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所大学与昭通一个县,同行并进35年······

微昭通
2024-12-28


校地携手书锦绣 同心相约绘新篇

——西南林业大学35年倾力帮扶大关县纪实

石卓功教授为农户开展花椒种植培训。董文渊教授为农户开展筇竹种植培训。西南林业大学古茶树研究中心示范基地。


2023—2024驻村工作队队员。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35年光阴不过转瞬即逝。但西南林业大学与昭通市大关县同行并进的35年,却是一段绽放希望、辉映未来的不凡时光。自1989年起,西南林业大学便肩负起挂钩帮扶大关县的使命。35年来,学校认真贯彻中央、省委有关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总体部署和要求,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积极融入地方发展,充分发挥创新人才、专业学科等方面优势,锚定目标、靶向发力、精心组织,积极探索帮扶背景下的校地合作之路。35年来,西林人的付出,深深烙印在大关的热土上。在走村入户、实地调研、产业发展中,他们挥洒汗水与激情,上演着一幕幕和时间赛跑、与贫穷搏斗的故事,只争朝夕、久久为功。产业发展上台阶、村民致富有渠道、村庄旧貌换新颜……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他们在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赛道上一往无前,在一个个喜人的变化中诠释西南林业大学“初心不改”的铮铮誓言,走出了一条校地同心绘新篇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党旗引领 汇智聚力融入地方发展战略

翻阅《大关县志》,那句“大关因险峻可据,关隘重重,而得名”的字句尤为显眼。“于悬崖峭壁上求生存,于险峻山岭中谋发展”正是对大关自然资源状况的真实描绘。怎样才能让这片祖祖辈辈用汗水与热血浸染的红土地告别贫困,焕发出与时代发展脉搏相匹配的勃勃生机?35年来,西南林业大学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在帮扶大关工作的重要位置,强化红色引擎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让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示范效应在产业发展一线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学校党委总揽全局,全力协调各方力量,致力于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西南林业大学在校园内部优化组织架构、人员配置和物资采购机制,为大关县的产业发展扫除障碍、创造机遇;在外部积极与政府机关、科研机构和行业企业沟通协调,为大关县产业的健康发展构建平台、拓宽渠道、挖掘潜力、争取资金。35年来,学校先后选派103名优秀干部到大关县挂职,担任科技副县长、科技副乡长、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和驻村工作队员,共投入资金2290万元,其中学校直接投入900余万元、引进各类资金1090余万元、消费扶贫300余万元,有力促进了大关县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2019年,学校的“筇竹产业绿了荒山、富了百姓”项目,成功入选教育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校内部门齐心协力,积极主动履行职责。35年来,对大关县的帮扶已经成为学校的重要工作。组织部为大关县筇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在帮扶机构设置、帮扶干部配备上进行了周密策划;纪检监察处持续开展专项检查,发挥政治监督作用,确保基层任务的落实;宣传部积极挖掘先进事迹,传播正能量;科学技术处搭建科研平台,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校工会、资产经营公司拓展消费市场;各学院党委推荐优秀人才,为帮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充分发挥“两个作用”,先锋模范引领前行。在帮扶过程中,学校通过“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方式,利用讲授党课、开设“乡村思政课”等形式,增强信心,坚定决心,强化使命担当。学校党委运用“党建+产业”的模式,选派优秀干部到帮扶一线,引领农村党员成为政策宣传者、矛盾调解者、致富带头人;在产业发展中发挥功能型党支部职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把党支部建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一线,让农民得到实惠、农村充满活力。破局开路 因地制宜探寻产业发展最优解崇山峻岭、沟壑纵横,扶贫工作异常艰难。在这样一片看似无望的高山峡谷之间,西林人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孜孜以求,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扎根基层,情系山水。西林人对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视是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偏向。他们心怀“国之大者”,对大关县的扶贫工作投入了无限热情与极大决心。35年来,他们的目光始终聚焦这片土地,从玉米、果树等传统农作物,到筇竹、花椒、茶叶等特色产业,再到如诗如画的生态环境,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情系大关山水”。大关县以其独特的气候条件成为筇竹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之一,1984年筇竹被《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列为首批保护竹种之一。1991年西南林学院(现西南林业大学)薛纪如教授先后数次带领学生深入昭通大关等乌蒙山区进行调查研究,取得了筇竹资源分布第一手资料,先后命名了筇竹属、香竹属、铁竹属、贡山竹属4个新属。1993年9月起至今,西南林业大学董文渊教授及其团队对筇竹进行了深入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不仅填补了筇竹科学研究的空白,还实现了筇竹从濒危保护状态到产业化发展的重大转变。针对筇竹育苗难度和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研究团队成功研发了筇竹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这项技术涵盖了从种子采集、处理到容器苗培育的完整流程,为大关筇竹资源的高效培育、可持续经营和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在西南林业大学的助力下,大关县先后编制《大关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0年)》《大关县林业产业扶贫规划》《大关县“一县一品”筇竹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大关县筇竹综合加工产品市场营销》《大关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大关县天星镇安乐村种植养殖业发展规划》等7个产业发展规划和《关于提高竹林培育水平夯实筇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的指导意见》《关于筇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4个产业发展意见。全县筇竹面积由20世纪80年代的5万亩增加到2023年的102万亩,占全球筇竹总面积的70%以上。2018年,筇竹竹材制品在首届世界竹藤大会上亮相,收获了海内外高度赞扬。此外,学校还协助大关成功申报“中国筇竹之乡”,筇竹笋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为大关的筇竹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也极大提升了其品牌价值。除了筇竹产业外,西林人还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把资源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思考、同推进、同落实。1990年,西南林学院(现西南林业大学)挂职大关县科技副县长叶如欣就在主持推进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工程中,积极探索植树造林与经济发展的可行性路径,并打下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学校与大关共同思考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积极实现金山银山的目标。在茶叶产业方面,西南林业大学古茶树研究中心示范基地——云南省大关县虹阳茶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所生产的茶叶系列产品,在2024年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这标志着大关茶产业步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也为大关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35年来,一个个西林人的名字深深嵌在大关的绿水青山间。叶如欣、董文渊、文仕军等一批批管理型干部和骨干在帮扶大关的过程中脱颖而出;把论文写在乡间田野的董文渊教授筇竹研究团队,把荒山变成金山、构建古茶树生态体系、推进茶文化研究和茶旅融合实践研究的蓝增全教授古茶树研究团队,古稀之年依然奔波在花椒地中的潘涌智教授等,西林老中青三代在大关地区因地制宜探寻产业发展之路的过程中,展现出了顽强的拼搏精神和科学务实的作风。35年来,学校把大关县作为锻炼培养干部的重要基地,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激励各级干部到乡村一线大显身手,对长期在贫困地区一线、实绩突出的干部给予表彰并提拔使用。

以林赋能 校地协作共谱新质曲

在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西南林业大学在“林”元素“林”能量的挖掘上倾心竭力,致力于将其打造为提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进一步夯实地方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根基。科技赋能,激发产业发展动力。西南林业大学充分发挥其专业、学科和人才优势,与大关县合作共建多个研究机构,为大关筇竹种质培育、产品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持和前沿思考。董文渊团队先后完成了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天然筇竹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研究与示范基地建设”专题、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珍稀濒危筇竹保护与退化竹林恢复技术研究”等10多个研究项目,取得一系列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筇竹研究的空白。西南林业大学先后在田间地头设立了10个“科技小院”和3个专家工作站。各学院联建共建15个功能型党支部,组织校内外专家定期举办培训班和现场指导,向农户传授筇竹、花椒和茶的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知识,培养了一批批产业发展中的“乡土专家”,打造了一支支“永不撤走的工作队”。如今,大关县筇竹生长面积达101.83万亩、茶园面积5.2万亩、发展花椒种植8.66万亩,为农业资源可持续经营和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集体赋能,搭建产业发展平台。为了更好地推动产业发展,西南林业大学与大关创造性地整合了资源,搭建了新的产业发展平台。学校推动将帮扶资金和政府有关涉农资金项目整合转化为“合作股份”,组建了集体经济实体。这些实体以公司和合作社为主,签订产供销协议,推行“四统一”订单生产,实现了政策共享、风险共担、按股分红。这种模式最大限度盘活了农村生产要素,培育了产业化扶贫新兴主体,构建起了农户与集体经济间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了农户、合作社、企业的共赢。同时,村集体公司设置了竹笋、花椒等农产品的兜底收购价。以筇竹为例,集体经济组织成立后,筇竹价格每市斤从2018年前的2元升至7元,极大调动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通过实施两个“千百万工程”,学校帮助农户提高了种植技术,使筇竹等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为竹材加工厂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农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就业机会。据初步统计,大关筇竹产业每年可提供就业岗位300个,带动务工群众年人均工资性收入增加5万元。作风赋能,实现产业科研双促共进。西南林业大学对大关产业的帮扶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努力实现产业科研双促共进。对大关产业的帮扶,是科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不断深化的过程,是科学务实工作作风在社会实践中的具象体现。帮扶过程也是不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发现、相信、认同群众智慧,提高百姓创造能力,扩大受益面的过程,实现了产业科研双促共进的目标。

继往开来 打造校地合作新典范

房子大了、轿车多了,文化室、体育场有了,大关人回家的路好走了,更多村民回家就业了……35年来,大关发生了喜人的历史性变革,这里面有西林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西林引以为荣的华章。目前,全县竹产业综合产值超过20亿元,人均增收1.5万元,竹产业受益群众达17.3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72.5%。筇竹、花椒、茶、蜂蜜等一个个传统产业让老百姓鼓起了“钱袋子”,让大关走出了一条富有当地特色、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乡村振兴之路。35年来,一批批西林人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同大关人民一道立足当地资源禀赋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实践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智慧,实现了“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增强了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凝聚起了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35年的比肩同行、压茬推进,成就了学校和大关的战友情、奋斗志,促进了校地共兴和共荣。35年来,西南林业大学和大关在党建联建、产业发展、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等方面佳话频传。大关县原扶贫办主任欧阳书品说:“西南林业大学选派到大关挂职或者驻村的老师,脚上沾有泥、心里装着老百姓,都是干实事的。”叶如欣在第一任副县长任期满后,大关县委、县政府带着全县人民的深情厚谊及殷切希望到省委去挽留他,凉风坳的苗族同胞专程下山来挽留他;102枚鲜红手印深情挽留扶贫工作队长柏顺文,恳请学校让他继续留任,支持产业发展,帮助群众脱贫致富……这些都是大关人民对西林人艰苦付出的肯定。西南林业大学党委书记李永勤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南林业大学将继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记嘱托,坚守初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加快推进林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与大关人民一道建设和美家乡,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打造校地合作新典范。

【一线印记】

科技帮扶筇竹产业富一方

1993年8月20日,在大关县天星镇双河桥头,一位年近七旬的大娘将背篓中的金黄烟叶撒入双龙河。看到这一幕,时任大关县科技副县长的董文渊,久久无法释怀。他暗下决心,要为大关的百姓寻找一条可持续、稳收益的产业发展之路。

大关县林业和草原局的工作人员谢泽轩仍清晰地记得他陪着董文渊在熊炸坪工作的72小时。搭起简易窝棚,他们对30株刚出土的筇竹笋展开了72小时持续观测。每2小时便测量一次竹笋的高度、粗度,并记录下当时的气温、地温、湿度。竹林潮湿,昼夜温差大且不时下雨,半夜他们冻得瑟瑟发抖,但正是这72小时,他们牢牢掌握了筇竹笋生长的第一手数据,为系统地开展筇竹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30多年来,大关成了董文渊的第二故乡。他带领团队踏遍木杆镇有筇竹的林区,全面掌握了筇竹的生长习性和分布情况。他们通过生态修复增强筇竹的长势,凭借抚育技术提升筇竹笋的产量和品质。他们成功攻克一个个难题,实现从无性繁殖的绝望到有性繁殖的成功,这是全世界筇竹的一次伟大新发现,是对筇竹研究的重大突破。

“没有董老师,就没有大关的筇竹产业。”筇竹大户张明荣说。在董文渊教授团队的科技支撑下,大关县筇竹示范基地竹笋产量从每亩年产50公斤提高到450公斤,工艺用竹培育实现零的突破,每亩年产600根,达到了筇竹亩产值超万元的生态高效培育目标。2023年,大关县生产竹笋4.2万吨、竹材3.2亿根,竹产业综合产值达到了20.8亿元,为乌蒙山片区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典型示范。

接续奋斗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作为年轻教师去大关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心中多少有些忐忑,但想起领导、同事分享的叶如欣、董文渊等一批批前辈30多年接续奋斗在乌蒙山区,为关河两岸百姓的美好生活贡献力量的故事,内心又多了一份期待。”西南林业大学驻大关县玉碗镇老街村第一书记王联智,是最新一批的“西林大关人”。

来到老街村,人口基数大、脱贫人数多、发展底子薄的现状让王联智印象深刻。如何做好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接续传承好西南林业大学对口帮扶大关的历史重任,成了他不断思索的问题。“办法在群众中”,想起前辈传授的秘诀,王联智迅速行动起来。白天,工作队穿梭在村落之间,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仔细倾听他们对产业发展的意愿。夜晚,他们与村“两委”和其他队员们围坐在一起,共同谋划发展路子。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全市第一家糯玉米加工场在老街村落成。全村试(预)种糯玉米面积近1000亩,产值有望突破10万元。“前厂后产”的特色农业种植布局初步成型。曾经不起眼的玉米,如今“身价”翻了好几番,走出了大关,走进了东部沿海城市。

“作为青年干部,我们的前辈已经帮我们打下深厚的发展基础,我们不能辜负他们的艰辛,要将乡村振兴事业向前推进。”对于未来,王联智充满信心。如同老街糯玉米的香甜可口,新的希望正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以上稿件刊发于2024年10月22日《云南日报》第七版

今日推荐


来源/云南日报  西南林业大学

编审/胡华玉 编辑/李雯
投稿/822996965@qq.com


转载请注明来自“微昭通”官方微信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微昭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