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在欺凌中,没有一个人能置身事外
图片来自电影剧照
《少年的你》终于上映了。
这是一个有痞帅的易烊千玺弟弟,有遭受校园欺凌的周冬雨,有爱情,也有血案的故事。
而还有一种从头贯穿到尾的东西,说不上来。
仔细想想,大概可以称之为少年的绝望。
我想很多人都经历过类似的场景:在学校被欺负了,回去告诉父母,父母说:“你不会打回去吗?怎么那么怂?”或是 “你离Ta远点,别惹Ta,Ta就不会欺负你了。”
告诉老师,老师又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就是同学间开玩笑,没那么严重。”
然后这件事闹到学校,学校又回应说:“只是偶发事件,不足以构成校园欺凌。”
绕来绕去,那个遭受欺凌的孩子,却不断承受着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与失望——其中有些人,就会真的像《少年的你》那样走向极端。
不多剧透,但借着这部电影,我们很想再多聊聊“欺凌”这件事。
希望这篇文章能让更多人了解欺凌,让更多孩子免受欺凌的侵害。
欺凌是一种不对等行为,只有攻击者在身体上、权力上或社会地位上强于受害者时,所进行的攻击行为才能被视为欺凌。 欺凌往往是一种习惯性行为,极有可能会反复发生。
起带有侮辱性的外号,或使用羞辱性的话语 嘲笑讽刺(阴阳怪气) 散播关于他人的谣言 威胁 、恐吓、强迫他人做ta不想做的事情 敲诈勒索,干涉他人的个人财物
故意忽视:在群体中把你当透明人,或在他人试图与你交流时进行打扰中断。 集结他人一起排挤孤立你 暴力行为、肢体攻击: 校园中最常见的欺凌形式,却常常被认为是“小孩子打打闹闹很正常”。
协助者(assistant)是欺凌中最大的帮凶,也是最软弱的。在欺凌者首先实施欺凌行为之后,协助者会迫切地想要加入到其中。我们校园中经常会见到这样的情景,一开始只有一个人欺负人,后来更多的人加入。协助欺凌者好像是一种保护自己的行为,类似「站队」:我跟你是一拨的,我帮你欺负别人,你别欺负我。 起哄者(reinforce)如果个体对于帮助他人之后的预期是偏负性的,例如会认同「枪打出头鸟」、「我并不能改变什么」,那么将很有可能成为起哄者。 局外人(outsider)在面对欺凌行为发生时可能会选择回避、直接走开。但他们是欺凌事件中变数最大的角色,如果他们能够改变对于反抗欺凌的负性预期,那么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抵抗者(defender)是欺凌行为中最具保护性的人,是与受害者站在一边的。这些敢于反抗欺凌者的孩子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也具有更强的社会竞争力,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较少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失眠。在校园中曾受到过欺凌的孩子可能会有更多的睡眠问题,并且问题的严重性随着暴露于欺凌的次数的增多而提高。
心理失常。校园欺凌受害者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没有遭受过欺凌的孩子。遭受过严重的欺凌行为甚至有可能导致受害者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感到缺乏自信,自尊降低。被欺凌经历越多、时间越长,个体的自尊水平越低。
影响正常学习。欺凌会导致认知功能受损,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遭受欺凌的孩子常常表现出学习成绩下降,翘课、甚至辍学。而在我国,普遍情况就是,只有当一件事情影响到孩子成绩时,才会引起家长关注:是不是孩子遇到什么问题了。我国父母对于孩子成绩下降有多敏感,在孩子心理健康方面就有多愚钝。
严重行为问题。被欺凌的孩子很可能会发展出品行障碍,以及成年后的反社会型人格。美国每15起校园枪击案中,有12个枪击者都曾经被欺凌过。
在这个集体中,究竟什么样的行为是被允许的?什么是被禁止的? 我和同学们、老师们共同创建、维护的这个集体中,行为边界究竟是怎样的? 当我面对不公正待遇的时候,我有怎样的表达渠道?我会得到怎样的关注和帮助? 在欺凌发生之后,我是否有机会和老师一起坐下来,安全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而不被评价和指责)、并和大家一起共同制定和学习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