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罗坪村周围的山林翠竹成海,村民们刚刚结束采笋季的繁忙,实现了方竹笋的丰收。五年前,罗坪村村民们易地搬迁,搬出穷山沟,住上新楼房。
在当地县委、县政府领导下,村里开始大力发展竹产业,通过“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 ”的利益联结机制,村民可以获得“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务工报酬”的三重收入。目前,罗坪村竹基地覆盖群众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
曾经村民口中的荒山野岭变成风景秀丽的绿水青山,小小方竹笋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曾经的穷山沟长出一棵棵“摇钱树”,村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鲢鱼村位于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新滩镇,这个小山村曾面临经济落后,产业单一等困境。一种半红半绿、名叫“半边红李”的水果让鲢鱼村焕发了新的生机。在当地的规划引领下,村里成立专业合作社,对“半边红李”的种植、销售等进行统一规范管理。经过十年的发展,“半边红李”已成为鲢鱼村支柱产业。鲢鱼村现有“半边红李”6800亩,户均投产9.8亩。
2024年鲢鱼村“半边红李”产值达3250万元。随着“半边红李”知名度的推广,每年前来游玩采购的人络绎不绝。目前,鲢鱼村正依托“半边红李”带来的良好反响发展特色农旅。鲢鱼村村民的日子也会如这半边通红的果子一般,越来越红火。
在乌蒙山深处的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世代聚居着大花苗和白苗两支苗族支系,其民族服饰艳丽,均以挑绣、十字绣和饰品缝制而成,鲜艳夺目,精致可人。43岁的陶荣是盐津县苗族服饰制作技艺传承人,自幼跟随母亲学习纺线、织布、刺绣。
为了让更多人喜欢苗族服装,陶荣不断学习,改良创新。“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喜欢时尚一点的东西。”陶荣说,她现在要把衣服改得漂亮好看,让年轻人喜欢穿。
陶荣希望有更多人喜欢制作苗族服装,并非常愿意将这门技艺分享给愿意学的人。于她而言,苗族服饰不仅仅是一套套的衣服,更是厚植在血脉之中的延续和传承。“这一生肯定就是以做苗族服装为主,跟它做伴,做到我做不起、做不动了的那天为止。”陶荣说。
来源/新华社 彭奕凯 陆志秋 黄成元 黄春燕 何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