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用萃取技术建设企业内“铁打的营盘”

2017-06-19 万玉美 培训杂志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萃取技术是培训部门必“上”的一道“菜”。将高绩效员工的经验与人分享,让更多的人掌握,使经验传承下去,就能避免组织的宝贵经验和技术因个人的离开而消失,从而建成企业内“铁打的营盘”。可以说,萃取技术是让企业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必备软技能。


本文是2017年6月推送的第47篇干货,计3161字。您今年累计阅读了8.95本《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原创投稿 | 万玉美   易居营销集团培训总监

来源 | 培训杂志(ID:trainingmagazine)




萃取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备技能


萃取无处不在


萃取是化学学科中,从液体中提炼出某种物质的过程。现在这个概念被引入到培训界和组织学习当中。在组织学习领域,萃取的概念是,在组织中提取成功。


管理界很多名词的本质都是萃取。如个人工作总结和反思就是把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找出来,成功可再次使用,失败可注意避免。


近些年复盘很火,其本质也是萃取,即总结团队的经验和教训。

标杆学习一直很流行,其实质也是萃取。

行动学习的本质是萃取——将组织里各层级人员的经验总结出来。

知识管理是萃取——把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分别显现出来。

课程开发是萃取——把知识和技能通过课程的形式呈现出来。

 

组织的最佳经验萃取



俗话说得好,“业务专家,一个顶仨”,牛人做了牛事,一定有牛招。把各岗位做事的最佳方式和个人做得最好的事项一一总结出来,就是组织的最佳实践。萃取组织的最佳实践就是组织经验萃取,即提炼专家级员工的成功诀窍、可复制的工作方法。组织最佳实践的萃取秉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萃取并推广专家级员工的成功诀窍,从而大幅度提高组织绩效。

 


萃取对组织的价值


没有梳理组织已经拥有的成功经验和最佳实践,而让组织内各岗位的新进员工从头进行学习,导致业绩平淡、员工能力长期低水平徘徊,这是对组织经验与智慧的最大浪费。


组织经验与智慧的萃取是一种方法技能,是容易培养与迁移的通用能力。每一个组织管理者和内部培训师学会了这项方法技能,就可以总结组织内的最佳实践,将模糊的经验清晰化,清晰的经验结构化,结构的经验体系化,并将成熟的经验与智慧在组织内快速复制,从而大幅度提升组织绩效。


萃取能实现从个别员工的应用、熟练、精通到组织的应用、熟练、精通。这是萃取对组织的核心价值所在:让经验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持续迭代,传承不灭。




专家经验与萃取


专家级员工


在每一个组织中,总有那么一小部分人,他们能生产出更多的东西,销售更多的产品,提供更好的成果。这些人是组织宝贵的财富,是组织的灵魂人物——优秀员工,也被称为专家型员工。专家级员工就是组织内高绩效表现的优秀员工,其绩效表现是其相同岗位员工平均绩效的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专家与众不同之处


  • 不为环境所困

  • 非凡的想法和行动

  • 高效地完成任务

  • 善于化所学为已用

  • 赢得众人的尊重

  • 拥抱变化

  • 连接内外的桥梁


以上七个维度,是专家员工的竞争力所在,是一个专家“岗位”的胜任力指标,是专家之所以优秀的“隐性发动机”,是萃取隐性经验时考量的主要内容。而且,这七个维度也可以作为招聘、面试专家级员工的隐性能力的参考指标。



专家经验的特点


专家都很出色,但并非完美,需要多个专家来修正和完善萃取结果,存在提升的空间和可能。


专家的很多方法是潜意识的隐性经验,他们认为做得好是理所当然,所以我们需要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帮助专家还原经验场景和过程。


专家的专业知识结构是网状的,技能方面及行为习惯是自动化的,对事情的态度和精神是场景化的,形成的思维方式是结构化、系统化的。通过萃取,让专家隐性经验显性化,显性经验结构化,就会大大缩短新手的学习周期,提高新手的学习效率,让新手也具有专家的视角,专家的方法,而且可以批量复制。


图片来源于:韬钰咨询机构


萃取对专家的价值


萃取对于专家本身的意义也很重大,能让专家像放慢动作一样回放已经形成的自动处理模式,从而反思到知其然,而后其所以然。在这一过程当中,专家也会自我优化自身的知识体系,从而不再犯容易犯的错误。


经验还原的过程也是专家思维得到训练的过程,让自己的经验得以结构化地传承,这一过程锻炼了专家自我反思的学习能力,增强了主动运用方法论的觉知力,提升了专业的转化力。



专家作为技术标杆,整个萃取成果传播的过程,也是专家个人品牌树立和传播的过程。因此,萃取对于专家而言,是一种自我学习与提升的过程。


如何萃取专家经验


萃取专家经验的过程就是专家与经验分离的过程。下面从经验的分类、经验的形成,经验的特点,经验的内容等方面来剖析萃取技术背后的原理。

 

经验的分类


上世纪50年代,英国物理化学家、哲学家迈克尔· 波兰尼就曾提出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两个大类,经验也可以被分为隐形经验和显性经验两大类。

 

显性经验,指既可以用规范化、系统化的语言进行描述和传播,又可以是文本化的客观知识和经验,包括事实、概念、原理与规则、流程等。它们可以从组织中的计划、报告、资料、专题课程等内容中直接获得。

 

隐性经验,指难以直接用语言和文字表述,并且传播比较困难的主观性知识,主要包括情感、思维模式、诀窍,甚至信仰、直觉等,比如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掌握技术诀窍的经验感觉和判断力、决策的前瞻性等。



图片来源于:韬钰咨询机构


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是人,不同的人,形成了组织不同的竞争力。站在知识属性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推测:特定的人,其身上的知识结构有特殊性。这样的人群,其隐性知识因为具有独特性而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这是组织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也是企业创新和提高绩效水平的基础和源泉。


所以,将隐性经验显性化,显性经验结构化的过程,就是最佳实践提炼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更与组织持续的课程开发高度相关。


图片来源于:韬钰咨询机构


经验的形成


萃取就是把专家的记忆中跟萃取内容有关的部分提取出来,然后编码成新手容易理解和应用的式样,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记忆提取与编码的过程。


思维模式是N个记忆整合的产物,因为思维模式是复杂的信息整合+自动运行的方式,故思维模式是隐性记忆,是比较难萃取出来的,也正是萃取的挑战和价值所在。隐性经验显性化,显性经验结构化的过程就是人与经验分离的过程。


大脑对想到的和做过的其实是分不清楚的,我们所谓的经验未必是亲临做过的,也可能是我们看到想到的,那么萃取也未必强调一定是专家自己亲身经验,只要专家掌握的智慧都可以。


一部分可以是专家通过学习悟到的,这部分往往可能是思维和心智层面的。专家通过学习悟到的,会优化他过去的思维和心智,让他的思维和心智达到更高的境界(旧知+新知整合后,达到融汇贯通的精通阶段,即成为专家级员工)。


专家自身也是不断成长的,当旧知与新知整合了,你很难分清哪些是亲身经验,哪些是间接经验。高手可以通过萃取他的间接经验(包括其他专家)实现快速学习,所以不一定自己要有亲身经验。

 

图片来源于:韬钰咨询机构


经验内容构成


专家加工动作的过程就是要萃取的内容,它可以是身体加工实物,即行为过程,怎么做的,也可以大脑加工信息,即思维过程,怎么想的;可以是人来加工,也可以是设备加工;可以一个人加工,也可以多人加工;既可规定动作,也可以自选动作,规定动作可以标准化复制,自选动作可以萃取出来后,在情境里标准化复制。


因专家性格、教育水平、做事风格、用脑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而萃取是不完全归纳,所以需要多次萃取来做修正和完善。


设计到自选动作比较多主题,可以建议采用“同型”模仿学习的方法,即学员模仿性格相近,思维方式相似,经验背景雷同的专家。不同型的专家的经验组合,构成“全型”的萃取内容和成果。

 

广义的萃取,即学习力


萃取是一种方法技能,人生无处不萃取。是一种个人成长的心智模式,是企业发展的组织智慧。我们可以扩展其应用的广度与深度,比如可以变成吸星大法,快速提升一个人的学习力。


学习能力强的人,他把行动以后的自我复盘和反思形成了习惯,行动后自我感悟和学习而来的新知很容易与旧知连接,还会自我强化和付诸实践。所以这里的学习力,指的是自我觉察力,行动后的反思力,与旧知的关联力,付诸实践力。

 

本文来源于培训杂志(ID:trainingmagazine),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培训杂志”立场。

投稿请联系:wechat@trainingmag.com.cn。


往期文章推荐


想在大课上hold住全场?这套经验包拿走不谢


为什么最好的员工都离你而去?


是时候,对你2017的6个月做复盘了(实操版)


为什么她这么努力,却没有变得更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