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赵桂德:用金融科技音符谱写乡村振兴的“工行乐章”

金融电子化 金融电子化 2023-01-22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重要指示要求,是山东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的重点战略,是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以下简称“山东工行”)必须履行好的重要使命。秉持责任与担当,山东工行心怀“国之大者”,提高政治站位,按照“全省所需、金融所能、工行所长”,全力实施城乡联动发展战略,持续强化金融科技撬动作用,努力做到“四个坚持”,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全部力量。


中国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行长  赵桂德


坚持规划先行,

打造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

服务乡村振兴既是政治任务,也是系统工程、全局工程,必须凝聚起最广泛的战略共识。在实际工作中,山东工行压实主体责任,由各级党委书记牵头负责,成立乡村振兴领导小组,设立乡村振兴办公室,着力构建起横到边、纵到底的责任体系;注重战略引领,制定《实施城乡联动发展战略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意见》,明确30条具体意见,出台六大类配套措施,与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不断完善服务乡村振兴的“工行方案”。在此过程中,山东工行始终坚持“科技驱动、价值创造”理念,强化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在工行系统内率先启动实施数字化转型,并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作为转型的重要内容,以金融科技作为战略推进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运用新理念、新技术,多渠道构建立体化服务格局,向内聚集金融科技新动力,向外联通涉农服务新要素,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加“数”推进。


乡村金融服务范围广、项目多、难度大,存在集体家底难摸清、村务公开难规范、资产缺乏市场化定价机制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工商银行以农村集体三资、三地、三务全维度监管为目标,自主研发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山东工行在省内已与13个地市级、18个区县级农业农村局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全面推广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平台融合金融服务、公共服务、党务、财务、村务“五位一体”,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及广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涵盖账户监管、预警分析、审批支付等功能的一站式数字化服务。在信息安全方面,平台依托工商银行自有金融生态云,打造金库级数据保护,全方位保障资金数据安全。在体系架构方面,纵向统一技术架构,可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全覆盖,一点接入,一窗办理;横向灵活组装模块,支持各地特色场景功能灵活定制,各取所需,千村千面。在智能管理方面,实现记账结算支付一体化,无缝集成业务财务系统;村务党务公示智能化,公开信息接受舆论监督。在数据应用方面,综合运用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针对产权交易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有效管理、审核和发布,对产权交易全过程进行监管和数据分析。通过推广应用综合服务平台,山东工行将优质金融服务延伸至省内各县域乡村,积极助力省内数字乡村建设,不断增强乡村产业发展活力。


坚持产品创新,

建设科技融合的品牌体系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要实现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必须真正激活农业农村各项资源要素,激发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山东工行基于山东区域特色,结合大数据技术,全面打造“农e贷”数字普惠金融产品体系,强化对山东农业产业场景解构与重构能力,构建金融、场景、服务精准融合的开放式金融生态,有效破解农业发展的融资瓶颈。截至2022年6月,山东工行涉农贷款余额突破2000亿元,贷款增速17%,余额、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一是“资产+”产品更加丰富,基于资产变现难易程度,针对不同资产类型建立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产品分层服务体系,包含“e抵快贷”“e企快贷”“网上质押融资”等多个产品,累计提供超过380亿元融资支持。二是“场景+”产品更具特色,立足省内不同行业、产业、客群,基于不同场景的特征数据,持续推动数字普惠产品创新,已推出基于经营快贷的40余个场景衍生融资产品,累计提供1300亿元授信额度。积极向县域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农民主播、棚改拆迁客群等客户发行“乡村振兴-福农卡”,提供专属产品服务。三是“税务+”功能日趋完善,建立基于税务数据的全量客户风险校验体系,使税务数据价值得到最大化利用,持续提升客户精准服务能力,累计为全省优质纳税客户提供近200亿元授信额度。四是“担保+”生态效果显著,与省政府、担保集团等第三方建立良好金融合作生态,通过开放平台互联等技术,创新打造“政采贷”“科创贷”“人才贷”等产品,陆续推出“农耕贷”“农贸贷”“猪e贷”“牛e贷”“大棚贷”等一系列服务融资产品,累计为全省农业主体提供超3亿元融资支持,其中“农耕贷”荣获第二届山东省大数据创新应用技能大赛一等奖。


坚持全面覆盖,

拓展灵活便捷的融合渠道

乡村金融服务,重在基础,要在全面。目前,乡村金融需求呈现面积广、客群散、规模小、频次低等特点,单纯依靠传统网点的服务模式难以对广大乡村地区形成有效覆盖。要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质效,必须坚持全面覆盖,建设更加广泛的金融服务体系。


为做好城乡融合发展的综合金融服务渠道建设,工商银行立足农村市场客户生产、生活、生态的实际需求,研发集日常民生、生产经营、政务服务、新型代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线上APP“兴农通”,致力于构建全面覆盖农村、农业、农民的金融服务体系,全心全意服务好“三农”。在此基础上,山东工行着力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协同的乡村金融服务体系。在线上,持续做好“兴农通”APP推广应用,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加大手机银行美好家园版(县域版)宣传推广,去年以来,县域手机银行客户数量增加超过200万户。在线下,山东工行在县域新建网点、自助银行、自助服务区16个,与供销社、电信运营商等机构合作,联合建设和运营助农服务点114家。同时,在临沂市兰山区合作成立全省首家工银“兴农通”工行驿站,解决乡村线下服务人员短缺问题,开展新时代农村多元化金融需求业务宣传和服务,打造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线上预约+线下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提供模式。截至2022年6月,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达170亿元,较年初增加15亿元,贷款增速超10%,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覆盖更加广泛,服务更加有效。


坚持风控强基,

激发风险防控的科技动能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既要上冲发展高线,也要守住风险底线。当前,乡村金融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农村资产评估难、农业生产观测难、农业数据核实难”等问题,导致风险控制成为当前出现乡村融资难、融资贵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山东工行不断探索利用新技术赋能乡村信贷业务的可行路径,强化数据交叉验证能力,提高乡村金融数字化风控水平。随着资产质量不断优化,6月末,涉农贷款、普惠型涉农贷款的不良额、不良率较年初均实现大幅“双降”。


随着图像识别、分析模型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卫星遥感、物联网技术的可用性显著增强。山东工行紧跟技术潮流,探索打造人行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基于卫星遥感和物联网技术的乡村普惠金融服务平台”。一方面,可实现对基建设施、大棚、不规则土地、产物品种、生产线等农业要素的智能识别、测绘、监控,构建评估模型,减少传统人工尽调的“难、累、误”问题。另一方面,可实现对农户还款能力的科学、客观调查评估,有利于缓解农户由于长时间信用档案不完整、缺乏有效抵押物带来的融资问题。


山东工行也在尝试利用多方数据学习技术开展企业间数据共享合作,打造涉农贷款业务数据交叉验证的新模式。比如,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开展多方数据计算技术合作,联合搭建“基于多方数据学习的普惠信贷风控平台”,充分发挥电力数据“覆盖范围广、数据真实性高、实时性强”的优势,助力把控“数据难获取、状态难验证”的涉农信贷管理风险,实现金融数据与电力数据共同赋能乡村振兴发展。


未来,山东工行将坚决履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总结经验,拓宽思路,创新发展,用金融科技的音符谱写乡村振兴的“工行乐章”,为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更多力量。


(栏目编辑:郑岩)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查看精彩内容)


精彩内容回顾

(点击查看精彩内容)


■ 实战 | 商业银行安全纵深防御体系探索与实践

■ 地方金融丨以电子健康卡为契机,创建银医合作典范

■ 培训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线上培训班”开始报名了!

■ 案例丨创新引领,中国农业银行率先实现基于体验的“IPv6+”2.0网络升级

■ 实战 | 量子计算对金融行业密码算法的威胁及应对




新媒体中心:主任 / 邝源  编辑 / 傅甜甜  张珺  邰思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