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 | 线上信贷电子证据保全与可信签约体系探索与实践
欢迎金融科技工作者积极投稿!
投稿邮箱:newmedia@fcmag.com.cn
——金融电子化
文 / 中国农业银行研发中心 苏新锋
近年来,随着大智移云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科技的蓬勃发展,深刻改变了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模式,催生了互联网化、“零接触”的线上信贷服务,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加速了这一进程。线上信贷在给予广大“长尾”客户便捷、优质的融资服务的同时,也面临着客户身份识别难、客户电子签名缺失以及新型黑产欺诈等诸多安全风险与挑战。习总书记多次强调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要求“越开放越要重视安全,越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着力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炼就金刚不坏之身”。这就需要商业银行根据线上信贷创新发展的要求,运用新技术、新理念建立健全电子证据保全与可信签约体系,不断提升线上信贷风险防控能力,为客户提供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
面临的安全风险与挑战
随着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贷款、信用卡、票据等传统信贷业务逐渐驶入线上化和开放化的“快车道”,在催生线上信贷创新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
一是客户身份认证难,面临较大的欺诈风险。由于线上信贷属于新生事务,覆盖了传统信贷服务之外的大量“长尾”客群,加剧了双方信息不对称风险,且申请、签约、提款等主要业务环节均在互联网上完成,客户身份难以识别,导致恶意违约、欺诈案件频发。
二是电子合同缺乏有效客户电子签名及第三方证据保全,面临较大的法律诉讼风险。目前线上信贷电子合同一般不包含具有法律效力的客户电子签名,且一旦涉诉后,向法院提供的电子合同、交易证据等电子文档均从行内系统提取,电子证据缺乏有公信力的第三方CA认证,举证往往面临“自证清白”困境。
三是电子合同需进行线下实体用印,客户体验差且面临较大的操作风险。目前电子合同尚未实现用印电子化和线上化,主要采用线下人工实体用印的方式,排队流程长,效率低,且存在违规用印的隐患。
农业银行的探索与实践
农业银行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线上信贷电子证据保全与可信签约体系。该体系通过构建四大能力,实现了五大安全保障,并支持多场景无缝对接和全流程线上运作(见图1)。
图1 线上信贷电子证据保全与可信签约体系
1.构建智能身份认证能力,确保客户身份准确核查
一是采用大数据技术,依托工商、司法、征信、税务等行内外多数据源建立客户身份识别模型,同时基于人脸识别、活体检测、声纹识别等AI技术,实现对用户身份的多因子交叉验证,精准识别和核查客户身份。二是采用实时计算等技术,建立了实时质检和自动处置为一体的风控引擎,对欺诈行为实时预警,防范黑产黑户骗贷行为。
2.构建智能合同管理能力,实现合同全生命周期管控
一是实现合同模板智能管理,覆盖合同模板制作、审核、发布全过程,支持在线编辑制作模版,并创新设计实现同一套模版支持全打、套打等多种打印模式。二是实现合同文本智能管理,支持合同文本数据自动采集、合成、线上用印和打印,同时强化合同文本监测,借助OCR技术自动识别合同档案,对比电子合同与合同档案关键要素,防范合同伪造风险。
3.构建可信电子签约能力,确保电子文档合法有效
一是在合同签约环节,采集和固化客户、业务、行为、环境四类签约场景证据信息。二是引入第三方CA认证进行数字签名,对客户每次合同签署行为进行场景认证,自动加盖系统时间戳,解决客户电子签名有效性、合同内容及签约行为抗抵赖性等问题。三是签约场景证据及电子合同文本全程留痕和存证,遇有诉讼纠纷时,调取相关证据信息并要求第三行CA认证中心向我行出具数字证书签名验证报告。
4.构建四重安全防伪能力,实现用印安全可追溯
一是自主设计研发了基于行间距编码的文档数字水印技术,将身份认证等信息嵌入电子合同,防止敏感信息泄漏,事后可追溯;二是自主设计印章混合编码技术,唯一标记当笔电子合同用印,保障用印安全;三是支持按指定位置和定制信息,在电子合同上合成明水印,起到防伪震慑作用;四是支持根据电子合同信息生成二维码,实现“一键扫码”、全程追溯。
通过建设上述四大能力,实现了客户身份真实性认证、电子合同签署可视化、电子文档防篡改、用户操作抗抵赖、电子证据保全等全方位安全保障,支撑H5、API和SDK全技术栈接入和网银、掌银、超级柜台、合作方APP全渠道对接,目前已全面覆盖我行网捷贷、微捷贷、惠农e贷等主要线上产品,为万亿信贷资产保驾护航。
应用效果逐渐彰显
通过建设电子证据保全与可信电子签约体系,有效提升线上信贷安全防控水平,应用价值凸显。
一是显著提升欺诈风险防控水平。通过部署针对欺诈规则、系统漏洞的专家模型和AI模型,实时数据采集、实时计算和实时预警,单季度拦截欺诈、操作风险10万次,平均拦截率0.37%,累计拦截金额上百亿元。
二是显著提升电子合同法律效力。通过引入第三方CA认证数字签名、数字水印等安防机制,对客户签约场景证据采集固化,防抵赖、防篡改、防信息泄漏,实现电子证据保全,大幅提升电子合同法律效力,提升诉讼应对能力。
三是显著提升用印线上化水平。通过全线上化电子用印运作,提升用印效率,规范用印行为,避免印章造假、合同伪造等问题,确保安全用印、合规用印,有效防范操作和道德风险。
思考与展望
面对业务发展新趋势与风险防控新形势,可信签约体系也亟需迭代升级与持续演进。
1.进一步强化欺诈防控能力
随着个人骗贷、团伙攻击、贷款中介等欺诈行为日益隐蔽化和组织化,一方面夯实数据基础,加大物流、水电、消费等数据引入,加强与头部互联网公司合作,并通过多方安全计算、联邦学习等新技术,实现客户交易和信用评价等数据价值的传递,从而构建更全面更立体的数据指标体系。另一方面丰富反欺诈模型,通过内部分析挖掘、外部咨询建模等方式,采用虹膜识别、知识图谱、神经网络等技术,不断提升反欺诈模型数量和质量,实现对团伙欺诈、境外欺诈等风险识别和阻断,同时对风控模型持续监控和迭代升级。
2.进一步强化诉讼应对能力
一是自动送达客户电子文档,客户签约后可在掌银、电子邮箱、微信等渠道查看、下载已签订电子合同等相关文档,并支持行内客户经理快速调阅。二是自动对接第三方CA认证中心,实现快速调阅电子合同及场景证据信息,提取第三方CA数字签名认证报告。三是自动对接互联网法院,实现流程自动对接,一旦发生涉诉案件,一键提取相关资料并自动推送法院,大幅提升诉讼效力。
3.进一步强化电子用印能力
一是加强电子用印管理,针对“谁用印、用什么印、印用在哪”进行事中和事后检查,杜绝超出权限用印、印章层级使用不当、用印合同超过制度范围等情况,全面提升用印精细化管理水平。二是扩大电子用印范围,进一步推动线下信贷合同电子用印,实现法人、个人和线上、线下信贷业务品种全覆盖,全面提升客户体验和风险防控能力。
(栏目编辑 :张丽霞)
往期精选:
(点击查看精彩内容)
● 实战 | 交行信用卡“买单吧”在鸿蒙技术生态中的探索与实践
● 实战 | 结合恒泰证券实际工作经验对券商数字化转型的理解
《金融电子化》新媒体部:主任 / 邝源 编辑 / 傅甜甜 潘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