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憎恨你的家庭”,也许才是变好的开始
“我讨厌我的父母,但我说不出口”
米奇 ·阿尔伯姆的小说《你在天堂里遇到的5个人》有句话: “所有的父母都会伤害孩子,谁都没有办法。孩子就像一只洁净的玻璃杯,拿过它的人会在上面留下手印。有些父母把杯子弄脏,有些父母把杯子弄裂,还有少数父母将孩子的童年摧毁成不可收拾的碎片。” 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是在高中,当时只是莫名被它打动了;直到后来接触心理学,我才意识到这种伤害的普遍性。 很多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像温妮科特、皮亚杰、埃里克森,他们的研究都发现,孩童时期的人类会有一些普遍的特质: 乐观的、脆弱的、依赖性强、不成熟的…… 这是儿童的天性,无一例外。每个“天性”背后,都指向儿童对父母的需要:关心,爱护,引导和抚慰。 这些需要被满足,儿童就会自然发展出各种特质,顺利走向成熟。 从这个角度来讲,但凡父母做了某些事,让你为自己的天性感到羞耻,让你觉得你真实的感受和需求是不应该的、不被允许和尊重的,伤害就已经发生了。 这其实在传递一个很残酷的事实: 没有一种亲子关系是完美的。再“完美”的关系背后,都有或大或小的裂痕。
拿我自己来说。从小到大,我跟我妈的关系是被很多同龄人羡慕的。她没有长辈的架子,尊重我的感受,在我需要被安慰和鼓励的大多数情境下,都会给我支持。 我很爱她,也感恩她为我做的这一切。但在我们的相处中,有一件小事一直让我耿耿于怀。 那是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周末,我们一家三口去郊区玩,我爸听说那里的山泉水很好喝,就拿了一个小桶子,装了满满的一桶准备带回家。 但回家时,我不小心把水撒了一地。
我很自责,觉得刚刚的努力都白费了。但我好希望我妈可以理解我的自责,跟我说一句“没事儿”,然后一起把水收拾干净。 但事实是,我妈开始在商场里大声指责我,周围的人都在看我们,我又难过又没面子,哇地一声就哭出来了,越哭越大声——但她依然没有停止责备我,过了很久很久,商场里的人都过来劝我们,我妈才开始意识到自己刚刚做得不太对,又开始哄我。 但我的哭声一直没有停下来。从商场出来之后,回家的路上,我抱着那个桶子走在我妈前面,没有跟她讲一句话。 那是我第一次遭受来自父母的“背叛”,也是第一次感受到父母跟孩子权利的不对等。 我不能理解,为什么一向都可以很理解我的妈妈,在那天,会为了一桶水完全无视一个孩子的自尊心。 多少年过去了,我早已经忘记我妈当时指责我的话,但每次想起这件事,鞋子被水打湿之后皮肤冰凉的感觉,那种在人群里极度的不安全感,就会再次涌来。 那个时刻,我承认,我是有一点“恨”我妈的,哪怕在大多数的时刻,我很爱她。 这个被伤害的时刻,是我们母女关系里一个非典型事件,发生的概率很低。尽管如此,我还是耿耿于怀了这么多年。 但,那些长期受到父母漠视和虐待的孩子呢?那些经历了更频繁和严重的伤害的孩子呢?他们会怎么想?
而很多时候,这些真实的恨意,对于孩子来说,是很难被表达出来的。 当我第一次冒出责备我妈的念头的时候,我首先感到的是自责和自我怀疑: 我是不是太小题大做了? 她那么爱我,说出来会让她觉得很受伤吧? 这种感觉里,还夹杂着一点失望和害怕。好像责备一旦说出口,我就必须承认,这段关系并没有我一直以为得那么美好,那种被很多人羡慕的母女关系就不复存在了。 一些遭受比较严重原生家庭问题的人,为了逃避这样的“难”,会选择把这些事情合理化,会反复说服自己,父母这样做是有原因的,是为了我好。 因为在小时候,儿童只能通过适应父母和家庭活下去,他们没有其他的选择。 所以,当父母和环境很糟糕时,他们倾向于回避自己的真实的感受,忘掉伤害的细节,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继续在这个环境里生活下去。 长此以往,这样的“说服”内化为内心的信念,在成年之后,仍然影响着我们跟世界的关系。 在一些心理治疗的案例中,长期遭受父亲打骂的孩子,长大之后,会倾向于寻找一个会打骂她的男人做丈夫,因为她觉得这是“爱”的表现。
反而是在充满爱和尊重的“正常”环境里,他们会觉得惶恐、不自在,因为这跟他们习惯的环境太不一样了。 这就是我想说的: 沉默,是有副作用的。这个副作用就是: 如果你未曾表达过对父母的“恨”,你就没法看到自己曾经的伤口。 很有可能,这些看不到的伤口变成了你生活中的暗物质,一次又一次地伤害和阻碍你,用你早已习惯了的方式。
恨,不等于“父母皆祸害”
相比于现实生活,“对父母的恨”在网络世界得到了更多的表达空间。 豆瓣上曾经有个“父母皆祸害”的热门小组,一度成为经历“原生家庭之伤”群体的集体疗愈地。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点开那个小组的惊讶:
那么多的情绪和故事,有单纯的发泄,也有理性的记录,汇集了你想到的想不到的伤害,辱骂、侵害、操纵……
而这些不同的故事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 这些伤害,都跟父母有关。 更震撼的地方在于,每一个故事下面,都有很多类似这样的留言: “我也经历过同样的事情……” “我理解你的感受。” ”我也有过这样的想法。” 每一个帖子和留言,都是一个充满伤痛的生命故事,一条一条翻过去,你觉得自己好像进入了一个平行世界,一个跟我们笃信着“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不同的世界。 伤害是如此普遍,你不得不承认,你身边的朋友,甚至你自己,也可能是其中的一员。 现在,每当亲子关系类的负面新闻发生,微博下面就会重现这么一个“平行世界”,汹涌的留言背后,是一直以来,我们崇尚孝道的文化环境对这种情绪的压抑。 当然,在缺乏专业心理工作者引导的情况下,这样的指责很容易走向偏激和盲目,也有可能让个人把当前生活的不如意都归因于父母,加重自己的无力感,这是它的风险所在。 但我也认为,这样的宣泄是有其意义的,最重要的意义可能就是: 你开始承认自己受过伤,你开始正视伤痛的存在,而这,很可能就是疗愈的开始。 家庭是一个封闭的世界,尤其对于尚无生存能力的孩子来说,他们能接触到的世界相当有限;而亲子关系在很长时间里,也被大家看成”家务事”,没有获得足够的在公共区域探讨的空间。关上房门,没人知道里面究竟发生过什么。
这也是当孩子的无力之处,因为无从探讨,他们不知道父母的哪些行为是正常的,哪些是伤害,以至于当伤害发生,孩子还笃信“所有的父母都这样”,意识不到问题所在。成年之后,他们会用内化出的那个心里的“父母”继续伤害自己,或者把这些伤害传递给下一代。 在这样的情况下,“憎恨你的家庭”是重要的,是必要的。 我讲的“恨”,不是让你真的相信“父母皆祸害”,也不是让你去谴责和控诉父母,或者把当前生活里的一切问题都归因于原生家庭——这也是不公平的。 我讲的“恨”,是允许自己的愤怒、抱怨、悲伤、敌意存在,借由这些情绪,去看到你的伤害,去看到当你还是一个玻璃杯子的时候,你的父母在这个杯子上留下了怎样的印记,进一步搞清楚,这个印记对现在的你,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这样“看到”的过程,就是让那些“暗物质”走到明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获得重新审视它的空间,获得新的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这,就是创伤修复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心灵“成长”的过程。 跟愤怒、恐惧、失望一样,“恨”是一种客观的情绪,它本身没有问题,也并不意味着你会做出过激的事。如何看待这种“恨”,“恨”之后做什么,才影响了我们生活的走向。 拿我自己来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对当众演讲之类的事情都有非常强烈的恐惧感,甚至超出了普通的“紧张”程度,我会在意我每一个表现的细节,出一点差错就会责备自己,对自我的严苛程度跟平时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有一天,当那件童年往事又在脑海里浮现,“想要责备”的情绪升起来的时候,我就不会把它压下去,而是尝试去看到它对我的影响。 那我就会发现,也许那天,我妈那个出乎我意料的“背叛”,就是我不安全感一个很重要的来源,当我再次面对人群的时候,为了不让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就会不自觉地小心翼翼,进入紧张状态。 而当我意识到,那天就是我妈做错了,这不代表所有的人都会这样对我,恐惧感也就开始消褪。 让自己过得更好,而不是陷入指责和伤害的轮回,这是“责备你的家庭”的意义。
Bessel van der Kolk M.D.,机械工业出版社,The Body Keeps the Score:Brain,Mind,and Body in the Healing of Trauma,2016-3
Oliver James,后浪|江西人民出版社,How To Survive Family Life,2019-10
朵拉陈,机械工业出版社,《走出原生家庭创伤》,2018-10
点击阅读原文,
看更多心理学专业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
看更多心理学专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