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持续刷屏!三家央媒聚焦,透视佛山实践最宝贵经验!

佛山日报 2021-11-01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经济增速从2020年初垂直下滑到年底扭负为正,佛山经受住了考验——经济总量超万亿元,各类市场主体增至94万户,22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经济实力、综合竞争力继续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1月11日和12日,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三家央媒,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佛山,透视全球制造业新格局下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1月11日,新华社发表了文章《稳步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广东佛山践行新发展理念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聚焦佛山经济发展。


以下为报道全文:


向上滑动阅览


稳步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广东佛山践行新发展理念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去年以来,广东省佛山市经济运行呈现持续向好发展态势。2020年1-11月,这座“制造业大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56亿元,同比增长1%,累计增速实现正增长。


  近年来,佛山市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把经济发展着力点放在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上,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不断巩固实体经济根基


  岁末年初,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马龙西南工业区,广东德尔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门口车水马龙,进出运货的大卡车一度造成交通拥堵。


  “今年小家电市场火爆,我们不断研究市场需求,加快创新步伐,折叠水壶、懒人拖把、无线吸尘器等都成为广受消费者欢迎的爆款产品。”该公司副总裁李军卫说。


  疫情背景下,佛山市一大批企业努力转危为机,订单不降反增。据海关统计,2020年前11月,佛山外贸进出口总值4456.3亿元,同比增长0.5%,进出口增速居珠三角九市第二位。


  “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境外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左右,境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5%左右。至10月份,公司销售已突破100亿元大关,创历史新高。”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曾展晖说。


  2020年初,部分企业“外循环”受阻,“内循环”不畅,面临较大困难。佛山出台一系列稳定扶持外贸政策,有力推动“双循环”。如出台“稳外贸18条”,在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发展外贸新业态等方面,稳定外贸经营主体信心,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2020年11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内销产值同比增长13.1%。


  “佛山工业体系健全,几乎涵盖了所有制造业行业。必须深刻认识制造业的重要性,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不断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佛山市委书记鲁毅说,“要危中寻机,在供需两端精准发力,依靠国内市场,联通国际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新发展格局重要节点城市。”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日前,佛山市恒力泰机械有限公司获得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荣誉称号,其生产的液压自动压砖机是陶瓷企业的核心设备,已连续13年位居世界产销量第一。


  公司总经理杨学先说,公司手握HT36000压机和铝型材挤压机两个王牌产品,不仅实现中国建陶装备里程碑式跨越,也打破了国外品牌的垄断局面。


  近年来,佛山市大力培育各行业“隐形冠军”,并以此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形成大中小微企业有机结合、专业分工的良好发展格局。数据显示,全市“隐形冠军”企业已超400家,“专精特新”企业达790家。


  与此同时,佛山通过深入推进“强核”“立柱”“培土”等工程,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目前,佛山市先进制造产业集群规模初显。2020年,装备制造、泛家居两个产业集群达到万亿元规模,汽车及新能源、军民融合及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装备及机器人、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集群均实现千亿级规模。


  “我们将紧扣未来产业发展趋势,打造一批产业链完善、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着力培养一批技术含量高、成长速度快、产业模式新的瞪羚企业,催生一批颠覆式创新、爆发式成长、未来产值大的独角兽企业。”佛山市科技局局长周佩珊说。


  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电子特种气体是芯片制造中必不可少的高精尖产品。长期以来,该市场被国外厂商垄断。国内特种气体因技术、工艺、设备等多方面差距明显,大多依赖进口。


  广东华特气体股份有限公司通过20多年努力,一举突破尖端领域气体材料的进口制约。2017年,该公司生产的光刻混合气成功打入全球最大光刻机生产商荷兰阿斯麦公司的供应体系。目前,该公司特种气体产品有230多种,已实现光刻气等20多种产品的进口替代。


  “企业研发初期没有任何文献可参考,通过20多年的探索,硬是在高技术壁垒行业领域撕开了一道口子,打开了光刻混合气国际市场。”公司总经理傅铸红说。


  近年来,佛山市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坚持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和智能装备、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氢能源等领域的“卡脖子”技术取得新突破。


  “十三五”时期,佛山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工业总产值超2.3万亿元,经济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5718家,为2015年的7.67倍。


  “制造业的核心就是创新,就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集中力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坚定不移走好‘世界科技+佛山智造+全球市场’创新发展之路,全力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鲁毅说。



1月12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文章《广东佛山推动高质量发展 向产业链高端迈进》。


以下为报道全文:


向上滑动阅览


广东佛山推动高质量发展

向产业链高端迈进


  岁末年初,广东佛山人盘点一年收成,颇有“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感。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经济增速从2020年初垂直下滑到年底扭负为正,佛山经受住了考验——经济总量超万亿元,各类市场主体增至94万户,22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经济实力、综合竞争力继续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佛山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落实到发展全过程和工作各领域,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佛山市委书记鲁毅说。


  先进制造优势显


  佛山市顺德区1月4日召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诚邀区内外企业家参加,企业家代表坐上主席台重点发言。


  “干部敢担当,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区委区政府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我们备感温馨,深受鼓舞!”格兰仕集团董事长梁昭贤激动地说。


  的确,“尊重企业家首创精神”已成为佛山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的法宝。5年来,佛山多次召开民营企业家千人大会,在广东率先推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表彰“大城工匠”“脊梁企业”“大城企业家”,“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照亮高质量发展之路。


  这些举措在提振企业家信心的同时,也加速传统制造业转型、先进制造业崛起。佛山通过实施智能制造提升、智能装备技术改造等工程,推动智能生产在传统制造领域的应用,整体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产业链水平和价值链位次,实现“佛山制造”向“佛山智造”转轨。


  统计显示,佛山产业结构连年优化,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50%。全市家用电器、金属制品、陶瓷建材、纺织服装、家具制造等行业产值规模稳居全省第一;装备制造、泛家居、汽车及新能源、军民融合及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装备及机器人、新材料、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等八大产业异军突起,打造两个超万亿元核心产业集群、两个超5000亿元支柱产业集群、4个超3000亿元新兴产业集群。


  创新驱动不松劲


  两年前,佛山成立“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如今,这块核心面积1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汇聚了数百家高新技术企业,5个镇街经济总量已达2000亿元。


  驱车行驶在三龙湾,崭新厂房鳞次栉比,建设工地热火朝天。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总部经济、5G物联网、现代服务业等快速聚集;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华南高等研究院(佛山)等重点平台载体加快建设;国际机器人优秀企业、国内机器人行业排名前5位企业先后进驻。


  “我们关注利用创新平台,融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研发制造为一体,尽快突破工业机器人‘无脑’‘缺芯’等卡脖子技术。”佛山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群说,公司掌握了机器人四大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占比超80%,拥有40多种机器人整机产品,成为集产品研发、制造、应用于一身的国产机器人品牌。


  为了挺进产业链高端,佛山一揽子推出“强核工程”“立柱工程”“强链工程”“优化布局工程”“品质工程”“培土工程”等六大工程,聚焦培育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行业引领地位的创新型企业、高成长性的未来型企业。迄今,佛山184个项目获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立项支持和佛山市核心技术攻关立项支持,并瞄准氢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等产业核心技术难题重点攻关。去年,三龙湾落户重点产业项目15个,投资总额达149.4亿元。


  协调发展有方向


  去年12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批准佛山设立“广东云勇国家森林公园”。这是对佛山数十年呵护珠三角3万亩“城市绿肺”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佛山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高度认可。


  这些年,佛山不断追加投入,高标准建设“一环生态圈”,高质量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构建生态圈、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5级绿化体系。同时,实施河(湖)长制、林长制、岛长制,市区镇(街)一把手挂帅,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启动建设34个万亩千亩公园,生态公园、景观廊道、城市滨水带、森林小镇迅速在佛山城乡涌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17年,佛山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为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顺德区率先“啃硬骨头”,以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为突破口,全力推进村级工业园区升级改造,累计完成土地整理8万多亩。一批破旧工业园与低效企业退出,一批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始“唱主角”。


  未来两年,南海区将建设20个千亩连片产业社区、5个万亩农业示范片区以及一批现代主题产业园,高位起步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佛山正向“粤港澳大湾区极点城市”“广东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昂首迈进。




1月12日,《光明日报》刊发了文章《广东佛山:探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


以下为报道全文:


向上滑动阅览


近年来,广东省佛山市积极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解决技术“卡脖子”问题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佛山是如何坚持制造业立市、兴市、强市,依靠创新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近日,记者采访了长期跟踪研究佛山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解码佛山样本,透视全球制造业新格局下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记者: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从佛山的实践,我们感受到了地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努力,也看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力量。您认为佛山实践最宝贵的经验是什么?


  张燕生:佛山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做法,值得总结推广。佛山是一座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制造业大城,这些年,佛山大力宣扬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将之视为照亮佛山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双子灯塔。佛山制造业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样板。这片土地创造的工业总产值位列全国前茅;它面对转型与挑战曾摸索出不少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经验;其在制造业规模和质量均衡发展方面的探路,更对中国制造有着鲜明的启示意义。


  2020年,佛山经济增长成功实现扭负为正,在经济总量超万亿元的坚实基础上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绩,这与佛山始终坚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不动摇分不开,这是一座制造业大城保持战略定力的充分体现,也是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最坚固底盘。在历史上,偏离制造业发展的国家,都很难走远。佛山人无论是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还是推动服务化、知识化、数字化,都不偏离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这种战略定力是很值得学习的。


  佛山积极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不动摇,坚持学以致用,并取得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一是佛山坚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和产业基础能力不动摇。近年来,佛山坚持推动制造业从代工贴牌转向自主知识产权,从产业链低端转向中高端,从“汗水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佛山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于国内各制造业名城,难能可贵。二是佛山坚持发展工业服务和生产性服务业不动摇。佛山从2009年开始探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与绿色智慧城市深度融合,形成了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佛山特色”。


  记者:从“佛山制造”走向“佛山智造”,如何从佛山实践中深入理解“创新”的重大意义?


  张燕生:我们调研时发现,从“佛山制造”到“佛山智造”,是脱胎换骨的转型。佛山市委、市政府发挥党组织的坚强核心堡垒作用,构建政府、市场、企业、社会和谐发力的体制条件和发展环境,营造全社会尊重创新、尊重企业家、尊重工匠的和谐氛围。前年我和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交流时,他就提到,2011年美的的开工率不到40%,为摆脱困境,美的推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一次壮士断腕的大手术”。恰恰是这种远见和魄力,2020年美的不仅营收排名居于世界500强的第307位,而且迎来全面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事实上,从“佛山制造”到“佛山智造”,佛山还面对很多困难。如佛山没有一流大学,没有一流科研院所,没有一流共性技术和公共技术创新平台,没有一流开发和试验研究的龙头企业集群,怎么才能够破解创新的支撑体系、要素创造和发展环境困难?佛山克服重重困难构造企业创新发展所需要的创新链。如重视与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合作平台,建立中德工业服务区,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打造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己任,开展全方位创新合作;如学习借鉴德国佛朗霍夫协会的经验,构建共性技术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佛山有中国乃至世界最好的创新应用场景和需求,有锲而不舍坚守制造业的精神,有一大批保持大城工匠传统的合格员工队伍,是真正能够沉下来解决一些“卡脖子”问题的地方。佛山营造了一个能吸引创新创业人才集聚的制度环境、生态系统,带动全球的创新资源开展合作,形成一个跨境创新网络。


  记者:后疫情时代,您对佛山的未来有什么研判建议?


  张燕生:佛山的特点之一是草根经济多,经济结构多样性特色鲜明,因此疫情对佛山经济初始打击很大,比如餐饮、旅游、酒店、会展等生活性服务业受到重创。但是佛山的内生性增长特点,表现出社会和企业自救的能力非常强,如企业之间的协同自救,行业协会和企业之间的互助自救,企业、行业协会和社会之间的合作自救,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公共自救等,因此佛山能够扭负为正,并且增长加速。如线下贸易不行了,马上改为线上直播带货。由于坚持发展实体经济和保持市场经济活力,视制造业为发展的根和魂,佛山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加快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佛山在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过程中,开始了新一轮转型。如过去佛山顺德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三来一补、代工贴牌,占了73%的土地,却只贡献了4.3%的税收。从2018年开始,顺德区开始告别前40年土地管理模式,探索新30年土地管理模式,对占地13万亩的村级工业园开始进行升级改造,预计在2021年7月建党100年前完成村级工业园改造工程。这标志着佛山开始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为未来30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准备好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技术资源、资本资源和数据资源。作为一座具有创新基因的制造业城市,佛山非常明白自己过去做什么、现在做什么、未来要做什么。



今日精选


① 安排春节活动,提供全面生活保障!就地过年,佛山企业出手了

② 接壤边界新增80条道路!广佛中心区未来30分钟互达! 春节快递将停运?回应来了!



来源 | 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

编辑 | 徐嘉楣

佛山日报社全媒体整理发布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