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冯艺教授:阿片类药物临床应用再认识之联合用药篇


访谈专家


冯艺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疼痛科主任





您如何看待阿片类药物在术后镇痛中的地位和作用?



冯艺教授:“在术后镇痛领域,临床医生依然无法完全脱离阿片类药物,因为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镇痛药物的效能可以超过阿片类药物。”


阿片类药物是有着百年历史的老牌镇痛药物。既往,阿片类药物是术后镇痛的主打药物。近年来,外科手术呈现出精细化、微创化的变化趋势,因此,阿片类药物的角色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麻醉科医生更多在术后镇痛中联合应用新兴的神经阻滞技术、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和阿片类药物。尽管如此,在术后镇痛领域,临床医生依然无法完全脱离阿片类药物,因为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镇痛药物的效能可以超过阿片类药物。




舒芬太尼是经典的术后镇痛药物,纳布啡是新型阿片类药物,两者的联合应用,是否可以在术后镇痛中发挥1+1>2的效果,从而实现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冯艺教授:“目前尚不能完全确定,未来我们可以在以炎症痛为主的术后疼痛、以创伤痛为主的术后疼痛、以神经病理性疼痛为主的术后疼痛中,分别探讨两种药物的最佳组合剂量,进一步提升术后镇通效果。”


阿片类药物依据作用受体可分为激动剂、拮抗剂和激动拮抗剂三大类。我们先来看舒芬太尼和纳布啡的药物特性。舒芬太尼属于合成的纯μ受体激动剂,其亲脂性约为芬太尼的两倍,更易通过血脑屏障,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较芬太尼高,而分布容积则较芬太尼小,虽然其消除半衰期较芬太尼短,但由于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较芬太尼强,因而不仅镇痛强度更大,而且作用持续时间也更长。纳布啡属于激动拮抗剂,其对κ受体起激动作用,对μ受体起部分拮抗作用。纳布啡作用于外周κ受体,产生镇痛、抗炎、抗呕吐、抗瘙痒和首剂利尿等作用;纳布啡还可用于治疗纯μ受体激动剂引发的μ受体介导的瘙痒症;纳布啡不会引发恶心呕吐症状,其只会减少μ受体激动剂引发的恶心呕吐症状。


就理论而言,舒芬太尼和纳布啡的组合拟很理想,因为纳布啡在发挥κ受体激动作用同时,可以拮抗部分舒芬太尼μ受体作用,从而达到镇痛协同、副作用减少的目的。那么,舒芬太尼和纳布啡在术后镇痛临床实践中的效果又如何呢?目前都是单中心、小样本研究,其确切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冯艺教授指出,麻醉科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①两者结合产生的镇痛效果取决于患者术前是否使用过阿片类药物;②手术类型、创伤程度、炎症反应等直接影响两者结合产生的镇痛效果;③患者对药物的亲和力,也可能影响两者的镇痛效果。④最佳组合剂量尚不得而知,未来我们可以在以炎症痛为主的术后疼痛、以创伤痛为主的术后疼痛、以神经病理性疼痛为主的术后疼痛中,分别探讨两种药物的最佳组合剂量,进一步提升术后镇通效果。


(本平台与vision麻醉眼界同步发布)


往期热文

 静静绽放|纳布啡话题之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静静绽放|纳布啡话题之无痛胃肠镜

 解读|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及路径管理指南(综述篇)

 解读|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及路径管理指南(麻醉与镇痛篇)

 解读|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及路径管理指南(围术期营养篇)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微官网查阅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