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转账转错人, 法院判收款者退钱!但目前不是所有的转错账都能挽回……
移动支付给好友间转账带来了便利
但“手滑”也时有发生:自己不小心转账转错了人
对方收了横财后却不还钱,甚者拉黑自己……
近日,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
对一起微信转错账案件作出判决
判令收款者退还这笔转错的款项!
误转好友4500多元后被拉黑
法院判令收款者退还
原告阿秀从事金银回收生意,与被告罗某是微信好友。2018年1月9日晚,阿秀通过微信转账货款时,误将4530元转给了罗某,阿秀立即向罗某发微信说转错了请求归还,但罗某非但没有回微信,还点击确认收款,并关闭手机。
阿秀在事发当晚前往当地公安局请求联系协调此事,可罗某还是无回应。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阿秀将罗某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罗某退回4530元。
法院认为,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本案中,原告主张其误将4530元微信转账给被告,并提供了借记卡账户历史明细清单、微信交易记录、微信聊天记录、微信详细资料、报警回执等证据证实。而被告经法院合法传唤未出庭质证及抗辩,且现有证据不能证实被告取得该款项具有合法根据,故法院对原告的主张予以采信。
法院判决,被告罗某向原告阿秀返还4530元。法官认为,碰到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也应基于诚实信用原则,把不当得利返还给当事人,避免因不当得利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用户如出现误转账情况,可以先主动与对方沟通、协商,协商不成时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保存好微信(手机)转账记录和银行卡明细记录,作为证据提交。
转错账不一定所有情况下都能找回
在广东省中山市工作的黄先生今年5月2日通过微信平台关联的银行卡,给微信名为“海阔天空”的表妹转账。然而黄先生手误转错了人,此“海阔天空”非彼“海阔天空”,一转就转了8万多元。
据黄先生介绍,自己搜索微信名“海阔天空”之后并未仔细甄别,微信好友列表中出现了同样微信名、只是头像不一样的两个账号,当时正在赶车,情急之下随手转给了这名陌生人。
“不认识对方,从未说过话,好像是通过扫一扫加上的。”黄先生告诉记者,当天下午他通过微信从银行卡里转了9笔共计82500元,还从微信余额里转了5000元,总共87500元。
钱转过去之后黄先生就没注意看了,直到第二天早上表妹打电话过来说没有收到钱,这时黄先生才发现钱转错人且对方全收了。黄先生焦急万分,通过微信语音电话对方都没有接,没过多久对方就把黄先生拉黑了。
黄先生看到对方微信账号上显示了手机号码,就给对方发短信,三番五次地请求协商,换来对方回复一句“你找错人了”。随后黄先生多次给对方打电话,这个陌生的“海阔天空”始终不肯接。
私下解决不了,黄先生首先尝试向腾讯客服求助。一次次通过电话语音、留言与客服沟通,然而多次回复内容都是:该笔资金已经成功进入对方零钱,资金支付成功后无法撤回,您可与好友联系协商退回。
无奈之下,黄先生只好求助于公安部门。5月15日,黄先生到居住所在地中山市小榄镇联安派出所报了案,但警方以“不知道对方的真实姓名和账户信息、不构成立案条件”为由拒绝了黄先生,并建议其找法院。
然而,求助于法院的黄先生依旧碰了壁。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说,必须要知道对方真实的身份信息才予受理。
收到款项的一方涉嫌非法侵占
但黄先生“手滑”也有过错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卢迪欣表示,黄先生在转账中已收到平台发给他的大额转账验证要求——含有对方身份信息的提示,且输入密码或指纹支付才能继续交易。而黄先生基于自己的错误判断,主动指纹支付完成了转账过程,这个举动违反了一般人在转账时应当核实对方身份的常识,因此黄先生是有过错的。
至于腾讯客服拒绝向黄先生透露对方的真实信息,律师认为腾讯客服有保护用户隐私的责任。
专家:目前仍需建立更完善的事后保障机制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认为,个人所使用的支付手段、支付方式、支付过程都是在平台完成的,当个人不能协商解决的时候,平台应从中进行调解。
中国人民银行2016年10月发布的通知规定,通过自动柜员机转账的一定额度以上款项在24小时后才到达对方账户。专家建议,支付平台可参照央行发布的账户分类政策,建立转账延时到达机制,以加强转账行为中对主动行为人的保护。
某安全研究中心技术人员黄立章建议,用户在移动支付平台转账超过一定额度时,平台需强制用户输入身份确认信息,例如手动输入收款方的“姓”,或者把收款方的名字补齐,进一步保护用户的金融安全。
看来,目前还需要各方努力
在保障个人隐私的前提下不断完善相关机制
此外,个人转账前记得再三确认对方信息
确认,确认,再确认!
今日精选
② 佛山在招老师、雇员、辅警、消防员!近300个岗位一览>>
来源 | 新华社、佛山日报、信息时报
编辑 | 周志钊
佛山日报社全媒体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