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在“智能农机装备”等领域获批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近日,国家科学技术部下达了
2022年度“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重点专项立项结果
浙江理工大学牵头获批
2022年度“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重点专项立项1项
青年科学家项目1项
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重点专项立项2项
丘陵山区智慧农业关键技术装备创制与应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厂化农业关键技术与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
“丘陵山区智慧农业关键技术装备创制与应用”项目由机械工程学院农业机器人与装备创新团队俞高红教授牵头,该项目联合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校企单位共同实施,项目总经费 40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经费2000万元。
项目将融合行业高校、科研院所及大型农机企业各方面研究基础和技术优势,针对我国丘陵山区农机作业环境复杂、轻简型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缺乏等问题,研发复杂地形下的农情信息地面自组网感知设备和复杂气候条件下的农用无人机姿态控制与路径优化系统,创制适宜丘陵山区主要粮食与经济作物土地耕整、种苗栽植、植株整理、肥药施用、高效收获转运等主要生产环节的小型智能化精准作业装备,实现精准高效作业,集成研发丘陵山地智慧农业管控技术体系并在典型优势区域开展应用示范。
农作物密集目标智能感知与作业控制专用芯片开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厂化农业关键技术与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
“农作物密集目标智能感知与作业控制专用芯片开发”为青年科学家项目,由机械工程学院农业机器人与装备创新团队童俊华副教授牵头,该项目联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家单位共同实施。
项目针对农业非结构环境下,农业机器人装备获取农作物密集目标开展智能判断或决策作业的数据运算量巨大,而当前适于异构多源并行数据边缘端处理的农业专用智能芯片相对匮乏,限制了现代农业机器人的智能化作业提升和产业化应用的问题,项目将开展作业图像等信息感知与数据处理相关领域的专用SoC架构创制,并通过典型农业机器人装备开展应用场景功能验证。
铜基纳米粒子尺度调控及其在抗菌自生色纤维体上的应用基础研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
“铜基纳米粒子尺度调控及其在抗菌自生色纤维体上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由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祝国成副教授牵头,该项目联合乌兹别克斯坦纳曼干工程技术研究所共同实施。本项目针对当前纤维体上负载纳米粒子构筑规整光子晶体微纳结构及光子晶体的稳固化较差的行业痛点和难点,通过开展政府间科技合作,研究铜基纳米粒子的形态、尺寸及其尺寸分布调控技术,构建铜基纳米粒子、结构稳定剂与纤维体体系,从而实现铜基纳米粒子在纤维体上的规整有序负载,进而实现具有鲜艳且耐久仿生结构色的纤维体,并开展自生色纤维体产品的小试与推广。
此外,通过本项目的合作,与外方合作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常态化的交流机制,为以后双方进一步加深双边人才在科技、教育与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培养,拓展双边相关科技领域高校与企业的交流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矿用混输泵低耗耐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
“矿用混输泵低耗耐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由浙江理工大学流体工程技术研究团队的李昳教授牵头,该项目联合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昆明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峡大学3家校企单位,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科学院能源问题研究所面向矿产资源的大规模输送需求,针对核心动力装备固液混合输送泵开展国际合作研究,重点解决混合输送过程中的低效率和磨损可靠性问题。
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将完善矿用混输泵两相流动模型及计算方法,形成适用于矿用混输泵的高效耐磨水力设计方法,有利于提升高端固液两相混输装备的研发水平,经济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本项目将有效地促进研究院、企业和高校的平台资源优化和整合,并进一步提升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双方科研领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
一直以来
浙江理工大学坚持面向国家战略
开展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
做有组织的科研
学校不断创新举措
加强国际和区域科技合作
促进协同创新,取得明显成效
以上项目的顺利实施
将有力支撑我校相关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推动学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
科技交流与合作
进一步提升我校的国际影响力
和科技竞争力
为实现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内容来源 | 科学技术处
责编 | 张霄
责审 | 石丛珊
终审 | 王宁宁
投稿邮箱:zjlgdxwx@zstu.edu.cn
转载请注明来源:浙江理工大学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