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于企业大学校长创业的热潮,听听当事人和他们的声音

独家策划 培训杂志 2018-08-05


培训圈的生态一直在发生变化。近期,又有不少企业大学校长离职创业——他们走出了舒适区,开启了一条充满挑战的未知之路,也在行业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小编特地邀请了现在创业的、曾经创业的、有过转型的、以及在任的几位企业大学校长,吐露心声,讲述内心的思考,以及对这个现象的看法~

本文是2017年7月推送的第20篇干货,计4634字。您今年累计阅读了9.66本《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本文根据《培训》杂志7月刊问吧栏目整理而成。




我对创业的三点理性认知


五四青年节那天,我这个“资深”青年做了一个让自己年轻十岁的决定。作为企业大学校长,走出舒适区创业,除了经过了“内心深处的梦想与现实的情感和惯性的角力”,还有以下三点理性的认知和想法。


  • “企大校长创业”现象要从行业视角来看


过去几十年,培训在企业内部一直处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状态。绝大多数管理层一方面认为能力问题是制约企业发展的核心瓶颈,同时又感觉企业当前的培训是针对性不强甚至无效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培训从业人员自身的专业水平不够高。事实上,任何领域的从业人员都像水分子一样是自由流动的。


前些年,乙方阵营的普遍水平相对较高,所以不少培训机构的职业讲师高薪跳槽去甲方当企业大学校长或职业内训师。近几年,甲方阵营普遍认识到内训的重要性,大力投入自身的企业大学建设,专业水平提高很快,其中快速成长的部分企业大学校长转换身份去创业,自然也不难理解。


  • 创业的商机


我曾经比方说,不了解脑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教育工作者,就像给人织手套却不知道手的样子,这也是不专业的说教式乃至打屁股式教学存在的原因。让课堂不再枯燥、让学习更加有效,是一个特别大的命题,这个命题的背后有着巨大的商机。


近二十年来,人类对自身大脑的探索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脑科学和认知心理学借助新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遗憾的是,这些发展成果并没有广泛地用于改造我们自身的学习。我认为,作为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大胆突破、锐意革新,把人类对大脑的探索成果用到改造学习上来。这就需要更专业的培训从业者,更加努力地把科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这就是我创业想干的事情:用自己的专业影响教育工作者,推动教育行业的专业化发展。


  • 有灵魂的社群能够影响世界


互联网时代的业务模式必须是社群化的生态模式。我认为,缺乏思想和灵魂的社群不过是些乌合之众,缺乏信众的思想也只能是高处不胜寒的摆设。唯有用先进思想武装起来的社群才是有灵魂的社群,有灵魂的社群才能发展壮大。我的事业理想是: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工具为纽带,把有胆识、有勇气改变教育现状的有识之士团结起来,形成垂直且高度凝聚的虚拟社区组织。


每一个成员都在社区中把自己修炼成一个知行合一的建构主义践行者,又同时在课堂上影响更多的人,就这样一直画同心圆。这个有思想、有灵魂的社群蔓延的过程,即是改变全社会教育现状的过程。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说过:“永远不要怀疑,一小群有思想、肯付出的人能改变世界。事实上,世界正是这样被改变的!”我坚信这一点并努力践行之。



一段新的路程已经上路,许多未知让一切充满期待


旅途的精彩在于它的亲身体验。


辞职回到家中,对我来说,是有些焦虑,但也有些兴奋,这是我多年期待的!终于放下了大组织中的责任和忙碌,可以干点自己有兴趣干、也能干好的事儿。


我并不觉得离开企业自己创业,就比仍然在组织中的人选择更高级;反之,我也不认为丢掉企业里所谓的头衔有什么可惜:人终将只是你自己,早晚而已。


职场上,我守在一处风景不错的山脚下,看着路上熙熙攘攘赶路的人们,他们中有人挥汗如雨地急行、有人闲庭信步自有节奏、有人走走停停随心而动。每天我就在路边这么看着、看着,思考所谓旅途对我的意义。只有经过戈壁方知绿洲的可贵,只有走过山川方知平原的广阔,只有经过涓涓细流方知大江大河的激情豪迈。我并不满足于路人带来的只言片语的传说,我想亲自站在山顶一览众山的风光,想自己去感受大海的汹涌浪花。虽然人们都在赞美这个山脚下风景如画,但也熄不灭我内心想出去看看的火苗。


二十多年认真工作的主要成果,是让我多了一点点选择的或者说是挣扎的自由,多了一点点折腾的资本。无论是作为中层从央企体面的位置上辞职,还是离开由自己从0到1创建的金融行业企业大学,都是我义无反顾的选择。我早已渴望下一段旅程,哪怕凄风苦雨、哪怕日夜兼程!我不愿自己在老去的时候成为企业内的“祥林嫂”,我知道只有今天这样的选择,才能在以后每次回忆远去的日子时才能充满温馨、充满感恩! 


我的姜茶工作室悄悄地开张了。有客户说,我好像并不急于赚钱,我说,我哪有那份清高。不过我知道,唯有钱构成的目标,一定不长远,因为它无法让我去克服未来那许许多多的荆棘和曲折。有一个小使命始终让我激动不已,就是有机会和能力去帮助像十年前的我一样“愁苦”的同行和直线经理们,像为阴雨中的行路人捧上一杯暖暖的姜茶,帮助他们有力量,与他们共同做一些有情有义的事情。


一段新的旅程已经上路,许多未知让一切充满期待。我期待有更多的人会记得那一杯暖暖的快乐姜茶!



创业是一场马拉松,不如快乐奔跑


人因梦想而伟大,人有激情则拼搏。


2005年至2015年的十年间,我定位自己做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地打造了雅居乐地产管理学院。


“双创”年代,创业公司众多,却大部分面临九死一生的存活难题与发展速度问题。从2015年6月3日开始,我想用下一个十年的时间,去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这一天开始,每一天,我都清楚地记得。


很多人说,创业的过程是痛苦的、煎熬的,我并不否认。但我们的选择是快乐创业,因为既然创业路上一定会有很多的问题和挑战,不如快乐面对、享受过程。


创业是一场马拉松,找到快乐的源泉才能快乐奔跑。我们发现,真正的快乐源于内心的成就,真正的成就源于你能带给用户真正的价值。所以,当我们发现我们的创友们很多从迷茫走向清晰、从亏损走向盈利、从慢速成长走向快速成长时,我们的内心是喜悦的。


很多人问过我,创业两年多来,做职业经理人与创始人,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


相同的地方在于都需要积累,一万小时定律,同时适用于校长、培训师、创始人,不经过一定的旅程,没有办法取得成功。职业经理人天天“滚雪球”,也许会成为某个领域的高管、专家;创业者天天“滚雪球”,也许你的公司会成为某个细分市场的NO.1。


不同之处也非常显著,首先,创业,天天星期一。不会再有周末,不再有八小时之内与之外的区分,7*24小时在线,“白+黑”工作,是创业者的常态。


其次,二者的能力要求完全不同,职业经理人是单项冠军,专注于某一领域即可;而创业者必须是一个全能冠军,各个方面的能力都要比较强。


再次,要接受收入的锐减。创业的企大校长都属于高管,收入一般比较可观,但是创业路上要接受收入呈现“V”字型的变化,开始会锐减,两三年后才会慢慢反弹。所以有些创业者将自己定义成一个培训讲师,这样收入不会下降,但是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创始人。


创业路上,如果说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的话,那就是坚持用户导向,聚焦某个用户群体,明确定位,单点突破。做到熬得住、行动快、心态平和,创业成功就在前方。





创业是勇敢者的游戏


成功运营一个企业大学的可控性其实是很高的,但对于创业者而言,市场的不确定性远高于培训业务,付出与回报的比例更是大幅下降。当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是创业者口袋里的真金白银之时,压力、焦虑、不规律的生活等等都将会成为一种新常态,直捣心窝,你的整个人生也将因此而发生巨变。


在中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一个创业者所需要的三个核心特质:


其一是精力充沛。创业艰难,生意险恶,没有良好的体力,哪里能撑得住没有终点的创业之路?


其二是神经大条。客户的期待与苛责,员工的聚合与离散,渠道的合作与分手,每月报表的亏与盈,如此种种,未来你就是所有问题的终点,再无退路!没有坚韧的意志,创业就是炼狱。


其三是经营与管理的能力。这一条乍一看是我们的强项,但过去我们是授人以渔者,自己却并没有真正抄起家伙往前冲,其中的差异,如何强调也不过份。做企业,我们需要重新当回“小学生”。


但是,创业是一个勇敢者的游戏,非身历其境,岂知个中精彩?祝大家创业成功!


创业需要理想、行动、坚持


四年前,我在甘肃瓜州的戈壁里看到一块刻着“理想、行动、坚持”的石头,三个看似“鸡汤”的词排列在一起,倒真是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创业路。


创业的起心动念,多少都会和“理想”有些联系。能够揣着理想开始创业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当然,绝大多数人会在这个阶段就放弃了。


“行动”是创业的第二步,只是这个行动不再是单纯的“匠人”般的行动,而是“经营者”的行动。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解决骨感必须靠行动。在这里,又会倒下无数的创业者。


鲜有上天眷顾的创业者可以在一系列的创业行动中始终一帆风顺,即使看似风平浪静,其实水下也是暗流涌动。当行动受阻时抑或结果不尽如人意时,能“坚持”下来的创业者更是凤毛麟角。



有先天优势,也有一定的风险


面对千亿级的教育培训市场,好的课程内容和培训形式,一定会有市场。企大校长对外跟培训咨询机构多有互动,对内被各种CXO挑战,创业后,打开局部市场应不是难事。


赶上了网红自媒体的好时代,各种HR及培训类峰会鳞次栉比,企业大学校长的曝光率越来越高,好的校长有很大的粉丝群和知名度。


民营企业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主力军之一,人才发展痛点明显。真正优秀的大牛企大校长并不多,比较有知名度和实力的校长创业,以帮助客户企业建立企业大学为业务起点,市场潜力不小。


并且,相比于外部培训咨询机构,贴近业务的校长更能设计出对业务产生直接影响和价值的培训项目。


然而,企大校长创业也并非没有风险。企业大学校长创业后,深度汲取业务营养的机会越来越少,充电的机会也变少,后期如果靠“吃老本”,则比较挑战。



创业是一条通往思想自由的路


企业无非以人成事。教育的情怀在默默驱动着培训工作者培养人、发展人的使命感。这样的情怀,本身就是一种无私,一种超越。于一家企业而言,她超越于部门,一旦时机成熟,她就超越了单个企业。她开始放飞梦想,追求无上的思想自由,凝练为一个个知识的结晶,每一个研究成果无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创业,就是一条通往思想自由的道路。


或许前面的道路坎坷崎岖,纵使天空阴雨绵绵,那一叶教育情怀的扁舟,都会抱着坚定的信念,怀揣梦想,勇往直前。


这是培训界的乐事


这种现象其实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培训界的乐事。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VUCA时代,“非雇佣式劳动、轻货币式合伙”将逐渐成为未来企业与人才之间的雇佣、合作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更符合人类追求更大价值的自我实现的目标,也能满足追求自由(非雇佣式劳动/按需合作)、新鲜感(服务多个客户/合作伙伴/项目)的需求,迸发激情、放大梦想。对于组织来说,也可以逐步尝试调整和创新与这些外部智库、专家、多元人才的合作/雇佣模式,从而以比现在更低或持平的费用,获得更多元、更广泛的智力支持、人才资源,使资源“非我所有,为我所用”。


创业或推动企业大学“反思升华”


前几年,中国的企业大学进入高速发展期,很多企业为塑造自身品牌形象、打造人才梯队,纷纷将企业大学作为一个“关键突破口”。但这几年,企业大学的建设好像又进入到了瓶颈期。战略定位、功能定位、需求定位,很多问题需要在探索中不断地博弈和澄清,由此带给企业的沉默成本也是巨大的。


因此,当今天很多企业大学校长纷纷离职的时候,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培训市场会再一次掀起一股企业大学的“浪潮”,当离职的企大校长变成了“反思企业大学成败的企业管理者的最佳合作伙伴”时,也许新一轮的企业大学发展会由此而生。但这个浪潮应该不会再是“跟风”,而是“反思中的升华”。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欢迎点击右下角的“留言”给我们~~


本文根据《培训》杂志7月刊问吧栏目整理而成。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培训杂志”立场。

投稿请联系:editor@trainingmag.com.cn。


往期文章推荐


“我这人说话就是比较直。”


不会讲故事,怎么让别人迷上你的课堂?


百试不爽的课程开发套路,多知道一些总是有用的


调动不了学员积极性?“游戏化学习”疗效好、见效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