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

其他

2023“石湾杯”青年陶瓷艺术大奖赛征集函

“石湾杯”青年陶瓷艺术大奖赛源于2009年全国大学生陶艺大赛,是一项针对年轻陶瓷艺术工作者所举办的全国性赛事,今年将举办第十一届,是持续关注青年陶瓷艺术创作者的优秀文化赛事之一。大赛致力于现当代陶瓷艺术文化的弘扬与发展,突出国际视野,激励更多的年轻艺术家、陶瓷从业者立足陶瓷语言,勇于探索,创作既有深厚中华文化传统意蕴,又有当代文化精神的陶瓷艺术作品。人类文明的启蒙时代,陶就出现了。陶瓷作为泥火相生的艺术,承载了人类原始文明的记忆,也与人们有着解不开的情缘。中国地大物博,各个陶瓷产区有不同的泥料属性,也造就了不同的工艺技法,形成了多元的陶瓷文化。石湾是中国的陶都,以传统陶瓷雕塑闻名遐迩。本届“石湾杯”青年陶瓷艺术大奖赛从陶瓷的物性出发,以“象外——演绎泥性,多维生成”为大赛主题,选拔优秀青年陶瓷艺术创作人才,探索和演绎泥性之美,发掘陶瓷媒介的艺术表现力,诠释陶瓷艺术所蕴含的美学精神。2023“石湾杯”青年陶瓷艺术大奖赛将搭建起以陶瓷文化为载体的国际、区域间交流合作新平台,强化陶瓷在多元文化交融中的纽带作用,以兼容并蓄的胸襟,面向陶瓷艺术发展的挑战与未来。一、组织机构指导单位:中国文化产业协会陶瓷产区创意产业委员会主办单位: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2023年3月27日
其他

【公告】兔年大吉!初一至初六,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等你来!

兔年大吉202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春佳节即将到来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祝您兔年行好运,万事遂心愿!开放通知尊敬的各位观众:根据有关安排,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2023春节假期开放安排公告如下:2023年1月21日(除夕)闭馆,1月22日(初一)至1月27日(初六)博物馆正常开放。为提升游客体验,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节假日期间我馆开放时间将延长至晚上,具体时间为9:00-20:30(20:00后停止进馆)。咨询电话:0757-82701218或0757-82783950(工作时间上午9:00-12:00,下午2:00-5:00)观展提醒:1.观展期间需全程佩戴口罩。2.进入展馆需持身份证等有效证件,配合填写“入馆参观登记表”。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2023年1月20日大展宏兔石湾贺年生肖陶艺巡回展2023年的农历新年是癸卯兔年,在新春兔年来临之际,石湾兔年贺年生肖陶艺巡回展在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文创体验中心展出。石湾陶艺家怀着对来年的美好祝愿和梦想,以独特的创意、灵巧的双手、丰富的釉彩,塑造出一只只或恬静闲适、或活力充沛,或俏皮可爱的福兔,将石湾生肖陶塑生动传神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提前给大家带来浓浓的年味和真挚的问候。无形之形——罗小平雕塑作品展罗小平是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全国城雕艺委会委员、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常务理事,曾荣获中国公共艺术学术奖,中国陶瓷艺术教育杰出贡献奖,全国城市雕塑建设项目年度大奖等重要奖项。本次展览展出了罗小平教授创作的以陶瓷雕塑为主的各类雕塑作品51件(套),其中一套作品数量多达63件。各色各样的材料展示出不同的“艺术语言”。罗教授在国内雕塑艺术领域成就卓越,尤其是他运用雕塑·泥片塑造技艺进行的陶塑创作,为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高度、广度和深度等多维探索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通过本次展览可拓宽石湾现代陶艺的创作思路。石湾陶瓷历史文化展展览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南国陶都石湾陶业的历史状况,从石湾五千年陶瓷历史中撷取最朴素平凡而又最具代表性的精华——石湾陶业二十四行和石湾陶塑作为陈列重点,借助陈列艺术手段的渲染,将石湾陶瓷历史发展脉络清晰、真实地展示。在陈列设计上追求人性化,陈列手法独特,传统与现代风格结合,并打破惯用的设计模式,大胆运用木、石、竹等多种材料表现陶的粗犷、朴实,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END编辑丨麦玮炘审校
2023年1月20日
其他

征集函 | 青春如歌——2021“石湾杯”青年陶瓷(人物)大赛

“石湾杯”青年陶瓷大赛源于2009年全国大学生陶艺大赛,是一项针对年轻陶艺工作者的全国性的陶艺赛事,已成功举办八届,是目前国内陶瓷艺术领域持续关注年轻陶艺创作者的优秀文化品牌之一。大赛每年设定主题和创作范围,创作者围绕主题创作参赛作品。为了让参赛者有充足时间创作,提高参赛作品质量,从2021年起大赛创作范围将常态化设定为:年份为单数的(如2021年、2023年)以人物为创作主题,年份为双数的(如2022年、2024年)以器皿为创作主题,参赛者可提前进行参赛准备。创作主题2021
2021年4月25日
其他

2020石湾杯获奖名单最新公布,看看有没有你?

经过将近5个月的时间,今天我们终于评选出了2020年石湾杯青年陶瓷大赛的一、二、三等奖共6位、10位新锐奖和30位优秀奖得主。我们将会在此公示3天即2020年9月27日至29日24时若对公示名单有异议请与大赛组委会联系联系电话:0757——82701218联系人:陈雪兰奖项名单如下:一等奖赵淋《拥梦》“潜意识总是被理性压制,可以说大多数时候大多数的人都是用“脑”生活,这或许是激烈竞争的生存需要。然而我们的基因里、人性中,感性往往被理性所压抑。梦是沟通潜意识和意识的桥梁,它往往通过各种情节、意向或者前段来传递潜意识的信息。在美梦和噩梦中“用心”感受身体的需要、情感的需要,人性的需要。”二等奖宋鹏飞《云朵的形状》“在陶艺立体创作中,云的形态以唯美、简约的形式来呈现,努力做到一种光滑与平直,保证其纯粹性。在器物口沿处,转折与舒缓,尖锐与圆滑,短促与冗长,张弛有度的线条仿佛笔尖略过,加以略微翘起的弧底,显得整个器物不死板,活跃了起来,也与口沿形成一种呼应。泥料与釉料的选择上采用难以把控的高白瓷泥与奶白釉色,制作方式上摆脱拉坯成型的正圆形制,变形后粘结,尽量保持一种细腻、润洁之感,使整组器物看起来比较舒缓放松。”二等奖于洋
2020年9月27日
其他

2020“石湾杯”青年陶瓷大赛入围作品寄送及联络方式须知

前几天我们公布了2020石湾杯青年陶瓷大赛的入围名单,名单将全网公示7天,若对入围作品有异议者,请及时联系组委会进行协商。点击以下链接,查看入围名单🔽🔽🔽《2020石湾杯已截稿,入围名单公布!》恭喜入围的参赛者们。同时,我们的收件工作也随之开始,请名单中的参赛者们在2020年9月16日——2020年9月23日期间,将入围作品按以下信息寄送。收件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和平路6号石湾公园内陶创客会馆二楼邮编:528031收件人:陈小姐13690385233梁小姐13536612286同时,请各位入围者加入2020年“石湾杯”入围作者联系群:请参赛者们注意以下两点:1.参赛者要确保作品到达的时间,在组委会的收件时间内(2020年9月16日——2020年9月23日);2.超出以上时间,将视为自动放弃参赛资格;3.所有作品都需要按“外包装须知”要求,打包入木箱内寄送;4.打包木箱外需要张贴“作品登记表”,并将该表发送至邮箱shiwanbei@126.com。PS.“作品登记表”、“外包装须知”通过复制以下链接并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x2lBLXoxH8kMLCSmx7pfg提取码:jl6i“作品登记表”、“外包装须知”如下源文件请在链接内下载🔽🔽🔽(完)文本编辑|吴辰博、方枫矩资料整理|蔡向红排版|吴辰博审核|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校对|石湾杯大赛组委会2020年END石湾杯微信号:swtcbwg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点击图片,更多精彩↓↓↓
其他

2020石湾杯已截稿,入围名单公布!

经过了近半年时间,2020年“石湾杯”青年陶瓷大赛现已全面结束第一阶段。至2020年09月5日24:00截止,本届“石湾杯”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产区、企业、个人等报名信件,共472人投稿,收到作品共675件。我们在第一时间将所有报名资料整理,并发给本届“石湾杯”评审委员会,进行初评。经过近一周的评选时间,石湾杯评委会整理选出了100件优秀作品,进入最终奖项的评选。对于入选初评的参赛者们,我们也会进一步跟进,通知各位寄送作品等后续工作的详细情况。现在我们将2020年石湾杯青年陶瓷大赛入围名单在此公示7天公示时间:2020年9月13日——19日24:00若对入选作品有异议,请及时联系组委会联系电话:0757-82701218
其他

2020石湾杯《手艺-生活》第05期——杜沁芬的“器物”观

2020年石湾杯选取“生活之美”为主题,从全国各地,征集该主题的器物作品。最终报名的截止时间经过延迟,现定于9月5日24:00结束。点击下方链接,获取最新情报↓↓↓《2020石湾杯延迟投稿截止时间通告》《手艺-生活》栏目作为2020年石湾杯的分支栏目,已经做到了第5期。在这期间,我们接触了许多对陶瓷器物有着独特理解的学者及手艺人们。今天我们邀请了广州美术学院的杜沁芬老师,从一个成熟的艺术从业者和教师的身份角度,来跟我们谈一谈她对陶瓷器物的理解。(以下是访谈全文)石湾杯:我看过一些您在《不器》系列的创作笔记,在这个系列中您就涉及到“器物”的概念,可以先谈谈您对“器物”的理解吗?杜沁芬:我做《不器》的时候,还不到三十岁,那时每天看《论语》,想学习如何“做人”。读到“君子不器”的时候,特别有感受,这里的“器”指的就是功能,对于人就是才能,君子不止有一种才能,所以好的“器”也应当有很多的功用。杜沁芬《不器—斗》尺寸:50*50*L50cm材料:德化瓷、纸纤维2014年“器乃器具、器皿、器物等,具备特定功用性。不器,即非为一才一艺,一功一用之物而已。“不器”之造型,取自宋、明式家具,凝结了宋明理学,格物思辨的哲学思想和宋代士大夫平淡美、化繁就简的审美理念;结合极简主义的方式,提炼出四边形或立方体的造型;采用瓷泥与陶泥原物表里质感为特征,消隐具体形像传达意识的可能性,留给观者更多想象空间。不器,可为茶承,可为桌台,可为凳几,更可为思想之载体。”——写于2014年
其他

2020石湾杯延迟投稿截止时间通告

2020年石湾杯以“生活之美”为题,向全国展开关于“器物”形式的作品征集。自5月1日起,至今已经过去了将近4个月时间,期间内我们已经收到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大院校、产区、企业等机构或个人的作品投稿。点击下方链接,查看详细报名细则↓↓↓《作品征集|2020“石湾杯”青年陶瓷大赛征集函》在此期间我们收到了许多对报名细则的提问。以下对其中提问最多的两点问题作出回应。No.1截止时间今年由于疫情情况,很多创作者们反映,时间上会来不及投稿。所以,组委会经过商议,现将投稿截止时间延迟至9月5号24:00结束,即比原定截稿日期推迟了5天时间。No.2报名表下载由于今年的报名表下载方式更换,许多创作者们反映不知道该如何获取报名表。现将报名表下载方式步骤图示如下。1.将下列网址链接复制粘贴,在任一浏览器打开:https://kdocs.cn/l/sQlqxFgAG?f=1112.打开链接后,会看到如下界面,在左上方“三道杠”处,点击下载:3.设置下载地址后(图示为桌面),下载即可。4.为防止出现下载文件格式等问题,编辑使用的Word程序推荐使用WPS版本。以上是组委会为常见的两个问题作出的回应,希望大家可以在最后的时间,抓住机会,踊跃报名。我们期待见到更优秀的“器物”作品,更希望看到更多年轻的创作者们能够崭露头角,释放光芒。(完)文本编辑|吴辰博、方枫矩排版|吴辰博审核|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校对|石湾杯大赛组委会图片来源|网络2020年END石湾杯微信号:swtcbwg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点击图片,更多精彩↓↓↓
其他

2020石湾杯《手艺-生活》第04期——黄春茂谈“中国式的仪式”

黄春茂是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设计师之一,继2014年完成了APEC水立方国宴瓷的设计方案之后,又先后设计了多个重大国事活动的国宴餐具系列。除了设计师身份之外,黄春茂还是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的教师。2020年石湾杯选取“生活之美”为主题,从全国各地,征集该主题的器物作品。所以,在《手艺-生活》的访谈栏目中,我们也有幸请到了黄春茂老师,来谈一谈他对器物的理解。(以下是访谈全文)石湾杯:本届“石湾杯”的主题是“生活之美”,您如何理解器物的“生活之美”?黄春茂:我想所谓的生活之美,无外乎是对生活中的人们,更多心灵深处的关照。今天谈论瓷的“生活之美”,它体现的是一种更高品质生活的可能性。现在大家对瓷有更多的需求。在人的需求层级里面,首先大家都需要吃饱,然后就是着装,穿着体面的衣服,而不是破衣服,出门的时候会有的一种基本的尊严,住得好,家的概念就成立了。而今天我们对美器的追求体现我们对生活更高需求的体现。石湾杯:您觉得一套好的陶瓷日用器,它的评判标准是什么?黄春茂:怎么来评价一套好日用器,什么是一个好的设计?在我看来,有人文关怀的,有对人的关照的设计,是很重要的标准,而不是方法论,手段和风格是凌驾于人之上。中国的设计教育这几十年来都在向西看,我们的精英阶层的价值观,都在追“工业审美”,整个教育也是一种精英式的教育,我认为这导致了今天中国培养的设计师有两个问题。第一,我们的精英教育传达得更多的是一种等级意识。很多中国设计师把西方现代设计的样式作为至高点,作为标准,会经常习惯性的说中国老百姓审美品位很低。很少去平视大众,去尊重那些不在西方现代设计教育样式背景之下的大众他们本身的审美和需求。从出发点上我认为是有问题的。这种出发点忽略了没有受“精英审美教育”的大众群体,忽略了他们对陶瓷审美和陶瓷生活的需求。之所以我们现在很多学院里设计的陶瓷不被大众和老百姓接受,这是一个很大原因;第二,整个工业化的时代都是对于工具的崇拜,在我们这也体现出来我们对于设计方法和工业审美单一的崇拜,而陶瓷这种媒介有着很强的历史文脉延续性,单一的工业审美,没有办法完整的,全面的解释陶瓷。没有办法完整的解读中国人丰富的历史渊源和对陶瓷文化的感受,观念。石湾杯:您在设计国宴瓷时所强调的仪式感,在日用器物上是否适用呢,您怎样理解中国式仪式感?黄春茂:关于我设计的国宴瓷,我曾经写了一段产品介绍:《久违了中国式的仪式》。其实里面有很多误会,很多人认为我们的“国宴瓷”只是一个政府或国家层面的一种仪式,但之所以这套产品会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恰恰是触及到了整个的这个时代的中国人的内心。在今天的中国,从精英阶层到大学教授到政府官员,都经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颠覆,我们原来很多信念,理想,包括我们的传统的礼仪被重新定义。另一方面,我们从小又接受了“我们是一个有着古老文明的国度”这样一个概念,那么今天中国人的文化中就缺乏了一种自信。我们中国人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高贵?我们的文化里面什么是高级的?在现代社会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文明?我们怎么去表达我们的一种文明?我们人和人之间是怎样打交道的?我们怎么去尊重我们的父母?小到和父母之间表示尊重,大到国家的层面的礼仪,我们的概念都是模糊的。“久违了中国式的仪式”,它并不代表中国的仪式或者国家仪式应该是这样的,而是说中国人都在期待,我们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我们的仪式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突然不知道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突然在文化上迷失了,没有方向感,这是一个民族的痛点。
其他

那些充满“生活之美”的器物

自5月1日起,2020年石湾杯青年陶瓷大赛正式接受报名,至今为止,来自全国各地的投稿作品纷至沓来。而大赛的报名阶段,也迎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还有最后半个月的时间,欢迎更多的小伙伴们,继续投稿哦!点击下方链接下载2020年石湾杯参赛表:《作品征集|2020“石湾杯”青年陶瓷大赛征集函》今年的“石湾杯”,主题定为“生活之美”。魏华老师在“2020石湾杯《手艺-生活》——魏华谈‘器’”一文的访谈中,曾给出过自己的理解:“器物”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可以拿来使用的、有功能性的东西;另一方面、空间中的实用与非实用的陈设品也是一种宽泛意义的器物,也包含征稿的范畴之内。——《准备上菜》安田猛——Doris
其他

2020石湾杯《手艺-生活》——魏华谈“器”

作为“石湾杯”一直以来的主操刀人,从每年赛事的主题选择,一直到评选事宜的组织,都离不开魏华的介入。所以,对于“石湾杯”举办过程中的大小事宜,魏华老师是最有发言权的人之一了。2020年“石湾杯”的子节目《手艺-生活》给大家带来对魏华老师的访谈。关于今年赛事的主题选择定“器物”的原因、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和在今年特殊的大环境下,人与生活、与“器”之间的关系等等,魏华老师谈了许多自己的见解和期望。接下来,就为大家带来访谈的全文:石湾杯:今年“石湾杯”赛事的主题聚焦到拥有“生活之美”的“生活器”上,您对这个命题的理解是怎样的呢?魏华:“器物”如果从类型上来谈,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可以拿来使用的、有功能性的东西;另一方面功能性的器物也可以是某一个空间里面的一些陈设品。空间中的陈设品也是一种宽泛意义的器物。一个器物在你把它当花器的时候,它是处在一个被“用”的状态下的,这个“用”是一个具有功能性前提的,但换个角度它也是纯粹审美功能的陈设作品。所以这次“石湾杯”也包括没有实用功能的空间中的陈设作品。在我们日常生活空间里,比如一个书房、卧室、客厅,甚至卫生间等等都有非常多的陈设品,这种陈设品的创作是包含在我们这次“石湾杯”征稿范围里面的,并且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就像往届“石湾杯”器物主题的大赛,我们也有非常多的独立的抽象形态的陶塑作品、装置性的作品入选、获奖。其实它只要是陶瓷材料创作的“器物”我觉得都可以纳入参展的范畴。在室内及公共空间中以陶瓷器物作为环境装饰的也有许多成功的案例。——马修·钱伯斯(Matthew
其他

2020石湾杯《手艺-生活》第02期——山见工作室:但东

随着2020石湾杯大赛的稳步进行,石湾杯组委会也同步进行了一系列的学术访谈活动。在这些访谈中,我们会结合本届的主题“生活之美”,与业内的众多大咖展开畅谈。访谈的对象包括各大高校的学科导师、业内的学术研究人、企业内拥有多年经验的设计师和独立工作室创办人等。点击下方链接下载2020年石湾杯参赛表:《作品征集|2020“石湾杯”青年陶瓷大赛征集函》而其中一批新的90后手艺人们,特别值得我们关注。今天接受我们访谈的,就是山见陶艺工作室的但师傅。但东主要经历:2010年~2014年就读于广州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2014年~2016年大庸堂驻场艺术家。2016年至今创立山见陶瓷工作室。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2020石湾杯《手艺-生活》第01期——南郊工作室:王驭锋

随着2020石湾杯大赛的稳步进行,石湾杯组委会将以《手艺-生活》为名,开启一档访谈栏目。在这些访谈中,我们会结合本届的主题“生活之美”,与业内的众多大咖展开畅谈。访谈的对象包括各大高校的学科导师、业内的学术研究人、企业内拥有多年经验的设计师和独立工作室创办人等。接受我们访谈的第一位,是一位在已经在景德镇深耕多年的陶艺工作室创办人——南郊工作室:王驭锋。王驭锋2011年
其他

2020年“石湾杯”开启 | 往届优秀作品回顾

“石湾杯”作为历经了十年的陶瓷类专项大赛,已经逐渐成为了佛山地区文化风向标式的品牌。每一届我们都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校、产区、机构的优秀投稿。而“石湾杯”也一以贯之地坚持着拢聚、发现、培养一代又一代年轻陶艺家的主旨。如今,2020年“石湾杯”也已经拉开了序幕,正等待着各位的踊跃参加!2020年“石湾杯”以“生活之美”为题,招募以此为主题的各类生活器皿,包括但不仅限于餐具、茶具、花器、香器、文房用具、陈设摆件等。今天,让我们一同回顾一些往届的优秀作品,权当做抛砖引玉。只要你有着相关的陶瓷类作品,那还等什么呢!具体投稿方式,点击下方链接了解详情:《作品征集|2020“石湾杯”青年陶瓷大赛征集函》(以下为往届部分获奖作品)2009年全国大学生陶艺大赛一等奖《壶·道》李妮2009年全国大学生陶艺大赛三等奖《山水之静》谷士超2009年全国大学生陶艺大赛三等奖《转·幻》郑芳2010年全国大学生陶艺大赛一等奖《孵化》韩俊2010年全国大学生陶艺大赛二等奖《仲夏夜之梦》朱子昂2010年全国大学生陶艺大赛三等奖《陶乐》高宇2017年“石湾杯”一等奖《点解》曾泳龙2017年“石湾杯”一等奖《DELTA》
其他

作品征集|2020“石湾杯”青年陶瓷大赛征集函

写在前面“石湾杯”青年陶瓷大赛源于2009年全国大学生陶艺大赛,是一项针对年轻陶艺工作者全国性的陶艺赛事,已成功举办七届,是目前国内陶瓷艺术领域持续关注年轻陶艺创作者的优秀文化品牌之一。本次大赛以“生活之美”为主题,把陶瓷生活器作为本次大赛内容,展示参赛者生活器的创新创造,呈现陶瓷艺术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陶瓷艺术为我们的当代生活带来的改变。我们期待看见各个院校具有前瞻性的陶瓷艺术生活器,也希望看见各个陶瓷产区风格迥异的陶瓷生活器具。更重要的是通过器物呈现我们的美好生活,展示时代生活陶瓷艺术的文化面貌,展现当代青年陶艺家们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与表达。——“石湾杯”青年陶瓷大赛组委会作品征集●创作主题参赛者需以生活器具为创作范围,如餐具、茶具、花器、香器、文房用具、陈设摆件等,围绕“生活之美”主题展开陶瓷器具创作。●参赛要求(一)作品须以陶或瓷作为主创材料,也可以是陶瓷材料与其它材料的结合,以生活器具为创作范围;(二)作品须为个人原创,不得抄袭,入围作品将挂网公示7天,期间如有版权争议,或将取消参赛资格;(三)作品需附创作理念及设计语言简介;(四)作品思想健康向上。●参赛资格全国各陶瓷产区青年陶艺家、艺术院校师生、陶艺企业创作人员,年龄在18-45岁之间(含45岁),个人参赛,参赛作品每人上限3件(套)。●投稿办法①图片要求:1张纯色背景作品照;1张环境作品照;1张作品细节展示照;1张艺术家形象照并按上述顺序以01、02、03、04编号参展作品为作品实物彩照(jpg文件格式300dpi以上,2MB以上,以便出版)参展作品文件名称格式:姓名_作品名_图片号码.jpg图片及命名格式范例:孙某-《平静》-01.jpg孙某-《平静》-02.jpg孙某-《平静》-03.jpg②报名方法:5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点击下方链接以获取报名表,或亲临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索取报名表格作品图片+报名表打包发送至邮箱:shiwanbei@126.com文件名格式:姓名-作品名链接地址(请复制到浏览器中打开):https://kdocs.cn/l/sQlqxFgAG?f=111奖项设置本次大赛共选出100件入围作品,在100件入围作品中评出一、二、三等奖(6名),网络最受欢迎作品奖(3名),新锐奖(10名),优秀奖(30名),其余为入围作品。(一)一等奖:1名,奖金人民币50000元+免费参加“生活之美-陶艺工作营”+获奖证书+展览图册(二)二等奖:2名,奖金人民币10000元/人+免费参加“生活之美-陶艺工作营”+获奖证书+展览图册(三)三等奖:3名,奖金人民币5000元/人+免费参加“生活之美-陶艺工作营”+获奖证书+展览图册(四)网络最受欢迎作品奖:3名,奖金人民币1000元/人(在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创建投票页面,参与投票作品为100名入围作品,由网友投票选出票数最高的前三名,作为网络最受欢迎作品奖,奖金为人民币1000元/人。)(五)新锐奖:10名,免费参加“生活之美-陶艺工作营”+获奖证书+展览图册(六)优秀作品奖:30名,获奖证书+展览图册(七)其余入围作品将颁发入围证书,赠送展览图册。备注:1、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由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收藏,颁发获奖证书、收藏证书和奖金。2、收到通知后,如入围参赛者未寄送作品至组委会参与展览的,将不对其颁发证书及奖品。3、一、二、三等奖和新锐奖获得者将于10月中下旬免费参加“生活之美-陶艺工作营”(包括往返交通费和全程的住宿餐饮费)。届时我们将邀请知名陶艺家担任工作坊导师,与国内陶艺家进行交流创作,参观考察石湾陶艺家工作室。评选办法●初评阶段(2020年9月4日——16日)初评时间:2020年9月4日——8日评审方式:评委通过参赛照片进行筛选,选出100件(套)入围作品。初评结果公示时间:2020年9月9日——9月15日(暂定),公示期7天注:评选结果将在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公布100件(套)入围作品及人员名单,组委会将通过电话通知的方式逐一通知入围者参加终评和展览。●作品终评(时间待定)终评时间:待定评审方式:在大赛学术委员会委员名单中抽取5人组成评审小组,进行现场评审现场评审:评审小组成员到达石湾,对入围作品进行现场评审,评选出一、二、三等奖、新锐奖及优秀奖作品奖。组织架构指导单位:广东省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中国佛山(石湾)陶瓷设计创意谷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主办单位: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协办单位:佛山市石湾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单位:佛山市大庸堂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学术支持: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院校教授和专家担任大赛评委大赛学术委员会成员名单(排名不分先后)吕品昌(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雕塑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武(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邱春林(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毛增印(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收藏家协会主任)罗小平(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邱耿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金文伟(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陆斌(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陈光辉(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纪平(山西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燕根(广西艺术学院教授)魏华(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谭红宇(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金生花(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廖洪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
其他

【征集函】2019“石湾杯”青年陶瓷(人物)大赛作品征集

全国各陶瓷产区青年陶艺家、艺术院校师生、陶艺企业创作人员,个人参赛,年龄在18-45岁之间(含45岁),参赛作品每人上限3件(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