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策展手记】遇见《安德鲁与多莉尼》

水晶 爱丁堡前沿剧展 2023-06-04

一部剧感动了全世界,一个故事温暖了小半个中国——这就是西班牙经典默剧《安德鲁与多莉尼》创造的演出奇迹!享有盛誉的西班牙库伦卡剧团今晚将在昆明云南艺术学院实验剧场启动第九轮中国巡演,即将迎来该剧在中国的第一百场演出。在此,特别推送爱丁堡前沿剧展策展人水晶的【策展人手记】“遇见《安德鲁与多莉尼》”以飨读者。

场灯渐暗,欢快的音乐响起,黑暗声中,噼哩啪啦的打字机击键声响起……然后,便是一次我终身都不会忘记的观剧体验。那80分钟里,我笑了又哭,哭了又笑,笑了再哭,直到固执地再也不肯在满脸的泪水中噗嗤一下又笑出来。后来我才知道,其实那个时候,导演是真的希望大家笑。


【策展人手记】遇见《安德鲁与多莉尼》

〖Curator Note〗Encounter with Andre and Dorine


作者/水晶 Crystal D.

爱丁堡前沿剧展策展人(Curator of Edinburgh Fringe Showcase)


1、

2011年12月3日,我在上海出差。那天下午正好有点空,就去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看“当代剧季”的戏。


三楼的戏剧沙龙,观众不多,大概一半儿左右。没有什么心理预期,放松地坐在椅子上。场灯渐暗,欢快的音乐响起,黑暗声中,噼哩啪啦的打字机击键声响起……

然后,便是一次我终身都不会忘记的观剧体验。那80分钟里,我笑了又哭,哭了又笑,笑了再哭,直到固执地再也不肯在满脸的泪水中噗嗤一下又笑出来。后来我才知道,其实那个时候,导演是真的希望大家笑。


那一次真的很夸张,夸张到我和同去的伙伴,用完了携带的全部纸巾,而满脸的鼻涕与泪水,还在继续夸张地流下来。前排一位显然有备而来的男生,正与他的女友他一张、她一张地分享着一盒纸巾——没错,不是一袋,是一整盒,家里案头常备的那种一整盒抽纸。我顾不得体面,轻拍他的肩膀,问能不能借一点纸巾。男孩头也不回,只是手轻轻向后一转,举起纸巾盒……


象我这种“职业观众”,一年当中,在国内国外看戏,总数不会下100部。而这种“丢脸”的体验,之前没有过,之后大概也不会再有了。


演出结束后,鼓掌鼓到双手通红,眼睛肿得不象话,但还是迅速地跑去找到话剧中心的工作人员,请他们帮忙介绍西班牙剧组的人,带着抑制不住的哭腔问他们还有没有机会再来。这样好的戏,不能就这样被其他城市的观众错过了。


鉴于晚上还有一场以及下午场不太满的观众席,我们开始狂发短信、微博,狂热地煽动上海的所有朋友来赶最后一场。结果是当天晚上的演出爆场,我们的朋友申江服务导报记者徐文瀚赶到现场时,已经座无虚席。经苦苦“哀求”后也未能进场站着一看(据说是因为调音台边上也站不下人了)。在剧场外站了半个小时,“绝望”地走了。


她说:你们欠我一场戏。


恩,我心里许了个愿:一定还你。


2、

后来和西班牙剧团的联系,一直不太顺利。2012年的1月,又一次在上海,在大剧院看完一个芭蕾演出,朋友介绍我认识一个女孩。一聊,居然是上次跟《安德鲁与多莉尼》演出的艺术翻译钱琳。那之后我们成了朋友,通过她联系上了剧团,并很快就敲定了2012年来中国演出的日程。


在我的信箱里,一直躺着钱琳的一封信。她说:


“缘分嘛。真是说不清。知道吗,当时他们演完之后去北京玩去了。那几天北京天气很不好,飞机都停飞,我还满担心他们。那天早上爬起来,google ‘北京,机场’,查出有2600多条新闻。我随便点击了一条,里面有很多图,我不知为什么还真一张张看到底,结果倒数第四张,看到他们这群人站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笑得很开心。能拍到他们是什么概率?能登上新闻什么概率?能被我看到又是什么概率?

新闻来源:http://roll.sohu.com/20111206/n328023148.shtml


全中国估计也就你一个制作人找他们巡演,结果又被我碰见了。我真是非常非常高兴的。也真心希望这样的好戏能让更多观众见到。”


我打开那个链接,看到她说的那张照片,莫名的,眼泪流下来。


那张照片,是这篇文章的题图。


3、

2012年9月,剧组已经快要来中国了。我们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大提琴和琴盒用于演出。因为好一点的琴都太贵了,远远超过我们的预算。但太差的又不好意思买,因为那是演员要在台上拉的,我们怕太差的琴会影响现场的演出效果。


9月27日,凌晨00:26,挠头不已的我,在微博上发了一条求助贴,把这部戏的情况简单介绍了一下,然后问谁家有闲置的大提琴和琴盒,可否借用一下,并艾特了几位音乐界的朋友。9分钟后,有个不认识的ID转发了这个贴,没说什么,只是艾特给另一个不认识的ID——@SONGZHAOART 。我点进去看了一下,是个大提琴家。


01:32,几段简单的对话后,这个ID告诉我,何时去他那里取琴以及琴盒。


北京的深夜,一个多小时,问题解决了。


事后,我们才知道,借来的琴,是大提琴家宋昭先生自己之前用过很多年的一把琴,很贵。

(大提琴家宋昭先生)

而那个贴满了世界各地音乐厅纸贴的琴盒,则让同样走遍世界的《安德鲁与多莉尼》给中国观众留下了独一无二的画面:风华正貌的多莉尼,拉着象征着她走过无数城市的贴纸的琴盒,在街头邂逅爱慕她而不敢启齿的青年作家安德鲁;戏的结尾,步履蹒跚的安德鲁,在多莉尼离开之后,拉着那个载满了她青春回忆的琴盒,打开,把她永远不离手的琴弓放进盒里。


地上满是他们婚礼那场戏里的彩色纸屑……青春,死亡,爱,都在这一刻定格。


后来,那把琴,那个琴盒,每一次《安德鲁与多莉尼》来中国演出时,都会出现在舞台上。


包括这一次的第四轮中国巡演。

(图:2012年9月,《安德鲁与多莉尼》上海演出后,观众在微博上晒出来的留念图片)



4、

2012年10月9日,剧组已经到上海了,演出第二天就要开始了。我到后台一看,惊呆了。之前工作人员出于预算的限制,戏中需要用到的两件主要家俱书桌和琴凳都极其简陋,风格也完全不搭。见惯世面的西班牙剧组倒是觉得问题不大,我却顿时汗如雨下。这样,怎么对得起他们的演出?怎么好意思见观众?


印象中以前常住的酒店对面,好象有家卖旧家俱的店,跟上海的朋友问了一下准确的地址,带着在英国圣马丁学院学服装设计的志愿者小弟,直奔而去。(补充一下,2014年4月,他当爸爸了,妻子是2012年给我们剧展《看着我倒下》(Watch me Fall)那个英国剧团当志愿者的女孩,英国皇家美术学院毕业、学Painting的研究生。)


到了那里,看了一圈,也没有满意的。服务员犹豫了一下,说仓库里还有几张,老板说收着先不卖的,要不你去看看?在楼道里绕了好多圈,一路看,终于,看到那张,绝对是百分百合适的。没价,服务员打电话问老板,三万八。


God!我全部的景,也不过这个价钱!又开始跟服务员商量如果租会怎么样。算了半天,演出十场下来,至少也要5500。时间已经快5点了,天一点点黑下来,心里沮丧极了。


一个200座的剧场,一半儿的票是50元的公益票,实在没有能力承受这样的价格。我缠着服务员问,能不能找你们老板商量一下。服务员一个劲儿地摇头,说老板今天肯定不会来了、肯定不会来了。这时,门口突然有个人进来……站在那看着我们。我以为是来店里办事的,还特客气地说:“您有什么事您先办,我这儿没那么快。”


服务员说:这是我们老板。


接下来的事情,很戏剧。两个之前都做金融却转身投奔兴趣的人,迅速找到了共同语言。聊到戏,聊到茶,聊到我们有限的预算……一个小时之后,在圣马丁学院小弟瞠目结舌的惊讶中,我几乎是“不知差耻”地开出了我的购买价格:5500元,这张书桌连同另一个选好的琴凳。


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当初是怎么说服“海派老家俱”的老板的,那是一张孔祥熙府上用过的真材实料、中西合壁的民国书桌,手工与线条之细腻优美,包浆之浑厚滑润,很难找到第二张。彼时我们两人都沉浸在一种莫名的亢奋与晕眩中,大概觉得这样一部西班牙远道而来的戏,与这样一张近100多年前的书桌相遇,是种奇妙的命运安排。然后,桌子和琴凳当晚就运到了上海大剧院后台。


后来,老板来看了我们的戏。他微博上的剧评只有一句话:“感觉我的老家具是布景的点睛之笔啊!哈哈!”

(图:《安德鲁与多莉尼》2012年9月在上海大剧院演出时,图中的书桌为上海“海派老家俱”的收藏品)


5、

戏演到杭州。有一天,剧场里来了一家四口人,老年的爸爸,中年的女儿,壮年的儿子,以及一个幼年的小男孩。因为有前一晚小孩在场内哭闹影响演出的前车之鉴,我们很坚决地不让他们带这个孩子入场。


中年的女儿气急地说:”你知道吗?我们开了一天的车,专门从上海来的。我们在上海听说了这个戏,但是已经演完了,就专门赶到杭州来。我们知道这个戏里面是讲老年痴呆症,我妈妈以前就是这个病去世的,所以专门一家人来看。我们买了四张票呀,孩子也买了票的,你帮帮忙……”


满头白发的老父亲,坐在一旁的椅子上,一言不发。


我心里已经软成了一滩糊,却还是硬着心肠和头皮说:“我理解你们的心情,但是我们也要对满场的观众负责,如果孩子闹起来,会影响到台上的演出和其他观众。我们不能冒这个险,也请你理解一下我们……”


后来,那个孩子是和爸爸一起,坐在最后排靠近剧场出口的位置,安安静静地看完全场演出的。


到现在,我还在为这件事内疚。


6、

还是杭州。汤唯同学之前在上海自掏腰包买了5000块的公益票请大学生剧社的孩子们看戏,想想又还是不放心,怕戏在杭州会冷场,她是杭州人,总觉得应该做点什么,于是就在杭州演出前赶来,帮忙宣传。


那一天她已经越线到不行,瞒着经纪公司见了无数记者,也抽空去吃少年时家边的过桥米线,还在路边买桂花糕跟我分食。开场前,她在剧场帮忙培训志愿者,又去后台代表杭州人民欢迎西班牙剧组的到来,跟帅哥美女聊得很欢,里外纷飞,很有一副小主人的样子,少有的欢乐。


演出结束,再带她到后台。她整个人都沉下来,默默地,不说话,泪光莹莹。我问她要不要进去跟演员打个招呼再走,她沉默,深深地吸一口气,说:不行,我不敢见他们,我会崩溃的。


她后来确实没进去。但第二天,她又专门托朋友送了花给剧组。


再后来,戏演到北京,她和《黄金时代》刚刚建组的导演许鞍华以及其他朋友,又来看了一场。

(图:2012年《安德鲁与多莉尼》杭州演出前,汤唯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分享剧场服务和观众引导的经验和小秘诀)


7、

2012年12月8日,南京大学仙林校区的恩玲大剧院,为南大师生进行的教学观摩演出。恩玲大剧场因少有演出,暖气修了两天也没修好。剧场里的温度大概只有4、5度,我们穿着厚厚的冬衣尚且缩手缩脚的哆嗦着,而剧中的女演员在台上,有一场戏,只穿着薄薄的纱裙。


无限内疚,但也无可奈何。从用四个“小太阳”取暖器武装的化妆间去往后台的通道上,我碰到第一次来中国的西班牙导演Iñaki,一再跟他说对不起。握住我的手,他的双手冰凉,我心里更愧疚了,他满脸笑容,又带着点羞涩,眼睛亮亮的,说:Crystal你知道吗?我们家乡有句话,叫Cold hand,Warm heart。


8、

2012年12月,西安音乐厅加演的下午场结束后,我们和演员一起,在冬日雾霾的街头蹓跶着,准备去找点吃食,然后继续晚上的演出。


路上不少刚刚看完演出和演后谈的观众,偶尔会有人上来搭话。


到了马兰拉面,坐下来,各自点完东西。等的工夫,翻译钱琳告诉我,刚刚有个女孩在路上跟他们打招呼,说:“外婆痴呆了三年,外公一直亲自照顾。当她失去所有的辨知能力时,她仍然能认得外公。她走的时候,我没能陪伴身旁。感谢你们的戏,让我相信外婆在最后的日子里是幸福的。”


钱琳说:“那姑娘长头发,声音在风里颤抖。其他观众围上来时,她就自觉走开了。我叫住她问她要不要跟演员合影。她摆了摆手。默默走了。”


刚端上来的汤面,轻轻的蒸汽漫上来。


我的眼泪大颗大颗地落在热面汤里。


对面的西班牙剧组成员很紧张地看着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你相信吗,一个人,与一场戏相遇,是缘份。


那些因戏而相遇的人们啊,我记得你们。在心里。感谢你们。


(2013年11月18日晚,初稿于北京。首发于2013年《安德鲁与多莉尼》第3度中国巡演场刊。2014年7月10日,于上海,略有修改。)

2017爱丁堡前沿剧展·经典剧目《安德鲁与多莉尼》

演出团体:西班牙库伦卡剧团

演出时长:约90分钟

演出语言:无语言

适合年龄:7+ 

(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1.2米以上儿童需持票入场)

特别推荐:重庆演出 日期:9月5日20:00(仅此一场) 地点:重庆群星剧院(江北区观音桥鸿恩路25号) 票价:480、380、280、180元
扫码立即购票:

《安德鲁与多莉尼》九月巡演城市

9月1-2日 20:00昆明|云南艺术学院实验剧场
(购票链接:https://piao.damai.cn/124818.html)

9月5日 20:00 重庆|群星剧院

(购票链接:https://piao.damai.cn/122378.html)

9月8-9日 20:00 成都|锦城艺术宫

(购票链接:https://piao.damai.cn/122369.html)

9月13-14日 19:30 上海|上海大剧院别克中剧场
(购票链接:http://www.shgtheatre.com/plus/view.php?aid=2008)

9月16-17日 19:30 南通|进剧场

(即将开票)


剧情简介

前一秒是欢笑,后一秒是泪水!

最动人心弦的舞台作品,横扫欧美各大戏剧节,囊括无数奖项,收获众多笑声与泪水的杰作。


一间安静的屋子,一对相依的老人。三口之家的平静生活被意外打破……琴声如诉,青春时光欢乐再现。无言默剧,演尽人生悲欢。


巡演全球30多个国家,征服18个国际戏剧节的好剧!2012年-2017年中国九度巡演,近年来最受中国观众欢迎的国际戏剧作品。

《安德鲁与多莉尼》是一部一经问世,就震惊全球的作品。自该剧诞生以来,已经先后赴美国、英国、俄罗斯、芬兰、巴西、土尔其等近 30个国家及地区进行巡演。征服了无数国际戏剧节以及全世界的观众。

 

九度来华巡演,所到之处场场爆满,收获了一众好评,被观众和媒体称为“史上最动人的默剧,温暖了小半个中国”。


这部剧不仅受到濮存昕、汤唯、袁泉、陈奕迅、张译等众多演员的喜爱,著名电影导演许鞍华也曾带领大批演员到场观看;袁泉曾称赞这部剧是“戏剧人生的一课”;汤唯则更是专程赴杭州成为剧组在杭州首演的志愿者。


媒体评论

如果你的预产期不是这周六,就去看这个演出。如果真的在这周六,那就周日看吧。

——《洛杉矶市舞台与电影》


《安德鲁与多莉尼》讲述一个关于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故事, 但更多地它在讲述克服、奋斗和爱。

——《现代生活&文化杂志》(西班牙)


该剧仅由3个演员、12个面具完成,没有任何台词,却用深情而幽默的表演手法,讲述了一对老夫妻在人生的尾声回望过去的情感故事。

——新浪戏剧


演员寓悲于喜,观众泪中含笑。

——《南方人物周刊》


去繁就简的表演变得更加富有力量。

——《中国艺术报》


西班牙人偶默剧《安德鲁与多莉尼》获本报观剧团最高分。

——《新京报》

延伸阅读:

Andre&Dorine:深情不语,至爱无声

我们是·文艺连萌·成员 覆盖千万文艺生活实践者

阅读原文 | 进入《安德鲁与多莉尼》重庆演出订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