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老厦门·壹玖陆 | 乾隆年间保留至今的老街也就剩这5条了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版《同安县志》记载,当时厦门的古街道,已有25条,近城的叫内街,有桥亭街、新街仔、塔仔街、局口街和菜妈街5条;近海的叫外街,有石埕街、提督街、碗街、纸街、竹仔街、磁街、外关帝庙后街、神前街、中街、亭仔下街、木屐街、港仔口街、岛美路头街、轿巷街、五崎顶街和走马路街等16条;内、外街中间,还有火烧街和关仔内街2条;在厦门港又有桥仔头市和市仔街2条。这些古街道宽仅3米左右。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大街小巷发展至200多条。随着时代的更迭与建设的需要,大部分街巷被拆除扩建,迄今还保留有古街道原名、原貌的,不到60条。其中,现在还沿用乾隆年间街名,有局口街、桥亭街、菜妈街、小走马路和市仔街5条。
局口街
在思明区中山路至曾姑娘巷。长397米。宽处6米,窄处3.3米。南北向。古时该处设有铳局,有局外、局内之分,局外称局口。本厅口、太子巷、桂洲堆均其路段旧称或俗称。以前的局口街,主要汇集了绸布店、理发店、其他生活用品店和餐馆、小吃店等。而现在说起局口街,大家联想到的更多是女性潮店与美食。90年代起,局口街经营女性用品的店多达五六十家,因此又称“女人街”。而局口横巷内有着最厦门的厦门小吃,以拌面、炒条、海蛎煎最有名。
桥亭街
在思明区中山路至四仙街。南北向。原霞溪有桥,桥上建观音亭,故称桥亭;填筑成路,故名。桥亭街长83米,宽3米。街虽短小,却四通八达,它北接霞溪路,南连四仙街,西接本部巷通草埔巷,东经蚶壳井通外清巷路。由于宏辉广场的建设,桥亭街如今成为了半边街,保留下的一侧的建筑基本保持了原貌,地面也还是原先的石板路。楼下店面,楼上及背后为住家,体现了厦门老城区特有的典型元素,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厦门一百多年来老城的风貌特色。
菜妈街
在思明区故宫路至幸福路。长268.2米,宽2.9米。东西向。据说古时有位妇人持斋念佛,名闻里闾,而厦门话素吃曰“吃菜”,妇人被称“菜妈”,并衍化为街名。古早时,菜妈街附近即水仙宫,宫前小河叫水仙宫河,为区别于鹭江之滨的水仙宫,这里惯称“内水仙宫”,宫中也供奉大禹、伍员、屈原、项羽和公输班等五位水神。古时候,厦门每年农历五月举行龙舟竞赛,在比赛之前,参赛各方都要到这里搬演戏文,虔诚礼拜,祈求水仙庇佑,名为“请水”。如今水仙宫已废。菜妈街西段有几栋别致的西洋老宅,中段以平房为主,东段多是80年代建的宿舍楼。
小走马路
在思明区定安路至武当分镇巷。长156米,宽3.1米。水泥。南北向。原为郑成功部伍走马路的一段,故名。今大中路与升平路交界处原先有座文圃山,旁边就是海,因此300年前郑成功在此设立了水操台。郑成功和扈从将领经常策马到水操台训练水师,常走的路叫做“走马路”。以中山路为界,北段是大走马路,就是现在的大中路(1931年拆建而成),南段叫小走马路,现在还保留原来的地名。厦门定安小学就设于此。华辉广场后方的大片土地,原来是前清一个地方人士名叫黄日纪的别墅。因为这里地处凤凰山麓,园里有很多古榕,黄日纪就给它起名叫“榕林别墅”。现在仍存有一颗古榕树与“古凤凰山”题石。可惜由于现在属于私宅的范围内,一般无法参观。小走马路上漂亮的老宅不少,如通奉第24号,小走马路1号洪怀仁堂,都是气派恢弘的大宅。
▲小走马路1号(紫日 摄影)
▲榕林别墅遗址
市仔街
在思明区太平桥街至南义和街。长71米,宽2.9米。东北——西南。早在清初已成集市,因名。清朝时期,市仔街曾是厦港保的行政管理和金融流通中心。如今的市仔街却变得十分宁静,基本以住家为主。保留下来的石板路以及别样的铁门窗花足以显示它岁月的斑驳。
▲市仔街特别的门牌
摄影:映派传媒、廖嘉彬
在厦门做过这些事,证明你老了。亮点在最后!
180多个厦门地名整成30副对联 老伯整理十年
最牛航拍,5分钟看遍鼓浪屿美景。太赞了!
老厦门50栋最经典建筑(中华、厦港篇)
最美厦门航拍
【消失的老厦门】枋湖社
“爬山何需远行”万石植物园爬山详尽攻略!
22首闽南语童谣,教你的小孩子说吧
60条最经典的闽南歇后语,收藏起来一定用得上
圣诞歌曲你听过不少,但闽南语的你有听过吗?
《厦门手绘地图》及《寻找老厦门》微信公众平台由厦门映派传媒有限公司运营、维护。除特别说明外,文章版权归映派传媒所有。欢迎合作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