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军:数字化转型赋能普惠金融
苏州银行作为本土法人城商行,始终坚持“以小为美,以民唯美”的发展战略,主动承接社会责任,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将现代科技力量融入本土各种场景之中,将普惠金融的“活水”精准滴灌下沉,提升服务实体、服务民生的能力,实现普惠金融业务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苏州银行公司银行总部总裁 朱敏军
数字化服务
目前,大数据已在全行各条线、各事业部得到广泛应用。借助外部数据,交叉验证数据准确性,提升行内数据质量,更精准定位和甄别客户。如基于工商数据校验企业法人代表、注册地址、股东、行业分类等信息,基于税务数据校验小企业纳税申报表真实性等。
一是与市金融局合作,持续打造了全国领先的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平台采用“线上+线下”服务模式,引入苏州企业征信体系,实现“一张网”覆盖小微融资服务、“一站式”查询企业征信信息、“一键式”实现融资供需对接,将银政企紧密切联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金融服务专业度。通过搭建一体化“互联网+”服务平台,不断创新产品、升级服务,实现精准营销,提高普惠效率。二是开发“明智达”破产管理账户综合服务系统。重点围绕监管及服务两个视角,打造既满足法院对破产账户资金的监督要求,起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的作用,保障资金操作安全,又能帮助管理人实现自身分级管理,操作便利,提高效率的智能监管服务系统。三是创新打造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引入互联网+、区块链、云服务等创新技术,以移动支付为媒介,搭建交易与信息间的桥梁,打通食品溯源最后一公里,让食品安全直抵百姓餐桌。四是设立大数据部推进全行数据治理,做好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和实践路径。搭建多维度数据治理体系,自上而下建立了数据管理体系和数据仓库。搭建“小苏云”平台,对零售客户生成超400个客户画像标签,探索客户精准分析。搭建璇玑智控系统,运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技术,迈出数字化转型关键一步。
数字化审批
基于不同的业务场景,通过深度挖掘大数据价值,形成了一系列服务小微企业的特色新产品,积极探索小微产品中由数据驱动的智能审批。
1.苏式微贷自动审批。传统方式下,在关键的信贷审批环节,以人工为主,流程复杂、效率低。2018年苏式微贷自动审批正式上线,利用大数据体系和高效的风控系统,通过大数据风控技术、客户评分系统、逻辑回归模型、决策规则,实现客户反欺诈、还款意愿分析、经营状况分析、差异化定价,授信申请达到1秒通过/拒绝客户,或进行有效的风险提示后,转入人工复核,成本低、速度快。苏式微贷自动审批上线至今,累计自动通过793笔,金额1.6亿元,违约率0.21%。
2.税银时贷产品。税银时贷以小微企业的纳税信息作为主要依据,通过线上申请的模式向小微企业股东、个体工商户经营者发放的,用于支持其生产经营周转的个人信用类贷款业务,于2016年6月正式上线,经过前期摸索分析后,在2018年1月正式实现全自动化审批。相比传统数据,税务数据有着独有的优势。首先,通过国税系统,能够对申请人企业进行权威认证,有效排除冒用企业申请行为;其次,税务数据是最保守、真实的经营数据,能充分暴露客户经营情况;此外,税务数据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有助于自动审批模型的不断优化和迭代。税银时贷上线至今,累计审批通过4625笔,金额15.44亿元,违约率2.44%。
3.化纤汇产品。为支持纺织行业发展,苏州银行与行业龙头企业盛虹集团合作,基于其“化纤汇”专业电商平台的交易数据,推出了供应链金融产品“化纤汇”,为以盛虹为主的核心企业下游采购商提供订单融资服务。以小企业辅助审批模型技术为基础,实现化纤汇业务的自动审批。截至2020年6月末,化纤会累计放款13.87亿元,无违约发生。
4.征信贷产品。2018年,苏州银行率先与苏州地方征信完成系统对接,地方征信整合了苏州地区企业社保、公积金、税务、财务、司法、水电煤缴费、小额贷款等企业重要经营和风险信息,其数据维度和广度实际已经超过传统的外部查征工具。基于地方征信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苏州银行设计了以国发征信评分作为准入标准,以纳税数据作为额度测算依据,以涉诉、查封、小贷等信息作为黑名单筛选规则,以财务、税务、社保、水电气数据作为评分内容的完整的自动审批体系,运用于2019年小企业信用贷款新产品——征信贷。截至2020年6月末,征信贷累计放款279笔,金额4.48亿元,各项数据均在征信贷参与行中排名第一。
数字化风控
在扩大普惠金融规模、提高普惠金融效率的同时,如何做好普惠金融领域的风险控制,是银行面临的迫在眉睫的问题。为此,苏州银行在全行范围内持续推进数字化风控转型,旨在更好地运用数据夯实资产质量。
以深度挖掘行内、人行数据,针对性引入外部数据源为两大抓手,致力于建设完整立体的风控数据体系。其一,打破行内数据壁垒,打通公司、零售数据,整合信贷、账户、消费数据。其二,全面推广人行各类产品在风险的运用,包括企业报告、个人报告、重要信息提示、个人数字评分,覆盖贷前准入、贷中监测、贷后预警全信贷生命周期。其三,利用工商数据和人行征信担保关系数据,建立企业关联图谱,对客户关联关系识别和集团关系认定起到重要作用。
根据实际业务需求,积极引入外部数据源,目前已引入包括地方征信、税务、司法、工商、舆情、学历、运营商、多头借贷、房产评估、各类信用评分等外部数据共14类,涉及外部供应商17家,覆盖三大类数据源。
在预警模型中引入外部大数据指标,包括人行征信、地方征信、司法、舆情、押品、税务等超过20条外部规则,预警准确率与及时性得到较大提升。当前我行不良贷款实时预警率可达到98%。
同时,打通信息孤岛,自主开发了大数据征信报告,内容包括行内数据、人行征信、地方征信和各类外部数据源,使业务人员能够一站式获取客户经营、行为、风险等关键信息。
数字化科技赋能,服务普惠金融常态化。在年初疫情突发后,苏州银行切实支持疫情防控、提供金融服务保障,为企业复工复产“输血供氧”,支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方面提供了重要经验。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苏州银行便捐赠500万元款项和价值约200万元的医用设备。在苏州金融同业中首家提出备战企业复工,发布苏行“惠企12条”,安排20亿元贴息贷款专项用于防疫抗疫。扎实推进“百行千人进万企”,线上、线下并举,分级对接存量小微企业客户2.1万多户,截至6月及时支持受疫情影响小微企业2000多户,为客户提供融资授信7.18亿元。主动为149户小微企业延期还本1.98亿元,为34户小微企业延期还息902万元,对应本金7.32亿元;投资防控疫情相关债权2.2亿元,帮助共度难关。为响应苏州市政府“保就业”专项支持方案,快速推出苏州银行“薪金云贷”产品,调拨15亿元专项信贷规模,预计惠及3500户企业、超过10万名员工。并积极利用物联网技术开展供应链金融、交易银行等金融创新探索。
在疫情冲击及越发复杂的大环境下,苏州银行不忘初心,持续践行普惠金融使命,持续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取得了优异成绩。截至2020年6月末,苏州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316.11亿元,较年初增幅18.68%;“两增两控”口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民营企业贷款较年初增幅分别达20%、15%,“独角兽”培育企业合作占全市总数的41%。
执金融科技之笔,绘普惠金融画卷。苏州银行将继续坚持普惠定位,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在普惠金融工作开展过程中,将互联网思维引入到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中,在智慧城市、互联网金融等方面进行业务创新,实现技术驱动业务转型,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本地核心企业全方位合作,形成更多领域的平台创新模式。近年来,科技与金融业务融合度的日趋加深,为金融服务提供了巨大便利。同时,发展金融科技有助于中小银行构建错位竞争的普惠金融供给格局,找准市场定位“量体裁衣”,瞄准全产业链精准发力,拥抱金融科技提升价值。未来,苏州银行强化金融服务与信贷支持,继续抓牢智能风控之要,不断迭代风控模型,完善普惠金融智能风控体系,提升实体经济服务质效,为“六稳”“六保”创造便利与支持,助推地方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查看精彩内容)
[文件]■ 报道 | 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召开2020年工作会议暨第四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 案例丨人工智能在中小金融机构的应用研究
■ 实战丨金融业“存储”变革时代
■ 案例丨基于管理画像的数字化转型方法初探
■ 发布 | 基于鲲鹏+国产超融合生产级私有云的证券行业案例发布
关于仿冒我刊收费的声明
我刊自创刊以来,从未向投稿人收取过任何费用。任何以刊发文章为名向投稿人收取费用的行为,均属于对投稿人的欺诈行为。
我刊官网地址为 www.fcmag.com.cn。
我刊投稿邮箱为 fcmag@fcmag.com.cn。
对于仿冒我刊网站、网页的违法行为,我社将追究其侵权责任,以维护我社和投稿人的合法权益。仿冒网站、网页举报电话:010-88232443
《金融电子化》新媒体部:主任 / 邝源 编辑 / 潘婧 傅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