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童症:烦人的小孩,可怕的大人
▷ 纪录片《幼儿园》
我们发现,这个暑假抱怨「熊孩子太吵」的人尤其多。
甚至有媒体引用「厌童症」这个心理学概念,指出这是「一种高发于未婚青年的人际交往障碍,通常表现为对儿童的厌恶和排斥,进而无法容忍一切与儿童相关的事物」的病症。
本期简单聊聊,编辑们想聊聊所谓「厌童症」背后的那些东西——
不喜欢小孩哭闹,这种情绪再自然不过。但我们真的要把这心里的这份怨气,轻易归结为「厌童」吗?
这件事值得好好想一想。
看到家长在尽力安抚小孩,
我感觉自己也被安抚了
前段时间正好坐了两趟长途飞机,两次都有小孩极度吵,不过心态倒是很不一样。
第一趟有两个小孩一直在过道跑来跑去,他们的父母也在聊天,偶尔会出来说「安静一点,不要跑来跑去」,然后继续聊天。当然,这样的干预下吵闹声并没有变小。
我当时感觉自己可能真的挺讨厌小孩的。就问坐在身边的特别喜欢小孩的朋友说,这种情况你会觉得烦吗?她说:我能理解小孩吵,但是很烦家长不管教。
后来第二趟飞机,后面有个小孩大哭和尖叫,整个机舱都能听见,伴随着这些声音隐隐约约还有一个给小孩轻轻唱歌的声音传过来,应该是家长在试图安抚小孩。
这次虽然很吵,但是我觉得小孩坐飞机不舒服会哭很正常,并且可以看见大人也在尽力安抚,就算依然很吵也不觉得困扰,甚至听见唱歌的声音感觉自己也被安抚了。
我开始理解,原来我讨厌的并不是那些陌生的乘客,而是「放任不管」这个行为本身,在我身上引发的厌恶感觉。
儿童有吵闹的天性,如果在公共场合家长能懂一点情绪养育,我都不会那么烦。
更具体些,这可能是一种因为「某个该负责的人没有站出来负责」,所以「即便我没有做错什么,却在整个空间中被支配」的厌烦吧。
▷ 电影《看上去很美》
「厌恶小孩」可能是一种创伤经历
在大众对于「厌恶小孩」的讨论语境中,大多数时候预设这是一种情感倾向——喜欢 or 厌恶,是有选择的。实际上,对有些人来说并非如此,无法爱小孩不是厌恶,而是恐惧——不得不,是某些创伤经历导致的。
这些人可能经历过某些和儿童相关的负面事件,比如:虐待、欺凌儿童;婴儿或儿童受伤、死亡;妊娠失败,例如流产;成年初期曾与处于糟糕状态的孩子打交道(留下阴影),可能从事以儿童为中心的工作(教师、儿童电视节目主持人、玩具制造商等);或者是患有强迫症(需要事物整洁有序,害怕与小孩子在一起时经常出现的混乱)、恐音症(无法忍受孩子发出的噪音)。
可以看我们之前的文章进一步了解 👉 什么是强迫症?什么是恐音症?
它对每个人的影响具体表现也会不同。有些人能够和认识的孩子在一起,比如亲戚朋友的,但不能和其他孩子在一起;而有些人是只要想到靠近孩子或看到他们的视觉图像就会感到焦虑。
在一项关于儿童恐惧症的研究中,一位年轻女士报告无法靠近孩子,因为孩子让她想起自己的创伤史,她认为孩子极其脆弱,而自己无法避免让他们受到伤害;她最强烈的恐惧是直接互动,比如给孩子换尿布和给孩子洗澡;吵闹的孩子会引起她高度的焦虑,因为她从小必须在一个非常安静和克制的环境中长大。
而目前关于儿童恐惧的研究其实并不多,因而这部分人也缺少理解和关注。
这几年学习心理学最大的收获是,当某个人出现自己无法理解(仅仅是因为和自己不同)的行为/表现时,比起批判和说服,先退一步想想,ta 为什么会这样?——大部分都是有原因的。
▷ 美剧《欲望都市》
「厌童症」的标签化错误:
不喜欢吵闹声是可以理解的
最近我在大众点评上搜理发店,看到某个店的评价里面,有位顾客打了四星,评价里写道:
「给孩子剪得非常好。但不足之处是,不像有的店那样会把孩子哄得高高兴兴的。」
看到这里我头皮一紧,并立刻代入了那个理发师(我这是因为不会哄孩子而被扣了一星?
不仅仅是这件小事,我时常感到「必须要喜欢孩子」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压力,也是文化中的隐含假设。你必须要喜欢亲朋好友的孩子,见面后必须一顿猛夸孩子(但这种夸赞实质指向孩子的父母)。
孩子们的确可爱,但我必须承认,自己并没有很喜欢孩子,或具备任何与之相处的技能(比方说一个孩子和一只猫走在街上,我现在更能猜准猫的年纪)。
原因之一:跟小孩子在一起,就是可能会让人筋疲力尽。育儿是非常繁重的工作,我相信很多新手父母也会同意这种说法。
孩子可能会不分场合地吵。因为他们的语言能力正在得到发展。我见过公交车上的一个男孩会不断重复自己听到的、每个句子的「最后五个字」,直到他边上的母亲深深长叹一口气。
孩子可能会一直问问题。因为他们在认知、心智成熟上有这种需要。但很多大人实际上缺乏养育知识,认为这种疯狂的追问只能用一句怒斥,或一个巴掌来迅速终结。
这是可以理解的惆怅。它不是对儿童的厌恶,而是对「必须要时刻喜欢小孩」的社会观念的挑战(也和养育者缺乏对儿童的理解有关)。
但是,讨厌儿童大吵大闹的行为 ≠ 讨厌儿童。不喜欢小孩,不等于希望他们消失,不等于能够忍受儿童的基本权益遭受侵害,或被可怕的大人使用权威和暴力打压。
我想,这是一个标签化错误,也是一种非黑即白的偏执。
▷ 电影《弗罗里达乐园》
儿童是多面的,
不是只有「好小孩」和「熊孩子」
虽然这么说有点厚脸皮,但我小时候,确实一直就是家长口中那个「别人家的小孩」。因为学习好、很文静,加上懂事听话,所以「熊孩子」这个词和我从来没有半毛联系。
直到有一次因为我妈冤枉了我,在公交车上我和我妈吵了起来,还很大声地哭。邻座的陌生阿姨嘟囔了一句「好烦人的小孩」,虽然她说的很小声,但还是被我听见了。这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沉重的阴影——我第一次深切的知道,「不被人待见」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有时候我觉得当个好小孩好累,因为社会对于好小孩的标准真的很高。文化环境中,对于儿童形象的刻画是非常单一的,我们看到的大部分都是像纸板人一样的「好孩子」,而那些鲜有的「问题儿童」只会被当作一种例外状态。因此只要我们一提到孩子,脑子里联想的必定都是「小天使」「小太阳」「祖国的花朵」这些比喻。
其实这也潜移默化影响了我们对于儿童的看法,那就是一个「标准的孩子」一定是积极开朗、乐观向上、礼貌谦逊、懂事听话的,如果孩子一旦不符合这个形象,无论你是偶然为之还是出于什么原因,都会被打上「熊孩子」的标签。
但孩子也是有多面性的,并不是只有「小天使」和「小恶魔」这两种极端之分。成年世界中的秩序对于儿童而言只是一种规训,但即使在这套规训中表现再好的孩子,也会有想要「解放天性」的时刻。回想一下你的小时候,是不是也有想要调皮捣蛋、大哭大闹的时候?而作为成年人的我们,从不愿意去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只是将他们选择性地遗忘或粗暴地忽略——「按照我们的要求做就行了」。
说来也有趣,成年人可以躺平,可以发疯,可以承认自己的不优秀,也可以大方接受自己的普通,将成年后的「创伤」带回童年,试图从童年的压抑和阴影里寻找原因。
但转过头来,他们却对孩子说,「不,你不可以」。
▷ 电影《弗罗里达乐园》
✍️ 留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