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功对接!中国航天科工“准、稳、康”护航神舟十三航天员太空之旅

10月16日0时23分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托举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升空

照亮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

收官之战正式打响


飞船内

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敬礼,启程,状态良好

随后,飞船被火箭送入预定轨道

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 发射瞬间


▲10月15日晚,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广场举行。


10月16日6时56分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

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

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

与此前已对接的

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

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

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

3名航天员随后将进入天和核心舱



▲ 径向交会对接示意图


中国航天科工
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的
副总指挥单位
承担了多台单机产品
大量工业基础件
电子元器件产品等
研制生产任务
为神舟十三号航天员
打造“准 稳 康”
的太空之旅



“准”铸造精准对接的“太空之眼”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5所研制的微波雷达作为关键测量敏感器在交会对接过程中输出高精度测距、测速及测角信息,为空间站建设中的交会对接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此次交会对接任务中,是径向对接的“首秀”——神舟十三号飞船由后向绕飞至天和核心舱的下方,在垂直方向上与天和核心舱对接。相比与其它对接口,径向对接的复杂场景对微波雷达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进一步验证了微波雷达的成熟度和稳定性。
中国航天科工研制的微波雷达在技术上已实现平台化、系列化发展,完全适应后续空间站建设交会对接常态化、快速化发展的趋势。自2011年首次参与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10余年间,已相继导引天舟二号、神舟十二号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微波雷达以全胜的优异表现,为空间站的建设及运营提供了强力技术支撑。


“稳”确保稳定飞行的“最佳搭档”
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3所高精度加速度计组合(简称高加组合)依旧给人“稳稳的信服”
执行任务时,组合内的核心部件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和IF转换电路密切协作,精准测量微重力环境下的加速度,从而帮助飞船精准把握速度、位置等信息。既然两个核心部件分别执行不同任务,为什么必须“组合”在一起?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加速度计的测量精度与工作环境温度变化紧密相关,极易受环境温度影响,与IF电路组合后,技术人员可巧妙利用组合的“包装”,将其工作温度平稳地控制适当的点上。二是利用系统思维,可通过细致调整,找到二者结合最优的匹配参数,让身处其中的各个器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达到“1+1>2”的效果。
从神舟十二号飞船任务开始,设计人员根据任务需要对IF转换电路进行了功能升级,由单纯输出脉冲升级为能够统计脉冲数,为提升系统的工作效率提供了方便。在此过程中,技术人员充分发挥系统优势,不断优化产品设计,统筹把握整体性能,平稳可靠地实现了既定目标。

“康”为航天员打造舒适太空之家
在太空,航天员能吃到可口的中国味道、能享受太空按摩、能实时健康监测……本次任务期间,“太空厨房”、“太空医院”给航天员提供全方位关怀,为航天员打造惬意的太空生活
此次随神舟十三号出征的食品加热装置、气体流量调节阀、液路截止阀、生理信号测试盒、心电记录装置等5种产品,主要用于神舟飞船环控生保分系统和医监医保设备分系统,它们是“太空厨房”、“太空空调”、“太空医院”的一部分,为航天员营造了舒适的太空之家。这五种产品多次参加神舟飞行验证和使用,技术状态成熟。
“太空厨房”中的食品加热装置,内有3层加热空间,轻轻按下电源开关,航天员只需耐心等待少许时间,便可在太空中享受到热乎乎的饭菜。
航天员出征时佩戴在大腿外侧的生理信号测试盒、心电记录装置是“太空医院”产品,由航天员随身携带,只有烟盒大小,可实时监测航天员飞行过程中的心电、呼吸、体温3项生理指标,并下传至地面指挥中心,由地面医护人员进行诊断。


本次任务中,发射场、运载火箭、神舟飞船、着陆场等多个系统都含有航天科工的核心技术和产品:




航天系统公司所属航天测控研制的兼容性好、精度高、速度快、可靠性等级高的系列测控设备,能为运载火箭进行全方位自动化检测与控制,提供全方位的“体检”服务。



航天晨光研制的金属软管,继续在复杂载荷和宽温域极端环境下,将发动机燃料顺畅送入燃烧室内,为火箭提供充足动力。




二院23所微电公司研制的声表滤波器和扼流圈继续为飞船关键部位提供通信保障服务。



二院203所研制的一系列优质晶体元器件产品为飞行任务全程提供稳定的时间频率基准,确保航天飞行任务能够“看得见”、“听得清”。




二院706所研制的信息系统承担了飞船的待发段、上升段、运行段应急搜救指挥保障任务,助力成功发射。



航天江南群建精密研制的齿轮传动产品为飞行器对接机构提供可靠地传动保障,产品曾在“神八”至“神十二”中表现优异。




航天江南航天电器研制的运载火箭上的配电器产品,承担电源传输、指令信息传递等任务,堪称火箭的“血脉”通道;在宇航领域享有盛誉的梅岭锌银电池为运载火箭、载人飞船等提供持续电力。



三院111厂研制的连接分离机构产品是轨道舱和返回舱之间,返回舱和推进舱之间、返回舱防热大底和舱体之间关键动作的执行者。




河南航天695厂研制的数十套关键特种阀门负责控制热控分系统介质流量、通断,维持系统介质清洁,堪称是为火箭热控系统做保障的关键“管家”。



航天精工数以万计的高性能紧固件连接着各个机构,凭借着可靠的质量,将各个部件紧固在一起,塑造了“神舟十三号”的好身板。


探索浩瀚宇宙

发展航天事业

建设航天强国

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2003年10月15日

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一飞冲天

2021年10月16日

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

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

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


2003到2021

18年来

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

从惊险往返,到出舱行走

从单艘飞船,到空间站

星辰大海,中国人步履未停


中国航天科工

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的

副总指挥单位

自主创新研制的

数十项技术产品

“天地一体化保障”

护航“神舟”飞天

“天宫”对接

“空间站”建造

……

有力保障了一系列

国家重大工程任务的

圆满完成


最后一起回顾

我国8次载人航天飞行高光时刻

↓↓↓

01

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

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圆



02

2005年,神舟六号发射

飞行乘组踏雪出征

实现了“多人多天”



03

2008年,神舟七号发射

乘组增加到了三人

翟志刚完成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

“我已出舱,感觉良好”

如今听来

依然让人热血沸腾



042012年,神舟九号发射

刘洋成为我国首个

飞天的女航天员

本次任务突破了

手控交会对接技术


05

2013年,神舟十号发射

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

开展了首次实时“太空授课”



06

2016年,神舟十一号发射

景海鹏、陈冬进入天宫二号

驻留生活30天


07

2021年,神舟十二号发射

中国人进入了自己的空间站

飞行乘组驻留3个月

还实现了两次太空行走


08

2021年10月16日00时23分

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

新的“太空出差三人组”

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

中国女航天员将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

这次,中国人还将

第一次在太空过春节






来源  ✎  中国载人航天、中国航天科工

编辑  ✎  张彤

校对  ✎  于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航天科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