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元宇宙”爆火!它到底是个什么?离我们还有多远?
近来,元宇宙成为科技圈和资本圈大热的话题。腾讯、字节跳动等纷纷进入相关领域,国外脸书、微软、英伟达等科技公司也均已布局。多名受访人士认为,元宇宙作为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融合的载体,蕴含社交、内容、游戏、办公等场景变革的巨大机遇。
元宇宙到底是啥?对互联网来说意味着什么?它会催生一个怎样的“平行世界”?
01
设备、应用、游戏……
科技公司纷纷布局元宇宙今年8月,字节跳动收购了中国虚拟现实设备公司Pico(小鸟看看)。4月,字节跳动投资了元宇宙概念公司“代码乾坤”。此外,网易、莉莉丝、米哈游等公司也都有跟元宇宙相关的布局。
除了互联网巨头和游戏公司外,一些初创公司也已早有布局。
两年前,当宸境科技创始人胡闻和他两位同学一起在广州南沙创办公司时,没有料到短短两年,一个全球性科技风口已经来到眼前——元宇宙。现在,他们正在打造元宇宙的“数字底座”,将真实世界转换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字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叠加各种虚拟应用。
举个例子:站在广州市南沙区内已经建好的明珠开发大厦上俯瞰,眼前的明珠湾灵山岛尖还处在开发阶段。但通过虚拟现实设备或者平板电脑,人们可以清楚看到,已经规划但尚未建成的建筑以1:1比例叠加在现有实景上面——这是宸境科技为当地政府打造的一个“镜像世界”。
“通过元宇宙的构建,真实世界的信息将得到虚拟世界的极大补充,人类与虚拟世界的互动方式将得到全新提升,在此基础上将诞生充满想象空间的商业模式,游戏、社交、娱乐、消费等都会发生质变。”胡闻说。
在国际上,脸书、微软、英伟达等科技公司纷纷布局。当地时间10月28日,美国脸书公司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宣布公司改名为Meta以专注元宇宙业务。脸书近年来大手笔投资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开发虚拟现实耳机、增强现实眼镜和腕表等硬件产品。
今年5月,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表示公司正在努力打造一个“企业元宇宙”。8月,图像处理和人工智能芯片生产商英伟达宣布,推出全球首个为元宇宙建立提供基础的模拟和协作平台。
02
底层技术日渐成熟
现实与虚拟密切融合那么,到底什么是元宇宙?
元宇宙概念最早出现在1992年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说《雪崩》中。小说描绘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数字世界——“元界”。现实世界中的人在“元界”中都有一个虚拟分身,人们通过控制这个虚拟分身来相互竞争以提高自己的地位。
事实上,当前科技界对元宇宙并无一个公认的权威定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认为,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以及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通过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编辑。
扎克伯格在解释公司为何改名时,用一段视频直观展示了元宇宙的未来:可以创造一个虚拟的“家”,邀请熟悉的人开展社交,戴上设备就可以进入一个虚拟的工作空间与同事一起工作,甚至可以创造一个虚拟世界……
胡闻认为,元宇宙概念在今年大热不是偶然,经过多年酝酿,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5G通讯、可穿戴设备等底层技术的应用日渐成熟,这些技术的结合运用使打造元宇宙成为可能。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左鹏飞认为,元宇宙热背后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原因——移动互联网红利已经到顶并开始消退,元宇宙作为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融合的载体,蕴含着社交、内容、游戏、办公等场景变革的巨大机遇,传统数字科技企业和新兴初创企业都想抓住未来赛道机遇。
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2020-2021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认为,2020年是人类社会虚拟化的临界点,为2021年成为元宇宙元年做了铺垫。一方面疫情加速了社会虚拟化,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下,全社会上网时长大幅增长,“宅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线上生活由原先短时期的例外状态成为常态,由现实世界的补充变成了与现实世界的平行世界,人类现实生活开始大规模向虚拟世界迁移,人类成为现实与数字的“两栖物种”。
03
元宇宙离我们还有多远?
不少国际知名咨询企业看好元宇宙的未来,如彭博行业研究报告预计元宇宙将在2024年达到8000亿美元市场规模,普华永道预计元宇宙市场规模在2030年将达到1.5万亿美元。
虽然前景诱人,但多数受访人士认为,当前元宇宙产业整体上还处于早期阶段,从算力条件、网络技术、扩展现实等现状来看,产业还需要10至20年的发展时间。
沈阳认为,当前元宇宙产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具有新兴产业不成熟、不稳定的特征。元宇宙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产业和市场都亟需回归理性。
左鹏飞认为,在技术升级与需求升级的合力作用下,元宇宙的场景实现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也代表着未来的大方向,建议我国从技术、标准、应用、法律等层面支持元宇宙产业发展。
“从技术方面来看,技术局限性是当前我国元宇宙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尤其是移动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底层架构性信息技术亟需提升。我国应加大基础信息技术研发投入,鼓励和支持相关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高技术成熟度。”左鹏飞说。
业内人士建议,在法律层面,总结提炼在网络平台发展过程中的治理经验,加强元宇宙前瞻性立法研究,关注监管审查、数据安全等问题。
【附录】
清华大学:2021元宇宙研究报告
延伸阅读:元宇宙相关技术
今年,“元宇宙”这个词成功出圈了,引爆“元宇宙”的事件是Facebook创始人兼CEO扎克伯格宣布公司名称将更名为Meta,名字来源于“元宇宙(metaverse)”,并宣布未来将专注元宇宙业务发展。
元宇宙是什么?用苹果CEO库克的话说,那就是:增强现实(AR)。VR、AR、MR可以称之为泛现实技术(XR-Extended Reality)。事实上,这个产业已经酝酿发展很多年了,近年来科技巨头纷纷加入其中,那么VR/AR/MR到底是什么呢?
1、VR
VR全称 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也称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是由美国VPL公司创始人Jaron Lanier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是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各种现实及控制等接口设备,在计算机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中提供沉浸感觉的技术。
虚拟现实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
VR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除了各大商场中,科技感满满的VR(虚拟现实)体验场馆“遍地开花”,旅游景点这几年推出的沉浸式虚拟旅游也已经成为VR常见的应用场景之一。
2、AR
AR全称Augmented Reality,即增强现实,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的技术,这种技术可以通过全息投影,在镜片的显示屏幕中把虚拟世界叠加在现实世界,操作者可以通过设备进行互动。这种技术最早于1990年提出,随着随身电子产品运算能力的提升,增强现实的用途越来越广。
AR通过设备识别判断将虚拟信息叠加在以识别物为基准的某个位置,并显示在设备屏幕上,实现虚实结合、实时交互。AR技术可应用于全息AR导航、商品零售、医疗、影视娱乐等。
3、MR
MR全称Mixed Reality,即混合现实技术,是虚拟现实技术的进一步发展。MR包括增强现实和增强虚拟,MR技术通过在虚拟环境中引入现实场景信息,在虚拟世界、现实世界和用户之间搭起一个交互反馈的信息回路,以增强用户体验的真实感。
简单来说是AR和VR的融合,一般也会搭配头戴显示器,但是使用者看到的是现实环境,额外再堆叠出虚拟的对象,虽然MR和AR很相似,但它更强调的更是现实与虚拟的混合。
MR技术的虚拟与现实的交互反馈能够使人们在相距很远的情况下进行交流,极具操作性,例如在5G高速网络下,相隔两地的医生能同步进行手术和指导。
前面我们说到AR/VR已经发展多年,从刚开始的火爆,到度过了多年的冷静期,如今又火起来。5G加速了AR/VR产业发展,在众多的5G应用中,AR/VR被认为是最值得期待、有可能成为“杀手级“应用,成为继智能手机后最为重要的终端产品之一。根据 IDC今年9月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AR/VR市场为4.343亿美元,2025年预计将达到36.112亿美元,复合增长率高达68.4%。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看,AR /VR主要涉及消费电子、光学、显示、材料、软件等产业。
附录:从Facebook到“Meta”
如果要为2021年总结一个互联网代表性词汇,那一定是元宇宙。
从年初,腾讯首次提出了全真互联网概念,首次提到进军元宇宙的设想,到8月29日,元宇宙独角兽公司Pico宣布被字节跳动收购,据透露价格在90亿人民币左右,再到上周,全世界最大的社交媒体公司Facebook因为元宇宙,把名字都改了。
10月28日Facebook宣布,将把公司名称改为“Meta”(意为元宇宙的“元”),公司股票代码将从12月1日起变更为“MVRS”(元宇宙英文“Metaverse”的缩写)。
Facebook CEO马克·扎克伯格表示,元宇宙是下一个前沿领域,“下一个平台和媒介将是更加身临其境和具体化的互联网,你将置身于体验之中,而不仅仅是作为旁观者,我们称之为元宇宙。”
是的,你没看错,这件事儿换算到我们中国,约等于你熟悉的阿里巴巴或者腾讯,突然有一天说我要改名了,改叫“区块链公司”一样爆炸。
最近两个月和元宇宙有关的消息、解读格外的多,直到脸书把自己公司名儿都改成这个了直接把相关行业股票涨幅拉满。这个多少有点被“强行安利”的词儿也进入了更多人的生活。
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元宇宙是个啥。Metaverse,也就是“元宇宙”,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却又和现实世界相互影响的虚拟空间。沉浸其中,人们完全可以在这个虚拟世界里做任何事,只在吃喝拉撒时回到现实世界。人类通过可穿戴设备、动作捕捉设备,在一个电子空间中拥有一个完整、立体的3D角色,并利用这个角色和别人生活、交流。
是不是听着很科幻?十分高大上?感觉得至少十年后才能有这种东西出现?
其实已经有很多很多元宇宙人物出现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上天的时,和三维航天员一起上天的还有一个数字人:新华社首位数字记者小诤;前不久,脱口秀大会火了,腾讯新闻上线了一个节目叫“梅得说”这是一个虚拟人节目,主角是一个叫“梅涩甜”的元宇宙人物形象;10月22号晚,全国第一档“元宇宙”综艺节目《2060》在江苏卫视播出,主角全是虚拟人……
有人可能会觉得——
“ 这不就是一堆学动画的在幕后搞了个建模,然后另一堆人写剧本,通过一种机器音色让虚拟人表达出来么?这就是纸片人啊,有啥高端的?我还以为这些虚拟角色都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思考呢,敢情就是提线木偶啊!”
有些人会觉得这样的说法是跟不上潮流,我反而觉得,这样的说法太跟得上潮流了!元宇宙对我们每一个个体来说,它可能真的就是你的提线木偶。
这还得从人和人之间沟通模式的变化说起。
我将信息时代通信方式变化分为“一维、二维、三维”。
“一维”,就是两点之间一条直线。在手机还不能上网的时代,我们只通过“打电话”、“发短信”和别人沟通,这种沟通就是点对点的,只有两个人,只有一种单调的方式。
“二维”,即“一个平面”。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就是通信二维时代。随着4G、5G网络的应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成为人和人之间沟通的主战场。你发一个朋友圈可以有1000个朋友同时看到,发一个短视频可能有上千万人同时看到,大家可以互相点赞、评论、完成交互。从传播关系来看,这是一个点和多个点的沟通,无数条线组成了二维的平面,而从传播方式上看,虽然已经有了很多玩法,但仍只是通过“手机屏幕”这个平面的二维的终端展示,再丰富的内容,也只是一个平面展示,你想和别人握手的时候你只能发一个“握手”的表情包而已,这就是二维。
“三维”,顾名思义,是从传播关系和传播方式上,完全打破平面限制,在一个空间中完成。传播关系上,有了更多丰富的可能性,人不仅可以和人交流,也可以在一个空间中和非人(人工智能、NPC)交流,极大拓宽“社交”这个属性的边界。
而在传播方式上,我们不止局限在一小块屏幕上,人类通过VR、动作捕捉设备等完全进入一个电子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你有你的角色,你操纵它,它就是你。当你想和别人握手的时候,你可以真实的和他握手,而不只是个表情包。这就是三维,元宇宙。
所以元宇宙中虚拟人的角色,和你现在正在使用的“微博账号”、“微信账号”没有不同。没听说过谁的微博账号拥有“自我意识”,可以“自行编辑并发送微博”。
每一个你我未来在元宇宙的世界中那个虚拟角色,就是我们的提线木偶。所以无论是“小诤”还是“梅涩甜”还是“洛天依”还是“初音未来”,其实就是元宇宙世界中的一个非常典型的存在。
只不过我们未来可能确实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在元宇宙世界中出现大量懂你、爱你的NPC,这些非人型虚拟人可以补充人类社交短板的那部分。
所以元宇宙包含人工智能,但元宇宙不仅仅是人工智能。
从一维到二维的关键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升级,所以不难预料,从二维到三维,技术的延续性,使得元宇宙必然会成为下一个风口影响所有人的生活。
元宇宙听起来好像离我们很遥远,但其实现在我们已经半只脚踏在里面了。我们在游戏里交朋友,在微信里发红包,其实都可以算做一种元宇宙体验。
元宇宙有八大标签,分别是“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随地、经济系统和文明”。只要在一个虚拟空间中拥有某种身份(微博账号、微信账号)、可以完成虚拟空间身份交互(账号间聊天、评论、点赞)、具有经济系统(线上转账)、一种文明(因为互联网的出现,很多次文化崛起了)。所以元宇宙看起来很远,其实并不远。
只不过在更完整的元宇宙场景搭建中,我们还需要更多前沿技术的助力。如果把视角拉到更远、更广的地方,元宇宙将会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生活和体验方式。我们可以得到虚拟世界的文凭,甚至在虚拟世界里的公司里打工,通过工作得到的代币来买现实中的饭。
就目前来看,“元宇宙”不会是Facebook的单行道,未来将会有更多社交媒体转型涌入。当下各大数字科技巨头正纷纷入局“元宇宙”,VR产业正酝酿新一轮高速发展。
在2021世界VR产业博览会上,华为、百度、惠普、思爱普、3M、中国联通等龙头企业,以及英伟达、微软、NOLO、影创等“元宇宙”概念头部企业,已经展示出前沿科技与最新应用。腾讯CEO马化腾也提出“全真互联网”概念,并通过投资Epic Games、罗布乐思等公司布局元宇宙赛道,同时加大对于云、游戏和短视频内容领域的投入。
如果各大公司纷纷转型成功,或许“元宇宙”是真的要来了。
声明:本号转发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仅供交流,其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留言联系,以便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CiNE·新经济智库(工信部智库联盟成员)是为落实中央加快发展新经济的重大战略部署,基于国家级研究机构与业界共同支持的“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发起并升级而来的新型智库网络平台。CiNE南方研究院设在广东省湾区新经济研究院,构建京粤联动、南北呼应的跨区域智库协作机制,面向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及周边区域布局,以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为两翼,赋能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