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戚继光抗倭”抗的不是日本人?这场“倭患”究竟谁是主导?

2017-11-16 八卦历史课 历史千问

公元1529,嘉靖八年,明朝正式停止了与日本正常贸易往来。成为了明朝中后期“倭患”愈演愈烈一个转折点。导致明朝中断与日贸易的主要原因,是日本方面实在太作死了。

当时的日本,正处于大封建主混战的战国时代。这种混乱波及到中国,就发生了震惊朝野上下的“争贡之役”。两个隶属于不同封建主的日本使团,大内氏使臣宗设、谦导与细川氏使臣瑞佐、宋素卿,为了争夺中日贸易权而大打出手,结果宗设袭杀了瑞佐,又以追捕宋素卿为由,大肆劫掠宁绍一带,还杀掉了明朝的指挥刘锦、袁琎等,最后夺海船而去。

 

劫掠大明子民,擅杀大明官员,这还了得!明朝政府要求日本严惩宗设等人,并放回被掳掠而去的中国百姓,才准重新给换贸易勘合,继续维持贸易。然而日本方面却来了个不予理睬,于是明朝便下令停止了双方的贸易。

失去了正常贸易渠道的日本,便转而走入了地下,干起了海盗的勾当,在中国沿海地区穿梭走私,烧杀抢掠,明朝将这些由武士、商人和浪人组合而成的海盗团统一称之为“倭寇”。

 

按理说,海盗活动由来已久,时起时伏,原构不成对明朝的大患。然而,到了明朝中晚期,海防废弛,朝政腐败,国力渐弱。而中日贸易停止后,海禁政策进一步趋于严厉,连沿海地区那些从事海外贸易的明朝商人们也一并失去了生计。于是他们和倭寇合流,终于酿成了一个名为“倭患”的大毒瘤。

 

一般认为这场“倭患”,日本人是占据多数人地位的。即便不是多数人,也必然是主导地位。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倭患”的人员构成比例,其实在明朝的官方史书中,就已经明确标出了。这个比例是7:3,中国人占据七成,日本人占三成。 

 “大抵真倭十之三,从倭者十之七”。(《明史·日本传》)

 “盖江南海警,倭居十三,而中国叛逆居十七也。” (《嘉靖实录》)


在南京湖广道御史屠中律上给皇帝的奏疏中,则更加详细地提到了这些海贼的具体构成情况:

“夫海贼称乱,起于负海奸民通番互市。夷人十一,流人十二,宁、绍十五,漳、泉、福人十九。虽既称倭夷,其实多编户之齐民也。”(《明经世文编》卷二八二》)


总之,在这场“倭患”中,真正日本人只占少数,而明朝“编户之齐民”则占了大多数。 

那么,少数的日本人是否占据着主导地位呢?

 

在著名抗倭将领胡宗宪的《筹海图编》中,他列出了14股势力最大的“倭寇”。很遗憾,他们的头目也都是中国人,而且是掌握“兵柄”实权的大头目。

“金子老、李光头、许栋、王直、邓文、俊、林碧川、沈南山、肖显、郑宗兴、何亚人、徐铨、方武、徐海、陈东、叶麻、洪泽珍,严山老、许西池、张琏、肖雪峰、谢老……凡十四踪,皆昭灼人耳目,故详列之。其余或入寇而姓名不传,或有名贼酋而未尝专主兵柄,与夫事迹之未详者不敢滥录也。”(《筹海图编》卷八《寇踪分合始末图谱》)


而在近现代陈懋恒的《明代倭寇考略》中,他综合数种史料和地方志,列出一份更加详细的“倭寇”头目名单,其中主要头目18人,全是中国人;次要头目57人,中国人占46人,日本人及其他夷人加起来占11人。也就是说,这场“倭患”的主要领导人,也是中国人。真正的倭寇,只是夹在其中,起到了助推和“借名”的作用。 

既然在明朝当时就已经认清了“倭患”主体并非日本人,那为什么还要称之为“倭寇”呢?这恐怕是因为明朝统治者不愿意放开“海禁”导致的。明朝的海禁政策时宽时紧,但总体保持着封闭状态。这一方面是不能违背洪武帝朱元璋定下的“祖制”,一方面也是有利于统治稳定。而将东南沿海地区的动乱称为“倭患”,无疑也有利于进一步说明海禁的必要性。

 

1529年以后,“倭患”愈演愈烈,渐成燎原之势。明朝终于下了大决心平寇,在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等人的有力打击下,这场几乎席卷东南面的“倭患”终于被平定了下去。


好文推荐


七国之乱诛晁错:当两个急脾气的人在一起,情况有多糟糕?

汉初的三次大动荡,似乎都和“七”这个数字迷之相关。白登之围,发生在汉高祖七年,刘邦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七日七夜,差点小命没丢掉。后来,为江山永固,刘邦又亲手剪灭了包括韩信、彭越在内的异姓诸侯王,一共也是七个。只是他没有想到,就算是同姓的刘家诸王,依然掀起了“七国之乱”,差点颠覆了自家江山,打破了统一的局面。




一个怒放的生命:三次下死牢,五十中状元,创“王霸并用”学派

三次牢狱之灾,也是没谁了。走过半生,好运姗姗而来,陈亮终于考中了状元。这一年,他五十一岁。第二年,他病逝于家中。


“烽火戏诸侯”戏辣么多是真的吗?褒姒祸害了西周至亡国?

在中国历史上最初的三个朝代,夏朝因妹喜而亡国,商朝因妲己而亡国,西周则因褒姒而亡国,这三个亡国故事,都指向一个“红颜祸水”的母题。不过,夏商非信史,毕竟是公元前841年以前的东西,没有考古证据,就只能算是个传说。然而,唯有褒姒亡西周的故事却赫然进入了正史,记录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似乎板上钉钉了,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