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幼有所育④育儿不可“盲信”公众号文章,高质量的陪伴最重要!

2018-01-15 上海市教委新闻办 赢在起点能力早教


综合自上海新闻广播,新闻晨报(杨虹 吴婉莹)

面对现在诸多的育儿公众号发布的纷纷扰扰的育儿知识“轰炸”,究竟谁来告诉新手爸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呢?

  12月29日下午,《申江服务导报》副主编陈瑜在“幼有所育——十六区十六讲”第四讲中,就家长们关心的“父母养育需要的外部支持”话题打开了“话匣子”。她认为,想要育儿事半功倍,父母需要用科学的育儿知识和规律来“武装”自己。


切勿“盲信”公众号

育儿宜因材施教


可能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手机里都会关注几个教育、育儿类的公众号,至于看不看,则是另一码事了。

对此,陈瑜表示这已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很多年轻家长会留着这些育儿知识“保底”,遇到标题符合自己想法的就会去看看,或者学学里面的方法。“这样育儿不太靠谱。”她说,“科学育儿需要家长以两个规律——教育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来‘武装’自己的大脑,做到心中有数。”

陈瑜认为,寻找这两个规律最好的途径有三条:

看书比看手机好; 

理论、方法相结合;

结合孩子情况“因材施教”。

她建议“新手家长”可多通过阅读国内外优秀的育儿、教育类书籍来了解育儿知识。“这类书籍经过专业人士的编辑,其内容是经得起捶打的。而且书中的内容更系统、全面,能给与家长综合性的建议与意见。”在购书时,家长还可从图书的认证体系、出版社的公信力、书籍获得的奖项等方面进行参考。

就算育儿知识储备好了,也还是会有家长皱着眉头来咨询:明明按照“育儿宝典”上的建议来做了,为什么孩子没有达成我的期望呢?

陈瑜强调,在家庭教育中,除了知识,还应该结合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养育。

家长应该将关注点放在孩子本身,观察孩子的个性、语言发展情况等,只有全然认识了自己的孩子,再结合理论和方法,因材施教。

跟孩子玩在一起

当最棒的父母

  0-3岁是孩子人格养成的关键期,父母是孩子最关键的陪伴者。近几年,为了满足居民对0-3岁科学养育的需求,政府在全市各区都设立了早期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和早教指导站。这些专业机构能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安全、丰富游戏环境,为年轻的家长及养护人提供交流和学习的互动平台,深受欢迎。


0-3岁是孩子人格养成的关键时期

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A.学习环境

C.同龄伙伴

B.安全感

D.父母的关爱

答案:BD

1

父母是最关键的陪伴者

孩子在0-3岁,父母是最为关键的陪伴者,责无旁贷。当孩子有了充足的安全感,被给予了充分的爱,他们在未来成年后就会有勇气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2

和孩子玩在一起

和孩子玩在一起是最棒的爸妈。孩子在0-3的时候,父母能够经常带着孩子在公园里、田野里,在户外充分地运动和探索,将会比在早教中心学1+1=2要重要得多。



祖辈养育须处理好边界


陈瑜认为,比起住家阿姨,老人养育孩子风险更小,也更适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曾做过调查,发现在全国范围内,上海祖辈带的孩子语言发展能力是最强的。“这与老人有耐心,不断地对孩子进行对话有关系。语言输入多了,孩子的语言能力自然而然就提升了。”

祖辈养育存在弊端,如年轻父母与老人在养育观念上有分歧、因养育方式不同而产生矛盾怎么办?

  

陈瑜建议:两代人在养育过程中要有边界的界定:

老人更专注于孩子身体、生理方面的养育,家长们可以在这方面借助祖辈的力量;

而在身心发展、知识获取等教育方面,则由家长自己进行。

另外,还有时段的划分。工作时间,老人可帮带,但到了双休日应由家长自己带孩子。


本文转自:上海教育


别再逼孩子分享了!给孩子造成的伤害你真的承受不起

幼有所育② "抓早""抓小"并不等于"赢在起跑线上"

幼有所育①科学育儿,专家教你3招,让孩子自觉远离屏幕

邓超:我从不给孩子报补习班;网友:那是你孩子还没上小学

“父母上岗证”系列第四页:参与孩子的成长,点燃内心的火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