,顺利完成“商业航天第一单”;同年3月,开拓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鲲一号”,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航天科工已具备独立自主研制各类典型空间飞行器及平台的能力。


图为2017年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现场


在不断增强商业航天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航天科工积极携手国际同行共同把“朋友圈”越建越大,共谋发展、共创未来。航天科工在论坛中表示,作为航天技术的探索者和商业航天事业的开拓者,我们共同的追求与奋斗目标是: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在太空乃至深空中为人类拓展新的生存与生活空间,不断拓展人类文明发展的边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走商业航天的发展道路,航天科工愿与全国乃至全球商业航天产业界同仁一道,共商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大计,为促进全球商业航天产业发展作出贡献。


也在这届论坛上,中国航天科工发布了推进“五云一车”商业航天工程新格局,探索太空经济新领域,加大商业航天的国际、国内合作力度的三大重点举措,热情表达了航天科工期望携手各方融入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大潮,把商业航天向纵深推进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2017年10月,“建设航天强国”目标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凸显出中国航天事业的战略地位。发展商业航天无疑是建设航天强国重要支撑力量,航天科工全力以赴,努力在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历史进程中发挥“推动航天产业商业化发展”的主力军作用。


成果纵览展示国内外商业航天领域的发展硕果


5000平方米产业主题成果展、近80家单位参展,会场内来宾融通智慧,会场外分享发展硕果。2018年9月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不仅让来宾享有科技大餐,更奉上了一场成果盛宴。


图为2018年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现场


论坛首次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设立5000平方米产业主题成果展,展出内容涵盖商业运载火箭、卫星研制、空间信息应用、航天科普及投融资领域,是近年来首次在国内举办的商业航天产业主题成果展,全面汇聚国内外商业航天领域的发展硕果,为产业集聚、贸促融合、交流共享提供了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


为帮助来宾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航天科工以企业整体形象精彩亮相,携“五云一车”商业航天工程、微小卫星平台、载荷产品、空间信息应用、空间运输系统、无人机产业、飞艇产业等项目产品参展,系统展示航天科工在商业航天领域的发展蓝图、优势项目和系统解决方案,呈现出的商业航天领域前沿技术、创新理念、全新模式以及多元服务获得了在场嘉宾的高度认可与充分赞赏。


通过生动视频、图文并茂、实物模型的展示,集中呈现航天科工在商业运载发射服务、商业应用卫星研制、空间信息应用等领域取得的进步。


其中尤为瞩目的是,快舟火箭成为我国商业发射的新名片。快舟火箭具有“移动测试对接、移动车载发射、移动测运控”的特点,具备低保障快速发射能力,兼顾高可靠性与低成本,使用、发射安全性高,能够适应多样化发射任务。2018年9月,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再次执行商业发射任务,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微厘空间一号试验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创造了国内固体火箭入轨精度新纪录。


共建生态以协同创新推进商业航天产业化发展


2019年时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五届高峰论坛将精彩继续上演,20余个国家近60位外宾参会,60余位中外嘉宾精彩发言,1+4主分论坛、2场基地推介、1场平台发布轮番登场,含5家国外展商、共33家企业参展的商业航天主题伴随展集中亮相。


图为2019年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现场


这一年来,中国航天科工用亮眼“成绩单”回答了社会各界对商业航天发展的热切期待和高度关注。


2019年8月至12月,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年内先后完成五次商业发射任务,将12颗卫星送入轨道,并成功实现6小时内同一发射场两连发,刷新“最快”纪录。


同时,航天科工与湖北省共同打造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正在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推进建设覆盖卫星、运载、地面和应用等全产业链的、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的产业园区。


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快速发展局面,一大批有潜力、有活力的商业航天企业破浪前行,一系列有创意、有市场的商业航天产品应运而生,商业航天产业生态正在加速形成。


云享航天探索领航商业航天创新发展新篇章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十四五”规划的布局之年,商业航天“十四五”时期和未来发展吸引着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第六届商业航天高峰论坛首次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200余位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和来自9个国家的外宾,共同交流研讨世界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成果及未来发展构想。


图为2020年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现场


在本届论坛上,航天科工系统总结航天科工商业航天产业“十三五”发展成果,全面介绍“五云一车”商业航天工程、快舟系列固体运载火箭、空间信息应用产业、商业航天产业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动态。


2020年5月,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将“行云二号”01星和02星两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五云一车”系列商业航天工程取得又一重大进展,作为航天科工天基物联网星座的首发星——“行云二号”正式展开在轨技术验证和应用测试。“行云工程”作为我国首个宣布自主投资建设的天基物联网星座,计划分α、β、γ三个阶段,在2023年前后建成由百余颗低轨通信卫星组成的天基物联网星座,彻底解决目前地面物联网业务因蜂窝通信网络覆盖率严重不足(陆地覆盖率约为20%,海洋覆盖率不到5%)而导致“通信盲区”难题,帮助客户实现真正的全球万物互联。


本届论坛上,航天科工展望了“十四五”及未来发展的目标和路径,重磅发布运载火箭产业、卫星及应用产业、空天飞行及动力产业等方面的方向路径和规划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建设航天强国”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4月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中强调,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伟大的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航天科工党组书记、董事长袁洁在论坛致辞中指出,航天科工将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航天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与致力于发展商业航天产业的国内外同行们携手同行、加强合作,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将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推向新高度。


铁粉必看:







来源  ✎  中国航天科工

  ✎  科轩

编辑  ✎  彤彤

校对  ✎  于小

监制  ✎  郑贵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