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石湾陶》2024年第3期(总第61期)“马克·路佛陶艺作品专辑”抢先看
卷首语
迁徙,观察文/马克·路佛“迁徙”是我在中国广东的第一次个展,给了我一次分享大量个人艺术作品的机会。在此之前,我在中国的展览都以大型概念装置或群展中的个别作品为主。我十分珍惜所有能够分享作品的机会。在群展中,我一般会展示圆形的雕刻纹样的雕塑。作品借鉴了曼陀罗和玉璧,引用历史和宇宙的形态--这些事物既包含着我们,也超越了我们。此次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的个展让我有机会更全面地分享我的创作实践。
展览的标题——“迁徙”,意指我是一个四处流浪的艺术家的角色。从童年起,我就在纽约和欧洲之间流转,两个地区都有我的家人。很久很久以前,我就通过有着中国情结的父亲对中国陶瓷产生了兴趣。2012年,在白明和许以祺的赞助下,我开始在中国工作。2016年到2017年间,我的工作场所进行了为期几个月的迁移,为我后来在上海的5年生活(2018-2023年)奠定了基础。这次展览的作品大都是在这五年里完成的。德化白瓷对我的作品产生了很多影响:在背光时,德化白瓷产生了几乎是纯精神性的或说天体般的光亮。我在纽约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
01
作者:白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陶瓷艺术系主任)
马克·路佛的作品在中国陶艺界并不陌生而且已经拥有了诸多的追随者。他风格显著的陶艺作品,以及他独到的成型方法和工艺手段,尤其是他将一把刀,以强力的意志对泥土的切割中,竟然幻化出的是柔软、多样、温情的视觉效果,让人过目不忘。
一把刀在他的手里转折迂回,好似钻石般折射出绚丽的光影,雕刻在作品上的丰富曲线显现出憾人心魂的浪漫和神奇。这是一个极为独特而又奇妙的角度,他不仅将一把作为工具的刀从修胚的旋转速度和惯性中解放出来,也将泥土从容器与空间的角度中解放出来。他手中的粘土变成了他认识世界和创作属于他的世界的一个特殊载体。这种过程很多人以为只是锋利的金属在柔软的泥土中所产生的痕迹,其实延伸开来是他拥有敏锐而又独特的认知——与泥土、与心灵、与工具之间建立了一种类似亲人般的深情关系。他不像有些陶艺家为了表现泥土的柔韧与丰富的效果,选择在更容易塑形的湿润泥土上施加艺术家的想象,而是选择了在干湿度达到70%左右的泥土中漫长艰辛的劳作。这种对泥土干湿过程独特的理解和选择,足以证明他在艺术创作生涯中所倾注的精力和沉浸于其中的、弥漫着他无限想象力与情感的用心程度。没有漫长的时间投入,人与工具、与工艺手法达不到如此感人的和谐;没有漫长的情绪投入,更达不到拥有可以时时更新的视觉表现力。从此,一把刀和一块泥在他的手里呈现出如宇宙阳光般的扩散。这种蔓延开来的视觉轨迹总是让人能够从联想到与能量、与激情相关的场域,无处不在,并且可以延伸到最遥远的物理空间和最深邃的心理空间。……
<< 左右滑动浏览 >>
02
作者:马里奥·库塔卡尔(艺术家、文化评论家、奥的斯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
当用一块燧石或一根原始针劳动时,当把兽皮或木板连接在一起时,当在准备鱼钩或箭头时,当制作一尊泥塑时,想象力在现实中的不同层面之间产生了难以预料的相似之处;工具和物品变成了无数的象征,工作的世界一--这个微观的宇宙,长期吸引着工匠们的注意力,变成了一个神秘而神圣的中心,意义丰富。
……
<< 左右滑动浏览 >>
03
作者:罗宾·霍恩(美国艺术家和收藏家)
在收藏艺术品的过程中,最有价值的一个层面就是了解艺术家。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千差万别,他们的个性以及思维过程增加了作品的意义。我对马克的艺术品充满兴趣,也正因如此,我结识了他,如今我们已经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理解他并深入了解他的作品对我来说收获颇丰。
我做了40多年艺术家,大部分时间里,我都在制作抽象的木雕。几乎在我开始创作的同一时间,我和我的丈夫也开始了我们的艺术收藏生涯。在职业早期,每当我寻找灵感时,我都会研究陶瓷雕塑,因为在我看来,当代是我陶瓷艺术家们创造了最丰富、最有趣、最成功的抽象形式。由于我最初的雕刻工具主要是木车床,所以我专门寻找圆,或者至少基本形式都涉及球状的作品。结合了不同艺术家的作品,我创作出我认为独一无二的雕塑形式。在我接近职业生涯中期时,我意外了解到马克的作品。当时除了“磨石”系列之外,我几乎已经在作品中放弃了使用球体,但是马克的作品的形式对我所产生的吸引力正是我个人审美观的基础。……
<< 左右滑动浏览 >>
04
文/马克·路佛
2023年上半年,美国陶艺家马克·路佛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在上海艺瑾美术馆完成了一件特殊的当代陶艺作品《不可言说》(UNSAYABLE),这件由陶瓷、影像、行为和互动共同组成的综合性作品,以鲜明的时间性和场域性,构建了展览本身。
整件作品以相对完美却未完成的状态示人,并在展示期间不断被破坏的过程中逐渐被完成,最终于展览结束时转化为一件带有纪念碑性质的作品。艺术家透过巧妙的构思,探讨了完美与破碎毁灭与重生、偶然与永恒的关系,并将陶艺作品从结果回归于过程,试图唤起艺术作品与体验同在的一种古老状态,即艺术的“神性”。对于参与其中的观众而言,每个人都在无意间以自己的行为构成作品的一部分,使这件作品不再是他者旁观中的孤立存在,也不再是艺术家的个人“秀场”。
本文根据艺术家马克提供的图文资料整理将整件作品的理念和构思呈现于读者面前。
……
<< 左右滑动浏览 >>
05
文/王军
2016年上虞青成立不到一年时,马克·路佛(Marc Leuthold)进驻创作,同进驻还有荷兰艺术家艾伦·斯贝克斯塔(EllenSpiikstra)与土耳其艺术家拉莱·蒂尔巴斯(Lale Dilbas),他(她)们一起考察千年古窑,看百年越剧,当然更多的时间他们多是埋首创作。6年时间过去,依然能回想起他(她)们安静执着的创作。
马克的日常是素朴与和善的,说话都很慢而柔,这或许因为父母是苏黎世人有关,但他的作品是凌厉与空想的,后来慢慢知晓,这凌厉与空想来源于他对“圆”的溯源。
……
<< 左右滑动浏览 >>
06
<< 左右滑动浏览 >>
<< 左右滑动浏览 >>
07
<< 左右滑动浏览 >>
声明
《石湾陶》是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馆刊,由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主办的文博类学术刊物。《石湾陶》是季刊,国际标准16开本,全彩印刷。
有意向本编辑部投稿,可将文章发到shiwantao@126.com。本刊文责自负,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END
编辑丨麦玮炘 黄桂玲
审校 | 陈雪兰
审核丨戎耀
审定 | 阮小珈
开放时间:9:00-17:00(逢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法定节假日遇上周一不闭馆,开馆时间为9:00-20:00。免费开放。 公交线路:109、120、137、155、169、171、178A、广佛城巴5线(南风古灶,忠信市场站下车);185C旅游专线(南风古灶站下车);G9、101、134、136、143、150、179、226、251;禅城一高明A线、广佛路口--高明汽车站(陶都站下车)。 地铁:佛山地铁2号线石湾站(D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